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15头体况相似的健康肉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输0h组、运输3h组和运输6h组,每组5头肉牛,采用公路运输方式运输(平均速度为80km/h)。采集各组牛肝脏和脾脏组织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qRT-PCR)2种试验方法检测各组肝脏和脾脏组织中应激蛋白-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急性期蛋白-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变化。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运输0h组相比,运输3h和6h肝脏组织中HSP70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脾脏组织中HSP70mRNA只在运输应激6h后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0h组相比,运输应激后肝脏组织中CRP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组织中CRP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0h组相比,运输应激3h和6h肝脏中的HSP70质量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中HSP70的质量浓度在运输6h后显著升高(P0.05);肝脏和脾脏CRP的表达在运输应激6h后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不同运输时间的运输应激可导致肝脏和脾脏中HSP70和CRP的浓度和mRNA转录水平升高,且肝脏中HSP70和CRP的表达量高于脾脏。HSP70和CRP可作为肉牛运输应激候选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复方中药对热应激肉鸡肝脏HSP70mRNA表达的调控效果;试验选取120只18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即复方中药组、维生素组、纯中药组和高温对照组进行试验,试验后每组迅速宰杀3只试验鸡,取肝脏组织进行HSP70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高温应激后,复方中药冲剂组和纯中药冲剂组鸡肝脏中HSP70 mRNA表达显著增加,分别比高温对照组、维生素组高2.98倍、3.28倍和4.66倍、5.13倍,说明本试验复方中药可通过上调HSP70 mRNA表达,提高机体热耐受水平,达到保护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3.
HSP70在急性热应激蛋鸭脾脏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定量RT-PCR与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相同温度、不同时间(3、5、7h)热应激处理鸭脾脏组织中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以研究热应激对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蛋鸭脾脏HSP70 mRNA转录水平在热应激进行到3h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而进行到5h时则出现显著(P0.05)的回升;热应激组蛋鸭脾脏HSP70蛋白表达水平在热应激进行到5h时出现显著下降(P0.05),表明急性热应激对蛋鸭脾脏组织HSP70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马立克病毒引发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转录表达水平、组织细胞内定位与肝病理组织学损伤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阐述HSPs的生物学作用奠定基础。通过人工感染建立鸡MD肿瘤模型,定期剖杀试验鸡,采集肝组织,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RT-PCR及ELISA方法,检测肝病理组织学损伤、HSPs组织细胞内定位以及HSPs转录、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在MDV感染14d后,感染组鸡肝组织可见大小不等的淋巴样瘤细胞浸润和局灶性生长;HSP90、HSP60在淋巴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强表达,而HSP27、HSP70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外的肝细胞的细胞质内;感染组HSP70和HSP90mRNA转录水平始终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疫苗免疫对照组;感染组HSP90的表达量始终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HSP70表达量在14和21日龄时,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在28和35日龄时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42日龄后与空白对照组和疫苗免疫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MDV引发鸡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HSP60、HSP90与HSP70、HSP27之间在肝组织细胞内定位截然不同,且HSP70与HSP90在肝组织内表达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说明不同HSPs在MD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女贞子多糖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K88仔猪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将实验猪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女贞子多糖组和女贞子多糖饲喂后攻毒组。试验运用血清生化、ELISA和RT-PCR等技术,通过检测血清和肝肾组织的抗氧化酶和氧化产物,仔猪肝脏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和MAPK信号关键蛋白的转录,评价女贞子多糖的抗氧化机制。结果显示,女贞子多糖可以显著降低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血清MDA含量的升高,调节肝肾组织中MDA和SOD的水平;女贞子多糖可以提高仔猪肝脏中CAT和CuZnSOD的mRNA转录水平;正常情况下,女贞子多糖对仔猪肝脏TNF-α的mRNA转录表达无影响,但可以降低大肠杆菌攻毒后的转录水平;女贞子多糖抑制MAPK通路主要依靠调控ERK1起作用。结果表明,女贞子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肝脏抗氧化指标保护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氧化应激反应,其作用分子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相关信号转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7,(9):1753-1755
将30只1日龄SPF鸡随机分为2组,其中攻毒组20只,对照组10只。攻毒组按每只0.2mL腹腔注射禽腺病毒4型(FAV-4)病毒液,对照组不做处理,隔离饲养,临床观察2周。攻毒后第3天攻毒组开始出现死亡,将死亡鸡解剖观察各器官大体病变,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为FAV-4后,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肺脏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攻毒组死亡鸡只无明显临床症状而突然倒地死亡;主要剖检病变为心包积液、肝脏肿大,个别可出现脾脏肿大、肺脏淤血、肾脏肿大;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脏、肺脏、肾脏淤血,细胞变性坏死;而对照组无任何异常症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7.
选择宁夏地区的大肠埃希菌3个优势血清型O15、O78、O18菌株,大规模培养后提取Ⅰ型菌毛,制备天然菌毛亚单位疫苗,免疫接种7日龄雏鸡后通过攻毒试验和抗体水平测定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未免疫鸡的死亡率为40%~100%,而免疫鸡用同源菌株攻毒后死亡率为0~10%,用异源菌株攻毒后死亡率为20%~70%,免疫组鸡肝脏、心包和气囊的病变程度均显著轻于未免疫鸡,免疫鸡血清内出现高滴度的ELISA抗体.  相似文献   

8.
研究复方中药对热应激肉仔鸡生产性能、肝脏HSP70 m RNA水平与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18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进行试验,即复方中药组、维生素组、纯中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试验结束,每组随机迅速宰杀试验鸡3只,采取肝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H.E染色和Western blot法对热应激肉仔鸡肝脏中HSP70 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复方中药组、纯中药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比阳性对照组增加10.87 g(P0.01)和6.32 g(P0.05),死淘率分别降低10%(P0.05)和16.67%(P0.01),而且复方中药组和纯中药组肉鸡肝脏中HSP70 mRNA水平显著提高,蛋白表达呈动态、不稳定变化。提示本复方中药可提高肉仔鸡机体细胞热耐受水平,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雏鸡不同组织TLR3、TLR7和TLR21 mRNA转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登录的ChTLRs基因序列设计实时定量PCR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鸡T011样受体(ChTLR)mRNA相对转录水平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ChTLR3、ChTLR7和ChTLR21在雏鸡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转录水平。3种ChTLRs在脾脏、法氏囊、胸腺和各段肠道组织中均有转录。其中,ChTLR3 mRNA在肾脏、胸腺、盲肠、空肠、肝脏和十二指肠转录水平较高,在皮肤中未检测到转录;chTLR7 mRNA在脾脏、肾脏、盲肠、胸腺和十二指肠转录水平较高,在肝脏和皮肤中转录水平很低;ChTLR21 mRNA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转录,其中在脾脏转录水平最高,其次为法氏囊、胸腺和十二指肠。结果表明,ChTLRs mRNA在雏鸡各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差异较大,可能与雏鸡各器官组织对病原的识别和抵抗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急性冷应激通过影响热休克蛋白含量的变化对阿勒泰羊抗寒性能、生产性能及抗病性能等的影响,试验设置常温组(15℃±2℃)与冷应激组(-25℃±2℃),每组各5只羊,屠宰后分别采集急性冷应激组(冷应激24 h后)和常温组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SP60、HSP70和HSP90 mRNA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并对HSP60、HSP70和HSP90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HSP70和HSP90基因与已有绵羊序列同源性高于99%,而HSP60基因与已有波斯金牛序列同源性高于99%;冷刺激后HSP6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肾脏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7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冷刺激后HSP90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较常温组均升高,且在肝脏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而在脾脏和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急性冷应激极大程度地刺激了机体的产热机能,通过通路中的产热相关基因的相互调节使其能量代谢发生改变,从而提高细胞生存率,增强机体对环境胁迫的耐受力,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急性冷应激对阿勒泰羊机体的影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4、15、25和32℃不同温度冷应激条件下细胞内HSPT0mRNA表达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冷应激的低温处理过程中,HSP70mRNA转录量在各温度均为见显著增加;在冷应激的复温培养过程中,HSP70mRNA转录量在4℃和15℃处理后4h后,复温培养的4~8h显著增加(P〈O.05);在25℃和32℃处理后4h后,复温培养未能诱导细胞内HSP70mRNA转录量显著增加(P〉0.05);细胞在4℃和15℃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4h,HSP70mRNA转录量随处理温度的减低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处理4~8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5℃和32℃处理2、4、6和8h后,复温培养未能显著诱导HSP70mRNA的转录(P〉0.05)。结果表明,冷应激诱导东北野猪成纤维细胞内HSP70mRNA转录量的增加,不是发生在低温处理的应激阶段,而是发生在复温后的细胞应激阶段,温和冷应激(25~32℃)未能诱导复温后HSP7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强度冷应激(4~15℃)诱导复温后HSP70mRNA转录量的显著增加,且与冷应激的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参考GenBank登录的ChTLRs基因序列设计实时定量PCR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鸡Toll样受体(ChTLR)mRNA相对转录水平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ChTLR1、ChTLR2、ChTLR4、ChTLR5和ChTLR15在雏鸡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5种ChTLRs在脾脏、法氏囊、胸腺和各段肠道组织中均有转录。其中,ChTLR1 mRNA在法氏囊、肾脏和盲肠组织中转录水平较高;ChTLR2 mRNA在脾脏、法氏囊和肝脏等组织中转录水平较高,在肾脏、肺脏和皮肤未检测到转录;ChTLR4 mRNA在所检测组织中转录水平差异较小,在脾脏、十二指肠和胸腺转录水平较高;ChTLR5 mRNA在肾脏、脾脏和空肠中的转录水平较高;ChTLR15 mRNA在法氏囊中转录水平最高,其次为脾脏和盲肠。本研究建立了检测ChTLRs mRNA在不同器官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实时定量PCR方法,ChTLRs mRNA在雏鸡各器官组织中转录水平差异较大,可能与雏鸡各器官组织对病原的识别和抵抗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感染IBDV雏鸡血液激素水平和ANAE阳性淋巴细胞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内分泌活动及细胞免疫反应在鸡抗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感染中的调节作用机制而进行了本研究。结果表明,攻毒后1~5d内,未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血浆皮质酮均明显上升,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则否。A、B、C3组血浆T4水平攻毒前后无明显变化,T3除在攻毒后第3天A组明显高于B、C组外,其他时间无明显差异性变化。血液ANAE阳性淋巴细胞(%)在攻毒后的1~5d内,A组和B组明显下降,以后回升,至28d回复到攻毒前水平,并接近于C组。A组的ANAE阳性淋巴细胞(%)与皮质酮呈显著负相关,与T3和T4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蛋鸭热应激条件下不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mRNA表达规律,为揭示蛋鸭热应激反应机理提供参考。60只绍兴蛋鸭25℃饲养20d,其中30只进行40℃热应激处理1h,采取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不同组织中HSP70mRNA的表达水平。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脾脏和胰腺组织HSP70mRNA表达差异不显著,其他6种组织HSP70基因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试验组心脏、腿肌、垂体、下丘脑、胸肌、肾脏中HSP70基因表达量分别高于对照组3.6倍、2.8倍、2.7倍、2.4倍、2.2倍和1.57倍。  相似文献   

15.
将15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2组,100只作为攻毒组,50只作为对照组。攻毒组腹腔注射2 000PFU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DV)-GA细胞毒0.2mL;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病毒稀释液。2组鸡严格隔离,在相同条件的负压隔离器中饲养。攻毒后60d,屠宰所有存活鸡。在对照组中取4个正常鸡的脾脏(HS);在攻毒组中取4个感染MDV后产生肿瘤鸡的脾脏(TS)及4个感染MDV后未产生肿瘤并表现为健康鸡的脾脏(ANS),并对TNFSF13B和ST18基因在这些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相关基因TNFSF13B和ST18的表达在产生肿瘤鸡的脾脏中都是显著性下调的。MDV通过抑制宿主TNFSF13B基因的表达来抑制B细胞分化、成熟进而对宿主免疫系统进行抑制;同时MDV通过下调肿瘤抑制基因ST18的表达,促使机体肿瘤发生。在对MDV有明显抵抗能力的鸡(ANS组)中,TNFSF13B和ST18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健康鸡基本一致,表明这2个基因在MDV抗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减毒沙门菌疫苗株97A免疫鸡经鸡沙门菌强毒株Sg9攻击后,对免疫攻毒组和攻毒对照组鸡进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菌分离,以进一步评价97A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表明,免疫攻毒组鸡肝脏、肺脏和肾脏等实质器官仅有轻到中度的炎症反应,而攻毒对照组鸡则表现出了严重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减毒鸡沙门菌疫苗株97A能显著地限制强毒株在鸡体内的定居和增殖,显示出了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17.
二日龄雏鸡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于大量出现病变时剖杀,并分别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肾脏、法氏囊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结果表明:攻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织中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LPO值极显著地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8.
选取1日龄健康雁鹅60只,随机分为6组,单笼饲养于环控仓内。6周龄时,A组置于(22±1)℃作为对照,B、C、D、E、F组分别施于2、4、6、8 h和10 h(40±1)℃的急性热应激处理,处理后立即剖杀,取心、肝、肺和肾脏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SP70 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SP70表达量。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处理可显著提高各组织中HSP70 mRNA及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但不同组织出现显著变化的时间以及随热应激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心脏组织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在热应激2 h后出现显著升高(P0.05),热应激4 h后达到最高值,8 h后降至对照组水平,遵循二次曲线回归模式;肝脏热应激4~10 h间HSP70及其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未表现出显著的线性与二次回归趋势;肺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在热应激2~10 h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P70则从热应激4 h起才显著升高,但二者随热应激时间延长均呈显著的线性升高规律;与肺相似,肾脏HSP70及其mRNA表达量随热应激时间的变化趋势也遵循线性回归模式,两者均在热应激4~10 h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9.
将SPF雏鸡分别在攻毒后1,3,5,7,9,12,15,20,25日龄时,翅下静脉采血,用经典白细胞计数法,在显微镜下计数。取骨髓、胸腺、脾脏、法氏囊做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病变。试验结果为:SPF雏鸡群攻毒后,在攻毒的各日龄鸡血液中白细胞数显著或不显著低于对照组。骨髓中各类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组织大量出现。胸腺髓质出血水肿,皮质部淋巴细胞缺失。法氏囊淋巴滤泡间质水肿,滤泡内淋巴细胞大量流失。脾脏动脉周围淋巴细胞缺失。试验结果表明:在感染鸡包涵体肝炎后,不同日龄鸡的血液中白细胞在该病的免疫过程中,起重要的免疫作用,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给14日龄雏鸡灌服不同浓度紫锥菊、黄芪合剂,连续灌服7d,21日龄时雏鸡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来观察雏鸡血液转氨酶活性及脾脏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攻毒后4d和攻毒后11d时用药组与攻毒对照组相比,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均有所降低,差异显著(P<0.05);攻毒后11d时Ast/Alt比值极显著低于攻毒对照组(P<0.01)。脾脏NK细胞活性在感染后14d,高剂量组活性极显著高于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感染21d后各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紫锥菊、黄芪合剂在雏鸡感染IBDV后12d前后一段时间可显著降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肝脏造成的损伤,促进脾脏NK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有利于该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