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酸铝营养液培养方法对来自6个省(区)的3871份大麦品种进行了耐酸铝性的鉴定。结果表明:(1)品种间耐酸铝性存在显著的差异,获得1级耐性品种315份,占8.13%;(2)红壤主要分布区浙江省的耐性品种比例较高,耐性较强。(3)从总体上看,六棱大麦品种比二、四棱品种耐性强,皮大麦比裸大麦耐性强,冬性大麦比春性大麦耐性强。  相似文献   

2.
利用野生苜蓿资源进行耐酸铝研究的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高产且各类家畜均喜食的豆科牧草,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且种植面积较大,但是,这些仅限于中国北方地区,在中国南方却少有种植。究其原因,与南方大部分地区土壤呈酸性有关,酸性土壤带来了铝的毒害,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紫花苜蓿在南方的栽培与推广。结合现今国内外对植物耐酸铝性的研究以及云南本地野生资源的状况,阐述苜蓿耐酸铝性研究的进展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磷铝耦合胁迫对不同玉米自交系苗期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了解玉米耐低磷与耐酸铝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不同来源的8个玉米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不同磷、铝条件下玉米苗期生物学性状以及吸收利用P、K、Ca、Mg、Fe、Mn、Al等元素的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在耐低磷和耐酸铝特性方面存在基因型差异,自交系99320和99180既耐低磷又耐酸铝,低磷及酸铝胁迫下,这两个自交系具有较高的相对干重,99239、99327耐低磷但不耐酸铝,99003耐酸铝但不耐低磷,99152对低磷、酸铝均敏感。低磷抑制玉米对P、K、Ca、Mg的吸收。酸铝胁迫使各自交系吸收Ca、Mg、P、K、Fe的量显著下降,但加磷可缓解酸铝毒害,使各自交系吸收P、K、Fe的量有所增加。酸铝胁迫下,玉米各自交系植株地上部铝累积量与耐酸铝能力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棉花抗虫性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培育和种植抗虫棉是控制棉花害虫最为经济、有效益的途径。“六五”科技攻关以来,我国在棉花抗虫性研究与利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已收集到的6191份棉花资源材料中,对1044份、1020份、1010份和490份分别进行了抗棉蚜、棉铃虫、棉红铃虫和棉叶螨性的多点鉴定,对989份进行了抗棉蚜、棉铃虫及棉红铃虫性的多点、同步鉴定,对475份进行了抗棉蚜、棉铃虫、棉红铃虫及棉叶螨的多点、同步鉴定;建立了抗棉蚜、棉铃虫、棉红铃虫和棉叶螨性的统一生物学鉴定方法及分级标准,探讨了抗这4种害虫的生理生化鉴定技术与方法。系统研究了棉花抗虫性的形态及生化机制,初步揭示了棉花抗虫性的遗传规律。培育了30多个常规抗虫棉新品系和3个抗虫棉新品种及6个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系;成功地将Bt基因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同时导入棉株并得到了表达。累计推广常规抗虫棉新品种及试种转Bt基因棉新品系35万hm2,直接经济效益1,1~1.6亿元人民币.社会及生态效正亦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大豆根区逆境耐性的种质鉴定及其与根系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莹  盖钧镒  吕慧能 《作物学报》2005,31(9):1132-1137
依根系类型从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301份代表性材料中选取62份,以株高、叶龄、地上部干物重、地下部干物重为指标,采用平均隶属函数值方法鉴定了苗期耐旱性、苗期耐铝毒性,加上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性状鉴定了后期耐旱性,并通过钒钼黄比色法测定植株P含量鉴定了苗期耐低磷性。筛选出1级苗期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纯度室内与田间鉴定结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玉米种子纯度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纯度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比较吻合,一般相差在5.0个百分点以内,并且指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取样造成的,与检测方法的准确与否无关。另外研究还发现,玉米种子纯度越高,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相差就越小;玉米种子纯度越低,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7.
种子蛋白质电泳在品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成超  金锡奎 《种子》1990,(3):45-46
近10几年来,随着生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电泳已成为作物品种纯度鉴定的有效手段,它准确、可靠、快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国外用于品种纯度鉴定的电泳分析技术有两种,即同工酶电泳和蛋白质电泳。在我国,用同工酶电泳技术进行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鉴定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已用于种子检验工作,特别是用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鉴定水稻三系及杂交种、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利用种子蛋白质电泳技术进行品种纯度鉴定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开展。现就蛋白质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国外近年来蛋白质电泳在品种鉴定上的研究应用概况予以综述,以便使该项技术尽快在我国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1990~1991年对36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菌核病性鉴定,鉴定结果为:抗病品种24个,中抗品种15个,中感品种91个,感病品种87个,高感品种137个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优化分子标记鉴定甜菜育性的整个鉴定过程,为分子标记鉴定甜菜育性真正应用于实际育种工作打下基础。以随机抽取的10份糖甜菜和5份甜菜多胚种质资源嫩叶为试材,采用两种甜菜DNA提取方法、双重PCR以及两种电泳方式对甜菜育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裂解液法在提取甜菜DNA上更加高效便捷,1 h就可以提取100份甜菜DNA,效率远远高于CTAB法;采用双重PCR的方式进行甜菜育性鉴定完全可行,使甜菜育性鉴定时间减半。对两种电泳方式进行对比发现,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跑出的结果不能满足实验要求,而1%琼脂糖凝胶电泳跑出的结果完全满足实验要求。通过对用分子标记鉴定甜菜育性的整个鉴定体系进行优化,得出用裂解液法进行甜菜DNA的提取、双重PCR进行甜菜育性的鉴定、电泳方式选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达到快速鉴定甜菜育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玉米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玺  张宝石 《种子》2002,(1):43-45
玉米种子纯度鉴定技术是当前我国种子检验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之一,也是种子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种子纯度鉴定技术也由传统的主要依赖形态鉴定逐步发展形成集形态鉴定,生化鉴定和遗传标记鉴定等技术的鉴定技术体系,从而使玉米种子纯度鉴定变得简便,快速而有效。  相似文献   

11.
甄慧敏 《粮食储藏》1999,28(1):35-35
本文以我国15个省市151份小科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粗蛋白含量,面筋值,沉降值并进行粉质实验,拉伸实验和烘焙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并引用了国内外近期文献资料,以及从沉降值沉降过程机理阐述了沉解值指标在我国小麦面偻品质鉴定中的优势和作用,指出反映我国小麦面粉品质的综合指标是沉降值。  相似文献   

12.
棉花抗红铃虫鉴定技术及抗性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单铃活虫数和子害率为鉴定指标,对8个陆地棉品种(系)的棉红铃虫尤性进行了一年两地田间自然虫源鉴定和一点的罩笼鉴定。结果表明,以单铃活虫数为鉴定指标对不同材料的抗性进行评价,田间鉴定与网笼鉴定结果不一致,不同地,点田间鉴定结果亦不一致,相关系数均不显著。而以子害率为鉴定指标,不同试验结果吻合度高,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戎极显著水平。说明以子害率作为鉴定指标,重演性好,较准确可靠;田间自然虫源鉴定简单易行,试验条件与生产实际一致,不影响棉花生长。  相似文献   

13.
张伯平 《种子》1999,(5):60-62
我国是稻作古国,又是世界上稻产量第一大国.稻种资源非常丰富,至1995年底收入全国统一编目的稻种已有71970份。这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的一笔巨大资源财富。鉴定与研究稻种资源的品质并进行开发利用,对优化我国稻米品质,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需求.至关重要。l标准与鉴定结果概述从“六五”规划开始,“稻种资源主要品质鉴定’皱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的子专题,由中国水稻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实施,至“八五”末共计对32200份稻种的糙米率、精米率、至白米率、直链淀粉…  相似文献   

14.
利用SSR鉴定水稻杂交种子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为发展DNA标记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上的应用,对12个目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水稻杂交种进行了SSR纯度鉴定。筛选出一批在常用亲本上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引物,并与田间纯度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SR鉴定的平均纯度与田间鉴定结果无显著差异,SSR可以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5.
分子标记用于棉花杂交种纯度测验的初步研究(英文)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分子标记技术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棉花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研究利用RAPD- PCR技术,对我国现有的皖杂40 杂种棉组合的纯度测验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OPW09 引物可以很容易地把皖杂40 F1 杂种和它们的亲本加以区别;棉花杂种的纯度可以很快的加以鉴定;从而避免每年冬天去海南的异地鉴定,节省时间和杂种种子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形态学方法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蓝型杂交油菜贵杂4号及其亲本进行杂种性状表现、DNA指纹图谱和种子纯度的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形态学观测结果杂种性状表现亲子间存在明显亲子关系和母本效应,利用作物的这一共性特点可对作物种子真实性和纯度进行鉴定;采用SSR分析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很强且极易识别的特殊引物,通过这5对特殊引物的指纹组合构建了贵杂4号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图谱;利用遗传决定的蛋白质组分不受环境影响和其在组分上的差异性反映的是基因型的原理,通过特殊引物组合对种子的扩增图,可快速有效的对种子真实性和纯度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用小麦离体叶段鉴定抗白粉病性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文兰  宋玉立 《作物学报》1998,24(6):916-918
本文对小麦离体叶段鉴定抗白粉病性的方法以及不同浓度的保绿剂和每日光照时间对小麦叶段保绿和白粉病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总结研究结果,最适鉴定方法和培养条件为:小麦叶片展开后剪成2cm长叶段,叶面朝上摆放在培养皿中内加有50mg/L莱骈咪唑作保绿剂的0.5%琼脂表面,接种白粉菌后放入光照培养箱内(光强2000lx,温度18℃),每日光照12h,待感病品种充分发病后即可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杂交稻博优998种子真实性与纯度的IEF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利用等电聚焦技术对博优998及其亲本种子蛋白进行了分析,发现有一条亲本互补谱带。应用该互补谱带,对该杂交稻种子样品进行了鉴定,与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的结果比较差异较小。表明这一技术在杂交稻种子纯度鉴定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主要作物新品种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北方干旱缺水,水资源日趋匮乏的特点,研究了农作物高产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评价指标,编制了我国第一个有关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地方标准,完善了农作物品种的育种程序。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抗旱性鉴定试验。抗旱指数成为我国小麦和旱稻等作物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标准。  相似文献   

20.
西瓜种子纯度种植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西瓜种子质量,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各制种单位每年都要在次年上市前进行种子纯度鉴定。我站自1996年以来,每年应数十家制种单位委托,在南宁市郊进行西瓜种子纯度种植鉴定,鉴定报告时间早,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