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噻苯隆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同时期和同浓度不同时期2种试验方案对水稻进行喷施,同时进行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噻苯隆后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明显优化,以3mg/L处理的效果较好;喷施不同浓度噻苯隆和在不同时期进行喷施,水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增产率最高达15.9%,以3mg/L的噻苯隆在水稻分蘖期、扬花期喷施效果最佳。对噻苯隆在水稻上的主要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活性极高.为了确定它的新型粉剂--太丰保对玉米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苯隆能显著增优玉米的各项农艺性状,能较大地提高玉米产量,综合调控与增产作用比较显著;喷施浓度以2~3 mg/L为宜.  相似文献   

3.
噻苯隆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活性极高.为了确定它的新型粉剂-太丰保对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作用,进行了本药效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在花期喷剂2次.结果表明,噻苯隆能显著增优大豆的各项农艺性状,能较大地提高大豆经济性状和产量,综合调控与增产作用比较显著;确定的最佳喷施浓度为1.0 mg·L-1.  相似文献   

4.
噻苯隆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活性极高.以鲁花6号为试材,研究了噻苯隆最新粉剂-太丰保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生长期喷施1mg/L的噻苯隆溶液2次,能显著优化花生的各项农艺性状,增产幅度达20.8%.  相似文献   

5.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活性极高。为了确定它的新型粉剂——太丰保对冬小麦的作用效果,进行了本药效试验。试验设7个处理并重复4次,在生长期喷施4次。结果表明,噻苯隆能显著增优小麦的各项农艺性状,能较大地提高小麦产量,最高增幅达19.8%;综合调控与增产作用比较显著;确定的最佳喷施浓度为2m g/l,在生育期喷施3次。  相似文献   

6.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活性极高.为了确定其液剂--益果灵和粉剂--太丰保对油菜农艺性状与产量的作用,进行了本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噻苯隆能显著增优北方冬、春油菜的各项农艺性状,能较大地提高其经济性状和产量.冬前喷施以2-4.0mg/l处理增优的趋势明显;于抽薹、初花期再各喷1次,可净增产12-75 k g/667m2左右、增幅7%-46%左右;以2.0mg/l喷施浓度表现最好.抽苔、初花期各喷1次的增幅明显高于抽苔期喷1次.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对台农芒果果实的膨大效果,以及对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0.1%噻苯隆可溶性液剂、4%赤霉酸可溶性液剂为供试药剂,台农芒果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台农果实膨大效果及品质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芒果膨大期喷施4次药剂,喷施间隔为6 d,噻苯隆2~8 mg/L和赤霉酸30 mg/L、氯吡脲1~4 mg/L和赤霉酸30 mg/L可显著促进果实膨大,增大果形指数;药剂处理果实质量达105.83~127.01 g,增加46%~76%,噻苯隆对芒果果实膨大效果优于氯吡脲;氯吡脲和噻苯隆处理的后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降低,噻苯隆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使用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几种棉花脱叶催熟剂在鄱阳湖棉区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10月中下旬对鄱阳湖棉区棉花喷施3种不同的脱叶催熟剂,研究了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施噻苯隆+乙烯利的脱叶效果最明显,且脱叶率随着噻苯隆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单施乙烯利的脱叶效果不明显;不同处理对棉花的催熟效果均不明显,以喷施750 g/hm2噻苯隆+2250 mL/hm2乙烯利处理的相对较好;喷施脱叶催熟剂对棉花的单铃重和衣分没有明显的影响,对纤维品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单一处理和不同组合处理时对甜荞产量的影响,为甜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荞品种"通辽本地小粒"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成熟期测定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150 mg/L时,于甜荞的分枝期喷施PPP333、开花期喷施GA3或分枝期喷施PPP333、灌浆期喷施NAA可显著提高甜荞的产量;在甜荞开花期喷施75 mg/L的GA3、150 mg/L的PPP333、75 mg/L的NAA也可显著提高甜荞的产量。【结论】适宜的GA3、PPP333和NAA处理能提高甜荞的产量,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间同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品种‘威苦1号'和‘黔苦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P_(333))对苦荞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苦荞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适宜浓度的外源多效唑喷施苦荞可提高产量,两苦荞品种均以多效唑处理质量浓度130 mg/L时产量达到最高;通过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与相关分析表明,经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后,苦荞农艺性状中株高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对生姜的增产和提质作用,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生姜生育期间喷施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对生姜产量增加和品质提升有较好的作用。喷施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处理生姜实际产量较清水对照增产7.09%~27.61%。建议以喷施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1 000倍液为宜,在生姜生育期喷施2~3次。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鲁西棉区不同脱叶剂在田间应用中的脱叶效果及其对棉花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噻苯隆+乙烯利(450 g/hm2+1 200 ml/hm2)、噻苯隆·乙烯利悬浮剂(1 800 ml/hm2)不仅能够明显提高霜前花率,且脱叶效果好、纤维品质基本无不利影响,籽棉产量高于清水对照,皮棉产量同清水对照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华恒丰素叶面肥在不同时期及喷施次数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蘖期、孕穗期及灌浆期分别喷施1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达7582.5kg/h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华恒丰素叶面肥在不同时期及喷施次数对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蘖期、孕穗期及灌浆期分别喷施1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达7582.5kg/hm2。  相似文献   

15.
在草莓花期和果期喷施不同浓度的0.16%14-羟芸·噻苯隆可溶液剂,以验证和评价其对草莓生长的调节和提质效果以及对草莓的安全性,并确定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喷施0.16%14-羟芸·噻苯隆可溶液剂后草莓的上市期提前,大果率、糖度、产量等均有提高,使用333~1 000倍液处理,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5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12.5 mg/L、25mg/L、50 mg/L)、噻苯隆(1 mg/L、2 mg/L、4 mg/L)和2mg/L噻苯隆与25 mg/L 赤霉素复配处理以及省工、益农、优质 (Decently Beneficial Yield,DBY)处理技术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于盛花期和花后10天使用赤霉素可以改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的果皮颜色、果形指数,提高果实硬度、质量,降低‘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而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鲜食品质.噻苯隆处理也可以改善果实的果皮颜色、果形指数、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但经其处理后的果实偏小,感官评分不高.赤霉素处理较噻苯隆处理的效果好;最佳的赤霉素处理浓度为25mg/L;赤霉素和噻苯隆的复配处理可以适当降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富硒土壤上,设置水稻不同喷硒时期与浓度试验,研究其对富硒大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孕穗期或齐穗初期用津国有机硒浓度5 mg/L喷施1次则可产出较为理想的富硒大米,但水稻孕穗期喷施比齐穗初期喷施效果好。因此,水稻孕穗期用浓度5mg/L喷施为最佳时期和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混合药剂对番荔枝采后脱叶率的影响。[方法]以"非洲骄傲"番荔枝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采后喷施脱叶剂(三氯乙酸+碘化钾+乙烯利+噻苯隆)对番荔枝脱叶率的影响。[结果]在采后修剪前7 d喷施混合药剂(1.0 g/L三氯乙酸+3 g/L碘化钾+12%乙烯利+5 g/L噻苯隆),可以基本去除番荔枝叶片,脱叶率达92.04%,不仅有利于采后修剪工作的开展,而且能促进枝芽的萌发。[结论]此次试验脱叶效果最好的药剂组合是1.0 g/L三氯乙酸+3 g/L碘化钾+12%乙烯利+5 g/L噻苯隆。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对甜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噻苯隆对设施栽培薄皮甜瓜的感官特征、营养成分、挥发性风味和滋味的影响,为噻苯隆在甜瓜中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薄皮甜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噻苯隆替代人工授粉。通过测定甜瓜的感官特征(横径、纵径、单瓜重、硬度和色泽)、营养成分(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糖)及基于电子鼻的香气性状和基于电子舌滋味性状,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噻苯隆的使用及浓度水平对甜瓜风味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甜瓜中噻苯隆的残留量。【结果】在感官特征方面,噻苯隆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甜瓜的纵径、单瓜重和硬度,当噻苯隆使用浓度为4 mg·kg~(-1)时,甜瓜的纵径和单瓜重达到最大,分别为136.81 mm和322.44 g,较对照组增加了32.2%和28.2%。甜瓜的硬度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呈正相关性(r2=0.8183)。噻苯隆的使用能显著降低果皮亮度及黄色色泽,但不同浓度间无显著差异;甜瓜外部果肉的绿色产生差异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存在相关性。在营养成分方面,噻苯隆的使用能够引起甜瓜中维生素C和柠檬酸含量的大幅降低,随着噻苯隆使用浓度的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逐渐减少,当噻苯隆使用浓度为8 mg·kg~(-1)时,甜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较对照小区甜瓜样品下降了59.8%,仅为5.20 mg/100 g;而柠檬酸的浓度下降20.0%—65.0%。但噻苯隆的使用对甜瓜水分没有显著影响。甜瓜中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的变化与噻苯隆的使用浓度有关,低浓度的噻苯隆能引起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和果糖含量的增加,高浓度则反之。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经过不同浓度噻苯隆处理的甜瓜在挥发性风味和滋味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并且与浓度之间呈一定相关性,噻苯隆使用浓度越大,差异性越大。噻苯隆在甜瓜中残留量符合国家的限量标准。【结论】不同浓度的噻苯隆会对甜瓜的感官特征(横径、纵径、单瓜重、色泽和硬度)、营养成分(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和糖)、挥发性风味组成和滋味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高浓度的噻苯隆能够大幅降低甜瓜维生素C和柠檬酸的含量,对挥发挥发性风味组成和滋味影响较大。与使用高浓度的噻苯隆相比,低浓度的噻苯隆(4 mg·kg~(-1))使甜瓜的风味更接近人工授粉甜瓜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Thidiazuron)对大豆生育关键时期光合特性及碳代谢与产量的影响,2020年以“垦农18”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待大豆植株生长至盛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噻苯隆调节剂,并测定不同浓度处理的大豆光合色素含量、光合参数、荧光特性、碳代谢关键酶活性、糖含量及大豆单株产量。结果表明,噻苯隆有助于增加大豆光合色素含量;在处理后18 d有效促进光合系统Ⅱ的光合活力,改善荧光反应活性;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强;碳代谢关键酶活性提升,光合产物蔗糖、淀粉及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产量增加,可为调节剂噻苯隆在大豆优质高效生产中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