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选用24头生长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在基础饲粮和其它相同条件下,给2组分别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和高铜添加剂,进行为期15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与Ⅱ组全期平均头增重分别为81.75kg和76.32kg(P<0.01),平均日增重545g和509g(P<0.05);试验Ⅰ组比Ⅱ组少消耗饲料6.03kg,每公斤增重少耗料0.3kg,相对节约饲料8.82%;试验Ⅰ组与Ⅱ组饲料费占生产成本分别为75.81%、76.24%,每头猪多收入74.49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1 改建圈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之一   育肥猪和其它动物一样,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温度和环境,即等热区,育肥猪在等热区内感到舒适则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率高,反之温度变化超过等热区之外,生产力降低,超过的越多,下降的就越明显。通常初生仔猪适温为34~35℃,生后3~4周内为30℃,稍大为20~30℃,接近成年为17~22℃。最适宜的温度可用公式计算:   公式:t=-0.06W+26 公式中的t为适宜温度,-0.06是系数,公式中的W为体重,26为常数。例如:育肥猪体重20kg,则:t=-0.06×20+26=-1.2+26=24.8℃为适宜温度。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就是每增加10kg活体重,温度可减少0.6℃。在生产中可参照此规律来确定圈舍内温度是否适宜。   在低温的情况下,育肥猪需要不断增加体温散热量,以维持猪体的生态平衡,因而猪必须增加采食量,使所得营养补偿体温的消耗,结果是饲料大量的浪费,加大了养猪成本,降低了收益。测试证明:育肥猪在临界温度以下,每下降1℃,日增重减少11~12g,饲料多消耗25~30g。当一头40~50kg重的育肥猪在10~25℃时,日采食量为2~2.5kg,日增重为0.6~0.65kg。温度降到5℃时,平均日增0.4kg,降至0℃时,平均日增重只有0.2kg,零下10℃会减重0.2kg。以上情况可以证明,猪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饲料利用率高,增重快,每增重1kg体重,约需3~3.5kg饲料。气温过高,也能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气温上升到30℃时,采食减少,平均日增重0.4kg,上升到35℃时,日增重只有0.28kg,上升至38℃以上时,日减重0.2~0.6kg。可见无论气温过低或过高,都能影响生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从饲料浪费的经济帐上来算更为突出,当气温上升到35℃以上和零下5~10℃,因饲料利用率低,增重很慢,结果是每增重1kg活猪就需消耗饲料7~8kg,比适宜气温多浪费1倍以上的饲料,我国东部中原地区一般高温和低温能持续60d左右,一头猪可能浪费饲料100~120kg,一般每个农户一批按饲养20头育肥猪计算,浪费饲料可达1000~1200kg,一个中等县区年批饲养育肥猪在40~60万头,仅两个月就可浪费饲料40~60万吨,按每吨饲料2000元计,即是8~10亿元人民币,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就目前来讲,我国比较集中的养猪主产区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基础偏差,特别是圈舍建设方面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因此,如何新建或改建圈舍,做到冬季实行暖圈养猪,夏季搭棚遮凉降温显得十分突出。研究证明,脂肪型猪比瘦肉型猪抗寒能力强,而瘦肉型猪比脂肪型猪抗热性好;体型大的猪,由于单位体重表面积温度较小,利于保温,较能耐寒;而体重越小,单位体重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散热;年龄小的猪,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完善,加上体小,抗寒能力差。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5,(11)
<正>由于当地养殖户多用牛皮菜、白菜等青绿饲料喂猪,在三四月份,低中山气温回升快(均在20°C以上),又是牛皮菜等青绿饲料大量收割季节,农户收割青绿饲料后常堆积放置过久,习惯加盖小火焖煮置于锅中,给硝化细菌提供了足够的适宜温度和时间条件,致使饲料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造成我县猪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病率高。现将笔者诊治猪亚硝酸盐中毒的情况介绍于后。1诊治情况自2014年以来,笔者先后在开县  相似文献   

4.
<正>1猪热应激对生猪生长的影响1.1对育肥猪生长的影响育肥猪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如气温在21℃时,育肥猪采食相等的饲料,增重最快,饲料转化率最高,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对猪的生长均有影响。在高温(一般  相似文献   

5.
温度环境直接影响生猪的生长发育,黄淮地区冬季比较寒冷,低温时间持续较长,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容易造成饲料消耗大,发病率高,且育肥出栏时间延长。冬季采用地暖养猪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猪舍温度调控问题,通过持续供热维持生猪养殖适宜温度,有效缓解了低温应激,减少猪体御寒代谢能的消耗;降低了发病率并缩短了育肥时间,达到了节能增效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淮南猪的体温为38~39℃,仔猪体温稍高。淮南猪最适生长环境温度为15~26℃,在此环境温度下,生长性能最大。当环境温度过低时,淮南猪通过耗能产热并减少散热来调节体温;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淮南猪需耗能产热维持正常体温,增加了饲料消耗。当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规模猪场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因此,肥育猪的适宜出栏体重是规模猪场管理者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猪场管理者即使养了多年猪也不清楚自己的猪在各个阶段的饲料报酬,稀里糊涂地凭感觉出售育肥猪,没有能够获取最大  相似文献   

8.
王升星 《畜禽业》2008,(9):27-27
<正>猪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猪是怕热的动物。猪的最适宜温度是初生仔猪为27~29℃,断奶仔猪为21~25℃,生长育肥猪为15~24℃,公母猪为16~18℃。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与散热维持着动态平衡,因此猪的饲料利用率高,长生速度快,抗病力强。我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11):19
<正>温度的影响猪自身调节温度的能力特别差。因此,猪舍必须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并且得用通风系统进行调控。温度要保持在始中的范围,以使猪感到舒适,生产性能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在此温度之上或之下,猪将产生应激反应,饲料效率下降。当温度在2028℃之间,猪舍内的温度每下降1℃生长育肥猪每天需要增加能量209.2 k J。在12℃28℃之间,猪舍内的温度每下降1℃生长育肥猪每天需要增加能量209.2 k J。在12℃20℃,每降低1℃,每天需要增加能量418.4 k J以上。这意味着每降低1℃每头猪每  相似文献   

10.
渠乐明 《畜禽业》2006,(11):37-38
为达到快长,质好,低耗,高效益的育肥猪效果,为使育肥猪在冬季气温低于0℃以下时能够正常生长并能降低饲料消耗,把猪代谢能量损失压缩到最低限度,在冬季寒冷季节在开放式猪舍采用塑料暖棚饲养肥育猪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5,(11)
选取了800头身体状况良好,体重在50 kg左右的大三元生长猪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调查来验证低排放日粮对粪便氮磷排放量的影响。首先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处理,一组喂食普通日粮,一组喂食低排放日粮。通过消化实验得出,喂食低排放日粮有助于提高育肥猪的饲料消化率,减少粪便氮磷排泄,促进育肥猪生产,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2.
张榜  路建中 《畜禽业》2008,(9):31-32
<正>猪是恒温动物,猪的皮下脂肪层厚,汗腺不发达,不耐热,温度是影响生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猪的生长最适温度为15~23℃,在此温度范围内,猪的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养猪效益好。过高的温度将会对猪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体重大于30kg的猪,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猪生理及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冬春季过低的温度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保育仔猪由于刚摆脱了哺乳阶段,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完成由母乳向饲料的转换。而该阶段仔猪的特点是:温度敏感,疫病易感性高,生长发育快。以上这些特性给该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4.
淡水鱼类饲料产品定位与饲料配方的差异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淡水鱼类饲料方面存在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饲料产品定位不准确,由此造成饲料质量、饲料价格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并由此影响到养殖鱼类所消耗的饲料成本过高,养殖户出现养殖亏损、饲料厂也没有生产利润……  相似文献   

15.
围绕育肥猪饲料中能量饲料的营养特点及合理使用、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合理使用、主要添加剂饲料的合理使用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生产上育肥猪的饲料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淡水鱼类饲料方面存在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饲料产品定位不准确,由此造成饲料质量、饲料价格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并由此影响到养殖鱼类所消耗的饲料成本过高,养殖户出现养殖亏损、饲料厂也没有生产利润……  相似文献   

17.
黄健 《畜禽业》1999,(11):32
用90头平均体重20kg左右的健康去势杂交长荣F1代仔猪,分为5组,研究了不同鲜啤酒糟与配合精料搭配比例(1.0、1.5、2.0、2.5、3.0,以下分别称1、2、3、4、5组)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啤酒糟含DM13.8%、DE0.41%Mcal/kg、CP4.2%、CF2.0%、Lys赖氨酸0.16%。20kg~50kg阶段基础饲料含DE3.36Mcal/kg、CP14.57%、Lys0.76%;50kg-90kg阶段基础饲料食DE3.35Mcal/kg、CP11.17%、Lys0.55%。结果表明,随鲜啤酒糟与精料比例增加,试验猪日采食风干饲料、养分摄入量和日增重都逐渐降低;20kg~50kg阶段第1、2(P<0.01)、3组(P<0.05)日增重显著地高于第5组.50kg-90kg阶段各组差异不显著。猪料肉比和每kg增重饲料成本则随啤酒与精料比例增加而呈曲线关系。曲线回归分析表明,20kg-50kg阶段纣啤酒糟与精料比例为1.53:1.50kg~90kg阶段比例为2.64:1时,猪每kg增重饲料成本最低。限制啤酒糟用量、影响猪日增重及每kg增重饲料成本进一步降低的主要因是日粮能量水平偏低和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不平衡。建议在配合精料中应尽量使用高能量饲料(如豆粕、大豆、油脂等),优质蛋白饲料,注意必须氨基酸的平衡,尤其应加重赖氨酸的用量;在饲养方式上应尽量做到让猪充分自由采食,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提高猪肉品质,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需推广一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瘦肉率高的商品猪,鉴于PIC配套系猪具有以上优点,我们特在郫县农村散养条件下进行了育肥试验和屠宰测定,在此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无菌猪     
《畜禽业》2000,(7):16
日本有一家专门生产无菌猪的农场。无菌猪是在出生前两天从母猪子宫内取出的胚胎培育成的,在经过专门消毒的猪圈内饲养和生长。无菌猪由于没有病菌,所以具有生长快、饲料消耗低和成本低等优点。 饲养结果表明,无菌猪与普通猪相比,生长期缩短40%,长1kg肉的饲料消耗量减少25%,死亡率降低50%,生产成本降低13%,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育肥猪的饲养特点与营养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供给育肥猪各种营养物质,并使各营养物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调配育肥猪的饲料,主要任务是满足育肥猪的营养需求。现将60 ̄90kg体重育肥猪的配合日粮(选用饲料配方的原料为玉米,次粉,小麦麸,豆粕,石粉,骨粉和食盐)的调配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