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西欧和北美等国家,家庭酒堡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而是一个有着几百年生产历史的非常成功的产业,还曾是可以酿造高品质葡萄酒的代名词。在国外,大型酒厂生产的葡萄酒叫商品酒,而小酒庄和酒堡生产的葡萄酒叫工艺酒。葡萄酒是种出来的,七分葡萄质量,三分酿造工艺。酒堡酒要求葡萄的树龄在5年以上,只有长到5年以上,它的根系才能达到6m~7m深,  相似文献   

2.
辽宁是我国鲜食葡萄生产大省,2002年全省葡萄栽培面积已近7万hm2,产量78万t,其中巨峰葡萄品种占90%.辽宁中北部地区(辽阳、沈阳、铁岭、抚顺等地)气候昼夜温差大,适宜栽种巨峰等中、早熟葡萄品种,2002年该地区葡萄栽培面积已达到2.8万hm2,占全省葡萄栽培面积的40%,其主栽品种为巨峰,占总量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3.
葡萄新品种华葡1号酿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葡萄新品种华葡1号的酿酒工艺。确定华葡1号葡萄的最佳酿酒工艺参数为:酵母添加量1%,发酵温度25~27℃,发酵时间8 d,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葡萄酒酒体呈宝石红色、澄清透明,果香浓郁,余香绵长,醇和爽口。说明华葡1号是一种理想的葡萄酒原料。  相似文献   

4.
大粒鲜食葡萄——巨峰,正在本省各地广泛种植。为提高幼年巨峰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充分发挥种植巨峰葡萄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对幼年巨峰葡萄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较高的产量和产值。现将我们实施的巨峰葡萄栽培技术措施初报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核早红又名8611,是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昌黎果树研究所育成的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亲本为郑州早红(2倍体)×巨峰(4倍体),  相似文献   

6.
葡萄栽培和葡萄酒发酵技术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核心技能,这2项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体现学生的专业能力,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分析新疆酿酒葡萄栽培中关键技术的时间节点、葡萄酒发酵工艺中主要操作单元的周期特点,对大学生葡萄栽培和葡萄酒发酵工艺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探索,使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学生具备独立完成葡萄栽培和葡萄酒发酵工作的能力,能胜任葡萄酒酒庄各项技术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藤稔(Fajiminori)系巨峰系第三代鲜食葡萄新品种。为日本神奈川县藤尺市青木一直先生1978年以井川682×先锋育成的。因其果粒明显大于乒乓球(乒乓球直径3.8厘米),又俗称“乒乓球葡萄”。1986年起陆续引入我国,其中浙江金华江文彬先生的超大果栽培尤  相似文献   

8.
野生山葡萄酒有别于半汁葡萄酒,作为中国的特色产品国家给予保护发展[1].但野生山葡萄含酸量高,难以酿成全汁酒.要酿成全汁酒则需要去掉一部分酸,只靠工艺上的降酸处理远远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从原料入手,力图改变野生山葡萄原料高酸低糖状况[2].为此,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的"V"系列葡萄资源中筛选选育出适应南方湿热地区栽培且具有良好的酿造性状的品种,可以酿制红葡萄酒[3]."南宝石"和"南珍珠"是野生毛葡萄与欧洲酿酒葡萄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这些"V"系列和杂交新品种葡萄浆果含酸量比现在山葡萄降低50%以上,在南方表现出萌芽力强和抗病性强,两性花座果率高和丰产稳产等特性[3~4].  相似文献   

9.
大粒优质三倍体葡萄新品种“红标无核”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标无核”是以“2倍体郑州早红”和“4倍体巨峰”杂交育成的三倍体葡萄新品种。1986年杂交,经初选、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栽,表现极早熟、果粒大、无核、品种优、紫黑色、抗病、丰产稳产等优良性状,适宜露地和设施栽培,除鲜食外,可加工制罐,适宜栽培范围广,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2003年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北镇市是我国水果产品的重要产区,享有“中国葡萄鲜食鲜贮第一县”的美名,种植面积40万亩(1亩为0.067hm2),年总产量达42万t。截至2012年末,北镇市已建大、中、小型机械恒温冷库4300余座,以贮藏巨峰鲜食品种葡萄为主,贮藏保鲜量达到1.8万t。每1kg果品经过贮藏可增加效益2元,全市年贮藏收入达3.6亿元。  相似文献   

11.
家庭自酿红葡萄酒是近年来深受群众追捧的DIY饮料酒制品,但是其甲醇含量是否超标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回应人们的关切,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了几种自酿和市售红葡萄酒中甲醇含量,检测结果为:最高含量为(0.226 6±0.014)g·L-1,最低含量为(0.196 9±0.032)g·L-1,均符合国标红葡萄酒中甲醇含量≤0.400 g·L-1的规定,而且测定结果差异并不显著(P0.05),表明自酿红葡萄酒中甲醇含量基本达标,适度饮用自酿葡萄酒甲醇中毒的风险不高。  相似文献   

12.
以白罗莎和马奶两种易褐变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SO_2熏蒸+CK和SO_2熏蒸+CT2保鲜剂进行处理,在(0±1)℃、相对湿度(90±5)%条件下贮藏84 d,研究不同保鲜处理对鲜食葡萄贮藏期间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处理结合CT2保鲜剂能有效保持易褐变绿色葡萄品种的色泽品质,降低褐变指数,维持较低的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有效保持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鲜食葡萄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持续增长,2014-2016年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分别以3.16%、7.72%的年增率递增。截至2016年底,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为80.96万hm2,仅次于西班牙,居世界第2位,产量达1374.5万吨,自2010年以后一直居世界第1位。我国葡萄产量的80%左右为鲜食葡萄。随着葡萄产量的饱和,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葡  相似文献   

14.
《作物育种信息》2006,(11):17-17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葡萄栽培业的发展,近10年葡萄栽培面积和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统计资料,2002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39.24万hm^2。大粒四倍体葡萄因果粒大、抗性强,在我国的鲜食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巨峰”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种栽培至今,仍是我国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但由于南方地区5月份的低温阴雨和7~8月份的高温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控制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通常对其采用二氧化硫进行处理。本文通过以不同浓度(0~10 000μL·L-1)的臭氧熏蒸不同时间(0~2h)来评价臭氧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浓度为2500或5000μL·L-1的臭氧熏蒸1 h对鲜食葡萄采后灰霉病均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两种浓度臭氧处理使接种灰霉菌的汤姆森无核(Thompson Seedless)葡萄在15℃贮藏7 d后的发病率降低了50%。另外,将红提葡萄以浓度为2 500或5 000μL·L-1的臭氧熏蒸1h后于0.5℃下贮藏28d,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的臭氧处理均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但不如10 000μL·L-1浓度臭氧处理效果好。臭氧对于熏蒸前刚刚接种和接种后15℃下放置24 h的葡萄灰霉菌同样具有抑制活性,尽管果穗穗轴发生轻微伤害,但果粒并未表现伤害症状。设计三种浓度和时间的处理组合对接种灰霉菌的鲜食葡萄进行臭氧熏蒸处理,即分别以10 000μL·L-1熏蒸0.5 h,5 000μL·L-1熏蒸1 h及2 500μL·L-1熏蒸2 h,每个组合的处理浓度×处理时间的乘积(c×t)均是一个定值,即5 000μL·L-1×h,结果表明三种处理组合具有相同的抑菌效果。在一个商业用的臭氧舱内,以浓度为5 000μL·L-1的臭氧对接种灰霉菌的鲜食葡萄熏蒸1 h,然后于0.5℃下贮藏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臭氧处理使秋无核(Autumn Seedless)和黑色无核(Black Seedless)两种鲜食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降低了50%,使红提葡萄灰霉病发病率降低了65%。对采后鲜食葡萄单独以浓度为10 000μL.L-1的臭氧处理1 h,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使环酰菌胺、嘧菌环胺、乙胺嘧啶及吡唑醚菌酯类杀菌剂残留量分别降低了68.5%、75.4%、83.7%和100.0%,但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类杀菌剂残留量却没有显著降低。尽管臭氧处理还不太可能代替二氧化硫在传统葡萄贮藏生产中的地位,除非它的作用效果有进一步提高,但它在葡萄有机生产和销售中却是一种可为人们所接受的采后处理技术,而二氧化硫保鲜剂在这时却是被禁止使用的。  相似文献   

16.
以武陵山区山葡萄为原料,研究山葡萄酒酿造工艺和酿造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山葡萄酒发酵工艺条件,即酵母菌接种量0.15%,发酵p H值3.4,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山葡萄发酵液酒精度实测值为8.4%(V/V),且带有浓郁的山葡萄果酒芳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山葡萄酒陈酿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葡萄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有壬酸乙酯和3-甲基-1-丁醇,同时乙酸乙酯、癸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苯乙醇等酯类和醇类也对其香气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葡萄是我国主要的栽培果树品种之一,其果实色泽是决定葡萄商品价值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在生产上,葡萄果实的着色好坏对鲜食葡萄以及红葡萄酒的酿制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环境条件及内部因素,常造成葡萄果实着色不良,从而影响果实品质及商品价值。经试验,如果在葡萄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18.
南方葡萄新品种酿酒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选育的6个南方葡萄新品种(编号)成熟浆果为材料,分析检测了果实性状和酿酒样品理化性,并进行酿造试验和鉴评。“V-32”采用干白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其他品种采用传统的红葡萄酒生产工艺进行酿造试验。结果表明:“南宝石”和“南珍珠”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7.0%、12.74g/l和19.0%、10.3g/l;“V-64”出汁率最高,达73.3%;“V-63”总糖、还原糖和单宁含量相对较低。酿酒样品感观鉴评认为:“V-32”适宜酿造干白葡萄酒;“V-64”、“南宝石”和“南珍珠”适宜酿造甜型山葡萄酒,其中“南宝石”可以酿制上等干型山葡萄酒,品种推广潜力很大;“V-59”为优良鲜食品种;“V-63”不适宜酿造葡萄酒加工。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探讨不同诱抗剂对葡萄霜霉病抗性诱导的影响及其抗性生理机制,为利用诱抗剂防控葡萄霜霉病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叶片喷雾施药方式研究2种诱抗剂对葡萄霜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2种诱抗剂处理均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诱抗效果,其中以β-1,3-葡寡糖10倍的防治效果最佳,病指防效达65.44%;与CK相比,β-1,3-葡寡糖10倍诱抗剂处理后的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几丁质酶(CHI)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增强(P<0.05)。本研究说明葡萄经β-1,3-葡寡糖10倍液诱导后,提高了体内防御酶和抗病相关蛋白活性,进而诱导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β-1,3-葡寡糖可作为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抗性诱导剂。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具有自然优势的地区发展个性化强、性价比高的葡萄酒产业的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运用归纳演绎方法系统阐述乳山市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优势条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研究乳山市发展葡萄酒产业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乳山市要发展葡萄酒产业唯有整合优势资源,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生产高质量的葡萄和葡萄酒、尊重人和环境、保证葡萄与葡萄酒长期的经济效益3 个方面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科学规划转型发展个性化强和性价比高的葡萄酒庄,拓展葡萄酒与文化的多样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多核驱动。研究结果为探讨在具有自然优势的地区推广适宜的葡萄酒特色产业模式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