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龙江省甜菜种植比较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调查分析,详细比较了黑龙江省种植甜菜和玉米、大豆、马铃薯的成本、收入、收益情况。结果得出农户种植甜菜纯收益除了低于马铃薯外。明显高于其它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10,(10)
信阳红,信阳人的又一张新名片。信阳红的诞生,对于盛产绿茶的信阳来说,生产红茶是一场观念的嬗变。教科书上说,信阳的地理环境,不适合生产红茶。这仿佛是个魔咒,禁锢了信阳茶产业创新的脚步。这一魔咒的打开,让信阳茶界多姿多彩起来。  相似文献   

3.
魏本胜 《人参研究》2009,21(1):46-48
人性,人类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文化,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人参的人性文化,即人参所具有的像人的本性文化。  相似文献   

4.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早在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我们租先已利用它作为纺织原料。从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三块珍贵的苎麻残片,是最可靠的见证。到了奴隶社会,最精细的苎麻布,经纱密度已经每厘米达到50根,相当于今天的府绸。到了封建社会秦汉时期,苎麻生产和手工纺织业都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茶是中国的国饮。植根于五千年华夏传统优秀文化沃土上的茶文化,使饮茶成为有生命的生活艺术。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如今,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茶,以其天然、健康、文明的形象,日益风靡于世界各地。小小一片茶,浓浓人情味。茶是大众化的饮品,农工兵政商文各界欢迎,男女老少咸宜。不卑不亢,谦让亲  相似文献   

6.
桂林地区是广西重要的苎麻产区。历史最高水平的1958年栽培面积达42448亩。总产39808担,到1962年下降到12543亩,总产11764担。近年来,面积与产量略有恢复,1980年为14033亩,总产16153担。桂林地区苎麻生产历史悠久,栽培经验丰富,恢复和发展苎麻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优势。近年来,我们走访了平乐、阳朔等老麻区,就我们掌握的资料,谈谈对本区恢复和发展苎麻生产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茶点是用于茶楼或居家客来敬茶后递上的小食品;或是茶道过程中份量较小的精雅的食物。饮茶佐以点心,在唐代就有记载。这些小点心颇为讲究,味道可口,外形精雅。国内的茶点品种繁多,由于地域性的生产茶点而品种有所不同。茶楼为人们的休闲消费提供了一个好去处,迎合了中上层人物追求娱乐方式多元化和重视精神享受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茶世界》2012,(4)
正每年的第一锅崂山茶都让晓阳春"抢了头彩",谷雨前采摘的晓阳春"早茶"是崂山春茶的标志。驱车沿滨海大道前行,穿越仰口隧道后不久,茶的踪迹便随处可见,嫩绿青葱,生机勃勃,心情也变得轻松愉悦。忽见"茗香谷",原来这是"晓阳春"的有机茶园。步行而入。郁郁葱葱的树木,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9.
趣说茶具     
说及茶具,名堂很多。广而言之,茶具可包罗采茶、制茶、储茶、烹煮、冲泡和品饮之器具。古文献中称茶具为茶器。本文侧重于品饮类茶具。最早并没茶具一说。远古的先祖发现野生茶树,是从药用开始的,先是采集鲜叶烹煮羹汤而食,因此茶具与饭具是合二为一。茶作为饮品之后,茶具才逐渐从饮酒和吃饭的器皿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门类。沈从文先生对中国古代陶瓷研究颇有建树。他从中推断出中国人饮茶  相似文献   

10.
王琴 《中国茶叶》2012,(11):48-48
季节已入初秋,一夏带来的浮躁热气都郁积于心胸。既要在饮食上清淡,还要在心态上平和。清茶淡饭更宜人秋之身的保健。家中停水,午饭要做。不然女儿要饿肚子。情急之下,倒出每天早上泡好的一壶茶水来煮饭。虽说很少见,但偶尔为之,吃在肚里该没什么大问题。不曾料到,无奈之策的茶水煮饭,吃得家人心情舒畅。且每天都要用清茶拌饭。看着家人喜乐吃态,当即心下决定,这又不是难事,可谓举手之劳中就能让家人吃出种种欢态来。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滨海稻区排水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毛渠能降低地下水位10cm以上,增加田间渗漏约2mm/昼夜。有效地改善了耕层土壤环境,促进了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2.
软体排结构在河道险工治理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其稳定性计算非常重要。本文对软体排稳定性计算做一 简要介绍,以使其经济合理,并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稻属分类研究综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稻属([sup]Oryza[/sup] L.)是禾本科中重要的植物类群,该属有2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自从林奈于1753年建立生物命名系统以来的近250年中,稻属无论在物种的数量还是分类系统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稻属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对稻属的分类建议。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15.
再论超级麦育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优质、高产、多抗是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为了高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应从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入手 ,培育超级麦品种 ,来实现少种多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超级麦是肥水利用效率高、品质好、高产、抗逆性好的新一类生产品种的总称。培育超级麦品种需要革新现有育种技术 ,改良品种的代谢特性 ,提高对土壤、氮、磷、水分等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基本做法和效果。一是深化改革,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地位;二是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不断提高科研产出的质量;三是加强对科技产业的规范管理,提高科技产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热带作物学会近年来开展活动的特点与成效,针对“十一五”期间我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三大城市经济群中心任务,如何进一步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加强服务工作,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9.
稻草还田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稻草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从1998-2005年在桃江进行了稻草还田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不仅能提高稻谷产量,早晚稻平均增产7.4%,而且能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