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东北区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协同创新联盟"是农业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框架下的区域联盟,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发起,联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共同组建。目标定位:整合东北农业科技资源,搭建区域科技创新与交流平台,凝聚优势力量,通过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环节的协同创新,形成"集团军式"的研发模式,解决东北地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是支撑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有益实践,从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区域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遴选精干人才、加强平台建设等推进安徽省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科研院所博士后工作站的发展,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对象,通过阐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博士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合理发展的对策,以期助推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工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协同创新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长期以来通过科研协作组的模式对协同创新进行了实践与探索。文章阐述了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模式构建,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协作组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科研协作组在协同创新模式构建、项目申报、团队培养、平台搭建、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挖掘科技创新能力,以国家知识产权局黑龙江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检索及分析系统为统计源,由专利申请数量、授权数量、专利结构、类型、技术领域、学科分布等不同角度,全面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专利申请情况、特征、现状及变化趋势,探究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情况,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承担建设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是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园区自2001年建设以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较强的科技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这一区域科技创新、示范、交易、培训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平台,在为黑龙江农业大省建设成为农业强省的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对园区的主要做法、进展成效、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节本增效、协同创新、全面自主运维的信息化需求,科研管理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联合,采用Java、 Hibernate框架、 Ajax等技术自主研发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科研数据信息化管理、科研流程信息化、数据安全共享、全面自主运维的目标,提升省级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和"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农业科研单位正在进行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如何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同步发展;如何建立具有科研单位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县共建的模式体系为例,针对这些问题做了思考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专家风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4):I0001-I0001
1965年生,硕士,研究员。现任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党委书记、院长,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旱作农业首席专家,齐齐哈尔市旱作农业学科梯队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科技档案的管理,以省级农业科学院直属机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科技档案工作为例,对科技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直属机构科技档案管理特点。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规划部署,拟定科技档案管理新模式。以期使科技档案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科研管理,服务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1.
论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企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应堂  尹正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89-1490,1493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即缺少企业家资源、缺少组织生产体系、缺少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缺少品牌策划与市场营销、缺少竞争力、缺少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缺少企业化,最根本的是缺少价值链的链接;指出农业企业化的核心就是形成以利益为中心的产业链,在各个环节之间要形成以利润为润滑剂的产业链,也就是使产业链转化为价值链,这样的产业化才会有长远的生命力,而利润的来源在于市场、技术、管理、制度。结合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案例,提出了8项对策,核心是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企业化。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超市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超市化的内涵,介绍了农产品超市化经营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农产品超市化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余国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52-9053
利用新疆84个县市的农牧渔业总产值与农业自然资源量要素数据,构建了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程度越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新疆县市农牧渔业总产值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是耕地资源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精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细农业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综合系统,该系统通过应用作物信息、先进的技术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等手段使农业生产达到最优化.作为一个真正的综合系统,应该在起始阶段制定好生产、流通以及采后处理阶段的有效策略.其中信息、技术、管理是该生产系统中最为关键的3大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我国第一个农业种子国家标准的制订、颁布、实施,标志着农业发展开始走上了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规范化生产的新时期。农业标准化是1991年2月26日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9号发布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中第二条给定义的。我省把农业标准化工程列为“十五”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力争在头3年内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检测与国际通过的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17.
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列举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工农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环境污染、质量退化、生态失衡日趋严重,农产品污染普遍、安全性降低、危害人体健康,制约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所造成的化学污染是农产品安全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但标准仍不够健全,生产量仍很低。除了管理与监督制度的完善善外,急待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各类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环境质量标准,操作规范技术,提高土壤安全生产能力的生物学调控技术及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监测技术和预警方法等。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当前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对农业生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是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政府和领导决策者及时了解农业情况的参考来源之一.利用农业信息,不仅是实现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加大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优化领导决策,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带动农民致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