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14只,对其产后1~30 d产奶量及乳成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产后30 d内具有较高的泌乳性能,30 d总泌乳量为(32.82±0.19) kg,日均泌乳量为(1.09±0.08) kg,1~30 d泌乳曲线方程为Y=530.60t0.368e-0.015t,日增重可达(0.234±0.033) kg。母羊产后30 d内各种常规成分及物理性质均以第1天变化最为显著,到第3天趋于平稳;初乳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均与常乳不同并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产后1~7 d常规成分中可溶性固形物、非脂固形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乳蛋白、非脂固形物、密度和酸度在产后1~21 d呈下降趋势,随后呈上升趋势;乳脂、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度在产后30 d内一直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在1~14 d呈上升趋势,随后其含量趋于平稳;冰点在1~5 d呈上升趋势,随后呈缓慢下降,而乳密度在产后30 d内变化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为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群种质特性和早期断奶羔羊的补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5):13-16
本文对湖寒杂交一代母羔和纯种小尾寒羊母羔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两个组的增重情况、体尺指标以及F1代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的生长发育快于小尾寒羊,6月龄活重为39.60 kg,比小尾寒羊提高4.37 kg(P0.05),1~6月龄的平均日增重197.01 g,比小尾寒羊高出19.57g(P0.05),且差异均显著;杂交一代的体长和胸围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体高和管围要比小尾寒羊低;杂交一代与小尾寒羊的产羔情况基本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一代母羊产后1~30 d平均日泌乳量为1.23 kg,要比小尾寒母羊的0.93 kg高33.1%。总体而言,杂交的经济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从产羔母羊初乳免疫球蛋白和泌乳期常乳乳成分角度,对全年不同季节产羔母羊鲜奶质量进行评价。对1月、3月、5月、7月产羔的奶山羊,每批随机选择10只母羊,分别收集母羊产后0d、2d、5d、7d初乳和产后9d及1~6个月的常乳(每月收集一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初乳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采用全自动乳样分析仪分析常乳样品中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1月、3月、5月、7月产羔母羊产后相同泌乳阶段初乳中IgA和Ig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变化趋势一致。不同月份产羔母羊常乳中乳糖含量在相同泌乳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蛋白质、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型物在部分泌乳阶段存在明显差异;在整个泌乳期间,1月、3月、5月、7月产羔母羊常乳中的乳蛋白、乳脂、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脂固形物(干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范围为3.31%~3.45%,4.91%~5.77%,4.03%~4.20%,8.48%~8.88%,13.72%~15.07%;乳脂和总脂固形物含量偏高,但没有降低羊奶的质量。通过对乳成分含量的检测,为后期调整奶山羊日粮组成以保证不同月份产羔母羊的乳品质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目前商品肉猪的主要母本大长二元初产母猪的乳成分变化规律及在实行分胎次饲喂情况下的泌乳性能,分别对20头大长二元初产母猪产后1d、7d、14d、21d、28d乳常规成分、泌乳次数和泌乳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长二元初产母猪产后1d与7d、14d、21d、28d的乳成分相比变化幅度均较大,乳糖、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乳糖和乳脂在28d泌乳期内总体来看逐渐升高,但乳脂在28d时有所回落;乳蛋白和总固形物逐渐降低,1d最高,28d最低;大长二元初产母猪平均每昼夜泌乳次数为24.63次,单次泌乳量为0.28kg,日平均泌乳量为6.74kg,泌乳高峰出现在第14~21d。结合乳成分和泌乳量的变化特点,提示仔猪21~28d断奶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5.
对16只天府肉羊的哺乳期(产后60d)产奶量和乳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产母羊哺乳期的泌乳量为78.99 kg±6.86 kg,极显著高于初产母羊的40.76 kg±3.08 kg(P<0.01)。产后48 h内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迅速下降,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初产和经产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含量分别较常乳中高91.6%和119.4%,脂肪含量高79.9%和61.7%,乳蛋白含量高218.7%和315.4%,灰分含量高142.3%和188.9%,乳糖含量变化不大。经产母羊初乳中的干物质、蛋白质、乳糖和灰分含量均高于初产母羊,其中产后0 h的蛋白质和灰分含量较初产母羊高30.61%和20.93%,常乳中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研究节律性日粮对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泌乳中后期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39.34±2.58)kg的泌乳中后期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高-低蛋白组和低-高蛋白组,进行为期60 d的节律性蛋白日粮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和90日龄高-低蛋白组羔羊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试验期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和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45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乳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的平均泌乳量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和9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低-高蛋白组和对照组(P0.05)、总蛋白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显著高于低-高蛋白组和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节律性饲喂不同蛋白浓度日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细毛羊泌乳中后期母羊体重、日增重、泌乳量、乳脂肪和乳蛋白的含量,而且促进羔羊的快速生长和发育,泌乳中后期鄂尔多斯细毛羊更适合高-低蛋白节律性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明和田多胎红羊泌乳规律,提高双羔成活率。选取6只产双羔和田多胎红羊母羊为试验动物,检测其产后1~28 d泌乳量、乳成分变化规律;测量产后第1天母羊乳房体尺指标,并与泌乳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和田多胎红羊产后1~28 d总泌乳量为29.87 kg,平均每日泌乳量为1.07 kg,泌乳量在第1~3天上升速度最快,在第21天达到峰值1.23 kg,泌乳曲线方程为:y=537t0.477e-0.033t;乳脂、非脂乳固体、密度、乳糖、固形物、蛋白质指标在和田多胎红羊母羊产后1~3 d快速下降,7~28 d趋于稳定,且6项指标第1天与第7、14、21、28天均差异极显著(P<0.01);和田多胎红羊母羊产后第1天与第14、21、28天的泌乳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产后第2天与第28天的泌乳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他均显著相关(P<0.05);母羊产后第1、2、3、7天泌乳量与乳房宽呈显著相关(P<0.05),母羊产后第14、21、28天泌乳量与乳房体尺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以上研究结果为和田多胎红羊新类群种质特性、选育、饲料配制、羔羊早期断奶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瓜氨酸对妊娠90 d湖羊母羊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的影响,为瓜氨酸在湖羊母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妊娠90 d的湖羊母羊5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瓜氨酸10 g/d进行补喂。试验一直进行到母羊产后45 d,记录羔羊初生重和45日龄体重。每组选取6只母羊,测定产后16 ~ 30 d泌乳量及乳成分变化,采集母羊产后第15、30、45天晨饲前颈静脉血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羔羊初生重极显著提高了19.6%(P < 0.01)|试验组羔羊45日龄体重显著提高了6%(P < 0.05)|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6 ~ 30天平均日泌乳量和总泌乳量分别极显著提高了19.6%(P <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天乳蛋白率极显著提高了20%(P <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7 ~ 15天以及20 ~ 30天乳脂率分别极显著提高了21%和16.7%(P < 0.01)|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5天血浆中催乳素(PRL)含量极显著提高了167%(P < 0.01),其血浆中孕酮(P4)含量显著降低207%(P < 0.05)|试验组母羊产后第15天和第45天血浆中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86.3%和34.4%(P < 0.05)。综上所述,补喂瓜氨酸可提高羔羊初生重及母羊产后16 ~ 30 d日均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浆中PRL、LH含量,降低血浆中P4含量,改善母羊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 [关键词] 瓜氨酸|湖羊母羊|泌乳性能|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9.
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g/(头·d),B组添加量为15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奶山羊泌乳前期(产后6~20 d)以体力、生殖器官和消化功能的恢复为主。奶山羊泌乳高峰期是产后20~120 d,尤以40~70 d泌乳量最高。奶山羊泌乳稳定期是产后120~210 d。奶山羊泌乳后期是指产后210 d至干乳这段时间。奶山羊的繁殖泌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1泌乳前期的饲养管理母羊产后6~20 d为泌乳前期,也称恢复期。母羊产后常有饥饿感,但消化力弱,1周内应主  相似文献   

11.
选择30头泌乳前期(20~4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进行配对,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B组,每组10头.基础日粮为TMR混合日粮,对照组不添加美斯特,A组添加量为30 g/(头·d),B组添加量为15 g/(头·d).测定指标包括产奶量、产乳效率及乳中乳蛋白、乳脂等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①A组产奶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kg/d)及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2.7、0.13、0.09 kg和0.21%;乳脂率提高0.31%,但不显著;产乳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②B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kg/d)也分别显著提高1.79和0.13 kg/d(P<0.05);乳蛋白率(%)和乳脂产量(kg/d)也分别提高0.11%和0.10 kg/d,但不显著.③美斯特的不同添加量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乳中乳脂率、总固形物、非脂乳固体、乳糖、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及乳酮体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蛋白质水平对产奶期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泌乳量(2.06±0.34)kg/d、体重相近(53.55±2.34)kg的泌乳中期崂山奶山羊2胎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日粮能量、纤维、钙及磷水平一致,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1.04%、13.80%、16.56%的3种TMR日粮,定期测定体重、采食量、产奶量及乳成分。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崂山奶山羊采食量的无影响(P0.05);随着饲粮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日平均产奶量极显著增长(P0.01),料奶比呈现降低趋势(P0.05);13.80%蛋白质水平组试羊的乳脂率、非脂固形物的含量高于11.04%组和16.56%组(P0.05),13.80%、11.04%蛋白质水平组试羊的乳蛋白及总干物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16.56%组(P0.01),蛋白质水平对乳糖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泌乳崂山奶山羊食入氮水平与4%标准乳产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y=-0.0014x2+0.1838x-3.7548,当食入氮水平为63.63 g/d时,可获得标准乳最大产量为2.27 kg/d。  相似文献   

13.
探索泌乳早期奶牛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对产后日泌乳性能和疾病发生的影响。于江苏省某大型奶牛场选择产犊时间接近的头胎荷斯坦牛1 555头,于产犊后30d内采集乳样,测定日产奶量、乳成分和乳尿素氮(Milk Urea Nitrogen,MUN)含量,并收集试验牛只产后150d内各种疾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与产后测定日泌乳性能和疾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牛只产犊后1个月内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分别为(1.56±0.35)mg/dL和(9.83±2.53)mg/dL;乳中脂蛋白比和尿素氮含量对测定日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乳脂率、蛋白率、体细胞数、乳糖和总固体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脂蛋白比小于1的奶牛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和总固体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奶牛,同时乳中体细胞数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奶牛(P0.05);乳中尿素氮含量大于15.00mg/dL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总固体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型的奶牛(P0.05),乳糖含量显著低于其它类型的奶牛(P0.05)。MUN与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和脂蛋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日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蛋白比与乳脂率、MUN和总固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和乳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脂蛋白比水平对产后150d内真胃移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脂蛋白比对是否发生蹄病和真胃移位达到显著水平(P0.05)。奶牛泌乳早期乳中尿素氮和脂蛋白比是反映能量负平衡的关键指标,可作为预测产后泌乳性能和部分疾病发生的指标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探究母羊出生年度、季节、胎次、泌乳阶段4个固定效应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影响。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萨能羊原种场2006-2018年的645只泌乳母羊为研究对象,每月采集乳样1次,采样日早、晚各采集1次,将两次乳样等比例混合后,采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脂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密度、冰点和酸度共8个指标,结合羊场产奶量记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通过SAS 9.4软件进行表型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再采用GLM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对产奶性状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西农萨能奶山羊平均300 d产奶量为507.67 kg,乳脂率为3.58%,乳蛋白率为3.20%,乳糖率为4.19%;总固形物含量为12.21%,非脂固形物含量为8.46%;出生年度、胎次对产奶量影响极显著(P<0.01),出生季节对产奶量影响不显著(P>0.05);泌乳阶段、出生年度对乳脂率等8个乳成分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对除乳蛋白率和总固形物的其他6个乳成分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胎次及泌乳阶段是影响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状的两种主要非遗传因素,第3、4胎母羊产奶性能最佳,泌乳早期的乳品质更优,揭示了对种群进行良种选育工作和羊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也为后期进行奶山羊经济性状遗传评估和群体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饲粮代谢能水平对绒山羊母羊增重、血浆生殖激素浓度、初乳产量、初乳乳成分及羔羊初乳期生长的影响。选用18只体重(39.75±2.86)kg、年龄3~4岁,处于妊娠91 d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根据NRC制订基础饲粮,各组饲粮代谢能分别为7.70(基础饲粮的70%)、11.00(基础饲粮,对照组)、14.30 MJ/kg(基础饲粮的130%)。预试期为妊娠91~100 d,正试期为妊娠第110天至产后第5天。结果表明:1)14.30 M J/kg饲粮代谢能可显著提高妊娠后期血浆雌二醇(E2)浓度平均值、妊娠后期母羊体增重、产后第1~4天初乳乳蛋白含量及初乳期羔羊平均日增重(P0.05);母羊饲粮代谢能水平对母羊血浆孕酮(P4)及催乳素(PRL)浓度、初乳乳脂含量(产后第4天除外)、羔羊初生重影响不显著(P0.05)。2)7.70 MJ/kg饲粮代谢能可降低妊娠后期母羊血浆E2、P4及PRL浓度平均值,妊娠后期母羊体增重,羔羊初生重,初乳产量(产后第5天除外),初乳乳蛋白含量(产后第1、3天除外),初乳期羔羊平均日增重,但影响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初乳乳脂含量(产后第3天除外)(P0.05)。因此,饲粮代谢能为14.30 M J/kg更适合妊娠后期母羊,为应对饲草料不足可以以代谢能为7.70 MJ/kg的饲粮限饲。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不同水平玉米对伊犁马泌乳量及乳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411±29) kg、平均年龄(10.0±1.50)岁、6~7胎、泌乳中后期、膘情和兽医检测的健康状况一致的伊犁马母马30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匹。在相同的饲养管理、粗饲料及精料补充料基础上,3个处理组每天每匹马分别补喂玉米0(对照组)、0.5、1 kg。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1 kg玉米组血浆中葡萄糖浓度比对照组高16.01%(P0.05);1 kg玉米组泌乳量比对照组和0.5 kg玉米组分别高13.68%、10.09%(P0.01),0.5 kg玉米组高于对照组(P0.05);1 kg玉米组的乳脂率高于对照组(P0.05);0.5 kg玉米组的乳蛋白率比对照组、1 kg玉米组分别高13.53%、10.22%(P0.05);1 kg玉米组乳糖率比对照组、0.5 kg玉米组分别高15.03%、10.42%(P0.05)。因此,在试验基础饲料中增加玉米的补喂量可显著提高伊犁马母马血糖水平、泌乳量、乳蛋白率和乳糖含量,改善乳品质,其中每匹马每天补喂1 kg玉米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饲用甜高粱青贮替代玉米青贮对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及泌乳期相近的40头健康荷斯坦泌乳中后期奶牛,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头,隔栏单独饲养。对照组饲喂含有玉米青贮的青贮混合饲料、试验组饲喂含有饲用甜高粱青贮的青贮混合饲料,进行70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饲期10d,正饲期60d。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两组奶牛日均产奶量逐渐降低,试验组平均为16.48±3.92kg/d,对照组平均为16.37±4.66kg/d,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升高,冰点和乳尿素氮降低,试验组与对照组乳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0~60d试验组乳蛋白率和乳尿素氮含量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试验组乳蛋白率和乳尿素氮含量分别为3.60%、16.88mg/100mL。本试验在泌乳中后期奶牛中使用饲用甜高粱青贮替代玉米青贮后产奶量及乳成分结果接近。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饲用甜高粱青贮代替玉米青贮饲喂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产奶羊合适的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研究采用2×2二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将60只处于泌乳盛期的西农萨能羊[体重为(60.00±7.88)kg]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能量水平为12.36 MJ/kg(干物质)和12.92 MJ/kg(干物质)、蛋白水平为13.25%和15.80%的日粮,研究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对泌乳量、乳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间产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羊产奶量由产奶高峰期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当能量水平为12.92 MJ/kg、蛋白水平为13.25%时泌乳量下降幅度最小,有利于保持产奶量。不同能量和蛋白水平对乳成分中的非脂固形物、乳糖、密度、冰点及酸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能量水平为12.92 MJ/kg、蛋白水平为13.25%时乳中乳脂、乳蛋白及全脂固形物的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尤其是乳脂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能量水平为12.92 MJ/kg的2个试验组羊血浆中葡萄糖、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含量均高于能量水平为12.36 MJ/kg的2个试验组(P0.05),各蛋白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5-羟色胺(5-HT)对围产期母羊生产性能及血浆和乳中钙转运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0只巴美肉羊母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5-羟基色胺酸(5-HTP)组(灌注5-HTP)和色氨酸(Trp)组(灌注Trp),每组10只。在母羊围产期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0天,进行颈静脉灌注,5-HTP和Trp的灌注剂量均为0.178 mg/kg BW,浓度为0.1 mg/mL;对照组灌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30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母羊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第5、9和15天,Trp组母羊泌乳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9和15天,5-HTP组母羊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6~30天,5-HTP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产后第15天,Tr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天,Trp组血浆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0天,Trp组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9和30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Trp组和5-HTP组血浆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灌注5-HTP可以促进母羊泌乳,提高羊羔平均日增重;灌注5-HTP和Trp可以增加血浆和乳中钙、5-HT浓度及血浆PTHrP浓度。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5-羟色胺(5-HT)前体物对围产期母羊泌乳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体重(64.52±4.11) kg、处于同一围产期的30只巴美肉羊母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5-羟基色胺酸(5-HTP)组(灌注5-HTP)和色氨酸(Trp)组(灌注Trp),每组10只。在母羊围产期产前第7天至产后当天(第0天),进行颈静脉灌注,5-HTP和Trp的灌注剂量均为0.178 mg/kg BW,浓度为0.1 mg/mL;对照组灌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30天。结果表明:1) 5-HTP和Trp对母羊泌乳量及乳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 0. 05),但使母羊产后第3天乳脂和乳中非脂固体含量显著降低(P 0.05)。2) 5-HTP和Trp可以显著提高母羊产前第0天及产后第3、6、9天的血浆5-HT浓度(P0.05)。3) 5-HTP和Trp可以显著提高母羊产前第0天及产后第3、6、9天的血浆葡萄糖浓度(P0.05),显著降低母羊羊产前第0天及产后第3、9天的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浓度(P0.05),显著降低母羊羊产前第0天及产后第3、6天的血浆胰岛素(INS)浓度(P0.05)。由此可见,灌注5-HT前体物可以影响围产期母羊乳脂和乳中非脂固体含量,提高血浆葡萄糖浓度,降低血浆NEFA和INS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