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甜瓜果腐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给甜瓜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本研究对哈密瓜种子上携带的瓜类果腐病菌和黄瓜角斑病菌进行了育苗症状检测、直接分离和带菌部位测定。结果表明,甜瓜细菌性果腐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均可随种子传播,特别是甜瓜细菌性果腐病种子带菌率较高,而且种子内外都携带一定量的病原菌,但种子带菌以种皮带菌为主。将带菌种子于低温下在PBS缓冲液的浸提液中浸提,2-4小时内的浸提效果较好,得到较充分病原菌的富集。  相似文献   

2.
选用11种药剂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BFB)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经测定福尔马林、H2O2、HCL、新植霉素、果腐净1号和农用链霉素6种药剂对该病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用该6种药剂分别浸泡甜瓜带菌种子,通过调查各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及苗期的发病情况,结果发现:福尔马林和果腐净1号的防效最为显著,分别达97.6%和94.9%。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防控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用杀菌剂1号处理西瓜、甜瓜种子,采用嫁接育苗以及田间试验评价的方式,测定了西瓜、甜瓜嫁接苗果斑病的发生率、田间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杀菌剂1号处理的种子,后期未发现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西瓜、甜瓜幼苗在发病率、减少用药量、产量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技术种子消毒处理对照组。可见,杀菌剂1号可有效防控果斑病的发生,对西瓜、甜瓜嫁接苗的生产、减少农药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瓜类细菌性果腐病病原IAS-PCR检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免疫磁珠吸附与PCR相结合的技术,对瓜类细菌性果腐病病原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新疆昌吉、海南、上海等地的西、甜瓜细菌性果腐病病叶、种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特异性引物,带菌病叶、种子均出现360bp特异条带,该方法对该菌悬浮液最低检出量为1×10cfu/mL,检出种子最低带菌率1‰。与常规PCR方法相比,检测时间周期为4h,且不需进行细菌DNA提取,灵敏度高出常规PCR100倍。这一方法的建立对于田间该病原的准确诊断,控制西、甜瓜种子带菌传播及进出口西、甜瓜种子检疫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毒力,平皿培养法测定苋菜活性物对带菌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 mg/m L,EC50为146.349 2 mg/m L;无菌种子、带菌种子、16.6%乙醇处理的带菌种子、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分别为87.3%、42.7%、48.0%、60.0%,发芽率分别为93.3%、54.7%、58.7%、90.0%;经5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西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64.7%和90.7%,而经80 mg/m L的苋菜活性物处理的带菌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3%和4.7%。这表明苋菜活性物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在低浓度时既有抑菌效果又可促进种子萌发,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63种杀菌剂对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燕麦噬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简称Aac)引起的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简称BFB)是西瓜、甜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资料上报道的一些药剂对果斑病菌的防效不尽一致,为明确这些药剂的防治效果及筛选更有效的药剂,试验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了63种杀菌剂对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X等11种药剂对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圈平均直径>10.0mm;不同厂家生产的农用链霉素在相同浓度下抑菌效果明显不同;西瓜菌株和甜瓜菌株对同一药剂的敏感性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甜瓜细菌性果实腐斑病俗称“瓜起点”病,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侵染幼苗及成株,造成死苗、烂瓜,是近年来为害大棚甜瓜的主要病害之一。1.症状识别。①幼苗。在子叶背面沿叶脉呈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斑后变成黑褐色,卷曲萎蔫,十分明显;幼  相似文献   

8.
[目的]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由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引起的病害,是瓜类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药剂防治该病害,培育抗病品种和筛选抗病材料是防治果斑病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36份甜瓜材料采用喷雾接种方法接种病原菌,筛选抗病材料.[结果]在136份甜瓜材料中,没有筛选出免疫的材料;表现为高抗的材料有14份;中抗材料有91份;中感材料有25份;感病材料有6份.[结论]14份高抗材料可以作为甜瓜抗病育种的抗病性资源.  相似文献   

9.
海南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6种药剂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6种药剂中表现最好的是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其药后5d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效果为69.3%,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和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对甜瓜细菌性角斑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其他3种供试药剂防效较差,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对该病害的控制作用.因此,生产中主要以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为推荐药剂,但在使用过程中该药剂的可溶性较差,建议各生产厂家对该药剂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对细菌性果斑病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剂,利用细菌性果斑病菌PCR检测技术,预防病害通过带病种子种苗传播扩散,为广西西瓜甜瓜细菌性果斑病害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PCR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用抑菌圈法测定13种杀菌剂对广西甜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株(WM0922-3和XD0611-7)和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株(XD0819-2)的抑制效果。【结果】2014-2017年,检测种子共计345份,其中葫芦种子203份,检出率为6.4%;南瓜种31份,检出率为9.68%;西瓜种子66份,检出率为4.55%;甜瓜种子45份,检出率为26.67%;送检西瓜嫁接苗65份,检出率为7.69%。检测田间疑似样品共计405份,其中西瓜样品187份,检出率为10.69%;厚皮甜瓜样品186份,检出率为6.99%;薄皮甜瓜样品32份,检出率为18.75%。1号杀菌剂对3个菌株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有效浓度中EC50均小于0.4×10~(-3)mg/L;其后依次为40%甲醛、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80%乙蒜素乳油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其中80%乙蒜素乳油和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对XD0819-2的抑制效果优于WM0922-3和XD0611-7;硫酸链霉素和12%中生菌素母药对WM0922-3和XD0611-7具有较好抑制效果,但对XD0819-2无抑制作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20%噻菌铜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对3个菌株均无抑制作用。【结论】广西市售的西瓜甜瓜种子、种苗和田间样品均检测到细菌性果斑病菌,因此,应加强西瓜甜瓜种子种苗检疫管理,杜绝带病种子种苗传播病害。在生产中,建议使用1号杀菌剂和40%甲醛药剂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防治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BFB)的种子处理有效药剂,为防治BFB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以17种药剂的200倍液对西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依据嫁接苗BFB的发病率初步筛选防治BFB的有效药剂;以初选有效药剂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混合组合及不同浸种方法处理对嫁接苗BFB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初试结果表明,2%春雷霉素处理西瓜嫁接苗BFB病株率较低,可用于下一步试验。复试结果表明,2%春雷霉素100、200、300、400、500倍液浸种处理有籽西瓜种子,嫁接后12d嫁接苗BFB发病率分别为1.0%、36.7%、94.3%、95.7%、98.1%;2%春雷霉素200倍+乐无病、72%农用链霉素、72%农用硫酸链霉素800倍液浸种处理有籽西瓜种子,嫁接后12d嫁接苗BFB发病率为1.0%~2.4%;2%春雷霉素100、200、300、400倍液处理西瓜干种子,嫁接后12d有籽西瓜嫁接苗BFB发病率为0.5%~5.7%,无籽西瓜嫁接苗BFB发病率为8.1%~11.4%;2%春雷霉素400倍+乐无病、72%农用链霉素、72%农用硫酸链霉素1000倍液处理西瓜干种子,嫁接后12d有籽西瓜嫁接苗BFB发病率为1.0%~2.0%,无籽西瓜嫁接苗BFB发病率为6.7%~9.5%。【结论】2%春雷霉素可作为防治西瓜嫁接苗BFB的首选特效药,推荐浓度为2%春雷霉素400倍或以2%春雷霉素400倍搭配其他杀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防治西瓜嫁接苗细菌性果斑病(BFB)的种子处理有效药剂,为防治BFB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以17种药剂的200倍液对西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依据嫁接苗BFB的发病率初步筛选防治BFB的有效药剂;以初选有效药剂进行不同浓度、不同混合组合及不同浸种方法处理对嫁接苗BFB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初试结果表明,2%春雷霉素处理西瓜嫁接苗BFB病株率较低,可用于下一步试验。复试结果表明,2%春雷霉素100、200、300、400、500倍液浸种处理有籽西瓜种子,嫁接后12 d嫁接苗BFB发病率分别为1.0%、36.7%、94.3%、95.7%、98.1%;2%春雷霉素200倍+乐无病、72%农用链霉素、72%农用硫酸链霉素800倍液浸种处理有籽西瓜种子,嫁接后12 d嫁接苗BFB发病率为1.0%~2.4%;2%春雷霉素100、200、300、400倍液处理西瓜干种子,嫁接后12 d有籽西瓜嫁接苗BFB发病率为0.5%~5.7%,无籽西瓜嫁接苗BFB发病率为8.1%~11.4%;2%春雷霉素400倍+乐无病、72%农用链霉素、72%农用硫酸链霉素1000倍液处理西瓜干种子,嫁接后12 d有籽西瓜嫁接苗BFB发病率为1.0%~2.0%,无籽西瓜嫁接苗BFB发病率为6.7%~9.5%。【结论】2%春雷霉素可作为防治西瓜嫁接苗BFB的首选特效药,推荐浓度为2%春雷霉素400倍或以2%春雷霉素400倍搭配其他杀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豆丹豆6号青子叶性状的遗传特点,选用(科丰14×丹豆6号)和(遗1358×丹豆6号)2个杂交组合3个世代(F2、F3和F4代)的种子分离群体,进行大豆子叶颜色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个杂交组合后代中,黄子叶与靑子叶种子的分离比率均表现为3∶1的孟德尔分离比例。推断大豆的子叶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黄子叶对靑子叶为显性,丹豆6号携带1对控制青子叶性状的隐性基因。  相似文献   

14.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060233×D123-42(T,耐盐性较强)和D168-83XA06148(S,耐盐性较弱)两个玉米杂交组合为实验材料,利用80mmol·L^-1NaCl溶液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采用营养液砂培实验,设4个NaCl浓度(0、120、200和250mmol·L^-1)模拟盐胁迫,研究种子引发处理对NaCI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无论经引发处理,还是未经引发处理,两个玉米杂交组合的出苗率均下降,幼苗生长均受到抑制,干物质积累量均减少。同等NaCl浓度胁迫下,引发处理与未引发处理相比,种子出苗率增加,促进了苗高和根的生长,叶面积、苗干重、根干重和耐盐指数增加,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K^+/Na^+值增加。  相似文献   

15.
选择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Aac)的抗利福平菌株RifAac,通过人工模拟接种试验,采用选择性平板分离、菌落PCR(Bio-PCR)和常规PCR方法,观察该病原细菌在西瓜种子、土壤、病残体和田水中的存活期。结果表明,果斑病细菌在种子表面可存活4~5个月,在田水中可存活2个月,在不含植物残体的土壤中可存活8个月,在含西瓜残体的土壤中可以存活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处理对锁阳种子萌发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声波处理方法,研究其对锁阳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频率和时间的超声波处理对锁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均有影响,且不同的处理频率和时间对锁阳种子萌发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以超声波处理60Hz、50min效果最好,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604.51%、208.33%和37.18%.  相似文献   

17.
甜瓜细菌性斑点病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新疆昌吉及吐鲁番甜瓜地采集样品86份,以果腐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F159、BFB和角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P4为指示菌,采用试管混菌平板涂布法,共计分离到195株菌,对甜瓜细菌性斑点病有拮抗作用的菌株63株,其中细菌56株,放线菌7株.以管碟法复筛,获得有较强拮抗活力的菌株2株,分别为细菌G-14、放线菌P-13.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臭氧水浓度对鲜切菠萝的保鲜效果,分别采用0 mg/L、0.87 mg/L、1.1 mg/L、1.4 mg/L、1.8 mg/L的臭氧水浸泡处理鲜切菠萝2 min,装在塑料托盘中并用聚乙烯保鲜膜包裹,在冷藏(5℃)过程中每3 d测定鲜切的菌落总数、抗坏血酸、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和色泽。结果表明:经0 mg/L、0.87 mg/L、1.1 mg/L、1.4 mg/L、1.8 mg/L臭氧水处理的鲜切菠萝的菌落总数,在处理当天分别为5.3×105 CFU/g、9.3×104 CFU/g、2.6×104 CFU/g、3.6×103 CFU/g、2.5×103 CFU/g;第9 d分别为4.7×108 CFU/g、2.4×107 CFU/g、4.5×106 CFU/g、4.1×105 CFU/g、2.3×105 CFU/g;臭氧水处理可以抑制鲜切菠萝的褐变,减少失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消耗,对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有一定影响。臭氧水处理可以延长鲜切菠萝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大豆对其下茬作物的化感效应作用,以萝卜种子为受体,研究了大豆不同部位(根、茎、叶)、不同浓度(0 g/L、10 g/L、20 g/L、30 g/L、40 g/L和50 g/L)水浸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部位的大豆水浸液对萝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根长和苗长)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有所增强;在同一浓度下,大豆水浸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抑制强度顺序均为根>茎>叶。  相似文献   

20.
采用2个不同类型品种空育131和龙粳26为试验材料,研究33.3、25.0、20.0、16.7穴.m-24种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寒地优质水稻分蘖力强的品种其适宜插植密度为30 cm×(16.7~20.0)cm,分蘖力一般的品种其适宜插植密度为30 cm×(10.0~16.7)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