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周昕 《农业考古》1991,(1):32-47
《农业考古》创刊十年了!这是创业的十年,也是奋斗的十年,更是胜利的十年。十年来,《农业考古》从报刊丛林中的无名小卒,跃居斐声中外的著名学术刊物;从每期容量不足21万字到每期超过60万字,在国内外独一无二的大部头学术杂志。可以想见,它的创办人和支持者是不无艰辛的。《农业考古》的创办,为中国农具史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从而使农具史的研究,在祖国大地上开出了一遍似锦的繁花。  相似文献   

2.
殷代西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殷代西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的问题,是中国古代史研究、尤其是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发展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论证,但认识至今远远没有统一:一种意见认为殷代西周大量使用青铜农具;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殷代西周虽然有些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主要地位。最近,《农业考古》就这个问题发表了几篇持不同观点的文章,开展了坦率的同志式的讨论,这是可喜的。建国三十多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和丰富,不论持哪种观点的同志,在从古文字、古文献、民族学等不同角度研究这个问题时,都或多或少地引用了考古资料。尤其是主张殷代西周已  相似文献   

3.
农史动态     
周昕著《中国农具发展史》出版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 ,发展农业从来都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 ,也一直视农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直到今天 ,农业、农民、农村 ,仍是社会最关注的焦点。和农业相辅相伴的中国农具 ,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有着光辉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 ,但却没有一部能够向世人展现其发展全貌的正史 ,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一大遗憾 ,国人的一大耻辱。周昕作为一个业余的农具史爱好者 ,出于对祖国强烈的史命感和责任心 ,从年轻时代就下决心要为祖国写一部《中国农具发展史》。这就是周昕写这部书的初衷。经过五十多年的拼搏 ,…  相似文献   

4.
试论农具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摘要)山东济宁农机研究所周昕本文就农具史研究中的几个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文章认为:农具考古始终是农业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具史研究始终是农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在没有文字可考的原始农业时代农具的考古与研究,是研究...  相似文献   

5.
六、非专门研究农具的文章涉及到的农具在《农业考古》刊发的大量文章中,许多文章看起来并不是专门研究农具的,但文章内容中论及农具的部分却占相当的份量,有的甚至占了大部分篇幅。十年来共刊发这类文章六十多篇,这是一个很大的数量,更何  相似文献   

6.
(本报讯)本刊编辑部最近收到韩国釜山文学崔德卿博士寄赠的《中国古代农业史研究》一书。崔德卿博士是韩国釜山大学校人文大学史学科先秦两汉经济史专业的教授,是韩国著名的专门从事研究中国农业史专家,先后撰写过《中国古代的耒耜和耦耕考》、《秦汉时期小农生产的亩产量》、《关于战国时代铁制农具的考察》、《秦汉时代的牛和牛耕考》、《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研究史的检讨──以铁制农具和土地利用法为中心》、《关于中国古代个体农民的往宅构造的考察》、《中国古代各地域农作物的分布和加工》、《战国秦汉时代饮食调理和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国著名农具史专家周昕著《中国农具通史》由山东科技出版社精装彩印出版发行。《中国农具通史》是在《中国农具发展史》的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中国农具发展史》出版六年来,作者对全书作了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人类要生存,国家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而要解决吃饭问题,就得发展农业,所以古人说:“农为天下先”。农业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今天我们要研究古代农具史,必当首先重视对古代农具史的研究。史学家根据劳动工具的质料,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  相似文献   

9.
农业发展与农具演变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农业发展会促使农具改革,同样,改进了的农具当然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国传统农业的农具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在未曾被现代农业机械取代以前,基本已趋向于定型。尽管以中国领域之大,农具的地区间差异显著,但因长期的交流改进,在相同的耕作制下,农具的差异显然缩小了。譬如南方水田的耕、耙、耖体系,北方旱地农作的耕、耙、耢体系,使用的农具,都是大范围的同中有小异。王侦《农书》的《农器图谱》部分,共20集,囊括了粮食作物从种到收,包括耕田、整地、中耕、除草、灌溉、排水,直至…  相似文献   

10.
刘崚嵘 《农业考古》2005,(3):242-242
2005年3月14日,应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邀请,著名中国农业史学者、日本东海大学文学部东洋史研究室渡部武教授(一行两人)前来华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访问。渡部武先生的来访受到了科学技术史专业师生的热烈欢迎,在农史室倪根金主任的主持下,渡部武先生作了题为《中国西南诸民族传统农具的调查》的学术演讲,  相似文献   

11.
传统农业的“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南京农业大学赖作卿我们祖国有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农业是其基本产业。勤劳勇敢的人民依靠农业生产,支持着文明的大厦,同时也为人们留下了丰厚的农业遗产。从生产中仍在使用的土地资源,生物品种,农具到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是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展览项目之一。本文通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全面分析、总结、归纳了中国传统农具陈列实施过程中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理念和一些设计构思,解决了在陈列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给同类型的博物馆陈列展览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农业机械化使农业由手工畜力农具转变为机器生产,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进行土地翻耕、播种、  相似文献   

14.
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诗池 《农业考古》1990,(1):247-259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年中,山东地区考古工作有很大发展,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大量珍贵资料。现仅就有关农业用具方面的资料作一综述,并就其所反映的某些问题谈点浅见。(一)农具是衡量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对农具发展史的研究,是研究农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出土的农具很丰富,它为研究我国农具发展史提供了一批极为重要的资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农业探研华南农业大学史研究室向安强目录前言1楚国农业概况1.1农业生产工具1.1.1木质农具1.1.2青铜农具1.1.3铁农具1.1.4楚农具的三个发展阶段1.2农耕技术1.2.1从楚农具看其农作技术1.2.2“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龚世扬 《农业考古》2012,(6):119-124
农具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自从人类有了农业活动,农具就诞生了。从古至今,农具都在不断地发展、革新和变化,每一类农具的创制都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因此,分析农具的变化情况可以揭示出农业科技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就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了解农具变迁,探讨其规律,有利  相似文献   

17.
《古今农业》2010,(4):116-116
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日本农业历史学会、韩国农业历史学会主办,中国华南农业大学承办的第十届东亚农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9月24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市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历史上的水稻、水利、水运”。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史学者代表约12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物史研究不仅可以拓展中国农业史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中国社会史、日常生活史提供新的学术资源。南京农业大学李昕升博士的专著《中国南瓜史》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史料和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阐释了南瓜的引进以及南瓜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了南瓜在中国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发掘了中国古代南瓜的文化价值和药用价值,堪称是中国农业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9.
自《农业考古》创刊起,丹麦国际农具史研究院即来信联系,进行学术交流,并定期将其主办的杂志《工具与耕作》寄赠本刊,还经常向西方学术界介绍《农业考古》杂志。1988年12月,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收到了国际农具史研究院秘书处秘书格里希·勒席博士的一封业务通讯,现翻译如下,以使本刊读者对丹麦的《工具与耕作》杂志和他们的研究工作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各种农具的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钱、铫和铲,是中国古代中耕除草农具,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经历了由骨制、石制、木制、玉制、贝制、铜制到铁制的变化。三者虽然名称不同,构造大同小异,实质是同一种农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