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10个不同棉花品种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的子叶衰老过程中某些生化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中41、J4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降解慢、幅度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强,J2和夏1号的可溶性蛋白质降解快、幅度大,SOD,POD活性小,而郑101表现较好,可能与晚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椰子萌芽过程中吸器内含物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椰子种果发芽率及促进椰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新鲜成熟的本地高种和红矮椰子吸器发育过程中椰果的果实重量、纵横径、水含量、椰肉厚度及吸器重量和纵横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并分析本地高种椰子吸器萌发过程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和多酚含量等各组变化情况.[结果]椰果内的液态胚乳随着椰子吸器发育过程中体积与重量的增大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被吸收,白色硬质状椰肉逐渐被吸收软化且变褐色;多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减少, SOD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内含物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多酚含量与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下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OD活性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S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新鲜成熟椰果的吸器在发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的SOD、POD活性及多酚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用作繁殖材料可获得较佳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SP5代芥菜变异选系的叶片为材料,对叶片中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研究航天诱变对芥菜不同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下一步开展芥菜航天诱变育种奠定基础.结果显示:芥菜变异选系与对照相比生理生化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不同生理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其中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变化幅度较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幅度最小;不同芥菜品种对航天诱变敏感性不同,其中棒菜S50变异选系最敏感,各指标基本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茎瘤芥JL209变异选系最不敏感;不同发育时期芥菜生理生化特性不同,幼苗移栽40d比80 d芥菜变异株系生理生化指标差异明显,说明生育后期各生理生化特性逐渐趋于稳定.芥菜;航天诱变;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对6个不同抗性的大豆品种接种细菌性斑点病菌后12、24、36、48和60 h分别测定叶片中SOD、P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抗感品种接种细菌性斑点病菌后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较对照增加,总体而言抗病品种叶片中SOD活性总体增加幅度高于感病品种.而感病品种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含量较对照均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抗病品种相反.  相似文献   

5.
对美女樱雄性不育系及可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器官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不同时期的蕾和花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均低于可育系;SOD和POD活性则高于可育系.  相似文献   

6.
外源过氧化物酶对小麦后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外源过氧化物酶 (POD)对小麦后期生长的影响 ,在小麦生长后期 (扬花后占 1周 )用不同浓度的粗提POD酶液喷施小麦叶片 ,检测旗叶POD活性、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 ,外施POD对小麦旗叶POD活性、SOD活性、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弄清内生真菌提取物对植物抗寒能力的作用机理,以鹿蹄草内生真菌提取物及生菜幼苗为材料,在低温胁迫下对生菜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内生真菌提取物喷施,测定生菜叶片中各种保护酶(SOD、POD和CAT)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处理3d时达峰值,3%浓度内生真菌提取物处理生菜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他4组,SOD、POD和CAT活性变化幅度小于其他4组。鹿蹄草内生真菌提取物可提高植物抗寒能力,3%浓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白菜型油菜藏油3号和甘蓝型油菜京华165的远缘杂交后代为材料,研究其叶片保护性酶(CAT、POD、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叶片中CAT活性介于两亲本之间,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双亲,且各指标在世代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下四种滨藜属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水分胁迫下,对4种滨藜属(AtriplexL.)植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含量(MDA)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水分胁迫10~20 d,4种滨藜的SOD、CAT、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水分胁迫20~30 d,SOD、CAT、POD活性开始呈现下降趋势.4种滨藜MDA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加,A.ca-nescens和A.obovataMDA含量较低,且增加幅度小;而A.gardneri和A.lentiformisMDA含量较高,且增加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高温干旱对库尔勒香梨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为材料,在36℃高温下,采用高温干旱、灌水、喷水3种处理方式,以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为测定指标,研究高温干旱对库尔勒香梨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灌水、喷水处理相比,高温干旱处理下香梨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CAT活性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显著升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高温干旱对植株的生理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喷水条件下,香梨叶片中SOD、CAT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喷水处理不能清除叶片中积累的活性氧,也不能够缓解高温干旱对香梨带来的伤害。在灌水条件下,香梨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平缓,这是由于灌水降低了叶片中活性氧浓度,说明香梨在灌水条件下没有受到高温伤害。  相似文献   

11.
仁用杏3个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对低温胁迫下3个仁用杏品种1 a生休眠枝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酶活性的变化及与抗寒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与仁用杏抗寒性呈正相关关系。但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相关性较小,不宜单独用作抗寒性鉴定指标。SOD和POD活性与抗寒性相关密切,-24℃时的SOD活性或-28℃时的POD活性可作为快速鉴定仁用杏抗寒性的指标。3个仁用杏品种休眠期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 一窝蜂-53.7℃、优一-50.8℃、龙王帽-36.0℃,其抗寒性排序为一窝蜂>优一>龙王帽。第3期杨向娜等仁用杏3个生理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幼嫩合子胚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水曲柳体胚发生,对该过程中外植体的不同状态类型分别取样,检测这些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的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生理生化与体胚发生、愈伤组织发生、外植体褐化、外植体生长等方面的关系,以便为分析水曲柳体胚发生机理和改善其体胚发生技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的生理生化状态与体胚发生、愈伤组织发生、外植体褐化和生长发育存在非常有趣的相关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茶树品种的抗寒机理,在前期抗寒性茶树品种筛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强抗寒性、中抗寒性和弱抗寒性茶树品种各2份,分别比较了其秋季新梢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抗寒性相关酶的活性,并对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强抗寒性茶树品种的秋季新梢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弱抗寒性的茶树品种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有一定关系,CAT、SOD和PPO活性及丙二醛含量高低与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因此,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茶树品种或资源新梢抗寒性强弱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汪仁  安景文  解占军  华利民  刘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89-22290,22330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测定春玉米穗位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b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在春玉米灌浆期和蜡熟期增加施氮量,春玉米穗位叶的MDA含量逐渐下降,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蜜白质含量随之提高。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2次追施氮肥的穗位叶MDA含量低于1次追施氮肥的,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1次追施氮肥的。[结论]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穗位叶的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对防止春玉米早衰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生育后期穗位叶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测定了春玉米穗位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在春玉米灌浆期和蜡熟期增加施氮量,春玉米穗位叶的MDA含量逐渐下降,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之提高。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2次追施氮肥的穗位叶MDA含量低于1次追施氮肥的,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1次追施氮肥的。[结论]不同施氮方法对春玉米穗位叶的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对防止春玉米早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利用250mmol/L NaCl溶液对河农16和623B高粱幼苗进行盐胁迫处理0h、2h、4h、6h、8h、12h后,测定其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河农16和623B在盐胁迫下各生理指标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在短时间盐胁迫下变化不明显,在6h或8h时表现下降。脯氨酸、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大或最终表现为上升趋势。623B在盐胁迫下,可溶性蛋白、总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明显高于河农16;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略低于河农16。相对来说,623B的耐盐性更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烤烟幼苗不同器官清除活性氧能力大小,以3个烤烟品种的幼苗为材料,对叶片、茎尖和根尖的SOD,CAT,POD的活性大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SOD和CAT的活性都是叶片的最大,茎尖次之,根尖的最小。(2) POD的活性是根尖的最大,茎尖次之,叶片的最小。(3)可溶性糖的含量是茎尖最大,叶片次之,根尖的最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是叶片的最大,茎尖次之,根尖的最小。(4)不同的品种各器官之间的CAT,SOD,POD活性大小和Vc的含量以NC89最大,云烟85次之,K326最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木薯品种在朱砂叶螨刺吸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木薯的抗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华南8号、南植199和华南205等3个木薯品种朱砂叶螨的种群数量;采用盆栽法比较接螨叶片(处理)与健康叶片(对照)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不同木薯品种的朱砂叶螨种群数量在调查期内同时出现一个高峰(10月30日左右),其中华南205朱砂叶螨高峰期种群数量最多(105.6±6.9头/叶),其次为南植199(53.2±8.6头/叶),华南8号种群数量最少(38.7±3.8头/叶).朱砂叶螨为害后,3个木薯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同期对照相比均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与同期对照的比值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和POD活性整体上有升高趋势.其中抗螨品种华南8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和POD活性与同期对照的比值上升幅度较大,感螨品种华南205的上述生理指标较同期对照升高幅度较小.[结论]在朱砂叶螨刺吸胁迫下,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初步推测这几项生理指标变化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抗螨性强弱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苹果砧木的抗寒性,在低温处理条件下,比较分析了12种苹果砧木的抗寒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份参试材料中山丁子的蛋白质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以及SOD活性最高;MD001的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最高,GM310的POD活性最高,表明山丁子、MD001和GM310的抗寒性较强。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砧木叶片间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即不同砧木的抗寒性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苗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探索马铃薯耐寒机制及耐寒品种的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中薯3号和耐寒品种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苗期植株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低温胁迫处理,于处理后0、1、2、3、5和7 d分别取样并测定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结果】5℃持续胁迫3 d对叶片造成的伤害在外观形态上开始出现,胁迫5 d后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受低温胁迫后,各品种叶片POD、CAT和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整体上均呈升高趋势,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生理指标升降变化趋势不同。在低温胁迫5 d时,耐寒品种的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费乌瑞它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下同)。低温胁迫提高了各品种的叶片MDA含量,在低温胁迫第5 d时,低温敏感型品种的MDA含量高于耐寒品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OD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OD活性与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T活性与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OD、CAT和SOD活性及MDA和脯氨酸含量可作为鉴定马铃薯品种耐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低温胁迫第5 d可作为早期筛选耐寒材料的时间节点。4个马铃薯品种苗期耐寒性强弱依次为桂农薯4号>桂农薯1号>中薯3号>费乌瑞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