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苹果品种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12对引物共扩增出826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595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69条,多态百分比为72.0%。泰山红星苹果共扩增出558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51条,102条特有带,显著高于其它品种;沂蒙短枝红星和红星扩增出条带分别为517、497条,多态性条带分别为310、290条,特有带分别为64和55条。金冠共扩增出380个条带,多态性条带173条,与其它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846?0.7515。用NTSYS2·10进行UPGMA聚类分析,与表型分类吻合,并建立了苹果的AFLP标记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不同猕猴桃品种雌雄植株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猕猴桃(Actinidiaspp.)幼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从64个引物组合中选取12对引物进行雌、雄集群DNA样品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扩增,再从中选取4对引物进行6对雌、雄DNA样品的AFLP扩增.4对引物共扩增出74个AFLP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58,多态性标记百分比为78.4%.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同一品种雌雄样品之间的AFLP电泳图谱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小于不同品种间的差异,而品种间的差异又小于不同种间的差异.同时AFLP多态性初步检测出猕猴桃不同性别在DNA水平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部分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26个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7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5条,多态性占74.03%,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多态性条带40.7条,每一个引物组合都可将26个品种完全分开。利用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6个菊花品种聚为5类。结果表明:AFLP技术在菊花品种分类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选出7对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进行了详细研究。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54 ̄90条带,共获得49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2条。AFLP分析表明19个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1 ̄0.7679之间,平均值为0.4811。聚类分析将19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第2类包括14个品种,占总数73.86%,表明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但有少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说明克新系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研究表明:AFLP指纹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适于进行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来自国内外35份茶花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对引物组合扩增出50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56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89.67%,揭示了茶花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55 9~0.320 3,香农指数范围为0.396 5~0.476 7,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17~0.52;UPGMA聚类分析可将35份茶花种质分为3个大类群。说明AFLP是研究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对6个紫菜品系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2对引物中,有6对能得到重复性较好的多态性条带,共扩增出141条谱带,其中133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位点的比例达94.33%.基于引物扩增结果计算遗传相似性,结果显示不同紫菜品系间存在差异.UPGMA、NJ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条斑紫菜品系Y001和Y-L0602遗传相似系数高,聚为一类;条斑紫菜和坛紫菜遗传重组品系Y-H034和H-Y035聚为一类,之后与Y-H017品系聚集;坛紫菜H017品系与其他供试品系遗传距离较远,聚类在最外侧.各品系间遗传距离与其选育方法有关,筛选获得的遗传重组后代表现出与条斑紫菜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建立适合的分子标记反应体系.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兰属植物的9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8对引物共扩增出96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31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121条(多态性带116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5.87%,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用NTSYS2·10进行UPGMA聚类分析,属于同种的品种聚在一起,与表型分类基本吻合.兰属植物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16-0.606.此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可为兰属分类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SRAP标记研究木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1对SRAP引物对80份木薯种质,包括本所从南美、泰国和非洲引进的76份木薯种质,以及华南系列的4个木薯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获得20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01个,平均多态性水平为97.1%,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11个,平均为6.7个,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范围在250~1 750 bp之间。根据品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相似系数0.635为阈值,将80个木薯品系分为4类群,分别包含38,6,33和3个品系。群体的基因杂合度为0.3 20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4 766;群体内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2762,遗传分化系数为0.2181,基因流系数为1.7 921。实验结果表明,引进的国外资源丰富了我国木薯种质库,拓宽了中国木薯遗传育种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青海蚕豆品种改良、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对149份青海蚕豆资源进行AFLP标记分析,共扩增出大小为34~943 bp的片段17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81条,占总数的46.07%,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8.1条多态性带;不同来源种质资源扩增出多态性带的数目和比例差异较大;将149份材料分为8个组群,品种并没有全部按来源地聚类,各来源地的品种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来源地相同的品种并不单独聚成一类。[结论]青海蚕豆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地方品种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将AFLP标记技术与蚕豆育种技术结合,可指导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利用荧光AFLP技术,对梨属6个栽培种84个品种进行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用于选择性扩增,共获得85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795条,多态性为92.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95条带.扩增结果显示,9对引物组合在16个品种中扩增出23条特征带;每对引物组合均能将所有品种鉴别开,表明荧光AFLP技术用于梨品种鉴定的效率很高.通过聚类,从分子水平对梨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梨属植物的分类、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