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热应激下肉鸡心肌的损伤和热休克蛋白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90只肉鸡随机分成A组(对照)、B组(热应激6h)、C组(热应激12h)、D组(热应激18h)、E组(热应激24h)和F组(热应激48h)。对各组受试鸡心肌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利用4种HSP单克隆抗体(HSP27、HSP60、HSC70和HSP86)对心肌纤维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热应激时心肌纤维的病理组织学损伤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变性和心肌纤维断裂;HSP27、HSP60、HSC70和HSP86在心肌纤维中的定位不尽相同,HSP27、HSC70,和HSP86在心肌纤维中有强阳性表达,但HSP60的阳性染色较弱。提示HSPs在心肌纤维内的广泛分布对保护心肌纤维方面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肉鸡心脏热应激损伤和热休克蛋白mRNA转录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分光光度计、组织病理学和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技术,研究肉鸡心脏热应激损伤和热休克蛋白mRNA 变化的相关性。试验结果显示,热应激过程中肌酸激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呈现波动性变化,肌酸激酶的变化更明显;心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变性和坏死;热应激过程中HSC70 mRNA也呈现波动性变化,而 HSP70 mRNA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结果提示,HSC70 mRNA与肌酸激酶活性变化呈现一定负相关,HSC70有可能作为心脏热应激损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运输应激猪肝脏中热应激蛋白的定位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和Westernblot技术 ,对长途运输试验猪肝脏中 5种不同分子量的热应激蛋白HSP70 、HSP72 、HSP86、HSP90 和HSP2 7进行定位和表达。所有长途运输后应激猪和对照猪肝脏组织中均同时检测到了上述 5种HSP。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均显示阳性信号 ,但HSPs在肝细胞中的定位有差异 ,大多数HSP70 、HSP72 和HSP2 7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胞浆内 ,而HSP90 和HSP86阳性颗粒在核内的分布比其在胞浆中的分布更为明显。肝小叶周边区有明显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中HSPs的阳性染色信号较弱。 6h的长途运输应激后 ,与对照组相比 ,HSPs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表现为HSP70 家族的HSP70 和HSP72 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升高 (P >0 .0 5 ) ,HSP90 家族的HSP90 的表达出现极显著的增加 (P <0 .0 1) ,然而 ,HSP90 家族的HSP86和小分子量家族的HSP2 7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下降 (P <0 .0 5 )。  相似文献   

4.
运输应激猪肝脏中热应激蛋白的定位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对长途运输试验猪肝脏中5种不同分子量的热应激蛋白HSP70、HSP72、HSP86、HSP90和HSP27进行定位和表达。所有长途运输后应激猪和对照猪肝脏组织中均同时检测到了上述5种HSP。肝细胞胞浆和胞核均显示阳性信号,但HSPs在肝细胞中的定位有差异,大多数HSP70、HSP72和HSP27主要分布于肝细胞胞浆内,而HSP90和HSP86阳性颗粒在核内的分布比其在胞浆中的分布更为明显。肝小叶周边区有明显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的肝细胞中HSPs的阳性染色信号较弱。6h的长途运输应激后,与对照组相比,HSPs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表现为HSP70家族的HSP70和HSP72的表达没有明显的升高(P>0.05),HSP90家族的HSP90的表达出现极显著的增加(P<0.01),然而,HSP90家族的HSP86和小分子量家族的HSP27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下降(P<0.05)。  相似文献   

5.
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临床血液检测等方法,探讨持续运输应激对育肥出栏猪组织的病理性损伤以及组织损伤与HSP27组织定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运输应激初期(1~2 h),反映组织损伤的血液肌酸激酶(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都显著升高;应激4 h时,CK及AST活性有所下降;当应激持续到6 h和10 h时,CK活性又显著升高.组织病理损伤也呈现出相似的波动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HSP27在组织中的定位没有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HSP27主要分布在心肌和肝细胞胞浆中,在背最长肌的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均呈强阳性表达,在肺脏细支气管的黏膜下层有强阳性表达,在受检组织的血管壁及内皮细胞中也有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大白鼠脾脏和肝脏组织HSP70和NOS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用42只6月龄健康雄性SD大白鼠,研究热应激处理1 h后恢复0、2、4、8、12、48 h6个时段脾脏和肝脏组织热应激蛋白70(HSP70)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免疫组织的化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热应激处理后恢复4 h,大白鼠脾脏组织HSP70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大量细胞破裂,8 h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恢复0、2、4、8、12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恢复48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2)热应激处理后各恢复期肝脏组织HSP70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3)热应激处理后恢复8 h,肝脏组织NOS的阳性表达达到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恢复0、2、4、8、12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恢复48 h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恢复0、2、4、8、12 h间的阳性表达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4)热应激处理后各恢复期脾脏组织NOS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的差异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利用化学恒温培养箱对小鼠实施42℃1h/天的热应激处理,建立持续的全身热应激动物模型.在热应激持续到8、13、21和35天时,颈椎脱臼处死对照组和热应激组小鼠,应用改良巴氏染色法检测附睾精子畸形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的方法检测附睾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显示:热应激组小鼠附睾精子畸形率随着热应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小鼠附睾组织HSP70呈极强表达(+++),而热应激组小鼠附睾组织HSP70的表达随着热应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当热应激持续到35天时呈极弱的表达(±).结果表明:热应激损伤了附睾的功能,使附睾精子畸形率增加;附睾内HSP70为非热诱导型,HSP70可能在附睾精子的成熟过程发挥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肉鸡热应激下肝脏和下丘脑HSP70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优质黄羽肉鸡热应激期间肝脏和下丘脑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基因mRNA的动态表达规律,为揭示该类型优质鸡种热应激反应机理提供参考。64日龄Anak 40(♂)×岭南黄(♀)杂交后代母鸡置于(38±1)℃恒温室内进行持续热应激处理,采取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热应激起始(0 h)、热应激后12、24、36、48和60 h肝脏和下丘脑组织中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肝脏和下丘脑组织中HSP70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至热应激36 h时表达水平达高峰值,约为应激起始表达水平的7倍,差异显著(P<0.05);热应激48和60 h,下丘脑HSP70 mRNA表达量快速回落至热应激初期的水平,而肝脏表达量极显著地骤降至低于热应激初期10%的水平。在(38±1)℃持续热应激期间,优质肉鸡肝脏和下丘脑HSP70 mRNA表达呈现基本同步的变化规律,即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热应激36 h时表达水平达高峰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临床血液检测等方法,探讨持续运输应激对育肥出栏猪组织的病理性损伤以及组织损伤与HSP27组织定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运输应激初期(1~2h),反映组织损伤的血液肌酸激酶(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都显著升高;应激4h时,CK及AST活性有所下降;当应激持续到6h和10h时,CK活性又显著升高。组织病理损伤也呈现出相似的波动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HSP27在组织中的定位没有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HSP27主要分布在心肌和肝细胞胞浆中,在背最长肌的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均呈强阳性表达,在肺脏细支气管的黏膜下层有强阳性表达,在受检组织的血管壁及内皮细胞中也有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肉鸡热应激病理损伤与应激蛋白(HSP_(70))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通过血液临床病理学、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对AA肉鸡进行了为期10 h的急性热应激,观察分析了高热应激状态下受试鸡组织损伤及其与HSP70的相关性。热应激受试鸡组织脏器在应激初期即开始出现较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现为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细胞等呈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等退行性变化;外周血液中反映受试鸡心肌等细胞组织损伤的肌酸激酶(对照)活性显著升高;反映鸡体基础代谢水平的甲状腺素T3和T4、胰岛素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应激持续较长时间(10 h)后受试鸡外周血液中对照含量下降的幅度明显趋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安石榴苷对热应激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SP27、HSP70、HSP90的mRNA变化;AO/EB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筛选热应激最佳时间为42℃6h,安石榴苷预处理细胞低中高浓度分别为2.5、5、10 μmol/L;药物预处理细胞后细胞损伤及凋亡程度减轻,能够显著抑制HSP27、HSP70、HSP90的高表达.[结论]安石榴苷对IEC-6细胞热应激损伤具有显著预防作用,HSP27、HSP70、HSP90参与安石榴苷对IEC-6细胞热损伤预防作用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HSP70在热应激时的特异性表达、组织中HSP70的分离纯化及其结合抗原肽形成复合物的特性,设计此试验。【方法】选取6 w健康五龙鹅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鹅不经热处理,试验1组鹅进行1次(42±1)℃、5 h的急性热处理后立即宰杀,试验2组鹅经热处理后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恢复12h后宰杀。取心脏,常规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试验;肝脏用于提纯HSP70。比较处理组鹅心脏HSP70表达的差异,同时对肝脏中HSP70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纯化后的HSP70和人工合成的乙肝病毒前S1多肽相结合形成复合物,以双特异抗体夹心法检测其复合物的形成。【结果】热应激状态下心肌纤维中有广泛的HSP70阳性颗粒,试验1组HSP70表达部位重点在核膜及其周围,阳性细胞率为76.0%,试验2组HSP70表达部位转移到胞膜周围,阳性细胞率为88.4%。通过两套纯化方案纯化蛋白均可得到HSP70纯化物,蛋白纯度分别为85.0%和95.0%,蛋白得率分别为0.115mg•g-1和0.157 mg•g-1。一定条件下合成肽与HSP70纯化物形成复合物,双特异性抗体夹心法检测复合物为阳性,复合物效价为1﹕81,表明试验中有复合物的形成。【结论】热应激时HSP70的特异性表达部位,在不同时间有所转移,显示HSP70在细胞保护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功能。在低压层析条件下可以得到高纯度的HSP70蛋白,相比较而言,分子筛初步分离、ConA琼脂糖层析和ADP琼脂糖层析这一流程的纯化效果更好。在一定条件下,人工合成肽可以与HSP70相结合形成复合物,这将为进一步证明复合物的免疫作用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醋酸铀–枸橼酸铅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模拟运输应激小鼠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和3种热休克蛋白(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腺髓质增大,皮质中血管充血,淋巴小结缩小,脾小结增大,中央动脉被破坏,细胞发生凋亡等;淋巴细胞核核膜呈锯齿状甚至碎裂,嗜酸性粒细胞胞核溶解消失,浆细胞破坏更为严重,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等;HSP27在淋巴小结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在淋巴结髓质和脾脏中的表达有所增加,HSP70在淋巴结髓质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在淋巴小结和脾脏红髓中的表达升高,HSP90仅在淋巴结中有明显表达。综上可知,运输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对小鼠免疫器官的结构造成严重损伤,应激相关热休克蛋白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情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提示热休克蛋白与运输应激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中草药对大鼠热应激蛋白70mRNA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热应激模型组、热应激加中草药配方一组、热应激加中草药配方二组和对照组的SD大鼠的肝组织进行HSP70mRNA表达检测,观察清热复方中草药对两种模型大鼠肝HSP70mRNA表达的影响,并以β-actin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热应激组中HSP70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热应激加中草药配方一组和热应激加中草药配方二组高于热应激组(P<0.05),但其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清热复方中草药可诱导热应激大鼠肝脏组织中HSP70表达量的增加,从而提高组织细胞的耐受性,避免损伤,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临床血液检测等方法,探讨持续运输应激对育肥出栏猪组织的病理性损伤以及组织损伤与HSP27组织定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运输应激初期(1~2h),反映组织损伤的血液肌酸激酶(C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都显著升高;应激4h时,CK及AST活性有所下降;当应激持续到6h和10h时,CK活性又显著升高。组织病理损伤也呈现出相似的波动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HSP押在组织中的定位没有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HSP27主要分布在心肌和肝细胞胞浆中,在背最长肌的细胞浆和细胞核中均呈强阳性表达,在肺脏细支气管的黏膜下层有强阳性表达,在受检组织的血管壁及内皮细胞中也有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热应激对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取对数生长期的乳腺上皮细胞分别置于39℃和41℃热处理1 h(以37℃正常培养的细胞为对照),在37℃恢复培养0、6、12 h后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分析Caspase-3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HSP70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39℃热应激组细胞生长抑制率和死亡率高峰期均发生在热修复6 h,细胞死亡率为15.42%,而41℃热应激组发生在热修复12 h,细胞死亡率高达23.18%;高温处理后,Caspase-3活性呈上升趋势;39℃热应激组在热恢复6 h,HSP70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41℃热应激组在热恢复0、6、12 h,HSP70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53倍、5.61倍和2.93倍。综上可知,高温应激激活了Caspase-3活性,从而诱导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并随高温强度的增加而作用增强,同时高温诱导了HSP70基因过表达,协助细胞获得热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预适应在整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CGRP能否诱导延迟性预适应效应。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所有动物均接受1h缺血/2h再灌注处理,A组于术前24h及术前分别静脉注射CGRP10μg/kg;B组于术前静脉注射CGRP10μg/kg;C组于术前24h静脉注射CGRP10μg/kg;D组于术前24h及术前分别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E组无预处理。用硝基四唑氮篮(TTC)染色判定梗死大小,并以坏死区占危险区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取血清测心肌酶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A组、B组、C组较D组、E组心梗面积明显缩小(P<0.01),心肌酶CK、LDH明显降低(P<0.01),A组心肌HSP70表达升高,C组心肌HSP70表达显著升高,B组、D组和E组心肌HSP70基本无表达,A组与B组、C组,D组与E组在心梗面积、心肌酶学的改变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GRP预适应在整体大鼠能诱导早期及延迟性效应,缩小心梗面积,减少心肌酶漏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CGRP预适应在第一窗口期与第二窗口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无明显叠加。  相似文献   

18.
肉鸡组织脏器的急性热应激损伤及HSP90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将30日龄AA肉鸡在(40±1)℃高温中分别持续2、3、5和10 h,定期剖杀,进行临床血液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在热应激2~5 h 内,受试鸡外周血液中肌酸激酶活性持续升高(P<0.01);当热应激持续到10 h时其活性出现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受试鸡的组织脏器在应激前期损伤较严重,热应激2~5 h内,各主要脏器组织如心肌纤维、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甚至坏死;而后期组织细胞的损伤则无明显坏死.提示在热应激持续一定时间后,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逐渐获得对高热的耐受能力.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SP90广泛分布在热应激受试鸡脏器组织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尤其在组织的小动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呈现强表达.提示血管壁中HSP90可能通过血管的舒缩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9.
20.
热应激对SH-SY5Y细胞中PrP及HSP90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神经细胞SH-SY 5Y常规法培养至长满细胞瓶(120 cm2)后均分为A~I 9个小细胞瓶(30 cm2),37℃培养15 h后,B~D组在42℃条件下分别进行0.5、1和2 h的持续热应激处理,而E~I组于42℃热应激处理0.5 h后,37℃分别恢复1、3、8、12、24 h。持续热应激阶段,朊蛋白(P rP)和热休克蛋白(HSP)90 mRNA水平显著提高(P<0.01),应激2 h时,P rP和HSP 90 mRNA水平分别约为对照组(A组)的2.5和5倍;在应激后恢复初期(1~3 h),P rP和HSP 90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其中恢复到3 h时,P rP和HSP 90 mRNA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9和7倍;当恢复到12~24 h时,HSP 90和P rP mRNA的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热应激可以提高HSP 90和P rP mRNA的转录水平。应激时P rP mRNA转录水平的提高暗示着P rP在细胞应激中起着一定的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