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黑龙江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森林旅游景区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森林旅游景区实际,提出了做好当前森林旅游景区森林防火工作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的IRD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制度—监管—干扰—状态(IRDS)模型框架,分析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中资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植被遭到不同程度损毁、动物受到惊扰和伤害等生态安全问题现状。探讨景区生态安全水平下降的关键致因:景区环境相关法规建设远滞后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景区在发挥社会认证作用功能时存在选择性、监管主体在景区资源的使用与保护中存在过多利益纠葛、景区开发水平与资源保护水平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景区管理者对景区生态安全的实际边界掌控能力不足、景区资源使用及参与主体间责利关系失衡。提出基于IRDS模型的以生态优先为导向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多元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等措施的景区生态安全水平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蜀南竹海翡翠长廊景区是蜀南竹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由于景区景点建设、游客量增加及餐饮业煤烟和油烟的排放导致环境破坏和污染,翡翠长廊景区景观质量和观赏效果减弱。采取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景观生态恢复技术与环境保护、景区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整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南京滨水景区植物配置的现状及问题,对重点景区通过普查和详查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其植物种类、频度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总结植物配置特点,为下一阶段南京滨水景区植物景观建设提出了优化建议及措施,以期提高植物造景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5.
旅游环境容量是景区调控游客规模、实现景区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依据。以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为研究对象,依据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空间环境容量、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设施环境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4个分量指标,按这些指标对大峡谷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的日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为2 395人次;月生态旅游环境容量为71 850人次。空间环境容量是旅游发展中的主要限制因子,游客量随季节分布明显且存在较大差异。针对大峡谷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提出具体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景区草坪新建和养护工作的实际,阐述了景区新建草坪与杨树措施.首先要在精细整地的基础上,确立草皮建植和草种播种两种建立草坪方法.经过仔细播种和适时灌溉等精心培育建立好新植草坪.一般常见的养护措施包括 :施有机肥可以提高牧草产量和改善草坪质量 ;通过人工拔出和合理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 ;选用抗虫草品种和播种前检疫可以控制虫害的发生发展 ;景区养护措施包含合理修剪、剪除蚜虫、合理灌溉、平衡施肥、剪除枯草等.  相似文献   

7.
选择与旅游活动最为相关的因素一游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游客选择野象谷景区作为旅游对象的行为意识。以客源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游客基本特征和出游次数、出游方式和伙伴等游客旅游行为特征分析游客对景区的选择;以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对景区的要求以及游客希望采取的管理措施探讨游客的保护意识。以制作警示牌、加设高架栈道、聘请亚洲象跟踪人员等措施减少游客因观看亚洲象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从游客满意度视角出发,以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了景区现有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在分析了游客满意度调研结果与景区现有营销策略的基础上,运用7Ps营销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过程、人员、有形展示等7个方面为景区提出了满足游客需要的营销改进策略,包括实施丰富全能的产品策略、制定灵活多变的价格策略、构建完整的营销模式、采取丰富多样的促销手段、加强对人才素质的培养、重视景区的有形展示、规范景区服务流程等7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为景区提供了更加符合游客心理需要的旅游营销方案。  相似文献   

9.
五龙峰景区是郑州市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核心景区,通过对其制定景观提升原则及方案,同时利用科学的植物栽植措施,保证方案的实施效果。提升项目实施完成运行近两年来,景区的功能明显改善,景观效果显著提升,发挥了项目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在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竞争激烈,要保证景区在旅游行业的新趋势和新形式下快速稳定的发展,需要各景区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恩施梭布垭风景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但目前景区的开发与建设还有很大空间,在注重本土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对梭布垭景区的资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对景区的规划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云南省内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香格里拉虎跳峡景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博园3个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面积、扰动地表面积、临时堆存表土量、水土流失量、新增水土流失量、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和防治措施,分析云南省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结合项目实施中的水土流失治理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按照建设特点采取分区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乡村旅游业服务功能,多元发展千岛湖旅游产业,推进千岛湖新农村建设。文章以淳安县云濛溪乡村旅游景区为例,根据自然地理和景区旅游资源及其空间分布待点,探讨了景区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植被景观的规划原则,分析了景区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湿地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组成与景观建设,并根据景源、景观及生态敏感程度划分生态保育等级,阐明不同生态保育等级的生态保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安徽省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顾山景区为例,重点介绍了景区规划的基本情况与现状分析、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以及植物景观、道路交通、保护工程、居民点调控等方面的规划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冶力关景区生态系统是复合生态系统,依自然景观和植被将景区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草原、水域等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对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应采取相应的恢复与重建措施,才能达到植被和系统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景区客运索道利弊影响、游客对客运索道整体认知、客运索道建设潜在需求以及客运索道利弊影响因素,探索客运索道建设优化措施,问卷调查福州鼓山、福清石竹山、三明麒麟山、深圳大侠谷客运索道及尚无客运索道的龙岩冠豸山,采用SPSS 19.0多元统计处理问卷结果。结果表明,景区以高学历青年游客为主,多数游客认可客运索道积极作用,乐观客运索道负面影响,满意所建客运索道,支持景区客运索道建设,景区客运索道建设潜在需求总体较高。以“绿色索道”为目标,景区客运索道建设需综合游览路线范围考虑能否节约旅游时间,因地制宜多元化外观设计提高本身观赏价值,基于景区环境承载量合理收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为公园景区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有效发挥公园景区档案资源的服务功能,对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档案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出了迫切要求。因为观念落后、认识不足、人员素质不高、无序管理、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档案管理不规范,致使档案管理服务功能明显滞后于公园景区的建设发展。为适应新形势下优化公园景区建设发展环境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提升公园景区的竞争力,必须重视档案资料的先进化管理,采取有力的措施,革新管理的技术和手段,努力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规范化要求,提升档案资料管理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普陀山风景区林相改造思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普陀山各景区绿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更换树种、加强植被抚育管理等措施的林相改造方案,逐步淘汰黑松林,使整个景区形成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群落。  相似文献   

18.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是集峻拔挺秀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规划是景区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该文对景区内动植物物种进行分类调查研究,提出适合鼓山风景名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和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地处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舜帝陵主题公园分为陵庙区和风景区,由帝陵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舜帝陵庙4部分构成。本文从舜帝陵景区概况、景区绿地客观因素、景区绿化设计理念3个方面概述了舜帝陵主题公园景区绿化设计理念,对帝陵大道、门前广场、神道、博物馆广场、古柏广场、陵区、舜帝公园7部分的现状、问题、完善措施、树种选择理由等方面进行分述论证。一、舜帝陵景区概况舜帝陵冢启于禹时,后建有守陵寺,庙宇始建于唐开元26年(738年),现存建筑为元、明、清时代所  相似文献   

20.
倪天珍 《绿色科技》2014,(4):279-280
对国内外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和海螺沟景区旅游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海螺沟森林景观资源类型、观赏价值以及发展森林旅游的前景,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海螺沟森林旅游的5点建议和景区森林管护的4条措施,对促进海螺沟旅游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