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配方施肥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陇东旱塬地区有机肥、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旱塬地区马铃薯每667m^2施有机肥4000kg,施N9.2kg,P2O5 4.2kg,K2O14.4kg的处理最优,较无肥对照区增产鲜薯990.6~1056.5kg/667m^2,增产率88.4%~99.6%,每千克纯养份可增产鲜薯35.6~38.0kg;同时农艺性状趋于良性化,较对照无肥单株块茎重提高129.4g,商品薯率提高20.3%,病薯率下降1.2%。  相似文献   

2.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徐薯22在江苏省甘薯品种联合鉴定、江苏省甘薯品种区试及国家长江中下游甘薯大区区试中薯干产量稳居第一位,平均鲜薯产量2323,0kg/667m^2,与对照相比鲜薯增产5.7%、薯干增产13.8%。该品种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研究表明,徐薯22高产形成的主要因子为干物质转化快、净同化率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5-2016年连续两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探讨了甘薯品种济薯26在丘陵旱地生产条件下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品种对比试验中鲜薯单产3 170 kg/亩,产量居6个参试品种第一位,较对照烟薯25增产29.1%;两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0.55万hm2,平均鲜著产量3 120.5 kg/亩,其中,2016年1 hm2高产攻关田经专家测产验收平均鲜薯单产5 629.1 kg/亩。并系统集成了丘陵旱作生态条件下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 由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利用野生牵牛与甘薯杂交选育而成的冀薯98,在2002年全国区域试验中获得干产、鲜产、干物率3个第1名,在河北、山东、河南、苏北显著增产。 冀薯98的突出特点是高产高干、抗旱性强、适应性广,北方区试8个试验点中7点增产。薯干平均增产32.48%,  相似文献   

5.
周靖 《农技服务》2010,27(2):184-184
阜薯24是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干、高抗于一体的甘薯新品种。该品种2年区试平均鲜薯产量26019.0kg/hm2,比徐薯18增产2.5%;薯干产量7143.0kg/hm2,比徐薯18增产2.1%;平均干物率为27.6%,略高于徐薯18。高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中抗黑斑病,适宜在安徽、河北等省大部分地区作春、夏薯栽培。  相似文献   

6.
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烟薯22号选育及高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烟薯22号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点。2006—2007年全国北方薯区区域试验结果:鲜薯平均单产33831.0kg/hm^2,较对照增产16.09%;两年薯干平均产量9685.5kg/hm^2,较对照增产17.43%,居第一位。2008年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其高产机理在于烟薯22号具有较高的光合面积和略高的净同化率,并且其T/R值进展合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夏甘薯高产水平下(≥2000kg)锌、硼、钼等微量元素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氮、磷、钾合理配比的基础上,分别施用锌、硼、钼肥,鲜薯增产8.1%~10.5%;氮、磷、钾与锌、硼、钼一体配施,亩增产鲜薯424.0kg,增产18.6%。  相似文献   

8.
泰中6号在山东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鲜薯亩产量2 484.74 kg、薯干亩产量804.59 kg,分别比对照徐薯18增产21.97%和18.26%;2012年在青岛市生产试验鲜薯产量在3个试点均比对照增产,3试点平均鲜薯亩产量2 406.2 kg,比对照增产8.89%,平均薯干亩产量680.6 kg,比对照增产5.49%;泰中6号的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等都明显超过了北京553,适宜在排水良好的田块栽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福建省甘薯病毒病的调查及病毒种类鉴定、主栽品种的茎尖脱毒、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等一系列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甘薯脱毒生产应用技术体系.形成了脱毒甘薯推广应用的网络体系。据统计,近年来全省推广的脱毒甘薯平均增产21.9%,平均每亩增产鲜薯358.3kg。现将脱毒甘薯配套栽培技术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淀粉甘薯品种徐薯2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薯29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从徐薯18×徐薯781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在2009—2010年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区试平均鲜薯产量为32 752.2 kg/hm2,平均薯干产量10 000.0 kg/hm2,比对照苏渝303增产极显著;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为29 056.5 kg/hm2,平均薯干产量8 436.0 kg/hm2;薯块平均烘干率28%左右,比苏渝303高3%以上;2011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聚合了双亲高产、高淀粉、耐逆、综合性状优良等特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均较高,耐旱耐盐性强,适宜在沙性高钾土壤种植,可适当密植,以充分发挥耐逆特性,是适合江苏省丘陵山区和滩涂地种植的食用、淀粉加工兼用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