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温度对籼型光敏不育性遗传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培矮64S与早籼V20,中籼南京11和晚籼231-8,1103S与6078杂交F2为材料,研究了自然长日高温下育性分布特性和不育性的遗传表现。经Kolmogrov-Smirnov检验,长日高温下不育性完全表达,4个群体育性分布相同,χ^2测验表明,除培矮64S×V20F2外,其它3个群体均符合2对基因分离。对不育峰而言,除培矮64S×V20F2和培矮64S×231-8F2表现不明显外,培矮64S  相似文献   

2.
在广州地区(23°08′N)的自然条件下,培矮64S有2个育性转换期。6月上旬前和9月下旬后有2个短暂的可育期;基本稳定不育期在6月初至9月下旬之间,其间不育性稳定。晚季转为可育后,育性仅能部分恢复。光周期处理表明培矮64S属温敏型,但其诱导可育的起点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从人工接种感染黄矮病毒的水稻茎杆中提取得到了部分纯化的RYSV制品,病毒制品,病毒制品经Tricine-SDS-PAGE得到分子量分别为84kD,60kD,31kD和29.5kD的4条主要蛋白带和分子量为170kD和43kD的两条次要蛋白带。根据弹状病毒结构蛋白命名法,按分子量大小依次命名为L,G,N,NS,M1和M2蛋白。从电泳凝胶上切下G和N蛋白带,制成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得G和N...  相似文献   

4.
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彦长  李成荃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289-290,349
选用培矮64S(代表农垦58S)、安农S-1、衡农S-1、5460S、新光S等5种光温敏核不育系,于1995年在海南春季可育期内互交,夏季在合肥种植,以花粉败育率、套袋结实率、自然结实率为育性指标,进行核不育基因等位性研究,结果表明:培矮64S、安农S-1、衡农S-1、5460S的核不育基因位点互不等位,新光S与培矮64S基因位点相同。另选用农垦58S转育成的一批籼粳不育系,以培矮64S为桥梁亲本,粳型不育系直接与农垦58S配组,籼型不育系与培矮64S配组,研究方法同上,结果表明参试的不育系均与农垦58S等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1991-1999年8年期间引进全国各地20个两用核不育系在天津地区自然条件下的育性情况及农艺性状表现,筛选鉴定出LS2S,培矮64S,108S三个不育性稳定有效高利用价值的两用核不育系,为两系杂交稻技术在天津地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水稻应用化学杂交剂保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化学杂交剂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的影响效果,1993-1996年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衡农S-1和培矮64S进行化学杂交剂筛选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农业大学生化教研室研制的无毒化学杂交剂“保纯灵”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衡宵S-1和培矮64S可育状诚下叶面喷施(适宜时期为共粉充实早期),诱导雄性不育效果较好,辅助制种能明显提高杂种纯度,在衡农S-1和培矮64S育性恢复,自交结实 率20  相似文献   

7.
人工感染RHDV-NJ株病死兔肝经-50℃反复冻融,氯仿处理,PEG沉淀、差速离心,Sepharose-4B柱层析得纯化病毒,纯化RHDV经SDS-PAGE、CuCl2负染色后,切取主要结构多肽VP1(64.5KD)凝胶带,除去CuCl2和SDS获得VP1,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只有一个蛋白峰,Western-Blotting,HA和HI结果显示纯化VP1具有良好的抗原表位稳定性。无母源抗体的3月龄兔1  相似文献   

8.
为了配合杂交水稻雄性不育诱导剂保纯灵的应用技术研究,探讨了保纯灵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保纯灵处理的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衡农S-1和培矮64S两种材料的叶片和颖花核酸总含量均降低,叶片酸溶性无机磷含量降低,而颖花中含量增加;叶片和幼穗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首先表现增加,随后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衡农S-1叶片和颖花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均增加,而培矮64S叶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增加,颖花中该酶活性首先增加随后降低;衡农S-1叶片和颖花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降低,而培矮64S叶片和颖花中,该酶活性首先增加随后降低.此外,光温诱导的培矮64S不育株颖花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地高于可育株的酶活性,光温诱导雄性不育与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过程中颖花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对豌豆类囊体及其两种PSⅠ复合物(PSⅠ-1和PSⅠ-2)的类脂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MGDG,DGDG,SQDG,PG和PC5种酰基脂,两种PSⅠ复合物的类脂与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PSⅠ-1和PSⅠ-2类脂与脂肪酸组成特性推论,PSⅠ-1主要存在于类囊体膜的非垛叠区,PSⅠ-2可能主要分布在垛叠区;PSⅠ-1的结构比PSⅠ-2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两系杂交组合培矮64S/选一。LS2S/中作93在江苏赣榆县试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并提出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