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澳洲青苹、富士和黄元帅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发育中后期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进行连续测定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单果重呈上升趋势,果形指数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可滴定酸含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降低趋势,澳洲青苹和黄元帅酸度降低速度较快,是富士酸度降低速度的3倍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三个品种间的增加速率差异不大;固酸比呈增加趋势;果实硬度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硬度峰值出现在8月5日也是单果重迅速增加的开始日期。在整个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澳洲青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固酸比低于其他两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黄元帅高于富士,澳洲青苹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大樱桃果实品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贵州省威宁地区种植的5个大樱桃品种为试材,探讨品种间果实外观及内质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并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大樱桃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等12项果实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单果质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及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与横径,固酸比与糖酸比、可溶性糖,呈显著相关性;12项指标反映的品质可用3个主成分来表示,累计贡献率达93.55%,第1主成分值在综合品质评价上起关键作用,5个大樱桃品种中布鲁克斯和斯帕克里综合品质较优,桑提娜属中等,黑珍珠和艳阳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_1)、去皮硬度(X_2)、可滴定酸含量(X_3)、固酸比(X_4)和果糖含量(X_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卢磊  唐金 《天津农业科学》2024,(3):43-47+52
为建立一套快速筛选出适合伊犁河谷栽培的优良苹果品种的方法,以富士系苹果品种为试材,选取单果质量、硬度、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5个核心品质指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赋予主要品质指标的权重值,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对伊犁河谷主要栽培的富士系苹果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富士系品种加权关联度值为0.5246~0.8576,烟富8号、晋18短枝富士、寒富、烟富7号、烟富6号的品质与理想品种的差距最小,综合品质最接近理想品种,品质最好;烟富3号、长富2号、石富的品质较好;宫琦短枝的品质较差。综上,应用灰色关联度和层次分析法可以有助于快速评判不同苹果品种果品品质,为良种选育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从河北、河南、辽宁、宁夏、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8个苹果主产省(区)68个市(县)的代表性果园采集176份‘富士’苹果样品进行品质测定,共测定单果重、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葡萄糖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固酸比、糖酸比、甜酸比等15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不同产区间‘富士’苹果品质指标存在差异性,新疆‘富士’苹果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山梨醇含量、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甜度值等8项品质指标均高于其他省(区)‘富士’苹果。维生素C含量、山梨醇含量、蔗糖含量和甜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大于30%,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9.8%)。‘富士’苹果某些品质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44、-0.854,果糖和甜度值之间相关系数达0.963,固酸比与糖酸比之间相关系数为0.941。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单果重(X1)、去皮硬度(X2)、可滴定酸含量(X3)、固酸比(X4)和果糖含量(X5)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建立了‘富士’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Y=0.2601X1+0.1378X2+0.0819X3+0.2601X4+0.2601X5。【结论】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果糖含量为‘富士’苹果核心品质指标,以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富士’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苹果理化品质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44,自引:6,他引:38  
【目的】明确苹果主要理化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苹果主要理化指标的科学分级标准,确立苹果代表性理化指标,为苹果理化品质评价奠定基础。【方法】以190个品种的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硬度等7项理化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概率分级建立各指标的正态分级标准,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代表性理化指标。【结果】⑴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正态分布,在去掉拖尾的少数品种后,固酸比、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也呈正态分布;⑵各指标均划分为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各级的平均分布频率分别为7.4%、23.9%、40.1%、18.2%、10.4%;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与糖酸比、固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3、0.9844、-0.8788和-0.8597;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之间存在4个极显著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平均预测误差均小于2%;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固酸比和糖酸比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平均预测误差在4.3%-5.6%;⑹7项指标可简化为5项,即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结论】7项苹果理化指标均可划分为服从正态分布的5级。某些苹果理化指标可用其它苹果理化指标进行预测。用5项指标即可对苹果理化品质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越橘品质指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聂继云  张惠  李静  李也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2):2128-2139
【目的】 探讨越橘品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和完善越橘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合理评价越橘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92份越橘果实为材料,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7项品质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揭示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正态分布理论进行品质指标概率分级,利用因子分析确定越橘品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确立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指标评分标准。【结果】 越橘品质指标间离散程度差异很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67.12%(固酸比)、45.46%(可滴定酸含量)、35.28%(单果重)、23.48%(维生素C含量)、18.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5%(果实硬度)和6.05%(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服从正态分布,概率值P均大于0.05,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去掉个别极端值后,也服从正态分布,单果重的概率值P为0.0494,接近0.05,视为符合正态分布,固酸比呈偏态分布。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742,二者间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变化趋势,决定系数R 2为0.9005。筛选出4项越橘品质代表性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味指标)、可滴定酸含量(酸味指标)、维生素C含量(营养指标)和果实硬度(质地指标),4项代表性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建立4项代表性指标评分标准,将92份越橘果实划分为3个等级,即优等、中等和差等。 【结论】 越橘品质代表性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果实硬度,建立的4项品质指标评分标准可用于越橘品质的科学评价与分类。  相似文献   

8.
以龙眼品种石硖为试材,于花后87 d至采果期进行动态取样,用色差计陆续观测果皮色泽参数(L*、a*、b*、h°、C),测定龙眼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及单果质量,并对果实色泽与品质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且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参数a*、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不断增加;h°值和可滴定酸含量不断减少;L*、b*、C值、维生素C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值和a*值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及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L*值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值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b*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h°值与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维生素C含量显著负相关,还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C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根据果皮色泽估测单果质量和果实品质的回归方程:YFW=55.386-0.787a*+0.277C-0.693h°;YTA=-1.67+0.04h°;YTSS=123.03+0.852L*-2.978a*+0.878C-2.028h°;YTSS/TA=622.816+5.678C-8.202h°;Yvc=-2.706+0.056L*。龙眼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色泽与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密切相关,说明果皮色泽可以为判断果实发育情况和预判果实成熟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南康不同柚子品种果实品质。[方法]以赣州市南康区种植的8种柚子果实为材料,研究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皮厚、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_C)、可滴定酸(TA)和固酸比等主要指标的品种间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8种柚子品质差异显著,单果重、V_C、TA和固酸比品种间变异系数大,其他4个指标品种间差异相对较小,TSS变异系数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重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皮厚与可食率、V_C与TA、TA与固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V_C与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在特征根大于1时将8个指标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92.078%(>80%)。评价结果表明,沙田柚、红囊柚、江坝柚、龙回早熟柚等品种评分较高,品质较佳。[结论]该研究为南康甜柚的品种组合优化升级和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研究了3种果形拉长剂在8年生宫崎短富苹果上的应用试验,讨论不同果形拉长剂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得出不同果形拉长剂处理后的果实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但对果实硬度影响不明显,甚至降低了果实硬度。试验结果表明,施威H.H-3对宫崎短富苹果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阎良区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本文作者以引进的10个厚皮甜瓜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厚皮甜瓜7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7.37%~49.15%;相关性表明果皮厚度与糖酸比呈显著正相关,果肉厚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果形指数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果重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综合得分前4名的依次为凤金6号、香妃小蜜、翠蜜5号、西蜜5号,因此得出这4个甜瓜品种可作为适合阎良区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施沼肥对杏树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明确叶面施用沼肥对杏树果实品质的效应,探索在不同施肥时期杏树叶面施沼肥的最佳施用浓度和次数,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进行杏树施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沼液的浓度对杏树果实单果重、纵横径、果型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和固酸比影响显著,喷施沼液的次数对杏树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显著。得出促进杏树果实品质改善的最优处理为A2B2。即以50%浓度的沼液在展叶期和叶片生长期各喷一次的处理组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在宁夏引黄灌区中卫和青铜峡两个苹果主产区研究了套袋对苹果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光洁度、着色指数、商品果率、含水率均高于不套袋果,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花青苷含量则明显低于不套袋果。套袋对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影响不明显,但有降低果实单果重的趋势;套袋可有效降低果实农药残留,但对提高果实食用安全性的优势并不突出。综合分析,套袋的影响弊大于利,"无袋"栽培将是未来宁夏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富硒液肥,对苹果果实含硒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实硒含量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喷施富硒液肥可大大提高苹果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对果实硬度无很大影响。随喷施量的增加,果实硬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喷施有机硒肥对苹果果实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316-1319
以长富2号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有机硒肥,研究外源硒肥对苹果果实品质及果实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有机硒肥有利于提高苹果果实的单果质量、纵径、横径、着色面积以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蔗糖、Vc、硒含量和糖酸比;但喷施有机硒肥对果实硬度、色泽及光洁度影响不显著;喷施A2(500倍稀释液)有机硒肥可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硒含量和糖酸比、着色面积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1.38%,16.49%,220%和36.29%,10.64%;喷施A3(300倍稀释液)有机硒肥可使果实单果质量、纵径和横径分别较对照提高20.32%,16.64%和11.05%,但使果实总酸含量和果形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29.16%和7.69%;苹果叶面喷施有机硒肥的浓度与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和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果形指数和总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果树生长期(5月下旬、7月上旬和8月上中旬)宜喷施500倍有机富硒叶面肥改善果实品质和增加果实硒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云南芒果栽培种质果实品质性状及变异情况。【方法】对60份云南芒果栽培种质的单果重、果皮厚度、果核重、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等7个品质性状参数进行了测定,制定了适合云南芒果产区果实品质性状精确评价的分级标准,并对60份种质的各品质性状参数在不同级别中的出现频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各级别中的出现频次接近于正态分布,其余6个参数均呈偏态分布;单果重和果核重普遍较小,总糖含量相对较低,可食率普遍较高,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多态性丰富;大多数品质性状为独立性状,果核重、可食率与单果重三者之间、可滴定酸含量与果皮厚度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总糖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选取的60份芒果种质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优异栽培芒果种质资源,本研究为云南省芒果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云南瑞丽地区不同树龄水晶蜜柚的果实品质及风味特性,为云南地区水晶蜜柚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云南瑞丽地区3、5、7、10、14和21年生树龄水晶蜜柚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皮厚和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等内在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分析水晶蜜柚果实品质随树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水晶蜜柚果实的果形指数未发生明显变化;单果重、皮厚及果皮占单果重比例随树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树龄小于14年水晶蜜柚果实间的单果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皮厚和果皮占单果重比例显著降低(P<0.05,下同),当树龄为21年(进入老龄结果期)时,单果重显著降低.果皮色差指数L*、a*和b*随着树龄增长而逐渐增长,且树龄相差越大,差异越明显.随着树龄的增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Vc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1.97%、18.91和53.70 mg/100 mL;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小值,为0.63%,与其他树龄差异显著.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也随树龄的增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最高,为2.56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晶蜜柚果实的内在品质与果实感官风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感官风味影响均较明显,Vc含量对果实风味影响相对较小.[结论]云南省瑞丽地区14年生水晶蜜柚果实的外观品质趋于稳定,其内在品质和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新红1号苹果为试材,分别授以新红星、嘎啦、秦冠、首红、藤牧和金帅的花粉,分析授粉对新红1号果实品质的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品种对新红1号苹果果实单果重、种子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影响显著,而对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点密度、Vc含量、酸度和着色等影响不明显。结合生产实际,认为首红和金帅可做为新红1号苹果的优良授粉树。  相似文献   

19.
以甘肃省清水县元帅系和静宁县富士系苹果为研究对象,比较覆沙果园果实的贮藏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覆沙果园清水县元帅系苹果单果重增加,总糖、有机酸、Vc含量均上升,而固酸比下降;静宁县富士系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增加,总糖、Vc含量上升,可以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总体分析,覆沙果园可以提高苹果的贮存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盛花期和幼果期对红富士苹果进行不同浓度的生物活性有机钙处理,研究了适期补钙对果树生长和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钙肥浓度为1、3、5、7 g/kg的处理均可以抑制新梢的生长速率,叶面积、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苷含量均增大,果实酸度减小。其中喷施5 g/kg钙肥的红富士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所提高,果形指数明显增加;喷施7 g/kg钙肥可降低果实酸度和提高果实硬度。综合考虑,5~7 g/kg的生物活性有机钙效果最好,使果实的品质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