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蹄叉真皮疣状增生是一种恶性型增生性炎症。以真皮乳头呈疣状增殖,分裂成多叶状赘生物为特征,病变可蔓延到蹄底及蹄踵部位。常发生于一蹄或两蹄,偶有四蹄同时发生的。自1994年以来,笔者在深圳赛马会等地治疗该病16例,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蹄叉腐烂是蹄叉角质腐败分解的同时伴有蹄叉真皮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是马骡常发的一种蹄病。初期多从蹄叉侧沟或中沟开始,逐渐可蔓延至全蹄叉。后蹄多发,有时四蹄同时发生。本人在深圳赛马会工作期间,应用水杨酸高锰酸钾粉配合菜籽油治疗赛马蹄叉腐烂1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马疣性皮炎又称为蹄癌,是一种慢性疣性蹄皮炎即真皮乳头层的慢性增生性炎症。常常在蹄叉、蹄踵等部位长出菜花状增生物,一般不显跛行,严重时可出现支跛,蹄底角质脱落,常被迫淘汰。过去曾用切除法和烧烙法治疗多侧,很快又重新长出,也曾用切  相似文献   

4.
漏蹄又叫蹄叉腐烂,是指蹄叉角质的分解,严重时能引起蹄真皮发生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单蹄兽。笔者试用烟油方治疗驴、骡23例.均1次治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5.
蹄叉腐烂又名“蹄漏”,是马、骡、驴常见的一种蹄病。严重时可引起蹄叉真皮的化脓性炎症。  相似文献   

6.
正蹄叉腐烂是蹄叉角质的腐烂分解,并常伴发真皮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是马骡常发的一种蹄病,尤以城市马骡发病率较高。本病在前、后蹄均可发生,但以后蹄较为多发,并多见于蹄叉中沟,蹄叉侧沟次之。有的一蹄发病,也有的四个蹄同时发病。本病主要是因蹄底部受损伤后,病菌侵入或者由于蹄底长期踩于潮湿泥土中,造成蹄叉腐烂坏死、角质脱落并  相似文献   

7.
漏蹄又叫蹄叉腐烂,是指蹄叉角质的分解,严重时能引起蹄真皮发生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单蹄兽。1病因厩舍不洁,蹄叉角质长期受粪尿侵蚀;环境泥泞,久立湿地,湿毒侵害蹄部,日久腐烂成洞;运动不足,使蹄变成延蹄;蹄甲铲削过度,蹄踵过高,蹄底刺伤;装蹄不良等,都能造成蹄叉角质抵抗力减弱而发生本病。2症状跛行,虚行下地,敢抬不敢踏,行动相对困难。特别是在硬地转圈急行时,跛行加重。局部检查,发现蹄叉角质出现裂隙或烂成不同大小的空洞,由腐烂部排出腐臭的黑灰色液体。钳压蹄部,有明显的压痛。3方药清油适量、旱烟叶适量4治法4.1侧卧保定。4.2首先…  相似文献   

8.
蹄叉腐烂是马骡蹄叉腐烂和崩坏的常见病,又叫腐蹄病。多为一蹄发病,有时两三蹄甚至四蹄同时发病,多发生于后蹄。笔者共治疗4例,其中清油和沥青结合治疗3例,只用沥青治疗1例,均治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所致,临床多以口唇粘膜、蹄部皮肤和外阴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至溃烂结痂、真皮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疣状结节为特征,常分为唇型、蹄型、外阴型和混合型。尤其以危害羔羊口唇粘膜的病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经验之谈     
《养猪》1989,(4)
●针刺“蹄叉穴”治疗猪四肢风湿症猪四肢风湿是一种多见病,利用白针“蹄叉穴”,治疗效果明显。(1)方法:“蹄叉穴”在前后蹄缝上方末端处,每肢各一穴。用毫针或圆利针向“蹄叉穴”刺入0.7—1.0厘米,或用圆利针沿皮下向腕关节方向刺入3.3—  相似文献   

11.
蹄叉腐烂是马属动物常见蹄病之一。本病主要是因蹄底部受损伤后,病菌侵入或者由于蹄底长期踩于潮湿泥土中,造成蹄叉腐烂坏死、角质脱落并流出黑色恶臭分泌物,出现高度肢跛(敢抬不敢踏),患肢不能负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会形成顽固性蹄叉腐烂,一般很难治愈。笔者多年来应用烟末油治疗马属动物顽固性蹄叉腐烂68例,收效明显,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叉腐烂和外伤出血是南方地区兽医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病,一般情况下多采用消炎、止血、缝合、外伤包扎等方法医治。近几年我们通过使用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高锰酸钾粉医治蹄叉腐烂和外伤出血520例,均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1方法1·1治疗蹄叉腐烂先将患病蹄底在保  相似文献   

13.
蹄叉角质或深部软化腐败引起湿蹄漏。其主要是由于厩舍不洁 ,尿粪烂泥长期腐蚀蹄底和蹄叉沟 ,破坏蹄角质而发病。笔者在门诊中曾收治患湿蹄漏的驴 2例 ,采用冰硼散加味治愈。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两头驴均表现为支跛。发病初期蹄叉萎缩 ,角质腐烂 ,有灰褐色恶臭分泌物流出 ,挤压蹄踵及蹄球流出更多。久则蹄叉体及蹄叉支的角质脱落 ,露出淡褐色不良肉芽面 ,并流出恶臭的液体或脓样物。蹄温高 ,蹄角质变形。治疗 :除去病因 ,保持厩舍干燥 ,卫生。除去腐烂的角质 ,挤压排出灰褐色恶臭分泌物 ,用白酒将患部冲洗干净后用铁丝挖净脱落角质。用冰…  相似文献   

14.
马属动物的蹄冠蜂窝织炎是发生在蹄冠部皮下、真皮和蹄缘真皮及蹄匣上方相邻被毛皮肤的急性化脓性或化脓坏疽性炎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自2003年以来,笔者应用鱼石脂酒精绷带及开放疗法治疗马属动物蹄冠蜂窝织炎22例,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漏蹄 (蹄叉腐烂、白线裂 )是蹄底角质长期受粪尿浸渍引起腐烂分解的一种疾病 ,是马骡常发病之一 ,牛羊也常发生。严重者达角质深层 ,引起真皮发炎 ,分泌灰黑色恶臭液体 ,或充满灰褐色渣滓。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用双氧水、碘片治疗家畜漏蹄 4 8例 (马 8例、骡 1 4例、驴 1 3例、牛 8例、羊 5例 ) ,治愈4 5例 ,治愈率 93 75% ,效果良好。1 治疗方法将患畜保定在四柱栏或专用修蹄架中 ,固定好病肢 ,先用镙丝刀将蹄底部的粪泥清理干净 ,再用蹄刀削铲蹄底 ,使深部的病灶充分暴露 ,寻找病位 ,判定病性。经削铲蹄底部彻底暴露出腐烂、化脓创后 ,…  相似文献   

16.
蹄叶炎是蹄壁真皮的弥漫性无菌性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蹄尖壁或蹄侧壁及蹄踵的真皮,多见两前蹄或两后蹄同时发病,有时四蹄同时发病。笔者曾观察治疗蹄叶炎病畜32例,其中肠阻塞继发蹄叶炎25例,肠炎及其它疾病继发的7例。治愈29例,心力衰竭死亡2例,蹄壳脱落淘汰1例。  相似文献   

17.
奶牛蹄叉腐烂的治疗取卤碱500g、草木灰适量加热水1500ml,调成稠糊状,热敷于清创消毒过的患蹄,包扎结实。热敷1~3次可愈。以上8则本刊辑奶牛蹄叉腐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腐蹄病指牛蹄叉皮肤和临近皮肤组织发生坏死和化脓性炎症,以蹄叉角质的分解、腐烂、化脓、流出恶息的红褐色分泌物为特征。1病因牛舍潮湿、肮脏,蹄叉长期浸泡、污染;或牛只运动不足,护蹄不好,没有按时清洁蹄部;修蹄不及时而造成蹄角质过长,或蹄叉削得太多,引起蹄叉开张不良或蹄  相似文献   

19.
蹄病是危害乳牛生产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有蹄底刺伤、蹄叉腐烂、蹄叶炎、腐蹄病四种,其中以蹄叉腐烂和腐蹄病为主。在临床上表现的共同症状是跛行,严重时导致乳牛卧地不起,从而造成乳牛淘汰。单纯采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乳牛蹄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奶牛病临床诊治两则王振学(呼兰县兽医院哈尔滨150500)1蹄叉腐烂或刺创对奶牛蹄叉腐烂治疗24例、治愈22例,2例因他种疾病死亡,治愈率95.8%;治疗奶牛蹄叉刺创29例,治愈25例,治愈率86%。4例因中断治疗,无法统计,治疗方法如下:(1)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