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前言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定义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又被称为:陆基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工业化养鱼等。一般是指集中了相当多的设施、设备,拥有多种技术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  相似文献   

2.
天津是国内工厂化海水养殖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近几年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地下水的限采以及环保部门对养殖尾水排放的严格控制,海水工厂化养殖面临新的挑战。天津海水养殖发展一直受到土地和海水资源短缺因素的制约,天津海岸线为浅滩泥底潮汐带,海水比较浑浊,且工业污水和城市污水排放以及渤海和黄海较低的海水交换率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天津的气温变化大,适合室外露天养殖的时间短,但天津周边鲜活海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其丰富的地热资源及盐田卤水条件,促进了天津集约化的工厂化海水养殖的发展。回顾了天津海水工厂化养殖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工厂化养殖设施装备的主要特点,分析、提出了海水工厂化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八、其它养殖方式养殖罗氏沼虾除了采用一般池塘养殖方式外,还有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及河道养殖等方式。现分别予以简介:1.工厂化养虾工厂化养虾就是水温、水质、溶氧量等都在人为控制下不受自然干扰,应用全价颗粒饲料,投饲、管理达到高度机械化,单位水体内虾产量较高的一种养虾方式。(1)工厂化养虾的设施  养虾池、贮水池、加温池和水质净化设施。(2)工厂化养虾的方法①放养  一般采用3~4级放养方法,每级养殖1个月左右,第一级(淡化苗养至2~3cm),放养密度2000~3000尾/m2,二级(3c…  相似文献   

4.
<正>全封闭循环海水工厂化养殖是在原有的工厂化养殖基础上,配备循环水净化设施、设备,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净化方式把养殖废水转变成可再利用的养殖用水,使用优质的人工配合饵料和管理技术进行的高度集约化养殖方式。与先进国家技术密集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相  相似文献   

5.
条斑星鲽俗称"花豹子"、"花边爪"。笔者从2005年开始进行条斑星鲽的养殖生产,试验表明,条斑星鲽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工厂化养殖优良品种。现将其养殖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养殖设施目前,条斑星鲽的养殖方法与其他鲆鲽类相似,工厂化养殖是条斑星鲽的主要养殖方式。可利用大菱鲆工厂化养殖池,养殖池面积一般为30~60米2,池深60~70厘米。  相似文献   

6.
我国鲟鱼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并且设施化养殖基础薄弱,养殖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鲟鱼的养殖方式仍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易受地域、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简述了我国鲟鱼设施化养殖的种类,对比了鲟鱼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鲟鱼设施化养殖的工艺流程及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设施设备,阐述了设施化养殖的技术要点,指出了目前鲟鱼设施化养殖过程中存在问题,总结了鲟鱼设施化养殖的对策,明确了今后鲟鱼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冷水性鱼类封闭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的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养殖水源、规格品种的选择、养殖密度、饲料、投喂的定量方法、水质管理和鱼病预防等,以及涉及冷水性鱼类设施养殖的一些特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先进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进行的全封闭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具有节水、节地、节能、环保等优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以下就陆基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对虾工厂化养殖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虾工厂化养殖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利用有限水体进行对虾高密度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依托一定的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作为技术支撑,融合无公害生产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养殖。文章就构建对虾工厂化养殖平台中的各系统环节及该种生产模式的概况作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福友水产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6月引进杂交鲟,利用当地沿海的海水鱼工厂化养殖设施,全程使用地下井咸水,成功进行了鲟鱼养殖。试验证明鲟鱼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完全可以在地下井咸水中生长,且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为沿海鱼类工厂化养殖增添了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一、检修养殖设施,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一)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设备,及时清除积雪和结冰,修补被损坏的薄膜,补充加温所需的燃料和养殖饲料,保证温室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及时做好繁殖场、工厂化养殖基地等养殖设施保温防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水产养殖密度大、水和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水质可净化而污染少,是应用工业化方式进行水产养殖的生产模式。高效合理的增氧方式可有效增加工厂化养殖中设施与设备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水产养殖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论述了国内外增氧装备的结构特点、增氧方式和效果,分析了增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增氧技术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提高增氧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海参陆基工厂化养殖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该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养殖场设施设计、附着基的设计与投放、苗种放养密度、饵料营养、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入手,较好地解决了海参陆基工厂化养殖成活率低、产量低等技术难关。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设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展设施渔业的意义在我国由于早先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带来了诸如养殖水体污染、病害丛生、水产品质量逐年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以高密度、高效益、对环境污染少为代表的设施渔业成为我国水产养殖发展的潮流。设施渔业是相对于传统渔业即捕捞业而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使现代渔业增产、增效的装备设施。目前我们所指的设施渔业主要是海水工厂化养殖、海水网箱养殖、人工鱼礁等等。设施渔业具有很强的产业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它无疑是我国实现渔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设施渔业发展非常迅速。二、我…  相似文献   

15.
大菱鲆是我国北方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河北及天津等地,不同地区的大菱鲆养殖模式不尽相同,养殖过程中的技术环节也有区别,而采用不同养殖技术路线对大菱鲆的生产成本产生明显影响。大菱鲆养殖在我国主要有开放式工厂化流水养殖、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及网箱养殖三种模式。大菱鲆属冷温型鱼类,其养殖水温通常在8~20℃,而循环水生物处理设施中硝化菌需要在15℃以上时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2008,33(2):38-38
检修养殖设施,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1)检查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没备,及时清除积雪和结冰,修补被损坏的薄膜,补充加温所需的燃料和养殖倒料,保证温室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及时做好繁殖场、工厂化养殖基地等养殖设施保温防冻工作,严防“倒春寒”的危害。(2)抓紧进行冰冻损坏的繁殖设施、电力设施、进排水渠道、渔船及柴油机、网箱、网衣和倒塌房屋等维修和重建工作,做好大水面“三网”养殖设施的防护工作,保障灾后安全开展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非常适合工厂化养殖。自 2 0 0 1年从广西引入我市后 ,工厂化养殖方式得以迅速推广 ,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0 0 3年养殖面积2 .1万m2 ,养殖 1~ 2茬 ,平均单产 3.8kg/m2 ,效益 5 2元 /m2 ,实现利税 1 80万元。现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 基本设施  相似文献   

18.
本项目组于2004年至2007年间在工厂化养鱼车间成功进行了美洲鲥鱼的商品鱼养殖,总结出如下养殖经验,以供参考。一、养鱼设施要求高密度条件下,美洲鲥鱼通常集群摄食,且对周  相似文献   

19.
半滑舌鳎室内水泥池和池塘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现有的工厂化养殖设施养成半滑舌鳎,以不投喂人工饲料的室外池塘养殖作为对照,评估一种自制沉性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在9个月的养殖期内,初始平均体重为37.2g的半滑舌鳎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平均体重达到566.4g,成活率95.5%,而室外池塘中不投饵的自然条件下养殖,平均体重仅为464.6g。  相似文献   

20.
渔业实施精准化战略,是我国现代渔业向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先进养殖模式的典范,实施精准化是推动水产养殖产业向工业化迈进的加速器和重要标志,有积极的示范作用.本文论节能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精准化,从养殖技术与设施装备,以及集成的各个环节和不同角度进行了可精准化的分析,对其实现途径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