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硒肥施用方式联合钝化材料对土壤镉钝化和稻米镉消减的效果,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选用亚硒酸钠作为硒肥,钙镁磷肥和硅藻土作为钝化材料,设置基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和叶面喷施硒肥+钙镁磷肥+硅藻土2种方式,研究其不同用量对镉污染酸性稻田土壤修复与安全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稻米产量增加,基施硒肥产量略高于叶面喷施硒肥,产量差为 2.115 g/pot,与对照(CK)相比,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T3)能够提高1.68倍的稻米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pH升高,有效Cd降低,有机质与CEC变化不大;基施硒肥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对土壤pH、有机质与CEC差异不显著,但基施硒肥处理有效Cd含量略低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T3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最佳;随着基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降低,随着叶面喷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基施硒肥处理对稻米Cd的消减程度强于叶面喷施硒肥处理,相差 0.021 mg/kg,与对照(CK)相比,T3处理稻米Cd降低0.063 mg/kg。可见,硒对调控稻米镉累积具有重要作用,且基施硒肥强于叶面喷施。综上所述,基施0.28%钙镁磷肥+0.12%硅藻土+0.004‰硒对土壤Cd钝化与稻米Cd消减的效果最佳,值得在镉污染稻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施硒对水稻产量及稻米中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水稻品种星2号、农香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管理相同条件下,设置不同时期、不同用量和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有一定增产作用,适宜喷施时期是在破口期和乳熟期,且用量为常量的1.5倍左右效果更佳;喷施硒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的提高;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稻米中硒的含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常规水稻品种星2号、农香1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管理相同条件下,设置不同时期、不同用量和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有一定增产作用,硒肥适宜喷施时期是在破口期和乳熟期,且用量为常量的1.5倍左右效果更佳;喷施硒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的提高;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稻米中硒的含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结实期钾、钙对水稻根系分泌物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扬稻6号(籼稻)和扬粳9538(粳稻)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自抽穗至成熟设0K (不施K)、1/2K (标准Espino营养液的1/2K)、0Ca (不施Ca)、1/2Ca (标准Espino营养液的1/2Ca)以及对照(全K、Ca,标准Espino营养液的K、Ca量) 5种处理,研究了水稻根系及根系分泌物的变化及其与稻米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结实期无钾处理(0K)明显降低水稻根系活力、根系ATP酶活性和根系柠檬酸及Ca2+、K+和NH4+的分泌量,加速根系的衰老;无钙处理(0Ca)显著降低根系草酸及Ca2+、K+和NH4+的分泌。相关分析表明,根系分泌的草酸与稻米的垩白米率、垩白度和胶稠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根系分泌的柠檬酸与垩白米率、垩白度、崩解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消减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前中期(花后10 d,20 d)根系分泌的[K+]、[Ca2+]与稻米垩白米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根系分泌的[NH4+]与直链淀粉含量也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根系分泌物与稻米品质有密切的关系,K、Ca营养水平对根系分泌物有调控作用,进而影响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5.
水稻灌浆过程中籽粒铁、锰、铜、锌、镁、钙的积累动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糙米中Fe、Zn、Cu、Mn、Mg、Ca含量和积累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开花后,水稻籽粒中Fe、Zn、Cu、Mn、Mg、Ca的含量迅速降低,开花10天后降速变缓,20天后趋于稳定;就花后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幅度而言,6种矿质元素中以Ca的变幅最大,Mg的变幅最小,供试品种中籼型品种滇屯502的变幅明显大于粳型品种合系39;水稻花后籽粒中Fe、Zn、Cu、Mn、Mg、C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蛋白质含量与6种矿质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水稻花后籽粒中Fe、Zn、Cu、Mn、Mg的积累动态符合logistic方程,其积累的快增期和实际增长期较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快增期和实际增长期早而短。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铜、锰、铁、锌微量元素含量与稻米子粒铜、锰、铁、锌微量元素的关系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铜含量顺序为白浆土>黑土>草甸土>盐碱土,锰和铁的含量顺序与铜一致,锌的含量则是黑土>白浆土>草甸土>盐碱土。土壤中的铜、锰、铁、锌含量与水稻子粒中各微量元素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水稻子粒中铜、锰、铁、锌含量高,稻米整精米率、长宽比和食味评分降低,蛋白质含量和垩白粒率升高;各微量元素对于稻米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一致,子粒中铜、锰、铁含量高,稻米出糙率高,锌含量与稻米出糙率则相反,各微量元素对于稻米的出糙率影响不大,铜和锌含量低,锰和铁含量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高,子粒中各微量元素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间接反映出各类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铝胁迫下大麦根系、茎秆和叶片中K、Ca、Mg、Mn和Zn等养分含量下降,Al含量上升,变幅均以敏感基因型大于耐性基因型。钙可以缓解植株铝毒害,与单独铝胁迫相比,外源钙处理可明显提高植株各器官养分含量,降低Al含量,3.0mM Ca处理效果最显著。钙对敏感基因型的缓解效果大于耐性基因型。单独0.5mM Ca处理效果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说明钙缓解大麦铝毒害的机理之一,即为促进植株养分元素吸收,抑制毒害元素积累。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氮素粒肥水平下水稻精米矿质元素含量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变化,明确蛋白质及蒸煮食味品质与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以扬稻6号和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氮素粒肥水平,分别为对照(N1,0kg/hm 2)、中氮素粒肥(N2,90kg/hm 2)和高氮素粒肥(N3,150kg/hm 2),并对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和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氮素粒肥水平的提高,精米中含氮量提高,大量元素P、K含量和中量元素Ca、Mg含量显著降低,微量元素Fe、Mn、Zn、Cu含量显著增加,Mg/K和Mg/(N·AC·K)表现为降低趋势,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多,直链淀粉含量有所减少,RVA谱特征值中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和崩解值逐渐降低,回复值和消减值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食味值显著变差。相关分析发现,蛋白质含量与微量元素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大、中量元素含量和食味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Mg/K和Mg/(N·AC·K)与RVA谱特征值关系密切,有利于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由此可见,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地控制后期氮肥在适宜范围内,以提高稻米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和蒸煮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9.
陆丹丹  叶苗  张祖建 《作物杂志》2022,38(2):28-891
稻米蛋白质是决定其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稻米蛋白质含量通常与米饭的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作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稻米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然而,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构成的决定机制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等方面还有诸多不明之处,其影响食味品质的机理也不清晰。本文综述了稻米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及其分布,稻米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过程以及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控制和影响因素,概括了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为优质水稻的品种筛选及调优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长后期在其叶面上喷施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药剂,对水稻颖壳色泽和稻米品质均有一定的影响。实验主要就用药防病对水稻颖壳色泽及其稻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后期用药方法对颖壳色泽有一定的影响,大量用药尤其是粉剂农药使颖壳色泽显著变暗。穗期适当减少用药次数和用量,在孕穗期和破口期喷施适量三唑酮,颖壳色泽较好。药剂施用对稻米碾米品质无显著影响,但能改善稻米的蒸煮、食用品质,同时一定浓度的药剂施用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八省大豆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分布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慕新  张辉 《作物学报》1997,23(5):550-554
对我国不同地区90个大豆样本8种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豆元素含量有差异,某些元素含量变化并有一定的地理分布规律,东北地区大豆的K较高,黄淮海地区大豆含Ca高,Zn和P的含量由北往南递增,有南高北低的变化趋势。8种元素含量顺序为K〉P〉Ca〉Mg〉Fe〉Zn〉Mn〉Cu。各种元素含量水平与美国的数据基本接近。大豆中的Zn与P、Fe、Mg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K和Ca呈极显著负相关。M  相似文献   

12.
云南地方稻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类型与地理生态差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来自云南5个稻作区或16个地州的地方稻核心种质为材料,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583份糙米P, K, Ca, Mg, Fe, Zn, Cu和Mn含量,并进行了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异类型及其地理生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583份糙米8种矿质元素含量为P>K>Mg >Ca>Fe>Zn>Cu>Mn, 多样性指数为P>Mn>Cu>K>Mg>Zn>Fe>Ca。滇中一季籼粳稻区是高Ca(164.86 μg/g), Fe(38.33 μg/g)和Zn(39.03 μg/g)糙米的分布中心, 尤其是大理和楚雄州糙米的Ca(205.88, 223.33 μg/g), Fe(87.89, 121.45 μg/g)和Zn (44.13, 39.33 μg/g)含量在云南16个地州中最高。思茅地区是云南低磷、低钾和低镁糙米含量的分布中心;红河和文山州是云南高钾和高铜糙米的分布中心。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和德宏州是云南地方稻糙米基于8种矿质元素的遗传多样性中心,也是糙米磷含量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这与基于云南地方稻种形态、同工酶和SSR标记确定的云南稻种遗传多样性中心有一定的相似趋势;这是本文中重要的发现之一。这些结果揭示了云南地方稻种糙米矿质元素(特别是磷)含量的多样性与稻种的遗传和基因多样性可能有某种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燕麦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的多样性,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燕麦种质铜(Cu)、铁(Fe)、锌(Zn)、镁(Mg)和钙(Ca)元素的含量,进行遗传变异、聚类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Cu、Fe、Zn、Mg和Ca元素含量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22,平均变异系数为29.775%。筛选到Cu含量高的种质有休眠燕麦、加5、坝莜1号、YS0404、v5和v18;Fe含量高的种质有太丰、夏莜麦、9418、蒙燕2号和shadow;Zn含量高的种质有ハヤテ和坝莜9号;Mg含量高的种质有ハヤテ和莜麦4400;Ca含量高的种质有v18、鉴19和白燕7号。Zn、Fe、Mg的含量均较高的种质有ハヤテ、6518、加9、MARION、坝莜8号、晋燕2004、坝莜9号和品五。燕麦种质Cu与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Ca与Fe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梨果实生长期矿质元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并为梨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香梨、‘早酥’梨和‘新梨7号’为材料,研究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Ca、Mg、Fe、Mn、Zn、Cu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新梨7号’、香梨和‘早酥’梨果实中果实中Ca、Mg含量随果实生长逐渐降低,而Cu和Mn元素含量逐渐升高,Fe、Zn波动较大。其中香梨果实Ca、Mg、Mn、Cu含量高于‘早酥’梨和‘新梨7号’果实,‘早酥’梨果实中Ca、Mg、Fe、Mn含量高于‘新梨7号’。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对3个梨品种果实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变化形式一致,均为:Ca>Mg>Fe>Zn>Cu>Mn。  相似文献   

15.
麻阳冰糖橙果园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冰糖橙园土壤养分对其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湖南省麻阳县冰糖橙产区为研究对象,2011—2015年对该县9个代表性果园持续进行了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分析、果实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麻阳冰糖橙产区土壤pH接近适宜值,土壤中有机质、多数大量和微量矿质养分含量适宜或过量,而有效锌含量缺乏。麻阳冰糖橙产区树体氮、锰、铜、硼、钼含量适宜,磷、铁含量过量,而钾、锌、钙、镁含量缺乏,不同果园间树体养分差异较大;果实中氮和钾含量较高,且与土壤中、叶片中氮钾含量相对一致。麻阳冰糖橙果实大小差异明显,果实直径与果皮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土壤与叶片中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中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豫北冬小麦产量及子粒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兰考矮早8、豫麦49-198和平安8号为材料,设置5个氮素水平(0、120、180、240、360kg/hm 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豫北冬小麦子粒产量及其N、P、K、Ca、Mg、Fe、Mn、Cu、Zn、B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子粒中N与B(r=0.879)、N与Mg(r=0.858)、Mg与Zn(r=0.871)、Mg与B(r=0.877)含量间相关系数较高。施氮显著提高了子粒N、Ca、Fe、Cu、Zn、B含量,K、Mg含量受施氮量影响较小,但P和Mn含量明显下降。兰考矮早8子粒中各种矿质元素(除B外)含量明显高于平安8号,豫麦49-198介于二者之间。施氮在提高小麦子粒产量的同时降低了P/Ca、P/Mg、P/Fe和P/Zn的值,增强了Ca、Mg、Fe、Zn的生物有效性。此外,研究发现施氮量达到180kg/hm 2后,继续增施氮肥小麦产量难以提升。可见,合理的氮肥管理可以提高豫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及子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过量施氮不仅难以提高子粒产量,还会降低子粒P和Mn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控释肥对盛果期果园根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苹果根域环境对控释肥的响应机制,从而为控释肥在果树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苹果专用控释肥和普通复合肥为试材,设计不同控释肥养分含量处理的方法,研究了控释肥对盛果期果园土壤有机质、pH和N、P、K、Ca、Mg、Cu、Fe、Zn、Mn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降低了果园土壤的pH和有机质含量,施用控释肥果园的pH要高于普通复合肥;施用控释肥明显增加了土壤碱解氮、Fe和Zn的含量,降低了速效磷、速效钾、土壤中交换性Ca、交换性Mg、Mn和Cu的含量。控释肥提高了土壤N的利用率,减轻了肥料流失对土壤的污染,有效改善了果树根域环境。  相似文献   

18.
烟叶还原糖与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烟叶还原糖与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了壤土及粉砂质土2种土壤条件下15种烟叶化学成分(还原糖、尼古丁、全钾、氯、蛋白质、全氮、全磷、Mg、Ca、Fe、Mn、Cu、Zn、K/Cl及糖/尼古丁)和6种土壤成分(Cu、Zn、Fe、Mn、K及土壤pH)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Fe对还原糖有正向促进作用,Ca对还原糖的提高有抑制作用,提高Cu、Zn、Ca,降低Fe含量可以降低还原糖含量。可见,调整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可以调节烟叶还原糖含量,进而优化皖南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武兴德  薛颖 《华北农学报》1992,7(4):137-141
本文用ICPS-1000Ⅱ型等离子光谱仪,分别测定了苋菜、油菜、芹菜中的钾、钠、钙、镁、磷、铜、铁、锌、锰、锶十种元素的含量,标准曲线浓度与强度的相关系数(r=0.999)。在几种蔬菜中苋菜铁的含量高,苋菜5个品种中棠东红最高,而且锌、铜、钙、镁等也比较高。测定的7种油菜中,徐州苔菜锌铜比、锰铜比及锌铜锰总量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