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荔枝"妃子笑"品种花药培养及其体胚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荔枝(LitchichinesisSonn.)品种“妃子笑”为试材,研究其花药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荔枝花药在MS 2,4-D2mg/L NAA0.2mg/L以及含50g/L蔗糖的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效果较好,把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MS BA1mg/L NAA0.5mg/L,谷氨酰胺500mg/L,蔗糖50g/L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体胚大量萌发,再将成熟体胚转移到附加500mg/L谷氨酰胺的MS无激素培养基上,培养1 ̄2个月后,能再生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
玉米幼胚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分化和6-BA与NAA配合使用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2,4-D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差异不明显,但对胚性率诱导有明显影响,其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4-D 2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脯氨酸500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0.5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谷氨酰胺200 mg/L+PP333 2 mg/L;试管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 MS+6-BA0.5 mg/L+NAA2.0 mg/L+PP333 2.0 mg/L+活性炭0.2%。  相似文献   

3.
枇杷花药胚状体诱导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五星’枇杷花药为外植体,研究小孢子发育时期、低温处理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枇杷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横径存在对应关系,横径为4.68~5.28 mm的枇杷花蕾处于单核靠边期,此时期的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25.05%;经4 ℃低温处理2 d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9.93%;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 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8.22%;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胚状体的最适培养基为MS+ZT 0.05 mg/L+NAA 0.01 mg/L+IBA 0.05 mg/L,胚状体诱导率为25.56%。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品种豫玉32和安玉12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利用正交实验研究蔗糖、2,4-D、AgNO3这3个因素及组合对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安玉12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20g/L蔗糖+2.0 mg/L2,4-D+5.0 mg/LAgNO3,豫玉32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20 g/L蔗糖+4.0 mg/L2,4-D+10.0 mg/L AgNO3。  相似文献   

5.
以优良甘蔗品种桂糖42号心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探究不同浓度2,4-二氯苯氧乙酸(2,4-D)及营养成分[水解酪蛋白(CH)和椰汁(CW)]对甘蔗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效果的影响,优化甘蔗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测定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过程中不同组织样品的4种激素[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表明,甘蔗心叶在添加3.0 mg/L 2,4-D的MS培养基中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3.33%,第一代愈伤组织转接于添加3.0 mg/L 2,4-D和100.0 mL/L CW的MS培养基,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3.33%;在甘蔗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ZR和GA3含量呈下降趋势,IAA和ABA含量呈上升趋势,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间的4种激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胚性愈伤组织的GA3含量是非胚性愈伤组织的1.77倍。本研究将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优化为MS+3.0 mg/L 2,4-D,继代培养基优化为MS+3.0 mg/L 2,4...  相似文献   

6.
从外植体来源、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等方面研究影响巴西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结果表明,以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MS培养基+1 mg/L 2,4-D+1 mg/L IAA+1 mg/L NAA较适宜胚性愈伤组织诱导,26℃暗培养条件下,未成熟雄花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3%~4%。在MS培养基+0.7 mg/L 2,4-D+4 mg/L 6-BA中,以不同品种假茎为外植体的脱分化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75%,但只有巴西(青杆)和海南本地米蕉可以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0.1%和0.5%。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平贝母进行离体培养,从而得到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方法以鳞茎为材料诱导愈伤组织与不定芽,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的激素种类与浓度。结果适当的激素组合及配比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最高的诱导率可分别达到14%以上、86.7%。结论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mg/L+6-BA 0.9mg/L+NAA 0.5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2,4-D0.5mg/L+6-BA 0.3mg/L;不定芽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KT 0.8mg/L+NAA 0.3mg/L。  相似文献   

8.
玉米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时,不同基因型在相同2,4-D浓度的培养基上诱导,其诱导率有较大差别,齐319最高;胚龄对诱导率的影响也较大,10d左右最易诱导,过大或过小均不易诱导胚性愈伤;培养基中2,4-D的浓度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极大影响,不同基因型的最大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也不相同,一般为0.5~1.0mg/L。愈伤组织分化时不同基因型所需最适6-BA浓度不同,齐319、515的愈伤组织最适合分化成苗的6-BA浓度为1mg/L,鲁原341愈伤组织最适6-BA浓度为0.5mg/L。  相似文献   

9.
以热研2号柱花草花药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培养基以及低温预处理等对柱花草花药培养的影响,以期建立柱花草花药培养体系,获得再生植株,为柱花草倍性、基因组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材料。结果表明:花药4 ℃低温预处理24 h诱导效果较好;N6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比MS培养基好;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组合为N6+2,4-D 0.5 mg/L+KT1.0 mg/L;分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NAA 0.2 mg/L+6-BA 3.0 mg/L。  相似文献   

10.
苗永美  简兴  何华奇  汪娜  唐靖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1):1975-1980
为建立白头翁再生体系,以白头翁主根的切段和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比较2种外植体离体培养差异,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和愈伤组织诱导、愈伤增殖和再分化及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可以通过愈伤组织再分化和直接产生不定芽2种途径建立再生体系,而根只诱导出了愈伤组织,增殖培养中逐渐褐化死亡;在含6-BA培养基上,叶块死亡,而根只诱导出少量愈伤组织;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TDZ 0.3 mg/L+NAA 0.1 mg/L;愈伤组织增殖的培养基为MS+TDZ 0.2 mg/L+2,4-D 0.2 mg/L;再分化时,需要转接到TDZ和NAA组合的培养基上,其中处理组合TDZ 0.3 mg/L+NAA0.1 mg/L的再分化率达100%;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IBA 0.2 mg/L+蔗糖20 g/L。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存在差异,叶片较根易培养;TDZ对白头翁叶片培养效果较好,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能力较强,而NAA适合于不定芽分化,NAA与IBA组合使用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荔枝果汁饮料和荔枝原汁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了市售不同品牌的荔枝汁饮料(10种)和不同品种鲜荔枝原汁(4种)的挥发性成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市售荔枝汁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种类明显高于鲜荔枝原汁,市售的荔枝饮料风味成分与鲜荔枝原汁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差异很大,共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只有D-柠檬烯和乙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发现市售不同品牌荔枝汁饮料的挥发性物质的主成分较多且每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均较低,整体变量之间相关性低,因子之间比较分散,没有统一性。而鲜荔枝原汁的前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贡献率高达100%,囊括了全部变量的信息,不同品种的鲜荔枝原汁中挥发性成分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多效唑的降解动态变化,开展了多效唑在荔枝及土壤中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在荔枝和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分别符合不同的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它在荔枝上得降解半衰期为5.3 d,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2.0 d。  相似文献   

13.
采集华南典型荔枝园酸性土壤[pH(4.2±0.2)],分别在土壤中添加石灰(1 g/kg)、白云石粉(2 g/kg)和2个用量(0.625、4 g/kg)钙镁磷肥,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进行土壤培养和荔枝盆栽试验,比较不同物质改良土壤的效果及对荔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pH改良剂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pH,影响土壤的大、中、微量元素养分有效性和酶的活性,土壤性质的变化与改良剂种类、用量及土壤属性本身有关;施用石灰、白云石粉和高量钙镁磷肥均能显著促进荔枝生长,其中石灰和白云石粉的综合作用优于高量钙镁磷肥,但施用低量钙镁磷肥抑制荔枝生长。建议石灰和白云石粉可用作荔枝园酸性土壤pH 改良剂,可否选用钙镁磷肥及其合理用量,则需根据土壤性质而定。  相似文献   

14.
采后荔枝果皮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以“淮枝”荔枝果料为材料,研究了荔枝在室温下的果皮褐变及其某些生理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前期果皮褐变主要是由于果皮的迅速失水,导致果皮pH值的提高,从而引起花色素苷的褪色或变色,使得果皮迅速变褐,适当的保湿包装可延缓这一过程,人为是降低果皮的PH值可使已褐变的果皮全部或部分地恢复红色。后期褐变主要是由于酚类物质的酶促或非酶促反应形成的黑色物质的累积,人力行降低果皮的PH值不能使其恢复红色。  相似文献   

15.
荔枝体细胞胚胎发生早期的3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荔枝下番枝品种体细胞胚胎发生早期的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生长素IAA含量先降低,达到一个最低值,此时是荔枝体胚发生早期原胚Ⅰ阶段,随后就会逐渐上升,直到球形胚阶段时,达到一个最高值;从胚性愈伤组织到胚性愈伤组织II阶段,其内源脱落酸(ABA)含量总的变化趋势先升高,紧接着下降到一个低谷,此时是紧密结构阶段,随后在发育到球形胚阶段的过程中又逐渐升高;内源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变化趋势呈“M”形.ABA与IAA和ABA与CTK的质量比增大,将有利于荔枝体细胞球形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荔枝雌花发育期蛋白质的特异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荔枝雌花发育期蛋白质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荔枝雌花在4个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合成总体上逐渐增强,大孢子成熟期蛋白质含量最高;大部分蛋白质在发育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但少数蛋白质在分子质量、等电点及延续时间的长短等性质上存在差异,即在雌花的4个不同发育期,蛋白质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表现为蛋白质不断的合成或分解,具有发育时期的特异性;荔枝雌花发育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且受环境综合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雌花发育的调控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荔枝果实套袋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四种不同材料,于荔枝第二次生理落果后,对荔枝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在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减少农药用量和降低农药残留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的座果率低、成熟期落果裂果严重、果皮着色不均匀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等现象和多种病虫害危害,果农在荔枝果实生长期频频喷药保果,这样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不符合绿色果品的要求的问题。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主的科研机构开展了荔枝果实套袋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荔枝果实套袋技术,并加以示范与应用推广。本文对目前荔枝果实套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荔枝花芽分化分为诱导、发端和分化3个阶段。试验以早中熟品种‘妃子笑’和中熟品种‘桂味’为试材,对荔枝花芽分化不同物候阶段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指数(SPAD)、荧光参数和碳氮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妃子笑’的成花进程早于‘桂味’品种,但2个品种在整个花芽分化期间的相关生理指标均呈相似变化趋势,Pn和SPAD在诱导期和抽穗期水平较低,“白点”期和花蕾期有所增加,而荧光参数恰好相反;荔枝成花期间,其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白点”期阶段水平最低,而淀粉和总氮含量呈相反趋势,在“白点”期达到最高值。可见,不同荔枝品种的光合特性与碳氮物质变化受其花芽分化的阶段性影响更大,而“白点”期是荔枝碳氮物质变化较为关键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20.
把采果后的9龄妃子笑和黑叶荔枝树植株,以及3龄未结果幼年妃子笑植株的根、茎、叶3个器官分成16~20个部位和组织,分别测定各个部位和组织的生物量及P含量,并计算其P累积量,研究荔枝树体内P素在各个部位、组织中的分布及积累特点.结果表明:(1)P含量因组织和部位而异,在末级侧枝木质部、新成熟小叶中最高,在根颈、主茎木质部中较低;随着荔枝枝干和根系粗度增加,其P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2)9龄妃子笑植株的末级侧枝木质部和叶中的P含量高于3龄树相应部位的P含量;(3)9龄荔枝树体内P累积量以茎中为最多,其次为叶片,根系中的P累积量最少,其中茎中木质部P积累量远大于韧皮部;3龄妃子笑植株树体内叶和茎的P累积量差异不大;(4)9龄妃子笑植株末级侧枝(包括其叶)的P累积量占整株树P累积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