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勐罕镇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增加,又很少进行残膜回收,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造成地膜污染。通过分析地膜污染对环境和农作物产生的危害,对回收残膜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控制地膜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地膜污染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由于残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渐增加,造成地膜污染.本文通过分析地膜污染对环境和农作物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回收残膜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防治地膜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临泽县的农用薄膜使用量大,由于超薄地膜的大量使用,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残膜留在土壤里,造成残膜污染土壤问题。为强化残膜污染治理,解决地膜在土壤中很难降解的难题,进行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为消除白色污染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膜污染严重且呈逐年加重的态势,地膜机械化回收是目前最主要的残膜污染治理方式,简要介绍了农田残膜回收作业机具、地膜质量的重要性、机收残膜的储运、资源化利用问题等,阐明了地膜机械化回收工作是涉及地膜生产、使用、回收、储运和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每年的地膜使用量逐渐增加,残膜在土壤中逐年积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分析了地膜的使用现状、地膜污染的危害、残膜回收存在的问题以及地膜污染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残膜的污染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普通农用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地膜覆盖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我国土壤再生产能力,并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农田残膜的分布情况,残膜对土壤环境、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残膜污染应对措施——残膜回收再利用和新型环保地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环保地膜的开发和地膜覆盖应用过程中地膜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以降低土壤残膜污染。  相似文献   

7.
地膜的使用在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同时,残膜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新疆作为地膜使用量和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其污染问题越发严重,为了缓解残膜污染带来的危害,强化农业污染防治,通过研究新疆地膜的使用及回收现状,提出残膜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由于残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年增加,造成环境污染。通过调查分析地膜污染对环境和农作物产生的危害,对回收残膜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了防治地膜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每年的地膜使用量逐渐增加,残膜在土壤中逐年积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分析了地膜的使用现状、地膜污染的危害、残膜回收存在的问题以及地膜污染防控对策,以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几十年我国农用地膜的使用以及产生的污染问题,结合历年发表的文献对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和残膜污染状况进行了概述,并从国家政策和科学研究方面对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阐述,为以后残膜污染的防治和地膜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使地膜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土壤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新疆北疆棉田地膜残留和残膜污染情况,分析了残膜污染原理以及残膜对土生态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残膜回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与有效描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梅花五点式取样,随机抽取若干样点挖掘收集残膜,对覆膜前和收获后农田地膜残留量进行测算,进而求得地膜残留系数,藉此对农田残膜污染状况作出评价。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治理意见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地膜植棉实现棉花早熟、优质、高产、高效的同时,也给土壤造成污染。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残膜数量越来越多,在土壤中形成阻隔层,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和均匀分布。降解膜在棉田中的使用可从根本上解决棉田残膜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膜在我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地膜使用初期“重使用、轻回收”导致一场“白色革命”逐步演变成了白色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甘肃省12个玉米主产区地膜监测点农田残膜污染特征,结果显示,灌区玉米农田地膜残留量较大、残膜碎片化严重,且地区差异大,建议通过实地验证选用适宜的生物降解膜,或采用半膜覆盖栽培技术配套耙齿式残膜回收机,做好秋收后地膜回收。旱作区玉米农田地膜残留量小、碎片化程度低,地区间差异较小,建议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配套一膜两年用技术,选用滚筒式残膜回收机或小型土壤残膜清理机具,在春耕前完成地膜清理与回收。  相似文献   

16.
农膜的使用确保了烟草农业高产稳产,但农膜的广泛使用和使用年限的增加,引起地膜残留污染,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对其污染必须采取措施,由于烟农地膜回收意识淡薄,加上农用残膜回收效率较低,残膜污染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分析农用地膜对土壤、农作物、生态环境的危害,寻找出烤烟地膜污染的原因,思考并总结一些防治残膜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将地膜应用于棉花生产。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地膜棉花比大田棉花生育期提早10~15d,霜前花率提高15%~20%,增产40%~60%,因此,地膜棉花发展十分迅猛,到目前为止,地膜棉花栽培面积已占全国总植棉面积的70%~80%。由于多年连续使用地膜,棉农对地膜不注重回收或回收率不高,地膜残留于土壤较多。据对多年使用地膜的棉田调查,残膜对棉田的污染和危害逐年加重,导致土壤容重增加,影响棉花种子发芽出苗,产量降低。现将残膜对棉田的污染情况、残膜对棉田的危害及控制残膜的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典型棉区地膜应用及污染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残膜污染已经成为影响棉区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以黄河流域棉区(河北邯郸)和西北内陆棉区(新疆兵团)典型覆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式,对地膜的应用、回收及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两个棉区地膜投入量差异很大,河北邯郸地区地膜投入量为33.0 kg·hm-2,农田覆膜比例为46.4%,而新疆地区地膜投入量为61.4 k·hm-2,农田覆膜比例高达84.8%.两个棉区地膜回收率基本相当,但由于投人量不同,新疆地区棉田土壤残膜量远大于邯郸地区,河北邯郸地区棉田0~30 cm土层残膜量平均为80.5 kg·hm-2,而新疆地区则达到208.5 kg·hm-2,是邯郸地区的2.59倍.残膜在土壤中主要分布在0~20 cm的耕层中.从各层次残膜分布比重来看,新疆棉田土壤残膜污染程度更深.农户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农民已经意识到地膜污染的危害性,特别是在新疆地区,但在回收处理以及再利用等方面还存在技术制约,影响了残膜的回收和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用地膜应用与残留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疆31个典型县市的地膜使用、回收情况,对9个地州12种作物农田的地膜残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疆的地膜使用量较大,各县市间地膜使用、残膜回收情况差异也较大。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共同影响地膜使用量,地膜使用量与地膜回收量差异显著相关,但其与地膜回收率无明显相关关系。新疆各地州农田残膜分布差异显著,表现为北疆与南疆最高,东疆次之、西疆最少。新疆不同作物农田间残膜分布差异显著。棉田残膜是新疆地膜污染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残膜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地膜残留量,为阿克苏地区棉田残膜污染防控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经过多年的覆膜栽培技术,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较大.对该地区棉田地膜残留状况、残膜分布特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采用梅花采样法采样,按照不同耕层以及不同残膜面积分类统计.[结果]阿克苏地区棉田土壤中地膜平均残留量高达134.09 kg/hm2,污染严重.残膜在土壤0~30cm耕作层中都有分布,三个层面(地表、0~12 cm、12~30 cm)中的残膜量依次约占总量的5.88;、44.92;和49.20;.残膜主要是以4~25 cm2的大小存在于土壤中,土壤中残膜质量与残膜片数呈正相关关系.阿克苏地区各县与第一师各团场相比棉田地膜残留量较多.[结论]土地管理模式和农作方式是影响地膜残留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阿克苏地区各县和第一师各团场对比表明,土地管理模式较好的地区棉田地膜残留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