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产品成熟采摘收获之后不再从植株体上继续获得源源不断的养份和水分供给,但仍为有生命的有机活体,主要靠消耗贮藏于体内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命,并表现出抗病性和耐贮性的差异。农产品体内的养分消耗是通过呼吸代谢来完成的。在农产品整个采后生理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缺)氧呼吸常常是相伴而行的,谁占主导地位,谁占次要地位,完全取决于贮藏环境条件,尤其是环境气体成分中氧气和CO2所占的份额。这两种呼吸代谢对维持农产品生命活动,度过短暂不良环境,表现抗病性和耐贮性是各有利弊的,正确看待两种呼吸代谢对农产品保鲜的作用和影响,对有效控…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衍生物保鲜果蔬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天然海产甲壳素经过化学处理制成天然、高效、无毒、高分子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为主剂的涂膜保鲜剂,对水果、蔬菜进行涂膜保鲜,使之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微薄膜,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减少营养消耗和水分损失,起到抑菌防腐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梨贮藏6个月,新鲜饱满,表面光亮,好果率99%以上,硬度下降小于15%;青椒、番茄贮藏1.5—2个月,商品率在95以上,果实新鲜洁亮。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15,(4):11-13
桃是人们备受喜爱的水果之一,但由于桃果实采收时气温较高,加之外界环境的变化,采后极易腐烂变质。本文从桃果实采后呼吸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乙烯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酶生理研究、桃果实采后营养成分含量研究、桃果实采后果实质地研究和桃果实采后贮藏病害研究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桃果实采摘后的生理生化变化,为其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喷钙对苹果果实品质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20年来,钙素营养在果实的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的研究领域内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钙对于延缓果实采后的生命活动、稳定膜透性、降低呼吸作用及物质消耗、增加果肉硬度、提高果实的品质及贮藏性能等具有较全面的有益影响。为了探讨采前喷钙对果实耐藏力的影响以及喷钙的最佳浓度和时期,我们在黄泛区农场、五二农场、孟县、宁陵县进行了采前喷钙试验。  相似文献   

5.
芒果是跃变型水果。采收后果实品质和代谢生理等发生重大变化。在此,从芒果果实的采后品质变化、呼吸强度、乙烯代谢、活性氧代谢、Ca2 对果实后熟的影响、逆境生理及不同采后处理对芒果采后生理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芒果采后和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芒果采后保鲜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农村百事通》2011,(10):122-123
果实采后腐烂给世界水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水果的采后腐烂一般达20%-30%.我国则更为严重.采后腐烂率达30%-40%。热带地区由于环境因素更有利于采后病害的发生,水果采后腐烂率高达50%。  相似文献   

7.
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实采后的品质劣变和生理衰老是限制果实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实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规律对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重要。介绍了果实采后品质成分如色素物质、香气物质、硬度、糖、酸、可溶性固形物、Vc和水分等的变化情况,综述了果实采后呼吸、乙烯和活性氧代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现今社会人们对生活、养生需求的不断加大,由于葡萄的营养丰富,口感风味俱佳,已经成为百姓养生水果之一,这促使我国葡萄栽种面积不断扩大,葡萄的种植及产后营销也给广大果农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葡萄皮薄水分含量高,果实后期易皱皮、干瘪、掉粒,还易受病菌浸染而腐烂变质。同时,葡萄采后还是活的有机体,在继续不断地消耗营养物质,给后期贮藏运输、包装销售等带来极大的难度。如何进行保鲜处理成为棘手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用于水果采后保鲜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杨酸用于水果采后贮藏保鲜机制的研究进展.水杨酸可降低水果在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增强保护酶活性、抑制乙烯的合成、延缓果实的软化及增强植物抗病性等.  相似文献   

10.
切花是植物活体的一部分,有着与植物体一样的老化过程,而切花采切后又隔断了花枝和母体之间的联系,体内贮藏的养分有限,比处在同样环境未离体的鲜花更易结束其生命,为了延长切花寿命,生产者、花商和消费者必须在采切后采取相应的保鲜措施,以降低它的呼吸频率和蒸腾强度,以减少体内水分和养分的消耗.  相似文献   

11.
低温贮藏对早钟六号枇杷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低温贮藏对早钟六号枇杷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延缓糖、酸的下降;低温贮藏期间,果实酸含量下降较糖迅速,前期果实呼吸主要消耗有机酸和糖,后期则以消耗糖为主;果实的硬度与贮藏温度呈负相关,与贮藏时间呈正相关;早钟六号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为6~8℃,贮藏20~25d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香蕉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属于跃变性果实,果实采后,常温下迅速出现呼吸跃变;后熟过程中,香蕉乙烯释放高峰出现于呼吸高峰之前,从而加速了呼吸高峰的到来和乙烯的释放,促进了果实转黄、变甜、变软和涩味消失,病原菌和机械伤害会促进生理后熟,缩短果实贮藏寿命。延迟果实晚熟就是要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减少乙烯的刺激以及剔除病伤果。因此,可对香蕉进行保鲜。  相似文献   

13.
甜樱桃贮藏中呼吸强度与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甜樱桃果实色泽艳丽,风味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成熟期早,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但果实采后易产生腐烂、果肉褐变、贮后风味变淡等现象。目前国内对甜樱桃贮藏期间腐烂和果肉褐变的控制已有一些研究,但对甜樱桃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则研究较少。本文以大紫、那翁、红灯、红艳四个甜樱桃品种为试材,观察了在冷藏过程中果实的生理及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超声波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对番石榴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为番石榴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珍珠番石榴为试验材料,分别用超声波(频率40 kHz,输出功率360 W)处理番石榴果实5和10 min,晾干后用自发气调保鲜袋进行单果包装;以蒸馏水浸泡番石榴果实5 min,不套袋为对照(CK),3组果实均置于室温(5~15℃,相对湿度70%~85%)条件下存放,贮藏期间每6 d测定1次番石榴果实的营养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超声波结合气调包装不仅能减缓番石榴果实营养品质和苯丙氨酸酶(PAL)活性下降、果实水分的散失,还可有效抑制番石榴果实的呼吸强度、质膜相对透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延缓果实衰老;其中以超声波10 min结合气调包装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30 d后,番石榴好果率仍达81.82%,失重率仅为1.11%,果皮叶绿素含量、果实PAL活性及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CK在贮藏第18 d时的含量和活性,果实变形度、POD活性、质膜相对透性和呼吸强度则始终低于CK,贮藏时间比CK延长了12 d.[结论]超声波结合气调包装处理番石榴果实的保鲜效果良好,有利于延长番石榴果实的贮藏期限和保持原有的风味品质,以超声波处理10 min效果最佳,可用于番石榴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5.
龙眼是我国南方名优特产水果,由于采收期气温高,果实呼吸作用很强,营养物质消耗快、水分蒸发大,果皮迅速衰老 ; 同时因龙眼果实皮薄、多汁、含糖量高,易受机械损伤和感染病菌,故采收后必须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贮藏保鲜,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果实是一个库力强大的异养器官,其生长发育需要消耗大量的糖类物质.糖不仅为果实器官的生命活动提供碳源和能源物质,还能作为信号分子来调节果实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糖营养的供求平衡对果实坐果起着关键作用,糖营养供应不足则引发严重落果.蔗糖代谢和己糖代谢相关酶调控果实的糖代谢进程,影响糖的积累及其组分水平,是引起果实脱落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硬熟中华猕猴桃果实采收后呈明显的呼吸跃变型,在23°±2℃下,一般采后第三天跃变开始启动,11—12天达到变峰。混有伤果者,采后呼吸强度立即上升,在6—7天达到变峰。中华猕猴桃呼吸跃变图象不同于典型的呼吸跃变图象,在启动前没有一个下降阶段,中华猕猴桃果实呼吸强度与温度成直线相关,相关性在较高温度范围比在较低温度范围更加密切,而且跃变期中温度对呼吸的影响要比跃变期后强烈得多。不同熟度的果实呼吸强度有明显的差异,而不同时期将收的相近熟度的果实,呼吸强度无明显差异。果实采后的商品性状的变化与果实的呼吸作用密切相关。果实呼吸作用的研究将直接服务于果品的贮运技术。关于猕猴桃果实采后呼吸作用的研究报导不多。Wright等认为中华猕猴桃 (A.Chinenie) 果实属于无呼吸跃变类型(?)6(?)。另有报告则认为中华猕猴桃果实属呼吸跃变类型。我们对野生硬毛猕猴桃果实采后的呼吸跃变的启动时间,峰值出现时间以及温度、果实熟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水分是果蔬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对于维持果实感官品质以及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采后果实由于被切断了组织与母体的联系,使得果实水分因蒸发和呼吸作用而减少,继而引发了包括失重、皱缩、变色、软化、易遭受病原菌侵染和加速衰老等一系列问题,大大降低了采后果实的耐贮性和抗病性,并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尽管采前、采收、采后众多因素均会影响采后果实水分的丧失,但作为控制水分流失的直接屏障,表皮组织在果实水分保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果实表皮组织作为切入点,着重从果实表皮组织结构(包括表皮细胞、角质层、自然孔道以及毛状体等)、表皮组织化学成分(包括蜡质、角质、多糖和酚类等)、控制果实表皮水分流失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包括与水分控制相关的蜡质基因、蜡质代谢调控)等 3 个方面,围绕果实表皮组织对采后失水的影响进行综述;同时,对当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更深入探索表皮组织在采后果实品质保持机制和寻求控制果实水分损失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香蕉采收及贮运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在后熟过程中释放大量乙烯,同时出现呼吸高峰,果实果皮转黄,果肉变软变甜,并产生挥发性香味物质,从而达到成熟可食阶段。随后果实各种生理变化仍在继续,侵染性病害发生为害,受伤症状显现,会大大降低香蕉的商品价值。本文介绍香蕉采收及采后保鲜技术,以提供参考。一、采收技术采收前的水管理、采收成熟度和采  相似文献   

20.
正水果采后通过分级涂蜡处理,可以增加光泽,改善外观,减少损耗,保持新鲜,较耐贮运,货架期长,从而大大提高果实的市场竞争力和商品价值。一、果品涂蜡主要作用1.减少果实水分蒸发。采收后的果品在贮运、销售过程中仍进行自身的蒸腾作用,从而使果实不断失水(严重时失水率可达5%以上),果皮出现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