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岳阳市水产研究所河蟹组在该所一个400亩的精养湖泊中进行河蟹养殖试验。1990年7月向该湖投放蟹种6.5公斤,1991年起捕成蟹650多公斤,产值3.6万多元,纯利3.3万多元,使该湖利润由过去的3万元左右增加到6万多元,增加1倍多。  相似文献   

2.
花园湖是淮河下游的一个沿淮湖泊,养殖面积5.1万亩。解放前虽曾出产过河蟹,但产量很低。1953年以后,由于河道、湖口建闸筑坝,切断了河蟹的洄游通道,使河蟹濒于绝迹。1973年以来,水产部门每年从上海市崇明县购进蟹苗进行人工放流,河蟹产量不断增加。1974年生产成蟹10.5万斤,平均亩产2斤;1980年生产成蟹22.2万斤,平均亩产4.3斤;1982年生产成蟹51.4万斤,平均亩产10.07斤;1982年长江口蟹苗产量锐减,  相似文献   

3.
晚秋时节,菊香蟹肥,是河蟹捕捞季节和人们品蟹赏菊的好时光。立冬后,水温5℃以下时,河蟹就在水体底部或穴中冬眠,正如俗语所说:“蟹立冬,影无踪”。在河蟹大量收获且集中上市高峰期,用网箱就地将捕捞的河蟹集中暂养,既可以在河蟹越冬之前集中捕捞,又能够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均衡上市,延长销售时间,扩大销售空间,避开市场蟹多、价格低、销售不畅被动局面。通过网箱暂养商品蟹环节,将河蟹养殖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目的。1暂养场地选择1.1 自然水域 湖泊、水库、河流等自然水域,水面开阔、水质洁净无污染、溶…  相似文献   

4.
朱玲  毛玉泽 《内陆水产》2002,27(7):16-16
河蟹作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水产动物之一,其足迹已遍布全国各地,已成为很多地区的主导水产品。南方沿海地区河蟹养殖已成为一些地区的经济支柱,尤其江浙一带的湖泊、稻田养蟹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并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近几年,北方内陆一些地区也开始了河蟹养殖,笔者根据多年养殖经验,认为北方内陆地区养殖河蟹应注意以下问题。1扣蟹的选择扣蟹的质量是成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优良的苗种是获得高产的基础。1.1苗种来源北方河蟹养殖苗种基本分为三类,即天然苗、生态苗和人工苗。其中天然苗的质量最佳,但来源有限,数…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每年在12月份至翌年4月份都捕到大批幼蟹,规格每公斤100至1000只不等,为河蟹养殖业提供了一定的蟹种。可是对长江幼蟹酌来源,形成原因,尚不清楚,众说纷云。  相似文献   

6.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刘瑞兵 《内陆水产》2005,30(11):13-14
2004年利用10667m。池塘进行的河蟹生态养殖试验,结果产成蟹1456kg,平均125g/只,最大雄蟹个体重210g,最大雌蟹个体重165g;每667m^2产成蟹91kg,产值4681元,纯利3237元。  相似文献   

8.
人繁长江蟹与天然长江蟹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兵 《淡水渔业》2000,30(6):20-22
随着近年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特种水产品养殖越来越多,河蟹养殖在我市发展尤为突出、现养殖发展到利用湖泊围拦养殖,池塘养殖以及稻田养殖,生产效益十分显著。然而苗种问题依然是我市河蟹养殖业的突出问题,八十年代后长江天然蟹资源匮乏,九十年代后辽河天然蟹资源也急剧下降,河蟹养殖业如何走出“天然蟹”的困境?近两年我们在湖泊围网中进行人繁长江蟹和天然长江蟹的生产,并对其生长性能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养殖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养殖区域位于安徽省淮河南岸的女山湖和七里湖内,属于副热带半…  相似文献   

9.
河蟹是我国特产,又称螃蟹、大闸蟹和毛蟹等,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各海域沿岸及通海的河流、湖泊中。在分类学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螫蟹属。该属有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和直额绒螯蟹四种。后两种个体小,经济价值不大;而前两种个体大,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实际上是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的总称。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在北方,由于当年生产的河蟹苗不能长到商品蟹规格,扣蟹要经过越冬后,第二年秋天才能达到商品蟹规格。另外,秋季正是大部分河蟹收获的季节,价格较低,若要经过越冬,在春节或第二年开春后出售,价格就会很高,所以说一般的河蟹养殖户都会采用越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河蟹养殖一般是放养当年培育的幼蟹,再经一年养成商品蟹,养殖周期长、成本高。为改变这一传统的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97年4—9月份承担了市水产局等部门下达的水产课题项目──河蟹大眼幼体当年育成商品蟹的试验,现将项目实施方法和实施效果介绍如下:.一、仔蟹培育1、培育池准备:培育池为我场原有的罗非鱼越冬池,水泥结构,排水便利。每个小池25m2(深1.5米)共用3个小池。池顶为太阳能板覆盖,保温性能良好。大眼幼体投放前,池底垫土25cm,同时栽种水花生约占池面1/3,进水30cm。进苗前一星期用1ppm漂白粉消毒,离地底…  相似文献   

11.
自1973年起,有关单位就在本市梁子湖等湖泊进行蟹苗的人工放流工作。一般认为,蟹苗在湖泊中成活率不高,通常回捕率只有2~5%,有的仅为1%左右。近三年,我们改投放蟹苗为投放一龄幼蟹,效果较为显著。现将本市主要湖泊1988年生产河蟹的效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条件地理条件:投放幼蟹的工作分别在移山湖、虾子径、涂正湖和红莲池进行。这些湖泊位于长  相似文献   

12.
河蟹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之一。近几年来,我国的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河蟹养殖也已形成规模化,但同时也带来了种质、资源、环境及病害等诸多问题。由于持续过度捕捞,河蟹的天然资源每况愈下;不同水系间河蟹的盲目引种和苗种的无序流动,造成种质混杂与种质严重退化,种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河蟹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绝大多数湖泊等大水面已开展了河蟹养殖,养殖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养殖环境不断恶化,病害频繁发生。为了我国河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针对当前河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一次整理和规范。 新年伊始,本刊特约上海水产大学王武、成永旭、李应森三位教授推出有关河蟹的专题讲座,对河蟹的生物学、河蟹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仔蟹培育技术、1龄蟹种培育技术、商品蟹养殖技术、蟹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提高鱼种养殖效益和河蟹快速养成技术,我们于1996年进行了“V期幼蟹、青虾、鱼种同油混养”生产性试验,获得了成功,每hm2水面生产鱼种2425kg,青虾92.skg,成蟹187.18kg,总产值9.69万元,毛利润5.15万元,效益是单纯养鱼种的3倍。河蟹当年大眼幼体养成商品蟹,平均规格105g/只,群体增重124.78倍,回捕率59.42%。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技术经验l、材料与方法里.且试验他条件。试验地在江苏省盐都县水产养殖场,面积Zhzn,南、西两端离他埂sin处挖一条宽11.sin、深1.4米的沟,所控上用于加高加固四周圩堤,使滩面可提…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嘉兴市郊区有五处精养外荡混养河蟹,共放养蟹种37.9公斤,计20,060只,平均规格为530只/公斤,捕起成蟹1,412.5公斤,约14,125只,即放养1公斤蟹种,捕得37.3公斤成蟹,起捕率达70.41%,若蟹种成本按40元/公斤,成蟹价格平均按24元/公斤计算,则每投放1元蟹种,可捕得成蟹22.36元,投入产出之比为1:22.36。  相似文献   

15.
成蟹养殖是指将幼蟹养成商品蟹的过程。目前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发展较快,技术趋于成熟。以养殖水域的类型来划分,主要有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河沟养蟹等。  相似文献   

16.
培育蟹种控制性早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蟹种,俗称扣蟹,一般指规格为2克以上的一秋龄幼蟹的统称。蟹种性早熟是目前我国发展河蟹养殖中主要问题之一,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主要养殖区普遍存在,已引起各界特别是广大养殖户的高度关注,现就笔者在实践中所积累的数据与对策措施,撰文仅供参考。一、河蟹性成熟及人工培育蟹种性早熟的主要特征1、河蟹性成熟特征河蟹在湖泊、草荡等天然水域中一般两年性成熟。性成熟前,河蟹个体较小,壳色淡黄;雄蟹步足尤其螫足上的刚毛短而稀疏,资足掌部上下两面尚无刚毛,雌蟹腹脐也未长足,仍呈三角形,尖端较窄,紧贴身体,不易分离。…  相似文献   

17.
河蟹在生命周期中有两次越冬,第一次是扣蟹培育,第二次是亲蟹培育或者成蟹暂养到来年出售。不管哪次越冬,对河蟹来说都是一件很严重的挑战,如果管理不善,成活率会很低,导致效益低下。下面分别对扣蟹培育和成蟹暂养来简要说明怎样管理才能提升河蟹成活率及质量,以取得好的效益。一、扣蟹培育养殖户放养扣蟹一般在春节前后,部分养殖户到3-4月份才投放苗种。作为扣蟹培育户,如何做好扣蟹的越冬管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苗种质量,我们建议抓好以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1976,(12):30-30,22
当前市场上出售的大螃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因脚上有毛,又称毛蟹。因生长在江、河、湖泊,又称江蟹、河蟹、湖蟹。  相似文献   

19.
我县联合乡红光行政村养蟹户鲁炳森,近两年来养殖河蟹年年喜获丰收。他从成鱼养殖套养鱼种这一技术措施中得到启发,采用成蟹、蟹种、幼蟹多级轮养的技术,使养蟹成本和风险大大降低,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7年7月他在一口约70亩的低洼田中投放幼蟹(2000只/公斤)5万只,当年底收获规格为50~75克的成蟹300公斤,收入21000元,收回当年投资,另外地中还育成大规格幼蟹约2万只21998年8月份投放规格为2000只/公斤的仔蟹1万余只,9月份又投放规格为1000只/公斤的幼蟹2.2万只,1998年10月共起捕成蟹1250公斤,平均规格110克/只,成…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省稻田和大中水面养蟹而言,掌握河蟹商品蟹池塘暂养越冬技术是非常有益的。我省稻田养殖的河蟹一般在8月20日左右,也就是稻田放水时捕捞,但此时河蟹大多蟹肉不饱满,不受市场欢迎,应将捕出的河蟹放人池塘中继续暂养,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另外,湖泊、水库等大中水面养殖的河蟹秋季捕捞量较大,不易在短时间内销售完,且易逃逸,也需要池塘暂养。商品蟹池塘暂养越冬不仅可以起到提高河蟹的肥满度、增加体重、改善河蟹品质、变软脚蟹为硬脚蟹的作用,还能避开秋季河蟹大量集中上市(此时河蟹价格较低)。在淡季价格较高时销售,可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