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晚蜜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晚蜜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硬度、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的影响及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5℃热水处理3min对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保持有显著作用,对贮藏过程中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其机理可能是热处理抑制了膜脂过氧化物(MDA)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以6个苹果品种为试材,测定贮藏前与贮藏5个月后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华红’贮藏前果实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总酸与维生素C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贮藏前后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澳洲青苹’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贮藏后各营养指标下降幅度较小,有高酸、多汁的特性,生食品质中等,主要用作果汁加工;‘望山红’与‘寒富’贮藏前果实的营养成分含量高,味道纯正,但贮藏后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适宜鲜食;‘岳帅’与‘金冠’贮藏前果实硬度、总酸、维生素C含量较低,贮藏后硬度、总酸含量下降幅度大,适宜鲜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华硕‘’华冠‘’美八’和‘华瑞’4个苹果品种果实贮藏期间质地软化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变化,为预测果实品质及货架期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法测定果肉贮藏期间质地参数,分析TPA指标和营养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华瑞’和‘美八’在贮藏6 d内硬度和脆度显著下降‘,华硕’在30 d内‘、华冠’在50 d内,果肉硬度和脆度缓慢下降;4个苹果品种之间弹性、黏着性、胶着度和咀嚼度与硬度和脆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期间波动不大,可滴定酸含量较为缓慢地下降,维生素C含量整体呈较为快速下降的趋势;果肉硬度、脆度、胶着度、咀嚼度之间以及可滴定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4个苹果品种在贮藏期间除维生素C含量外,其他营养物质流失缓慢,不同贮藏阶段果实的营养价值不尽相同,结合质地参数的变化可得出室温贮藏条件下‘华瑞’和‘美八’在贮藏6 d时硬度和脆度已经明显下降,而‘华硕’最佳贮藏时间为30 d,‘华冠’为50 d。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油桃采后保鲜新技术,提高其采后贮藏品质,本研究以‘126油桃’为试验材料,采用200μmol/L褪黑素对油桃进行浸泡处理,研究室温(25±1)℃贮藏时,褪黑素对油桃采后的腐烂指数、失重率、呼吸强度、硬度、V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00μ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及贮藏后期的失重率,抑制果实呼吸强度的增加,提高糖酸比,并有效延缓油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使油桃在贮藏期内仍能保持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1-甲基环丙烯和温度对桃和油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秦光2 号’油桃和‘秦王’桃为试材, 在0 ℃和5 ℃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 对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 0 ℃的贮藏温度能显著降低秦光2号油桃和秦王桃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 减缓果实软化。1μL·L -1的1-MCP 处理能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 抑制果实软化, 减少果肉褐变,但对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找到适合金秋梨的天然保鲜剂,以金秋梨为试验材料,采后以0.1g/L水杨酸溶液浸泡处理金秋梨果实,研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结果表明:0.1g/L的水杨酸溶液可以延缓金秋梨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且贮藏末期,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35、1.34、2.14、2.02倍。同时,0.1g/L的水杨酸溶液可以降低金秋梨果实的呼吸强度,并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对金秋梨果实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1 L/L的1-MCP处理秦美猕猴桃果实后入冷库贮藏,3个月后取出置于室温下,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定期测定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时间,有效延迟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降低维生素C含量损失,保持果实良好外观品质和较高营养价值,保存猕猴桃固有风味。  相似文献   

8.
采收期对‘新梨7号’梨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泊头‘新梨7号’梨为试材,研究了4个采收期(盛花后106、116、126、136 d)果实在常温[(20±0.5)℃]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重和种子颜色指数增加,果肉硬度下降,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采收期2(7月30日采收,盛花后116 d)果实最高;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和Fv逐渐降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随着货架期延长,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果皮颜色L*值和a*/b*值增加,h?值下降,Fo升高,Fm、Fv、Fv/Fm降低,种子颜色指数和腐烂率增加;采收期2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可保持较高水平,口感较好,果面具红晕,且果实腐烂率较低,贮藏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新梨7号’在河北省泊头地区长期贮藏的适宜采收标准为:果实7月下旬至8月初采收,果实生长发育期110~120d,种子颜色1/2左右变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果肉硬度≥5.0kg/cm2。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作为‘新梨7号’贮藏期间果实衰老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纸箱、泡沫箱、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LDPE膜(低密度聚乙烯)、铝箔和PVDC膜(聚偏二氯乙烯)等6种不同材料包装紫果西番莲,常温贮藏,比较不同包装处理的果实贮藏品质。结果表明:贮藏12d期间,以HDPE膜包装的西番莲贮藏效果最好,HDPE膜包装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桃品系‘3-18’为试验材料,通过对‘3-18’桃喷施不同浓度和次数的氯化钙及对果实浸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的果实生理指标,以探讨能够显著提高‘3-18’桃果实品质的适宜钙处理及其浓度,为桃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喷钙、浸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3-18’桃果实品质;其中,浸钙处理效果更好,且随浸钙浓度的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硬度有增加的趋势,而可滴定酸含量有递减的趋势,经试验结果及综合因素考虑,浸4%氯化钙最为经济实效。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鞍山坡地和沈阳坡地、平地栽培的‘南果梨’,测定常温贮藏下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同时比较常温和4℃下1-MCP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原产地鞍山坡地‘南果梨’果实在常温贮藏下的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沈阳坡地的,沈阳坡地的高于平地的;常温1-MCP处理能更好地延缓果实可滴定酸分解和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使‘南果梨’在采后室温贮藏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1-MCP 1.0、1.5、2.0、2.5和3.0mg/L分别熏蒸采后西番莲24h后于室温下贮藏,测定贮藏12d期间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浓度梯度中,以1.0mg/L熏蒸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期间能较好地抑制果实呼吸强度,维持果实较高硬度、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了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岳冠’苹果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钙肥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单果重、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的中后期也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钙肥处理可以降低果实失重率,减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速度,提高果实耐贮性。综合比较认为,果蔬钙处理的果实贮藏期间品质优于其他钙肥处理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贮藏温度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桃新品系‘佳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桃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贮藏较常温、10℃和热激处理贮藏,能较好地保持‘佳红’桃果实贮藏期间糖、酸的含量,延缓桃果肉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的增加,推迟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延缓桃果实膜脂过氧化的发生,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金冠’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喷施不同钙肥的苹果在聚乙烯保鲜膜包装(MAP)、果蜡涂膜、壳聚糖涂膜等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冠’苹果在不同贮藏方式下,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的腐烂、失重、硬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程度均有一定的延缓效果,同时抑制了维生素C的降解。适宜的贮藏处理对苹果果实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其中1%浓度的壳聚糖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岳华’‘富士’‘寒富’苹果为试材,采用果实打蜡方式,以不涂果蜡作为对照,通过观察果实外观变化、测定果实乙烯生成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失重率,研究果蜡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打蜡技术在采后苹果贮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技术方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果蜡处理果实后,果实表皮更加光泽鲜亮,显著延后了果实转色期,延缓了果实抗坏血酸和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硬度的下降,降低了果实乙烯生成量和失重率,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采后果蜡处理改善了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七八成熟‘丰香’草莓果实为试材, 研究了45 ℃热水处理15 min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应,并采用RT2PCR技术探讨了热水处理对草莓果实贮藏过程中乙烯合成相关基因及乙烯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热水处理显著抑制贮藏期间果实花青素积累, 减小果实失重率、腐烂指数, 缓解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 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促进维生素C含量下降, 同时抑制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 明显延长果实贮藏寿命。RT-PCR 分析结果表明, 热水处理明显抑制贮藏期间草莓果实ACS、ACO、乙烯受体( ETR1和ERS1) 基因的表达, 但对EIN1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热水处理延缓草莓果实衰老可能与其抑制乙烯合成及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为试材,研究了3个采收期果实在20℃常温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组织膜透性、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以及果实腐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采收越晚,果肉和果心的相对电导率越高。9月1日(盛花期后138d)采收的果实,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保持较高,但单果质量低,果面着色差,果皮的膜透性强;9月19日(盛花期后156d)采收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固酸比高,果皮颜色亮(L值高)、着色好,但贮藏后期,果实维生素C含量下降明显,腐烂率较高,贮藏时间短。9月10日(盛花期后147d)采收的果实(种子颜色3/4左右变褐、可溶性固形物为11.04%、果肉硬度6.36kg/cm2),能保持果实相对较高的硬度、维生素C含量和固酸比,口感较好,贮藏30d时,果实腐烂率相对较低,贮藏效果最好,商品性最高,可以作为红香酥梨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长期贮藏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果蔬》2012年第1期《热和钙处理冬枣贮藏试验》(作者李宁等)报道,以“沾化冬枣”为试材,研究了45℃热水、氯化钙2%溶液、45℃氯化钙2%溶液对冬枣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45℃热水、氯化钙2%溶液、45℃2%氯化钙溶液处理后在(0±1)。℃贮藏均可保持冬枣贮藏品质,有效地抑制了贮藏期冬枣呼吸跃变,保持了冬枣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质对‘春美’桃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桃树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露地‘春美’桃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试验树罩红、蓝、绿、白4种不同颜色的薄膜,测定透过薄膜的光质、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结果】绿膜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白膜处理下最低。红膜和白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蓝膜和绿膜。蓝膜的叶绿素荧光中F0、Fm和Fv/Fm参数最高,白膜最低。同时白膜处理下果实着色最好,绿膜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红膜处理下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蓝膜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白膜处理下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结论】白膜处理果实着色最好,绿膜可提高果实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