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传统河道治理未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平衡问题,因此对河流生态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分析传统河道整治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讨论了基于生态和谐理念的河道整治理念与方法,提出必须在考虑河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对河道进行适度整治。介绍了基于和谐理念的河道整治工程范例,同时讨论了河道整治工程的生态型工程材料。新型生态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能力、良好的柔性及整体结构,选择适宜的新型生态整治工程材料,既能满足河道治理标准,又有利于河流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河道整治工程虽解决了防洪和灌溉等主要问题,但因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且受传统工程材料的局限,对河流生态系统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文章以沩水河道综合治理为例,讨论河道治理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河道整治的基本原则。介绍了三个河道整治工程范例,同时介绍了生态型工程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态恢复能力、良好的柔性及整体性,且便于施工经济合理,较为适合河道治理项目,可推广提倡。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区域水体环境,南通市通州区对该地区河道进行生态修复,采用污水口预处理、底质处理、生态浮岛及直接补给部分生物物种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手段,并辅以调水、生态清淤、岸坡修复等工程措施.经过4个月的整治,河道恢复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在河道护岸工程及生态治理中采用了格宾笼石防护技术,既解决了河道冲刷防护问题,又与周边城市人居环境相协调,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护岸结构,为后续岸坡的生态治理奠定了基础,实现了防护和生态修复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农田水利投入的增加,农村中小型河道相继得到整治,为了减小对河道两侧换生态环境的影响,按照我国农村特点,在已有河岸护坡治理技术的基础上,加大新型生态护坡治理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农村河流整治工程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合防洪、环境整治和水生态恢复一体化,是河流治理的现代综合治理模式。当前现有水生态保护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裁弯调直河道、河道过度渠化和硬化,同时,工程性治理也造成水污染加剧,而超量的取水又造成河流的生态失衡。要建立以水利工程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为核心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应在河流治理时尽可能地减少硬化和渠化,积极实现生态护岸。同时,还应将控制过量抽水与河流污染作为河流治理的两大主线,并重视和加强河流治理的后期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周围的中小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湖南省城镇水环境尤其是河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生态建设和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中小河流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和水质改善系统,并对堤岸进行生态修复等河道治理技术措施的研究,为类似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河道护岸大都以硬质材料为主,隔绝了河流与岸坡间的水力联系,带来了河岸带生境条件单一、生物群落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退化等弊端;因此,实行生态护岸是今后护岸工程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荆江河段河岸带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影响河岸带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生态适应性、繁殖容易性、水土保持能力、生态安全性原则和经济价值性等原则筛选了可用于荆江河岸生态护岸的典型植被物种,可为荆江河段的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村河道水环境恶化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当前农村河道的现状,对农村河道水环境日益恶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提出了农村河道水环境恶化的对策,即通过对河道采取岸坡生态整治、加大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力度,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才能切实改变当前农村河道脏、乱、差的现状,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加强了对河道的治理,然而在对河道的整治过程中并没有遵循自然规律,造成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破坏。水是人类生命之源,而河道河流为水之源,因此,加快河流生态恢复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河道治理及河流生态恢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阐明河流生态恢复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河道水系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生态河道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河道岸坡的3种模式,针对岔河的水质状况,设计出满足岸坡稳定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开放性生态河道岸坡系统,以符合建设生态德州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由于高原地区近自然河道自身的特点,单一的工程措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在阐述高原近自然河道自然特性和生态河道治理内涵的基础上,从水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原生态型、工程生态型、生物修复型3种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不同模式适用条件,对高原地区河道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东川区深沟流域生态工程治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了东川区深沟生态环境的资料及数据,同时对现阶段实施的生态工程治理项目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实施生态工程治理后增加了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减轻由于坡面及细沟侵蚀所产生的沟岸崩塌、滑坡等,提高流域内的土壤稳定性,项目的研究也将为中国山区城镇泥石流沟谷的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漫溢干扰后边坡、坡中和坡底幼苗的物种组成、密度、幼苗周边的环境条件及土壤种子库的差异来分析漫溢干扰过程中,微地形对幼苗定居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地形对幼苗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很大.漫溢干扰后,位于边坡、坡中和坡底幼苗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指数在0.01的水平上差异极显著,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0.0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2)微地形对土壤盐分含量影响很大.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除HCO3-和K+外,边坡、坡中和坡底的pH值、C023-、SO24-、Ca2+和Mg2+各指标在0.01的水平上差异极显著;全盐、总盐、Cl-和Na+各指标均在0.05的水平上差异显著.(3)微地形通过改变幼苗定居的环境条件,进而影响幼苗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微地形中,幼苗库的各种生态指标均小于对应的土壤种子库的生态指标,从坡底到坡中到边坡,除单位面积上的植被密度外,土壤种子库和幼苗库的各项生态指标的变化趋势均不同.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导致区域内形成水库型消落带,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消落带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本项目主要研究坡面泥沙流失起动条件及程度与边界坡度与波浪的关系,通过室外考察与室内模拟研究的方法,以浪高为自变量,坡度为因变量,制作波浪冲刷土坡试验模型,分析变量之间关系,得出消落带坡度变化速度随时间由快到慢,并趋于某一稳定值:坡度稳定值在17°-28°范围内并随着浪高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为今后的消落带研究提供具体的数据和变化规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上海河道新型护岸绿化种植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上海的河道纵横交错 ,水资源丰富 ,岸绿水清 ,俨然是上海的一景 ,在上海三年多的河道整治中 ,固土护岸的“绿色项链”工程正成为广大市民与园林工作者翘首以待的热点 ,面对上海复杂的河道水岸形式 ,因地制宜合理的护堤结构与模拟自然的湿地生态绿化系统亦将为水利与园林工作者所运用  相似文献   

17.
生态补偿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之一,作为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以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潮河水系发源地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为研究区,结合实地调研和相关统计资料,选取县域经济发展、退耕还林工程、稻改旱工程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健全完善当前生态补偿的机制,以期对流域上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增强  刘静霞  吴怀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20-10522
探讨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与研究现状,分析了植物与河流生态修复的关系。以郑州市城区的骨干河道贾鲁河为例,介绍了工程概况、场地现状、河流水质及土壤调查检测情况。通过梳理贾鲁河治理段及河滩区域的水系,指出贾鲁河生态修复工程最终形成"一廊、一核、五区"的生态空间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滨水区的植物配置方式,强调将水生植物与城市滨水区相结合,建设自然生态型河道,将成为现代城市滨水区生态改造的新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9.
农业流域的河流生态护坡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区为例,研究农业流域的河流生态护坡技术。针对农业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征,重点研究土壤生物工程这一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在机场镇生态河道示范区内尝试应用多种土壤生物工程护坡技术。2004年春季示范区的河流生态护坡工程全部竣工后,对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效果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土壤生物工程护坡技术非常适用于农业流域的河流坡岸,河岸植被群落得到了良好恢复,河流的坡岸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以花岗岩残积土工程特性研究为基础,从结构面和非应变损伤效应2个方面研究福建省花岗岩路堑边坡稳定问题.将改进简化Bishop法应用于路堑边坡,结合算例,对总应力形式的改进简化Bishop公式进行分析与验证;利用复合体损伤模型和剪切试验统计数据,分析探讨坡体和结构面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并提出取值建议.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并为边坡稳定问题的损伤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