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普及,食用菌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品种不断增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各种食用菌以后留下的固体废物叫蘑菇渣,简称菇渣,又叫菌糠、菌渣、下脚料等。在种植蘑菇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大量废弃的蘑菇料渣产生。生产实践表明:100kg培养料,收获100kg鲜菇后,还可以得到60kg菇渣废物。食用菌生产者在蘑菇采收后,感到麻烦的是留下来的废料既占在地方,又污染环境。利用蘑菇渣和粗纤维降解菌种通过发酵配制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2.
香菇废料栽培鸡腿蘑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鸡腿蘑学名毛头鬼伞 ,俗称鸡腿菇。其肉质肥厚、营养丰富 ,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和降低血压之功效 ,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价值的食、药兼用菌。中牟袋栽香菇发展迅速 ,每年产生大量的香菇栽培废料 (菌糠 ) ,这些木屑废料既不能作肥料 ,又不能作燃料 ,常堆积在菇棚附近 ,成为食用菌生产中的重要污染源。为使香菇废料得到再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广大菇农的种菇经济效益。我们试验了利用香菇废料栽培鸡腿蘑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1 季节安排鸡腿蘑属中低温型菌类 ,菌丝生长温度以 2 3~ 2 8℃为宜 ,子…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2006,(6):21-21
近年来,食用菌业发展迅速.其副产品——食用菌废菌料也越来越多。农户可以利用这些废菌料饲喂育肥猪,比喂米糠效果要好,可达到玉米的饲用效果,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生产是我国许多农村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有的农民将栽培食用菌后的栽培料当作废料处理,让人感到非常可惜。殊不知,  相似文献   

5.
将食用菌生产的废菌料经过无害化处理,作为育苗基质再利用,既可降低育苗成本,又可解决了食用菌废菌料处理难题。介绍了自制生态基质培育黄瓜壮苗的关键技术,为菜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菌渣栽培姬松茸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菌渣栽培不同食用菌的报道较多,而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姬松茸的试验国内尚未见到详细报道.为了缓解杏鲍菇菌渣的激增,找出一条合理利用杏鲍菇废料的途径,试验利用不同的杏鲍菇菌渣含量,设置5种配方,进行堆制发酵,堆制后的培养料进行常压灭菌,栽培姬松茸,通过对发酵料的温度、菌丝生长势、染杂率、出菇周期、生物转化率、成本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中添加15%的杏鲍菇菌渣,即降低姬松茸栽培的成本以产生经济效益,又由于姬松茸采收潮数较多,分解培养基比较彻底,废料可直接还田以产生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一、利用食用菌废料制作菌种和种菇食用菌废料若菌丝生长较好,培养料未被杂菌污染,便可将其晒干粉碎后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新原料中,一般用于制作菌种和做栽培料。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生产废料的合理处置和利用一直困扰着菇农,其积聚数量之大已严重威胁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掠夺式农业生产使土壤退化现象严重,土壤质量急剧降低,肥力匮乏长期得不到有机补充,而作为废弃物的食用菌生产废料正是沃土培肥的上佳基础原料。本文详尽探究食用菌废料农用的资源优势,并对其在改良土壤肥力方面的优势作用进行深度剖析,以此为菌糠堆肥农用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食用菌生产中,任意丢弃或堆制废料,是目前食用菌肥料处理上存在的一大问题.食用菌废料可以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重复利用:菌糠用于双孢菇制种,废料做家畜、家禽饲料,做农家肥料、燃料,做蔬菜育苗时代替覆土,提取激素和农药,废料饲养昆虫等.2001~2003年,周口市8县两区对食用菌废料综合利用的累计经济效益达2.5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将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影响降到最低,科研人员在食用菌栽培中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优势,降低栽培食用菌的成本,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重点对如何利用农作物废料或食用菌菌糠栽培鸡腿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用锯木屑、农作物秸秆等培养料栽培食用菌发展很快,而出菇后的废弃物——菌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食用菌栽培产业的不断发展,菌糠如何利用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用菌糠作饲料、肥料以及栽培其它菇类的研究报道屡见不鲜。但是,用菌糠作肥料的增产作用机制的研究,目前报道尚少,本文主要研究菌糠对土壤的培肥作用以及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现将1989~1990年二年的工作初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宁波农业科技》2007,(2):13-13
白本长崎大岗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了利用食用菌渣作饲料生物添加剂。目前,食用菌的栽培基一般是利用农作物秸秆、锯木粉等基料,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菌丝大量分泌出可分解粗纤维的酶,使栽培基中的粗纤维裂解成为可吸收的营养素。食用菌收获后,栽培基则成为菌渣,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产量居世界之首,随之产生的大量菌渣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为解决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食用菌菌渣的主要营养成分,提出目前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二次栽培、转化为有机肥、制作无土栽培基质、生物修复、饲料加工等。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缺乏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利用水平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机制不健全等几个方面,对此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实践证明,通过循环农业模式,将食用菌菌渣实现资源化利用,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但要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还应重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充分发挥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的价值,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菌糠饲料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正> 目前,食用菌在我国广大地区已普遍栽培,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袋料栽培法的应用,其下床料一菌糠的产量在逐年增加。近年来,菌糠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资源,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饲养研究,现将这方面的材料综述如下。一、菌糠的饲用价值及其安全性作为饲料的菌糠,主要是采收平菇、香菇、凤尾菇等食用菌后的下床料。食用菌的种类以及培养基原料不同,其菌糠的营养价值也不同。收菇2~3茬后,菌糠的营养价值见附表。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菌糠作为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既能避免污染、浪费,又能促进绿色农业发展。阐述了菌糠再利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菌糠再利用研究的发展方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有机物料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效果,选用牛粪、醋糟、食用菌菌渣和绿化粉碎废料,设定14种配比对盐渍土进行处理,定植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做生长试验,并定期测定土壤全盐含量和pH。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对土壤全盐含量和pH的改善作用不同,其中以用量较多的醋糟、食用菌菌渣和绿化粉碎废料与较少量的有机肥配合施用,即牛粪∶醋糟∶食用菌菌渣∶绿化粉碎废料为1∶3∶3∶3(体积比),对土壤改良效果较好,且在此条件下种植的金银木能获得最大生长量。在评价土壤改良效果方面,生长量指标(株高、冠幅)比生理指标(叶绿素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兴隆县和平泉县是承德市两个食用菌生产大县,当地农民靠栽培食用菌走上富裕道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每年处理数以万吨的废菌糠成为难题。据统计,生产食用菌每100公斤培养料,可收鲜菇100公斤,还剩下菌糠60~70公斤。两个县年栽培食用菌近亿(盘)  相似文献   

18.
《闽北农业科技》2006,(1):12-12
日本长崎大岗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出了利用食用菌渣作饲料生物添加剂。目前,食用菌的栽培基一般是利用农作物秸秆、锯木粉等基料。在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中,菌丝大量分泌出可分解粗纤维的酶,使栽培基中的粗纤维裂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素。食用菌收获后,栽培基则成为菌渣,但其中仍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和食用菌丝以及未被吸收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每年食用菌培植中的废料(菌糠)产出很大,这些废料如果不及时进行妥善的处理。将会造成环境污染。生产调查显示。当前农户对菌糠处理的方法是:做燃料或直接丢弃,只有5%的菌糠做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20.
十几年来,新宾县陆地香菇产业发展规模较大,栽培物料出现增长势头。一直以来,陆地栽培香菇出菇后的废弃料都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没有研究废料利用问题。近几年,由于气候的原因,香菇陆地栽培模式逐步向冷棚菌柱联体模式转变,因此,每年出现了很多的废弃菌棒。今年仅冷棚香菇就发展了1560棚,出菇后将有700万千克的废弃菌棒。在这些废弃料中还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可以再利用,但是菇农一般都作为燃料烧掉,十分可惜。怎样让这些废弃料变废为宝,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循环式发展?我们经过市场调查和多方探讨,最后锁定利用废弃料栽培草腐菌,不但可以依托新宾县的气候优势、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还可以解决菌、林矛盾,是农民致富的又一新途径。为此,我们研制出一种菌筒式草腐菌(小白平菇和姬菇)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