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枣果冷藏保鲜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1个枣树品种进行了鲜果冷藏保鲜试验,证明不同品种贮藏效果不同。以耐贮性中等的金丝小枣为试材,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和保鲜处理,证明不同处理与对照冷藏效果差异不明显,说明金丝小枣保鲜贮藏的技术关键是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药物处理可以简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甜樱桃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但是其果实不耐贮藏,研究其果实的贮藏保鲜技术对甜樱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病害、成熟度对贮藏的影响及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对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不同的保鲜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果实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腐烂率,提高贮藏品质。但是目前甜樱桃果实贮藏保鲜措施仍以低温冷藏为主,保鲜效果较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甜樱桃果实寻找无毒、经济、高效的贮藏方式仍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另外,需要加强贮藏保鲜技术的推广、果实运输保鲜措施及贮藏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毛竹春笋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毛竹春笋在1℃左右的恒温冷库下,采用5种方法进行贮藏保鲜,结果表明:带壳鲜笋采用抽气速冻冷藏方法的效果最为理想,可贮藏3个月以上;其次是带壳鲜笋抽气冷藏;而一般冷藏和剥壳后进行贮藏,其保鲜期都很短。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大量贮藏毛竹春笋可采用抽气速冻冷藏方法进行保鲜。  相似文献   

4.
冬枣气调保鲜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冬枣为品质优良的鲜食品种,色泽艳丽,光亮悦目,皮薄肉细,入口无渣,质脆汁多,甜醇清香。果肉富含维生素C,营养丰富。近几年,随着冬枣产业的迅速发展,应用保鲜技术延长冬枣供应期的问题显得更加重要。目前在果品保鲜贮藏技术中,气调技术保鲜贮藏效果优于一般冷藏效果。当前有关冬枣气调贮藏技术方面的研究资料很少,为适应市场需要我们对冬枣气调保鲜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板栗贮藏保鲜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文  张良富  王力  傅松玲 《经济林研究》2009,27(3):108-114,123
为给板栗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概述了板栗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贮藏保鲜期间板栗质量下降的主要表现(栗实的腐烂变质、风干失重,栗实的发芽);影响板栗贮藏保鲜的因素及机理(贮藏期间栗实的生理变化,不同产区不同品种板栗的耐贮性,不同的采收和堆制方法,贮藏保鲜场所的环境条件);贮藏保鲜期间防止板栗损耗的主要措施(贮藏前的科学准备和防止栗实发芽);板栗贮藏保鲜的几种方法(简易贮藏、低温冷藏、辐射贮藏、气调贮藏和空气离子贮藏)。  相似文献   

6.
为给青皮核桃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以强特勒、晋龙、清香、香玲等品种和混品(各个品种的混合)为供试品种,采用PE40、PE50两种厚度的气调袋包装,以鲜果保鲜剂作熏蒸处理,研究了不同熏蒸和气调袋处理对不同品种核桃贮藏期间核仁含水率的影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冷藏第0~45天,每隔15 d核仁含水率显著下降1次,冷藏第45天后,其含水率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而冷藏第60天其含水率分别上升至冷藏第45天、第30天的水平,冷藏第75天其含水率上升至冷藏第30天的水平,冷藏第90天其含水率上升至冷藏第15天的水平;各品种的核仁含水率,清香最高,香玲最低;各熏蒸处理的核仁含水率均显著高于不熏蒸处理的;不同厚度气调袋对核仁含水率的影响均不显著。文中综合分析认为:为了保持较高的核仁含水率,保留其口感,青贮核桃冷藏应选择熏蒸处理,以PE40的气调袋包装,以此方法和气调袋处理与包装的清香品种核仁的贮藏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7.
枣果冷藏保鲜试验研究再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多种消毒、防腐保鲜方法处理枣果,并用不同厚度和大小的塑料薄膜包装,证明在一定的上,用高锰酸钾作为乙烯吸附剂。并配以合适包装,在低温高湿的冷库条件下,储藏效果较好。储后两个月,鲜果率达66%以上。品种间的比较表明,冬枣较梨枣、金丝小枣耐藏性好,储后两个月,鲜果率达91.67%以上。  相似文献   

8.
对板栗贮藏保鲜方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贮藏保鲜目的要求和实际条件来合理应用。对于贮藏量大、贮存期长、保鲜质量要求高的单位,宜应用机械冷藏方法。对于缺乏冷藏设备条件的单位和广大农户,可应用常温贮藏法。  相似文献   

9.
木奈李在常温条件下难以贮藏保鲜。经对木奈李的贮藏保鲜进行研究 ,用保鲜剂处理的木奈李冷藏保鲜 3 0~4 5 d,好果率达 95 %以上 ,果实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板栗五种贮藏方法和贮前种子的药剂处理对其贮藏保鲜率的影响,指出:湿砂和湿木屑层积堆藏的贮藏保鲜率高,同时具有催芽作用,可作为种用栗的贮藏方法;罐藏和冷藏贮藏保鲜率也较高。可作为食用栗的贮藏方法;板栗贮藏前,一定要经过药物处理。  相似文献   

11.
Nai李在常温条件下难以贮藏保鲜,经对Nai李的贮藏保鲜进行研究,用保鲜剂利用的Nai李冷藏保鲜30-45d,好果率达95%以上,果料风味较好。  相似文献   

12.
贮藏温度是关系贮藏保鲜成败的关键因素,测定大樱桃中晚熟品种先锋在低温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确定了樱桃冰点测定所需冰盐混合物的适宜混合比例为冰:盐=4.6:1;先锋樱桃果汁的冰点温度为-1.6℃~-1.7℃左右;先锋樱桃的冷藏保鲜温度应维持在-1℃~1℃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以地方特色品种贵妃枣为试材,系统地研究果实采后生理、采收成熟度、采后处理方法,草酸、臭氧、涂膜等不同处理对贮藏果实生理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贮藏保鲜条件,形成采后处理技术规程,为贵妃枣的贮藏保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板栗水选后,用KMnO4溶液浸果,捞起沥干,分成散贮、打孔袋贮,三种保鲜液膜处理后再打孔用5种不同方式进行袋贮藏。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板栗保鲜均有一定效果,其中以海藻酸钠保鲜液膜和水果保鲜蜡液处理效果最好,失水率、腐烂率低,好果率较高,色泽鲜亮,颗粒饱满,口感好。  相似文献   

15.
保存温度对红山茶组物种及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固体培养基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红山茶组3个物种及山茶6个品种的花粉发芽力.结果表明,3个物种冷冻温度下贮藏效果比冷藏温度效果好,室温密封条件下花粉的发芽率讯速下降;6个山茶品种在室温条件下,花粉发芽力下降较快,冷藏温度贮藏花粉效果也不理想,冷冻温度(-18℃)密封贮藏1a后发芽率保持在34.83%;鲜花枝水培3 ~ 4d内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5种含栀子的不同中草药熬制剂处理黄花梨,在室温条件下贮藏15d,分析了贮藏期间黄花梨的贮藏品质和保鲜指数变化。结果表明,栀子熬制剂对黄花梨具有防腐保鲜作用,可延缓黄花梨贮藏品质的下降。栀子、栀子+大黄处理的保鲜效果较强,可显著降低果实腐烂率和保鲜指数;果实腐烂率分别比清水降低74.12、78.36;保鲜指数分别比清水降低46.64、52.06;栀子与栀子+大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贮藏方法的比较,表明日本栗在常规沙藏3个月时,腐烂率在30%以上,当地油栗不到10%;日本栗低温冷藏效果较好,不论采用何种冷藏处理,贮藏3个月,好果率均在85%以上,尤以低温麻袋包装冷藏效果最好,好果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板栗采后高CO2冲击处理对品质和耐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大红袍”板栗为试材 ,研究 0℃下 30 %~ 80 %的高CO2 冲击处理对板栗冷藏品质及耐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CO2 冲击处理可显著促进板栗乙醇的积累 ,提高乙醇脱氢酶活性 ;适度冲击处理使板栗在贮藏期间淀粉水解速率降低 ,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冲击处理对板栗风味有显著影响 ,30 %~ 80 %CO2 处理超过 2 0d ,板栗会出现不同程度异味 ,并且在一定限度内异味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消除 ,恢复正常风味 ;若CO2 强度过大 ,则异味很难完全消除 ,并会对板栗造成了不可逆伤害。板栗采后在 0℃下用 4 0 %的CO2 处理 2 0d后再进行冷藏 ,既可以延长板栗的贮藏期 ,又能提高板栗的贮藏品质 ,整体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大棚栽培的6个台湾青枣品种盛花期花粉为试材,设置4种贮藏条件,以便确定台湾青枣花粉贮藏的最适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不同品种贮藏前、后花粉萌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冷藏干燥条件最适合台湾青枣花粉的贮藏,绝大多数品种的花粉可以贮藏20天以上;(2)在冷藏干燥的贮藏条件下不同品种花粉的耐贮藏性差异显著,贮藏20天后,除2号"黄冠"外,其他各品种花粉贮藏率都可达65%以上;(3)不同品种花粉贮藏后萌发率的差异主要在于各品种贮藏前花粉萌发率的差异,所以在杂交育种中应把花粉萌发率和贮藏率作为品种选择的重要依据,以提高杂交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用蜡、杀菌剂和高酸钾处理采后的油梨果实(Perseaamericana),然后用聚乙烯袋和纸袋包装,分别置于冷藏温度和室温条件下来延长油梨果实的货架寿命。在室温条件下油梨果实6d内成熟而用聚乙烯袋包装的果实在10℃下可贮藏21d。用纸袋包装分别在室温(28℃—30℃)和10℃下,贮藏效果不好。用苯菌灵、克菌丹和高锰酸钾处理的果实在10℃下仍能保鲜。不同条件和包装材料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苗木生长和长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