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阐述了开发利用川西高原红景天资源的意义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开发应用前景,提出了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贾章梁 《畜牧市场》1989,1(4):63-64
本文根据绞股蓝的价值及国内外近年开发利用的动态,阐述了在我国山区开发绞股蓝资源的意义,提出了开展资源普查、建立商品基地、开发系列产品、培植优良品种等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天祝白牦牛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天祝白牦牛的保护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天祝白牦牛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着重阐述了天祝白牦牛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开发的途径、方式及搞好保护和开发利用天祝白牦牛必须强化的基础性工作等。  相似文献   

4.
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已成了近年来的一大热点,如何合理、有序、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温泉地热资源并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温泉资源地相关部门关注的问题。对通渭温泉的实地调查,指出目前通渭温泉旅游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功能单一,开发利用水平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通渭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做了详尽分析,同时指出通渭温泉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提出要充分重视温泉地热资源的价值,根据市场状况合理选择开发模式,为进一步研究通渭温泉地热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做铺垫,并针对当前温泉地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温泉的开发应注重生态效益,以实现通渭温泉地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超  张明学  李耀文 《北方蚕业》2013,34(1):42-44,47
在对陕西省蚕桑分布和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蚕桑资源多元化、产业化开发利用潜力、途径和目标,并对产业化开发中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势与新兴产业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亚洲 《北方蚕业》2011,32(4):54-57
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关乎蚕茧生产的稳定,关乎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简述了蚕桑综合利用的发展概况和蚕桑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特点,强调了桑产业的生态功能和独立开发的市场前景,提出了蚕桑并重、多业并举、因势利导的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野生蜜源植物种质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点介绍了长白山蜜源植物的种类、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发前景、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内容 ,为开发利用这一地区的宝贵资源提供一些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青海牦牛养殖和牦牛血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介绍了对牦牛血资源的开发价值,总结了牦牛血开发所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克山县马铃薯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价值,阐述了国内外对马铃薯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及营养价值,指出了充分利用马铃薯资源生产专用淀粉及其深度开发的前景,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许晋  沈以红 《蚕学通讯》2010,30(3):18-23
蚕蛹是重要的未被有效利用的资源,本文综述了蚕蛹开发的优势和研究进展,探讨了蚕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甘肃马先蒿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前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建平  吴学明  苏旭  祁生贵 《青海草业》2005,14(2):44-47,50
作者研究了青海省甘肃马先蒿的植物学特性、群落特征及资源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利用该资源植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贵州草坪植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贵州多数地区处于中亚热带,草坪植物种质资源丰富,为草坪草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天然草皮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调查和鉴定了青海披碱草属植物,初步确定有8种1变种,并记载了每个种的产地和分布,为开发利用本省披碱草属牧草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摸清了全区饲草资源、饲料资源的分布、数量、利用现状、开发潜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利用饲料资源的建议,为合理开发、改良、利用饲草料资源,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肉牛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图书馆中,馆员的职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工作效益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任何与图书馆员的成长与组织目标相配合的问题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议题。文章从高校图书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和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建财 《青海草业》2003,12(1):33-34,37
通过对果洛州虫草资源基本情况及管理现状的阐述,对今后如何加强虫草资源管理提出了几点对策,旨在引起全社会对虫草及其它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论陇东紫花苜蓿的产业化生产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从生物学特性、社会需要、经济合理性角度综合考虑 ,陇东地区具有紫花苜蓿生产的理想条件 ,发展苜蓿草产业在技术上和效益上是可行的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实现紫花苜蓿开发生产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Stochastic computer models were used to evaluate nine crossbreeding systems in beef herds consisting of two bulls, 50 cows and 15 replacements. Systems examined were: 1) purebred (PB), 2) two- and three-breed rotations using natural service (2R and 3R) 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2RAI and 3RAI), 3) two-breed roto-terminals not exploiting complementarity using natural service (2RT) or AI (2RTAI) and 4) two-breed roto-terminals exploiting complementarity using natural service (2RTC) or AI (2RTCAI). Average heterosis estimates were taken from literature sources. Replacement females were produced within the herd; sires were purchased. Estimates of calf and dam heterosi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performance of calf weight weaned and sold, cow and total weights sold and gross calf, cow and total incomes. All crossbred systems were superior to PB for weights sold and income. The natural-service systems (2R, 3R, 2RT and 2RTC) utilized 90 to 98% of the heterosis available in their AI counterparts (2RAI, 3RAI, 2RTAI and 2RTCAI).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corresponding natural-service and AI systems for weights sold and incomes. Increas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system did not provide important improvements in traits measured.  相似文献   

19.
Fifty-five embryos were transferred from 4 Duroc donor sows into 4 crossbred recipient gilts. The embryo survival rate was 66%; 53% of eggs ovulated by donors were represented by live pigs at term. Three of the litters were obtained by hysterectomy of the recipients and introduced into a primary specific-pathogen-free herd, thereby saving the donor sows for subsequent use. Embryo transfer provided a method for exploiting the genetic potential of superior females.  相似文献   

20.
丝素粉的功能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阐述了丝素粉的功能性及其在护肤保健、食用保健、医用保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利用丝素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新材料开发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