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矿山复垦中污泥复混基质对三种木本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污泥、粉煤灰、煤矸石和土壤复混基质对柠条、紫穗槐和二色胡枝子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污泥与粉煤灰、煤矸石和土壤按一定比例混配成复混基质,D1处理(污泥∶粉煤灰∶煤矸石∶土壤为30%∶10%∶10%∶50%)、D2处理(污泥∶粉煤灰∶煤矸石∶土壤为30%∶10%∶30%∶30%)和D3处理(污泥∶粉煤灰∶煤矸石∶土壤为30%∶10%∶50%∶10%),以土壤为对照播种柠条、紫穗槐和二色胡枝子。结果表明D1、D2和D3处理重金属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可以安全应用于植物栽培上。D1、D2和D3处理促进了紫穗槐和二色胡枝子幼苗生长,抑制柠条幼苗生长。其中D3基质可以为植株生长提供较为充足的养分,D3基质中紫穗槐幼苗株高29.12cm,地径3.73cm,二色胡枝子幼苗株高23.9cm,地径2.37cm。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降雨及降雨后自然条件下的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对粉煤灰、城市污泥及采自于铁矿山上的尾矿砂以不同比例配比用于无土排岩场生态修复人工土壤的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比的人工土壤中,粉煤灰与污泥比例为1∶2的处理(Ⅳ)蓄水能力最强,饱和含水率比对照高11%,但持水能力较低;随着污泥配施比例的增加,人工土壤的蓄水能力和持水能力都在增强(Ⅰ<Ⅱ<Ⅲ<Ⅳ),但当污泥与粉煤灰的配比达到2∶1时,人工土壤的持水能力却出现下降趋势;添加了尾矿砂的处理Ⅴ(粉煤灰∶污泥∶尾矿砂=2∶1∶1),蓄水能力较低,但持水能力在所有处理中却最强.从总体能力上评价,粉煤灰与污泥配比为1∶1的处理Ⅲ的持水和蓄水能力都较平衡稳定,性能最优,其次为粉煤灰与污泥配比为2∶1的处理Ⅱ.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年限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对煤矸石山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选取种植香根草3、4、6、9、14 a的煤矸石山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香根草不同修复年限下煤矸石地0~50 cm土层基质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随着香根草种植年限的增加,煤矸石基质容重、孔隙度、含水量得到显著改善.各土层基质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0~50 cm土层,种植香根草14 a煤矸石山基质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种植3 a香根草煤矸石山基质增加9%、43%、26%、55%,且0~10 cm土层各理化指标均随种植年限增加而提高.【结论】种植香根草有助于改善煤矸石山基质的理化性质,改善效果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发一种适合新疆南疆的价格低廉、取材方便、适宜蔬菜育苗与栽培的有机复混基质.[方法]选用南疆秋季落叶、锯末(白杨)、菇渣等有机材料以及珍珠岩等无机材料,以进口草炭作为对照,测定各单一基质的理化性质,然后再测定树叶加锯末、树叶加菇渣复混基质的理化性质,通过与蔬菜的无土育苗基质理化性质的标准(NY/T 2008—2012)进行对比,筛选出合适的有机复混基质进行番茄(改良毛粉802)育苗.[结果]单一基质(树叶、锯末、菇渣)理化性质不完全符合番茄育苗标准基质的要求,因此单一基质不适宜进行番茄育苗.随着树叶基质比例的增加,其有机复混基质的pH和EC值均增大.当树叶:锯末=2:1、树叶:锯末=4:1和树叶:菇渣=2:1时基质的理化性质最好.[结论]树叶和锯末、树叶和菇渣的复混比例较低时,基质的理化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研发出适宜黄瓜育苗的新型腐熟稻壳基质,本研究以腐熟稻壳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体积的无机基质(火山石、蛭石及珍珠岩)复配出11种育苗复合基质,并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材,筛选适宜的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从基质理化性质来看,11种基质的理化性质均符合黄瓜生长需求;但对于幼苗生长的效果来看,不同基质配比差异显著,其中腐熟稻壳∶蛭石∶珍珠岩=6∶2∶2(T7)的混合基质处理的黄瓜幼苗茎粗、地上部鲜干重和地下部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也相比与对照提高了34.12%和28.96%;腐熟稻壳∶蛭石∶火山石=6∶2∶2(T8)的基质处理的黄瓜幼苗壮苗指数比对照提高了17.16%;腐熟稻壳∶火山石=6∶4(T11)处理的黄瓜幼苗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结果证明腐熟稻壳∶蛭石∶珍珠岩=6∶2∶2(T7)可以作为黄瓜穴盘育苗的基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和煤矸石充填复垦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雪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283-284
目前粉煤灰和煤矸石充填复垦已得到广泛开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阐述了粉煤灰和矸石的各种理化性质、充填方法及复垦种植形式、充填后土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土地复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阳泉煤矸石山复垦种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矸石是山西最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它不仅侵占土地,还污染环境,故必须进行土地复垦。煤矸石山的复垦种植历来需先盖土,随后才能种植。但山西的老矸石山大多无土可盖;或盖土投资过大,给复垦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自1988~1990年进行了盖土、盖粉煤灰和不盖土的种草试验。结论是:煤矸石风化物上盖土和粉煤灰可改善植物的立地条件,但如加以适当的措施,覆盖和不覆盖的矸石风化物都可生长植物,但以覆为好。其中覆盖物以黄土优于粉煤灰。  相似文献   

8.
以腐熟油菜秸秆、煤矸石等废弃资源为原料,按煤矸石与腐熟油菜秸秆体积比为2∶8、3∶7、4∶6、5∶5和6∶4的比例配制成5种混合基质,以菜园土为对照(CK),在人工光照室内用盆栽的方法栽培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苋菜(Amarantus mangostanus L.)、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和生菜(Lactuca sativa L.)4种叶菜类蔬菜,分别于定植后30 d和55 d测定植株体内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气孔导度及净光合速率,研究腐熟油菜秸秆、煤矸石按不同配方组成的混合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栽培在混合基质上的4种蔬菜生理活动特性,评价出混合基质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5种混合基质的水气比合理,容重较低,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理化性状。在混合基质上栽培的4种蔬菜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CK,尤其是配比为4∶6的混合基质上生长的蔬菜,除根系活力略低于配比为3∶7的混合基质外,其余3项指标均最高,表明5种混合基质配方以4∶6最优,其次为3∶7。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原料生物炭对污泥-土壤混合基质理化性质和在该基质中种植的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污泥和土壤(质量比1∶1)混合物为栽培基质(CK),研究污泥生物炭(SB)、凋落物生物炭(LB)和水稻秸秆生物炭(RB)添加(按照基质质量的4.5%添加)对基质理化性质、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以及蓝花草(Ruellia simplex)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基质中不添加生物炭)相比,3种生物炭均降低基质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对基质pH影响不显著。SB显著增加基质全P含量,降低速效P含量,LB显著提高有机质、全N、全P、碱解N、速效K含量,降低速效P含量,RB显著提高全P、全K、速效P、速效K含量。对于有效态重金属,SB显著降低有效态Cd、Pb、Cu、Zn、Ni含量,而LB和RB仅显著降低有效态Cu含量。3种生物炭均显著促进蓝花草根系生长及对N、K的吸收,SB还显著提高蓝花草地上部生物量及对P的吸收。模糊隶属函数显示,对基质改良和植物生长影响的综合评价排序为SB>LB>RB>CK。综上,在污泥园林利用中添加污泥生物炭、凋落物生物炭和水稻秸秆生物炭均可有效提升土壤质量,促进园林植物生长,其中污泥生物炭的综合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充填基质会影响覆土层的容重、结构、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及农作物的生长。为采煤沉陷地的复垦提供参考依据,综述了煤矸石、粉煤灰和污泥等不同充填基质对覆土层物理性状、覆土层养分含量、覆土层重金属含量和农作物的影响与适宜覆土层厚度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覆土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时应注意的问题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银川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处置对象,建立污泥堆肥中试装置,用试验的方法提出适合于银川市的污泥堆肥工艺控制参数.结果表明,好氧污泥堆肥工艺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同时也可为将来建设污泥处理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污泥处理技术是利用植物、污泥微生物和自然力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城市污水的剩余污泥进行脱水与稳定。该技术具有运行费用低、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终产物可以安全处置或农用等优点。文中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泥处理技术的概念、工作原理、脱水和稳定效果、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设计和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泥过程中,污泥脱水是由植物蒸发蒸腾、污泥渗滤和矿化作用协同完成的;污泥中有机质和氮磷等物质的转化和去除受进泥性质、运行参数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影响较大。湿地植物芦苇能够保持足够的渗透系数并通过蒸腾作用去除污泥中的毛细水,在污泥脱水和污泥稳定中发挥着显著作用。由于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污泥工程实践时间相对较短,运行时通常出现一些问题,常见问题包括芦苇的长势不良、湿地中的液态厌氧污泥含水率过高、最后的稳定期污泥含水率过低等,需要在实践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蚯蚓堆肥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倩  吴星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149-2151
概述了利用蚯蚓处理污泥技术的基本原理、生活污泥和工业污泥蚯蚓堆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国内外的应用实例。蚯蚓污泥堆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等特点,能处理多种类型的污泥;处理后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和减量化,可资源化利用;该技术应用前景可观,尤其适合城镇小型污水厂的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14.
好氧污泥颗粒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好氧颗粒污泥活性高,沉降性好,是提高生物反应器效能的重要物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经验和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认为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微生物生态学过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可分为5个不同的阶段,复杂而有序的食物网是颗粒污泥具有高活性的重要原因.接种污泥、营养成分、环境条件、反应器构型以及运行工况对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性状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污泥数量和处理量的增加,人们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环境友好和高附加值的再利用需求尤为突出。为此,以磁性多孔污泥炭(MPC)作为新型催化剂,对过硫酸盐存在下四环素的催化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PC在活化过硫酸盐和产生活性氧自由基(SO_4~-·和·OH)方面具有强大的催化活性,在初始pH为10时,降解270 min后,四环素和总有机碳的清除率达到89%和70.5%。不同起始pH下的降解动力学实验表明,四环素降解过程是pH依赖型的,碱性环境条件有利于降解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干污泥返料量对污泥堆肥氮素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条垛式堆肥法,对污泥堆肥温度及氮素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堆体中添加不同量成品腐熟干污泥能够使堆体快速升温并在高温期维持较长时间,所有添加干污泥的处理均能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7959-1987)>要求.添加30%~40%干污泥的处理能够很好地控制氮素以铵态氮形式累积和损失,并且硝态氮损失也较少,堆肥结束后全氮损失量分别为12.26%和9.86%.经过50 d的污泥堆肥化处理,物料由原来的深黑色变为灰黑色腐殖质状,疏松,臭味消失,基本达到腐熟.  相似文献   

17.
污泥有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 ,随着环境质量标准的提高 ,污水处理率和处理程度的提高与深化 ,污泥产量大大增加 ,如何将这些污泥无害化并进行有效利用是世界各国共同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对国内外污泥处理和有效利用现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 ,污泥农用应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低浓度剩余活性污泥调理剂的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低浓度剩余活性污泥进行调理剂优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F04440SH对低浓度剩余活性污泥进行调理取得了较好的调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PVA固定化污泥反应器和游离污泥反应器在启动过程中的特性差异。结果表明,PVA固定化污泥反应器能在高浓度COD下稳定启动,能抗高容积有机负荷和水质不稳定的冲击,COD绝对去除量高2~3倍,出水SS和O.D值明显较低,VFA浓度较低而总碱度(TA)较高,污泥产酸活性和产甲烷活性也较高。游离污泥反应器的性能相对较差,这种差异的微生物学原因在于污泥经PVA固定后建立了良好的产酸化和产甲烷化的互营体系,而游离污泥反应器形成这种互营体系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从污水处理角度介绍了污水好氧处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污泥中毒和膨胀现象,分析其原因及控制对策,并根据张家港市印染厂活性污泥中毒和膨胀事件实例介绍了污泥中毒和膨胀恢复的详细操作及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