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不同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13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睾酮(T)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高雄组、非高雄组及肥型、瘦型、正常型;根据中医四诊分类,将PCOS患者辨证分型,主要分为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肝郁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经湿热证、痰瘀互结证七大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与中医证型的规律。结果 132例PCOS患者中,肾虚肝郁证45.5%,肾虚血瘀证11.3%,肾虚痰阻证1.5%,肝郁血瘀证16.7%,脾虚痰湿证0.8%,肝经湿热证9.1%,痰瘀互结证15.1%;肥型18.9%,瘦型18.9%,正常型62.2%。BMI从低到高的证型依次为肾虚肝郁证、肝郁血瘀证、肝经湿热证、肾虚血瘀证、肾虚痰阻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肥型、正常型、瘦型。不同中医证型、体型、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虚肝郁证临床较为多见,PCOS病理因素主要与虚、郁、瘀、痰相关。肝郁者的BMI偏低,形态多瘦,而痰湿者的BMI较高,形体多肥。瘦型PCOS患者T水平较肥型高。不同中医证型分类与T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 选取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进行临床证候调查,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辨证分析确定其证型;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研究对象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的特点。结果 110例患者共计12种证候,包含病位类证素6个,病性类证素11个。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肝郁、气滞为基本要素,虚性证候要素中以肾虚、脾虚为主,各证候要素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肝郁 >气滞 >湿热 >肾虚 >痰湿 >脾虚 >血瘀 >心虚 >气虚 >阴虚 >阳虚。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伴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早期多以实证为主,后期为虚实夹杂证,肾虚肝郁、痰湿瘀阻是其基本病机,为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术后病机规律及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胃癌术后患者中医症状调查表》对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采集数据,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结论。结果 胃癌术后症状及舌脉象条目共55条,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结论 运用前瞻性调查,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胃癌术后最常见证型:脾胃虚寒证、脾虚湿毒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肝胃不和证、胃肠气滞证及脾气虚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微型积证理论的角度分析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18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中医证型分5型,分析各证型与性别、年龄、内膜-中膜厚度以及斑块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 气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痰瘀互结证年龄最大(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以及阴虚痰瘀互结证的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大小均高于其他中医证型(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瘀相关,气虚痰瘀互结证与阴虚痰瘀互结证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年龄及内膜-中层厚度、内膜斑块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但是由于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各种辨证方法很难"求同存异",对于"证本质"的研究很难"以偏概全",临床惯用辨病论治替代辨证论治等弊端,限制了中医辨证学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朱文锋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证素辨证体系,该体系通过全面收集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常见证候,并使之规范化和数量化,明确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大基本辨证要素。证素辨证思想体系是发展数字中医药的基础,是沟通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理论。本文结合证素辨证体系思想,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鼻咽癌前病变规范化的四诊信息采集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鼻咽癌前病变四诊信息采集的相关标准。方法 在文献调查研究、专家组讨论基础上,筛选出与鼻咽癌前病变相关的证候、证素及证型,然后参照国际通用调查表的设计,研制出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并对该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测。结果 研制出了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调查表具备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内容符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具备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论 鼻咽癌前病变证候、证素、证型调查表具备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基本达到鼻咽癌前病变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规范化的目的。在规范采集四诊信息的基础上,再结合运用证素计量辨证法,应能有效提升中医药防治鼻咽癌前病变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证型分布特点及其证候、证素特点,为临床POAG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VIP(维普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Wanfang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POAG证候文献数据库,应用统计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1篇,包括644例不同证型的患者,规范后的POAG证型11种,最常见的4种证型为:肝肾亏虚证(26.55%)、肝郁化火证(23.45%)、痰湿泛目证(18.94%)、肝郁气滞证(13.20%),与POAG相关的病位证素为肝,病性证素主要与阴虚、血虚、阳亢、气滞相关。结论 本研究初步反映了POAG常见证型、证候分布特点,并对其证素特点进行了概括,为临床POAG的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症患者伴随病程发展,患者中医证型变化状况及彼此相关性;方法:通过对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间门诊或住院部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症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望闻问切四诊观察以及患者症状、病程等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患者睡眠质量、中医证型及病程之间联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症390例患者中,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医证型分布中,前3位为气阴两虚证、阴虚气滞证、气滞痰凝证,分别占总人数的24.36%、18.46%、13.08%,病位以心、肾为主。伴随病程加长,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症患者人数迅速增加,患者睡眠质量评估结果 (PSQI)分值不断增加,睡眠质量急剧下降,病程长达10年以上患者,普遍反应睡眠质量极差。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症患者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多种证型并存,并且伴随患者病程发展,其睡眠质量也在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9.
黄连素(药店有售)常作为抗菌药物用于肠道感染、菌痢的治疗。近来发现口服黄连素可以治疗心律失常,尤以治疗室性早搏及室上性早搏为佳。据报道,黄连素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效率70%,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可达84%。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作用、常用分析方法,并探讨了这项技术在研究中医药药性理论的内涵、中医证候规范化、中医动物模型、中医方剂配伍、中药谱效关系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缓释片),疗程均为4周。观察用药前后主要临床症状、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QT离散度(QTd)变化。结果 在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方面,两组室性早博次数均减少(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疗效改善方面,两组患者中医证侯改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Td、校正QTd明显下降(P<0.01)。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明显;可以降低QT离散度,抑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力神茶对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疲劳综合征精髓空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大力神茶)及对照组35例(谷维素片),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检测临床有效率,并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的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其中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可见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情况的比较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均有得到一定的降低,而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而言降低得尤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力神茶明显改善因机体疲劳引发的各种症状,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精髓空虚证,因此大力神茶这种生态茶饮产品值得进一步研发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的复杂的代谢紊乱疾病,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医体质学说干预MS具有个性化特点及整体观念优势,研究MS患者的体质分布特征,并给予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更有效地提高MS的防治效果。本文从体质角度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辨体防治代谢综合征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进一步推广,提高MS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湖南省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素之间相关性。方法 对156例早发冠心病患者进行证素分类辨证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以狭窄程度表示,病变积分以Gensini积分计算,心功能分级采用Killip分级。结果 各证素组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浊 > 阴虚 > 血瘀 > 气虚 > 热蕴,各组间冠脉病变程度与证素无明显相关性,各组间心功能Killip分级无显著差异,各组Gensini积分气虚组病变积分较其他组高。结论 湖南地区早发冠心病以痰浊为主要证素,但含有气虚证素的早发冠心病一般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Harary I  Farley B 《Science (New York, N.Y.)》1960,132(3442):1839-1840
Single, separate rat-heart cells in culture beat at different rates. When they grow into physical contact the beating becomes synchronous. Increase in cell number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beating, fiber-like masses. It appears that direct physical contact is necessary for attainment of synchronous contrac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肺癌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按气阴两虚证,脾胃虚弱证,肝胃阴虚证三证型予以辨证施护。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提高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早泄是临床常见的男性疾病,常与其他男性疾病(如勃起功能障碍,遗精病)并发,发病率仅次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而在治疗方面却颇为困难。谭新华教授对早泄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证候分型、治法方药方面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心得,认为早泄之为病,其本在肾,制在肝,源在心,与肺脾相关,故早泄当从五脏论治。  相似文献   

18.
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和中医药文献学家。孙教授认为中医药学的特色体现在五大方面,即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以及天然化的用药取向。本文通过整理和阐发孙教授的理论观点,以期进一步把握中医学本质与内涵特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苓桂术甘配方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后3月内的复发率情况。方法 将60例符合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组、中药饮片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中药配方颗粒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颗粒,中药饮片组予西药常规治疗加苓桂术甘饮片,对照组单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中药配方颗粒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5%,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5%,复发率为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治疗后中药配方颗粒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提高、血液中BNP浓度明显降低(P<0.01);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配方颗粒组与饮片组疗效相当。结论 苓桂术甘配方颗粒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Ⅱ-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血浆BNP含量,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副作用少,3个月内复发率低, 服用方便,临床安全性及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六十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证善于经方与时方并举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屡起沉疴。通过列举熊教授治疗子宫内膜癌术后象皮腿、鼻咽癌放疗后口咽干燥症、乳腺癌术后疲劳综合征、肺癌术后放射性肺炎4则医案,介绍其治疗肿瘤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