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不同品种小麦光合和产量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选用豫北地区适宜推广的高产小麦品种,以高产潜力品种‘豫麦49-198’,‘兰考矮早8’,‘周麦22’、‘豫农202’、‘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进行不同品种小麦光合和产量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豫麦49-198’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光合产物积累量较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为最低;‘兰考矮早8’在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上均占有优势,但产量因素中穗数较低;‘周麦22’不仅光合能力和籽粒灌浆能力较高,产量因素也达到较大程度的协调;‘豫农202’在穗数上占有优势,但是光合能力较低,千粒重低;‘偃展4110’的产量因素也较为协调,但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能力低。综上,‘周麦22’产量结构较为协调,在提高小麦的产量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是高产超高产适宜推广的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来源菜用大豆品种适应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适合广东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利用21个主要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口感品质,茸毛色、标准荚个数、百粒鲜重、两粒荚长宽等外观品质和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广东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菜用大豆品种有‘华春4号’、‘毛豆2808’、‘浙鲜豆7号’、‘交大133’、‘K丰73-3’、‘AGS292’,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有‘七星1号’、‘浙鲜豆4号’和‘交大02-89’。春播菜用大豆品种为短青春期品种,植株较矮、分枝少、生育期短,这些品种可以作为供体亲本,利用长青春期普通大豆品种为受体亲本,通过回交育种选育长青春期分枝较多、生育期适中的优质高产菜用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温室中不同温度条件下3个草莓品种的光响应曲线,研究温度与光照条件对草莓光合特征的影响。以草莓品种‘晶瑶’、‘红颊’和‘公四莓一号’为材料,比较25、30、35℃条件下其光合特征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1)同一温度条件下,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提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2)在25~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晶瑶’、‘红颊’的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光合速率提高,而光补偿点降低;在25~30℃范围内,‘公四莓一号’的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光合速率在30℃时最高,而光补偿点最低;(3)‘晶瑶’、‘红颊’在温度35℃时,光合有效辐射为1050 μmol/(m2?s)条件下具最高光合速率;公四莓一号在30℃,光合有效辐射为1200 μmol/(m2?s)条件下具最高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光合指标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未来气候变化后大豆光合生理的变化。利用开放式自由大气CO2浓度富集系统(Free Air CO2 Enrichment)在高CO2浓度(550±60 μmol/mol左右)和对照大气CO2浓度(平均389±40 μmol/mol左右)及2种施氮水平下种植‘中黄35’和‘中黄13’大豆品种,测定了2个大豆品种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大豆功能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存在品种差异,初花期‘中黄13’光合色素含量变化不显著,但在盛荚期光合色素显著下降,且在低肥处理下更明显,对‘中黄35’没有影响。大气CO2浓度升高后,2个品种大豆净光合速率均明显升高,气孔导度下降。大豆净光合速率提高将促使作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作物生物量和产量的提高。气孔导度下降可能会使作物蒸腾作用减弱,有利于作物水分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给小麦抗旱育种和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山东省6个不同肥水类型的冬小麦品种(‘青麦6号’、‘鲁麦21’、‘烟农21’、‘烟农24’、‘济麦22’、‘良星99’)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及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各冬小麦品种花后叶面积指数、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所降低,产量显著下降。品种间对水分胁迫反应差异显著,其中旱地品种‘青麦6号’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气孔导度均高于其他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降低幅度最小,产量最高,仅比同期水分处理下降了14%。  相似文献   

6.
茶树新梢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茶树品种(种质)新梢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关系,为抗虫品种选育的早期鉴定提供依据,采用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了9份不同抗性茶树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析了茶树新梢叶绿素含量与黑刺粉虱选择性的相关性。研究表明,9份茶树种质新梢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4.323,P<0.05)。其中,‘丹桂’、‘优3’、‘铁观音’、‘优510’、‘玉龙’和‘毛蟹’等种质的新梢叶片叶绿素总量较高,分别为3.72、3.49、2.85、2.74、2.69和2.61 mg/g;而‘黄旦’、‘福云10号’和‘福云6号’等品种的叶绿素总量较低,分别为1.83、1.84和1.85 mg/g。茶树种质新梢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与黑刺粉虱单位叶面积产卵量有一定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P>0.05);而与黑刺粉虱世代存活率有显著或接近显著水平的负相关(P<0.05)。表明新梢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较高的茶树种质,对黑刺粉虱的抗虫性较强;反之,则抗虫性较弱。  相似文献   

7.
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香气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香气成分和评吸质量的评价,分析其中存在优劣差异,为指导烟区品种资源合理搭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内标定量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用单料烟感官评吸评价法,综合分析豫西不同基因型烤烟的内在质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总香气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洛阳4号’、‘中烟100’、‘K326’、‘云烟202’和‘长脖黄’。不同基因型新植二烯含量与香气物质总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苯丙氨酸类含量最高的基因类型是‘K326’,其次是‘中烟100’和‘洛阳4号’;棕色化产物类含量最高的基因类型是‘中烟100’,其次是‘洛阳4号’,‘长脖黄’含量最低;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含量最高的是‘洛阳4号’,其次是‘中烟100’。不同基因型的评吸评价结果是:中下部叶片以‘中烟100’评吸总分最高,其次是‘洛阳4号’,‘长脖黄’较差;上部叶片以‘洛阳4号’评吸总分最高,其次为‘中烟100’,‘K326’较差。豫西地区适合主推‘中烟100’和‘洛阳4号’品种,合理搭配‘云烟202’、‘K326’,淘汰‘长脖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生产上主推的超级稻根系分布特点以及各层次根的根系活力等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对地上部的影响,以超级稻‘粤香占’、‘桂农占’,‘天优998’、‘中早22’为材料,通过对4个超级稻品种在土壤中不同深度根的生长量及其根系活力、单株根系活力、根冠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根系活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粤香占’、‘桂农占’,‘天优998’、‘中早22’;生育前期下层根系活力 > 中层 > 上层,后期相反;根系分布主要集中于上层,其次是中层,下层最少。‘天优998’和‘桂农占’具有较高的根冠比,‘天优998’在整个生育期群体根系活力强,‘粤香占’群体根系活力的优势在于生育前中期,‘桂农占’群体根系活力的优势在于生育中后期。供试的4个超级稻品种(组合)的根系分布主要集中在上层(0~8 cm)占总根系生物量的60%以上,以单株根系活力作为衡量指标更能充分反映植株的整体根系活力以及与地上部生长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PEG-6000渗透胁迫处理,白三叶根系质膜透性升高,抗旱品种‘海发’增幅小于不抗旱品种‘瑞文德’。根系分泌物中K+、Ca2+、H+的含量变化与根系质膜透性的变化一致。水分胁迫早期,白三叶根系PM H+-ATPase活性升高,胁迫时间延长,不抗旱品种‘瑞文德’的PM H+-ATPase酶活性下降,但抗旱品种‘海发’的酶活性一直较高。PM Ca2+-ATPase酶的活性与PM H+-ATPase酶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0.
同品种香蕉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如何评价不同品种香蕉品质优劣的问题,对广东省湛江市香蕉资源圃8个香蕉品种的果实外观品质进行调查评价,并分析测定果实的糖、有机酸、VC、单宁、淀粉等的含量。结果表明,香蕉不同品种之间的外观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威廉斯’、‘巴西诱变’、‘北大矮蕉2号’外观品质较优;所测定的香蕉不同品种间各内在品质指标有显著差异,淀粉、VC、单宁含量各品种间变化幅度较大,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不同品种间变化幅度较小。综合分析可知,‘威廉斯’、‘巴西诱变’、‘北大矮蕉2号’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1.
遮阴处理对多花黄精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多花黄精盆栽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全光照(CK)、透光率83%±5%(T1)、透光率为61%±5%(T2)、透光率为38%±5%(T3)4个遮阴处理,测定多花黄精的光合蒸腾指标及主要环境因子,研究不同遮阴处理下多花黄精叶片的光合蒸腾特性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试验表明:(1)4种遮阴处理下多花黄精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均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且不同处理间全天基本表现为T1>T2>T3>CK。(2)CK、T1和T2处理下多花黄精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而T3处理下多花黄精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3)4个处理10:00—14:00多花黄精净光合速率下降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而14:00—16:00多花黄精净光合速率下降均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4)遮阴强度的增加,改变了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且遮阴强度越大,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相关性越强。研究表明,增加黑色遮阳网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多花黄精的光合与蒸腾能力,改善多花黄精的生长状况,且以1层黑色遮阳网和2层黑色遮阳网效果相对好。本研究为多花黄精的人工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光照强度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同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套作荫蔽环境下, 光强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直接因素。本试验通过设定不同光照强度, 分析不同大豆品种的光合特性、光合同化物和叶片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昼夜变化, 明确光强对大豆叶片结构和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了解品种间差异, 以期为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耐阴品种南豆12和敏感品种桂夏3号为试验材料, 分别设置CK (正常光照, 遮光度0)、A1 (一层黑色遮阳网, 遮光度10%)、A2 (两层黑色遮阳网, 遮光度36%) 3个不同光照强度。结果表明, 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 2个大豆品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生物量均呈逐渐降低趋势, 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叶绿素b含量逐渐上升。同一大豆品种在相同处理下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昼夜变化差异显著。正常光照和A1处理下的大豆叶片蔗糖含量昼夜变化呈双峰曲线, 波峰分别出现在16:00和次日6:00, A2处理下南豆12蔗糖含量昼夜变化呈单峰趋势, 峰值出现在16:00, 为32.80 μg g -1。淀粉含量昼夜变化呈单峰曲线, 最高值均出现在21:00, 且耐阴品种大豆在A2处理下蔗糖和淀粉含量日变化幅度大于敏感品种大豆。大豆叶片超微结果表明, 弱光处理下大豆叶片叶绿体结构完整, 无破碎现象, 相同品种在同一处理下淀粉粒与叶绿体截面积比值昼夜变化显著, 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 耐阴品种变化幅度大于敏感品种, 最大值均出现在21:00。因此, 随着遮阴程度增加, 大豆叶片生物量积累减少, 光合作用降低, 但耐阴品种在适度遮阴下通过调节光合器官结构的昼夜变化而保持良好的光合作用, 以更好地适应荫蔽环境。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不同品种中华钙果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不同中华钙果品种在西北干旱区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的研究可为该区域高产优质节水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定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性能指标及形态,分析不同中华钙果品种的叶片形态特征与光合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中华钙果品种叶长和叶宽均存着较大差异,叶面积大小表现为‘农大5号’>‘农大7号’>‘农大6号’>‘生态晚熟种’>‘生态早熟种’;(2)‘农大7号’的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均最大,其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农大6号’和‘生态早熟种’,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5种中华钙果的气孔导度及胞间CO2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3)5种中华钙果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与叶面积之间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胞间CO2浓度与叶面积之间存在负相关线性关系;(4)5种中华钙果的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蒸汽压亏缺、叶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紫叶矮樱叶片色素性质及其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测定了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 ‘Pissardii’)叶片色素含量年变化动态。春秋两季花青苷的含量较高,而叶绿素含量则是在夏季最高。Cu2+对叶縁素影响最大,使其吸光度值增加23%,Fe3+对花青素影响最大,可使其吸光度值增加10.9%。色素在光下不稳定,光照越强,分解越快;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 ‘Pissardii’)的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年周期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一天中的最高峰出现在上午10时左右,下午15时左右出现第二个较小的峰;年周期变化,6、7月份净光合速率最量旺盛,8月份最低,9月份出现第二个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及年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一天中,中午12时左右达到最高峰;而一年中,7、8月份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大田栽培的胡红、肉芙蓉、乌龙捧盛和银红巧对四种常用于冬季温室催花牡丹植株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牡丹牡丹植株在大田条件下花前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早上7:00就开始下降。气孔因素是限制牡丹花前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之一。乌龙捧盛有相对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具有较强的对较低光强的利用能力,银红巧对具有较高的羧化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选用4个适于冀中南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进行花后遮阴处理,测定了株高和旗叶形态特征、千粒重以及品质性状,研究不同遮阴条件下这些主要形态特征和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S0)相比,25%遮阴(S1)增加小麦株高,50%遮阴(S2)株高增幅低于S1,‘藳优2018’甚至低于S0;不同品种旗叶对遮阴处理响应不同,‘师栾02-1’和‘石优20’通过增加叶片长度增加旗叶叶面积,‘藳优5766’叶片厚度降低,‘藳优2018’无显著变化;遮阴造成千粒重降低,蛋白含量、沉降值和湿面筋含量品质指标增加,但是面筋指数下降;遮阴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影响在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遮阴提高‘石优20’和‘藳优5766’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能量和最大拉伸阻力,但是降低‘师栾02-1’的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拉伸阻力,降低‘藳优2018’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却增加拉伸面积。优质强筋小麦品质对遮阴的响应有共同点,但也存在品种间差异,可能是遮阴降低小麦光合速率导致光合产物合成和运输受阻,蛋白含量的相对提高使得不同小麦在遮阴处理中有共性的反应,例如4个小麦品种的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都增加,同时品种间籽粒的蛋白组成不同,可能是导致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根外追肥对银杏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银杏育苗中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差,幼苗生长较弱的问题,试验拟采取根外追肥方式供给银杏养分,提高其光合效率促进生长。以3年生银杏幼苗为试材,设置T1(CK)、T2(0.50%尿素和0.50%过磷酸钙)、T3(0.50%尿素和0.50%磷酸二氢钾)、T4(0.50%尿素、0.50%磷酸二氢钾、0.10%微量元素)4个处理,田间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银杏不同月份净光合效率不同,追肥种类不同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整个试验期间T4处理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根外追肥可以提高银杏叶片的蒸腾速率,T3、T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T3、T4之间无显著差异;除7月份之外,其余月份T4处理气孔导度始终处于最高值,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其次为T3处理,T2处理对提高银杏气孔导度效果不显著;胞间CO2浓度除7月份之外T4处理均处于最低值,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根外追肥可以影响银杏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综合分析认为,T4处理对提高银杏叶片光合效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榕薯153’选育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早熟、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金山57’为母本,以高抗、高干材料‘B1’为父本经定向杂交、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获得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榕薯153’。对‘榕薯153’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薯153’萌芽性中等,全生育期生长势稳定。2013—2014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41.39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5.26%;平均干物率27.68%,比对照‘金山57’高1.43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7.72%,比‘金山57’高1.27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2分,比‘金山57’高0.2分;外观评分80.5分,比‘金山57’高0.5分;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6003),适合作为鲜食或加工薯广地域栽培。  相似文献   

19.
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讨、验证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创制的最佳策略,为甘薯高效育种提供借鉴。以来自日本的优质紫肉型甘薯‘川山紫’为母本,以高产、高糖材料‘冀薯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该品种2011—2013进行多点选拔、品比及鉴定,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对‘榕紫薯5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5号’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5天,萌芽性好,分枝能力中等,全生育期群体长势强劲,结薯集中。2014—2015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0.24 t/hm 2,平均干物率30.12%,平均出粉率19.84%,食味评分81.6分,比对照高1.6分。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花青素含量26.95 mg/100 g FW。大中薯率68.7%。省区试综合鉴定结果为:株型中蔓半直立;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比对照高;干物率和淀粉率与对照相当;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均优于对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达到食用型甘薯品种审定标准,可作为鲜食及特用薯在中国南方薯区广地域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核桃品种光合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目的】以甘肃省陇南地区栽植的11个核桃推广品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品种核桃光合响应差异,为陇南地区核桃的高效栽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LI-COR, Lincoln, Nebraska, USA)中的自动光曲线程序,进行测量。分析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净光合速率(P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暗呼吸速率(Rd)、以及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表观量子效率(AQY)等参数在11个核桃品种间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根据光合效率排序:‘维纳’>‘元丰’>‘陕核5号’>‘强特勒’>‘温185’>‘西洛3号’>‘香玲’>‘清香’>‘契可’>‘西洛2号’>‘京861’【结论】在11个核桃品种中,‘维纳’在强光及弱光条件下均适合密植;‘元丰’和‘陕核5号’适合在强光条件下进行密植;‘强特勒’在强光条件下可适当密植;而‘契可’与‘西洛2号’由于对光强适应范围较窄栽植时应注意保持间距,‘西洛3号’、‘清香’、‘香玲’对弱光利用效率较高适宜在弱光条件下密植;‘京861’在这11个品种中耐阴性最好,适合密栽植于光强较弱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