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多功能林业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做好造林绿化工作增加森林植被的同时,如何科学地经营森林和科学地进行森林经营工作,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是我们应做的重要工作。文章旨在对森林的功能区划,森林生长的全过程科学营林和森林的全面经营,如何经营利用森林景观价值,重视发展森林旅游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经营投资主体,受益主体等方面如何进行森林经营及应采取的经营措施进行了分析。根据森林的多效益原则,采用行政的、政策的、经济的、市场的、营林的各项措施,控制干预和利用森林,优化森林结构与功能,实现森林资源多目标效益最大化,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当前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一套思路,构建了一个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新模式,即"员工与企业效益共享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营林投资收益,实现预期的森林经营目标,这对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森林分类界定工作是林业分类经营的基础 ,是新型林业经营管理体制的目标模式 ,是优化森林分布结构 ,提高林分质量、效益 ,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 ,是促进人类与森林生态体系和谐、稳定的良性循环发展 ,保证森林三大效益最大限度发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森林可持续经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同的林业发展模式,其可持续经营的目标和实现途径不同。本文在阐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森林经营目标的基础上,探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德国森林经营历史经验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介绍了德国森林经营理论的阶段性特征,包括:德国人工造林思想的形成和“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诞生、膨胀的工业化对木材的需求和“土地纯收益理论”的诞生、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和“接近自然的林业理论”的诞生、国家对林业的扶持和“林业政策效益理论”的诞生.我国林业正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借鉴德国森林经营的经验,对于我国的林业改革和选择适合我国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森林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强森林经营和提高森林质量是我国林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多功能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已经成为森林经营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文中对森林经营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评析, 综述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森林经营的木材生产和碳储存效益评价, 重点介绍不同时期研究评价内容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 总结我国森林效益评价存在的不足, 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为推进我国森林经营朝着技术上可行、生态上友好、经济上可接受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理论探索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多功能林业已经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主流,开展多功能森林经营是提高我国森林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探索了多功能森林经营概念,论述了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探讨了我国实施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对策,最后指出:需要树立多功能森林经营理念,强化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和制度支撑体系,逐步推动多功能森林经营在我国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1林业分类经营的概念林业分类经营涉及许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于分类经营的概念,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认为林业分类经营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的生态和经济的两大需要,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产出“产品”的商品属性的差异,相应地将森林(含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另一种是,认为森林分类经营是国家或森林经营者根据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森林经营目的和分类为标准,将森林按不同…  相似文献   

9.
试论生态林业及其建设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林业是一种现代林业建设的发展模式,是根据“生态利用”原则而组织的森林经营利用制度。它旨在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按照生态规律,科学运筹林业经营的三大效益,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环境。通过阐述生态林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生态林业的意义、作用和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林情,提出了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林场经营方案实施情况为依据,论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科学经营、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的综合效益,就能够不断地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和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立体林业的理论要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立体林业经营的根本特点在于实现林区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生产经营体系的最佳设计。而在此之前必须全面、细致地了解林区的社会、经济、生产、自然结构以及资源状况,并对拟引入的经营项目进行可行性实验。  相似文献   

12.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健康经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最北端,公园内森林面积近6.7万hm2。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坚持林业生产和生态旅游同时发展并使二者完美结合,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针对目前存在的林种结构不合理、林分密度过大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森林健康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美国森林服务管理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服务管理是融合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管理科学。目标是环境可持续发展、创造社会生产力和服务公众利益,以满足现在和未来人类对环境的需求。美国林务局作为美国森林服务管理的责任机构,其管理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中从美国林务局历史演变、机构设置、管理模式、服务领域和战略规划等方面对美国森林服务管理模式进行概括和梳理;分析其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提出对完善我国森林服务管理的启示:加大科技投入,健全政策法规,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关于森林价值平衡实现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森林"三大"效益的价值形态表现就是森林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森林价值的平衡实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文中根据森林价值表现形态把林木资源区分为"增值资源"和"贬值资源"并给出了概念, 对森林价值平衡实现的矛盾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必要的理论探讨, 对其实现的途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竹林生态经营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竹林经营多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出发点,较少关注竹林的生态效益,竹林分类经营可充分发挥竹林的多种效益。文章根据林地权属、区域分布、立地类型,林分起源、竹种、林分组成、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目标等影响竹林经营的8大因子,将竹林划分为森林竹林、农作竹林、园林竹林、种质资源竹林4大类,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经营目标和主要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6.
Forest management in Romania is based on sustained yield. However, the current sustained-yield policy may be outdated and may not be the best way of achieving Romania's intended objectives of biological sustainability and community stability. The existing policy also does not incorporate objectives consistent with Romania's new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We examine the potential economic net benefits from timber harvests that could result from changes to the existing sustained-yield policy by comparing the state-approved management plan of a community forest with three alternative forest management plans. We find that the three alternatives appreciably increase the potential economic net benefits. Certain aspects of these alternative plans deviate from Romania's current sustained-yield criteria; however,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to the current regime could be balanced by the economic net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an alternative management plan. To employ the same static forest management policy throughout time without adapting to a dynamic socio-economic environment will likely lead to inefficient, ineffective, and unproductive utilization of Romania's forest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7.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越来越高,问题越来越复杂,行之有效的经营方案可以使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应协调发展。森林采伐规划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启发式优化算法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动态管理,使森林最终达到可持续的理想状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蒙特卡洛整数规划,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等几种主要的优化算法,对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森林采伐规划中优化算法的应用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林业管理体制是研究林业发展战略的中心议题,是深化改革的核心。本文对世界林业机构设置类型和管理体制模式进行了探讨。根据机构的性质和任务,把世界林业管理体制划分为两大模式:政企合一和政企分离。当今,实行政企分离,独立经济核算,走企业化的道路,是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论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林业发展战略。首先,在战略指导思想上,从单纯着眼于森林的经济效益转向经济、生态、社会三种效益并重;其次,在战略布局上,对森林实行统筹兼顾、分类经营;最后,在战略途径上,开展人工造林、集约经营现有森林、发展木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