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子叶和下胚轴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适宜诱导培养基分别为M S+2,4-D2.0(mg/L)+KT0.1(mg/L)和M S+2,4-D2.0(mg/L)+BA0.5(mg/L);子叶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 S+6-BA0.2(mg/L)+NAA0.05(mg/L),下胚轴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0.5(mg/L)+NAA0.05(m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 S+IBA0.5(mg/L)+NAA0.5(mg/L)。本试验结果可为柠条锦鸡儿的快速繁殖利用及品种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对内蒙古地区特有的红豆草品种蒙农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 Scop.cv.mengnong)的种子进行不同预处理,统计在不同培养基培养下供试材料种子的萌发率,并在出苗后对红豆草幼苗各外植体(下胚轴、子叶、幼茎、叶片)在不同激素配比培养基中进行组织诱导培养,最终确定理想的培养基激素配方并获得红豆草再生植株。研究结果表明,在1/2MS培养基中种子的萌发率高于MS培养基,并在4℃冷藏预处理下其萌发效果最佳,萌发率达94%。不同激素配比对不同外植体的愈伤诱导和芽分化的效果有所差异。附加MS+2,4-D 2mg/L+6-BA 1mg/L+KT 1mg/L培养基下胚轴整体出愈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附加MS+NAA 0.1mg/L+6-BA 2.0mg/L培养基有利于芽的分化,分化率为24%。外植体出愈顺序为:下胚轴>子叶>叶片>幼茎。  相似文献   

3.
扁蓿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扁蓿豆3个品系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不同分化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高于子叶;品系B1、B2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 2,4-D+0.5mg/L 6-BA,品系B3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 2,4-D+0.7mg/L 6-BA;适宜分化的培养基均为MS+1mg/L KT+1mg/L 6-BA.  相似文献   

4.
柱花草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热研2号柱花草无菌实生苗的胚轴与叶片切段进行愈伤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MS NAA 2 mg/L BA 0.5 mg/L及MS 2,4-D 3 mg/L BA 0.3~0.5 mg/L CH 200 mg/L对叶片切段诱导效果最好。而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 NAA 3 mg/L BA 0.1~0.3 mg/L和MS 2,4-D 3 mg/L BA 0.5 mg/L最优。愈伤组织在MS BA 2.5 mg/L NAA 0.1 mg/L进行分化培养,可实现高频植株再生。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 1.0mg/L IBA 0.5 mg/L IAA,生根率可达95.84%。  相似文献   

5.
以野生天蓝苜蓿种子发育5~7d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和种子苗叶片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基本培养与外源激素组合和浓度配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对子叶、下胚轴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的基础培养基分别是MS、B5和SH;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对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因不同的外植体有很大的差异。其中,子叶、下胚轴以MS+NAA(0.5~1.0 mg/L)+6-BA(0.7mg/L)效果较好,叶片以SH+NAA(0.5~1.0mg/L)+2,4-D(1.5~5 mg/L)+6-BA(0.7mg/L)较好,少量下胚轴在MS+NAA(0.5mg/L)+6-BA(0.7mg/L)和MS+NAA(0.5mg/L)+KT(0.5 mg/L)的培养基中直接分化出胚状体,并成功发育成植株。在培养基Whb5上,子叶、下胚轴和叶片的分化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分化率分别为43%、57%、40%,15~30d后都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将草麻黄幼苗节间幼茎部分作外植体,培养在附加KT 0.054mg/l+2,4-D 1.11mg/l的MS培养基中,可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同样的外植体培养在附加BA3mg/l+IAA0.2mg/l的MS培养基中,诱导出大量不定芽;不同途径得到的芽转移到MS附加6-BA 0.056mg/l+1.11mg/l2,4-D的培养基后,可分化出不定根,从而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7.
早开堇菜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早开堇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类型(子叶节、叶片、叶柄)和不同激素配比对其不定芽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成功建立了早开堇菜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 诱导子叶节和叶柄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 MS+2.0 mg/L 6-BA+0.1 mg/L NAA,叶片不适合作为直接诱导不定芽的外植体。2) 3种外植体均能诱导愈伤组织,子叶节愈伤组织诱导的时间最短,其次为叶柄,叶片最晚。子叶节和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2,4-D,诱导率分别为98.3%和96.7%;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2,4-D+0.05 mg/L NAA,诱导率可达88.3%。3) 最适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1 mg/L NAA,分化率为100%。4)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6-BA+0.075 mg/L NAA,增殖率为4.68。 5)再生苗移植到添加1.0 mg/L 6-B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率92.3%。6)组培苗移栽到珍珠岩∶河沙∶腐殖质(1∶2∶2)的混合基质时,100%成活,且植株长势好。  相似文献   

8.
黑麦冬牧70幼穗和未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黑麦冬牧70幼穗切段和未成熟胚接种在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改良MS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能多次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后者在分化培养基上再生植株.2,4-D和6-BA浓度明显影响愈伤组织质量和诱导率,幼嫩幼穗和较小的未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高.幼穗切段在改良MS 1.0 mg/L 2,4-D 200 mg/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质量较好;未成熟胚在改良MS 2.0 mg/L 2,4-D 0.1 mg/L 6-BA 200 mg/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质量最好.继代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200 mg/L谷氨酰胺、1.0 mg/L 2,4-D和0.1 mg/L TDZ的培养基上可分化出大量小芽.该体系可用于黑麦冬牧70遗传转化和细胞工程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9.
岷山红三叶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岷山红三叶下胚轴和子叶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获得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 mg/L 2,4-D+0.5 mg/L6-BA+2%蔗糖+0.6%琼脂,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1 mg/L IAA+0.5 mg/L 6-BA+2%蔗糖+0.6%琼脂,芽诱导培养基为:B5+0.06 mg/L NAA+2%蔗糖+0.6%琼脂,每瓶可以长出2~10条茎,将茎转入生根培养基后愈伤继代可持续出芽。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0.05mg/LNAA+1.5%蔗糖+0.8%琼脂。建立再生植株约需160 d。  相似文献   

10.
苜蓿组织培养体细胞胚发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17个农艺性状优良的苜蓿Medicago sativa丰产品种,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结果表明:苜蓿无菌苗子叶在含有2.0 mg/L 2,4-D和0.25 mg/L KT的MS培养基(有机物质有改变)上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含有0.05 mg/L NAA和0.5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并伴随着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到子叶期的体细胞胚在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就可以萌发,再生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1.
播娘蒿幼蕾和花序轴的组织培养和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播娘蒿幼小花蕾在附加有15mg/LNAA、05mg/L6-BA和01mg/LKT的MS培养基中,培养两周即形成05cm2大小的愈伤组织块,出愈率达83%。继续培养两周转至附加有2mg/L6-BA、05mg/LKT和02mg/LNAA的MS分化培养基上,2~3周后出现绿色芽点,继续培养2周即可得到分化小芽。播娘蒿花序轴在附加有2~6mg/L6-BA、05mg/LN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5~6周也都能分化出芽,但最佳培养基为4mg/L6-BA、05mg/LNAA。分化小芽转至附加05mg/LNAA或05mg/LIBA的1/2MS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3周均能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2.
红三叶新品系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新品系无菌苗不同部位,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途径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及根段在MS+0.5mg·L-1 6-BA+1~2mg·L-1 2,4-D培养基上都极易诱导出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0.5mg·L-1 6-BA+1.0mg·L-1 2,4-D,添加2,4-D比NAA更利于愈伤的增长和保存;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0.75mg·L-1 6-BA+0.5mg·L-1 NAA,最高分化率为16.67%,且分裂素6-BA优于KT,6-BA与NAA组合比与IBA组合更有利于红三叶愈伤组织的分化;茎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 6-BA+1.0mg·L-1 IBA,再生苗的增殖效果IBA>NAA,2,4-D不利于茎芽生长;最佳生根条件为50mg·L-1浓度的IBA中浸泡1h后植入含0.5mg·L-1 IBA的MS中,生根率达80%,红三叶新品系IBA生根最大极限浓度为0.75mg·L-1,浓度过高表现出对根系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13.
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象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不同发育时期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最适长度为2~5 cm;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0 mg/L 2,4-D 0.05 mg/L KT和4.0 mg/L 2,4-D 0.10 mg/L KT时,颗粒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9.0%和72.6%;转入添加3.0 mg/L 2,4-D 0.2 mg/L 6-BA的继代培养基,分别有40.9%和74.0%的愈伤组织保持颗粒状结构;在添加2.0 mg/L CPPU 0.01 mg/L NAA和0.50 mg/L KT 0.5 mg/L IAA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继代培养后的颗粒状愈伤组织的成苗率分别为36.4%和38.5%,总成苗率达50.2%和43.9%.3片叶大小的幼苗转入附加NAA 0.50 mg/L的1/2 MS壮根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在继代培养过程中逐代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植株再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Establishing regeneration systems of Gannong No.4 alfalfa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实现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cv.Gannong No.4的遗传改良,研究拟建立一个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遗传性稳定、培养周期短和再生率高的转基因受体系统,为其遗传改良奠定基础。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不同浓度的2,4 D与6 BA的诱导培养基上,以甘农4号紫花苜蓿下胚轴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85%~99.56%,其中MS+2 mg/L 2,4 D+1 mg/L 6 BA诱导率最高;浅黄色至淡绿色的愈伤组织在MS+0.5 mg/L KT+0.1 mg/L NAA培养基上的分化最好且植株颜色嫩绿。丛生芽在1/2MS+0.5 mg/L NAA的生根培养基上可再生成完整的苜蓿植株。  相似文献   

15.
黄鑫  张彦妮 《草业科学》2018,35(3):542-550
对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Blekitny Aniol’)的带芽茎段进行诱导产生无菌苗,并对其叶片和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成苗的分化研究,成功建立了铁线莲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佳培养基为MS+1mg·L~(-1)6-BA+0.05 mg·L~(-1)NAA,腋芽萌发率为100.0%;茎段诱导愈伤最适宜培养基为MS+2 mg·L~(-1)6-BA+0.01mg·L~(-1)NAA,诱导率为78.3%;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1 mg·L~(-1)6-BA+0.1 mg·L~(-1)NAA,诱导率为81.7%;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1 mg·L~(-1)6-BA+0.05 mg·L~(-1)NAA,分化率可达25.0%;最适宜不定芽的增殖培养基为1/2MS+3 mg·L~(-1)6-BA+0.1 mg·L~(-1)NAA,增殖倍数为4.94;筛选出最优的生根培养基组合为1/2MS+0.05 mg·L~(-1)NAA,生根率为70.2%。本研究将为铁线莲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也为其他铁线莲属植物引种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唐古特白刺组织培养及其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选用唐古特白刺幼嫩茎段和叶片作为材料,研究白刺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技术及其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白刺带芽嫩茎是诱导丛生芽的良好外植体,恒温20℃以下,可有效降低白刺丛生芽初代培养污染严重的程度;叶片是诱导愈伤组织的良好外植体,且低浓度生长素2,4-D培养基较高浓度培养基形成的白刺愈伤组织致密,也不易褐化。白刺的最适增殖、壮芽培养基为MS+6-BA 2 mg/L+NAA 1.00 mg/L,而且是以腋芽形成丛生芽的方式进行增殖的;最适生根培养基是1/2 MS+KT 1 mg/L+IBA 0.5 mg/L;形成愈伤组织较好的培养基是MS+2,4-D 0.5~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