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收集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二类资源建档矢量基本图、2011年小班数据库和1∶10000地形图基础上,利用ViewGIS、ArcGIS 软件绘制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斑块分布图。同时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取斑块形状特征指标和景观异质性指标,分析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林地景观要素结构功能,探讨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景观分布格局,为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自然生态质量、保护价值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为加快建设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谢春平  方彦  康木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62-12163,12300
通过野外调查统计,发现福建茫荡山木质藤本植物共计有35科、64属、131种(含种以下等级),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热带成分明显的区系特征,主要有药用、观赏、纤维、芳香、淀粉与食用等几大类。同时对茫荡山木质藤本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算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分值为0.761,说明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此外,还分析了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所处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董喜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46-148
茫荡山保护区药用植物共计有141科、370属、528种(含种以下等级),种类组成丰富、热带成分区系特征明显。加强对保护内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2010-2013年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白鹇生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院茫荡山白鹇栖息地有5个植被型,即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混交林、竹阔混交林;海拔、坡向在茫荡山内对白鹇的分布影响不明显,缓坡开阔的竹灌地是白鹇理想栖息场所;人为干扰是影响该区白鹇种群发展的主因。  相似文献   

7.
刘沐生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4):142-143,148
四川省地域广阔,野菜资源极为丰富,大多数野菜资源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介绍了四川省野菜资源的特点,概述了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当前野菜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利用前景,并对野菜资源的利用提出积极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朱良芳  徐世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28-29,118
采用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R、优势度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与群落优势度指数C对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R、D、H、J与C分别为2.4 843、0.8 126、1.9 801、0.8 258与0.1 874;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R、D、H、J与C分别为4.0 944、0.8 973、2.5 377、0.9 153与0.1 027。群落物种组成以甜槠、木荷和马尾松为优势种群,研究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特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很快。我国有很多省、市建立了野菜加工厂,品种和产量逐年扩大。蕨菜、薇菜、龙须菜、蒲公英、山芹菜等10余种野菜制品除内销外,还出口到日本、韩国、香港、西欧和东南亚等国和地区。昔日“荒年充饥”的野菜,如今已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可贵资源。 天津地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洼淀、海滨地带都蕴藏着丰富的野菜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甘肃小陇山林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野菜资源,为当地开发利用野菜和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大量的民间走访、专家咨询,辅以文献查阅的方法对小陇山林区野菜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鉴定和分类,调查出本地常见野菜27科80余种;并对这些野菜资源的地域分布、利用分类以及采集季节进行了归纳整理;为地方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和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野菜多生长在无污染的环境,是宝贵的植物资源,是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有的野菜成分中还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然而大多数野菜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即使少量被利用,其利用率也很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天然纯净、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的野菜食品必将受到青睐,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前景,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日益突出。通过对吉林市松花湖风景区野菜资源实地调  相似文献   

12.
辽东山区是长白山、内蒙古和华东三大植物区系交汇之处,此地山高林密,溪流密布,土质肥沃,气候宜人,山野菜资源十分丰富,为辽宁省野菜资源主要分布区域,常见品种有辽楤东木、短梗五加、大叶芹、东风菜、猴腿、蕨菜等近80种,目前人工种植品种近30种。随野菜规模化、产业化不断发展,越来越多野生山野菜品种亟待开发驯化种植,为此特提出野菜繁殖生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野菜是指没有经过驯化的野生植物,在野外尤其是在森林和灌木丛中自然生长。自古以来人们就有食用野菜的习惯,它作为一种潜在的食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多数的野菜是药食同源植物,内含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比普通蔬菜高,有益于人体健康。与栽培蔬菜相比,野菜更能适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人工栽植野菜更利于野菜的商业化应用。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对天然食品需求的增加,有必要加强野菜资源的收集利用和商业化种植。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气温适中,四季分明蕴含着丰富的野菜资源。本文根据浙江省消费野菜的习惯,针对浙江省野菜资源的现状,提出适宜开发应用的11种野菜,并指出野菜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以促进浙江省野菜综合利用与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野菜资源非常丰富,人们历来有采食野菜的习惯。野菜生长在自然环境中,其营养成分大多高于栽培蔬菜,特别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更为突出;由于不施农药、化肥,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近年来,野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云南热区野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热区野菜资源极为丰富,约有300种,具有种类多、营养价值高、种间差异大和采收期长的特点。云南热区野菜利用的历史悠久,但多不成规模,其科研和开发利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认识,加强野菜资源、人工栽培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才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野菜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产生持续良好的经济效益。表l参13  相似文献   

16.
湖北四湖地区的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湖北四湖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将区内野菜的生境分为湖泊、塘渊沟渠、沼泽、河流洲滩、村落和田土等生态系统;以二单元分类方法记述了四湖地区34科59属的野菜79种;阐述了区内重要野菜的种类、野菜蕴藏量、利用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展四湖地区重点野菜资源调查研究,制订野菜资源的保护措施,建立野菜商品生产基地及野菜人工驯化栽培等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野菜作为一类新型蔬菜,可丰富人们的餐桌、饮食,而且还是培育新蔬菜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野菜是一种宝贵的植物资源,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然而大多数野菜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即使少量被利用,其利用率也甚低。随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8.
普洱市野菜资源丰富,具有营养、药用价值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本文作者分析了普洱市野菜开发利用滞后、研究利用不够的现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加快普洱市野菜开发利用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唇形科植物特征及紫苏、马郁兰、胡椒薄荷、荆芥、牛至等5种野菜的营养成分、利用价值。同时介绍了了5种野菜的种植管理技术,为野菜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广西丰富的野菜资源,丰富和弘扬特色饮食文化,促进文化资源产业化,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广西常见野菜的种类、分布、食用部位、食用方法、食用文化和食用历史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人们对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较多,但从野菜食用文化和食用历史角度出发,兼顾各地居民饮食文化和饮食习惯进行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少;对野菜营养成分、食用价值研究较多,但对野菜食用安全的研究重视不够;对野菜种质资源及其保护研究较多,但对野菜食用推广的研究较少,导致某些可食用野菜在很多地区不能充分利用,因而造成资源浪费。针对广西野菜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