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反复冻融对鸡肉肌苷酸及相关核苷酸含量的影响,以42只70日龄黄羽肉鸡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屠宰后4 h以及反复冻融1、2、3、4、5和6次后测定胸肌肌苷酸(IMP)及相关核苷酸含量。结果显示:(1)IMP含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反复冻融1和4次后含量分别为屠宰4 h后新鲜鸡肉的70%和50%。(2)肌苷(HxR)和次黄嘌呤(Hx)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HxR含量反复冻融6次后最高,为屠宰4 h后新鲜鸡肉的2.1倍;Hx含量反复冻融5次后最高,为屠宰4 h后新鲜鸡肉的5.8倍。(3)单磷酸腺苷(AMP)和二磷酸腺苷(AD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MP含量反复冻融1和4次后分别为屠宰4 h后新鲜鸡肉的55%和23%;而ADP含量反复冻融6次后仅为屠宰4 h后新鲜鸡肉的11%。  相似文献   

2.
不同贮藏条件对北京油鸡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油鸡为材料,探讨贮藏条件对肌肉鲜味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分别置4℃、-20℃、-80℃贮藏,采用HPLC法测定贮藏7 d胸肌的IMP及其相关化合物含量;采用日立L-880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肉中IMP的含量,4℃贮藏最低,与鲜肉、-20℃、-80℃差异极显著(P<0.01),-20℃和-80℃贮藏IMP含量无显著变化;ATP、ADP、AMP含量较低,ATP和AMP在3种温度贮藏都极显著降低(P<0.01),ADP无显著变化(P>0.05);Hx和HxR,4℃、-20℃贮藏后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80℃贮藏略高于鲜肉(P>0.05).肉中各种游离氨基酸贮藏7 d都不同程度增加,鲜味氨基酸(Glu、Asp、Ala、Gly)贮藏7 d极显著高于鲜肉(P<0.01),且腿肌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鸡肉肌苷酸降解情况,以80日龄黄羽肉鸡为试验材料,连续7 d分别测定6、4、2和-1.5℃贮藏条件下胸肌IMP及其前体物和代谢物含量。结果显示:6℃冷藏条件下,保存2 d后鸡肉IMP含量为1.76 mg/g,为屠宰后4 h含量的76.52%,差异极显著(P0.01);4℃冷藏条件下,保存5 d后鸡肉IMP含量为1.47 mg/g,为屠宰后4 h含量的63.91%,差异极显著(P0.01);2℃冷藏条件下,IMP降解速率减缓,保存6 d后鸡肉IMP含量为1.60 mg/g,是屠宰后4 h含量的69.57%,差异极显著(P0.01);-1.5℃冻藏条件下,IMP降解速度明显减缓,一直到保存7 d后差异极显著(P0.01),鸡肉IMP含量为1.51 mg/g,为屠宰后4 h含量的65.65%。鸡肉HxR+Hx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长,贮藏3 d后,6℃条件下HxR+Hx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3个温度条件下(P0.01)。可见,随着保存天数增加,鸡肉肌苷酸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保存温度降低,降解速度减缓,研究结果对消费者和冷鲜鸡加工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腺苷-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能被腺苷-磷酸(AMP)激活,主要协调代谢和能量需要的蛋白激酶[1];当体内能量状况发生改变时,ATP分解为ADP、AMP并激活AMPK,并通过AMPK调节糖原、胆固醇和脂肪的合成,减少ATP的利用,同时利用ADP再合成ATP为机体补充能量,以保持机体的能量平衡,这一途径在动物生理、营养、环境和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AMPK还可以通过负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调节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2].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AA肉鸡肌肉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含量的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用Ecosil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50 mmol/L KH2PO4缓冲液(pH6.5) =9∶91,在流速0.7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0 μL的条件下,于紫外检测波长254 nm处检测.结果表明∶ATP、ADP和AMP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8、0.999 6和0.999 4;ATP、ADP和AMP在高、低质量浓度组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3.3%~101.9%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探讨体外能量物质对SD大鼠快肌(胫前肌)与慢肌(股中间肌)卫星细胞增殖功能和H2O2化学损伤修复研究。采用快、慢肌卫星细胞传代培养及分离纯化,四唑盐(MTT)比色法、DAPI荧光染色与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结果表明:1与正常组比较,低剂量或中等剂量能量物质对快肌与慢肌卫星细胞有增殖机能,各剂量作用时间24h48h72h,其中以ATP溶液1.25mg/mL,ADP溶液1.25mg/mL,AMP溶液2.5mg/mL剂量促进快、慢肌卫星细胞增殖效果最显著;2 MTT比色法检测ATP、ADP及AMP修复损伤快、慢肌卫星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组卫星细胞而高于纯H2O2损伤卫星细胞。且修复效果表现为:ATP溶液以1.25mg/mL,ADP溶液为2.5mg/mL,AMP溶液为2.5mg/mL修复最佳;3模型组Bax抗体细胞数102.5±5.7,Bcl-2抗体细胞29.6±3.7;ATP、ADP及AMP溶液保护组Bax抗体细胞数67.3±4.9~72.8±5.4范围,而Bcl-2抗体细胞在69.8±5.1~78.5±4.9范围之内。慢肌股中间肌卫星细胞各组检测结果与其类似。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猪肉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柱作为色谱柱,以20 mmol/L磷酸钾缓冲溶液(含5 mmol/L四丁基溴化铵,pH=6.5)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59 nm。结果表明:HPLC可以实现猪肉样品中ATP、ADP、AMP 3种物质的同步检测,平均回收率在80.89%~97.8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81%。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自拟中草药添加剂对绵羊肌肉组织中鲜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选用32只10月龄绵羊,随机分为4组,即试验1、2、3和4组。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和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方剂Ⅰ、1%方剂Ⅱ和1%方剂Ⅲ,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检测肉样中肌苷酸(IMP)及其相关代谢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试验样品中均不含三磷酸腺苷(ATP)成分,二磷酸腺苷(ADP)、次黄嘌呤(HYP)和一磷酸腺苷(AMP)的含量亦很低,且各组数据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个中草药添加剂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绵羊肉中IMP及其分解产物的含量,其中试验4组IMP、肌苷(INO)和校正肌苷酸(IMPc)值均极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1),与试验2、3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方剂Ⅲ能显著改善绵羊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优质肉鸡S3系为素材,探讨4℃、-4℃和-20℃温度条件下对保存1、3和5 d的优质肉鸡胴体胸肉品质和保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第1天时,4℃、-4℃和-20℃三组保存温度下的肉色(L*、a*和b*值)、剪切力、p H值和失水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L*和a*值逐渐降低,b*值、p H值和失水率逐渐升高,第3天时,-4℃温度下的L*值显著高于4℃和-20℃(P0.05),p H值显著低于4℃(P0.05),到第5天时,4℃温度下的p H值升高至6.46,失水率升高到44.59%,为三组最高。2IMP及其前体物和降解物含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第1天时,三组不同温度的Hx和I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保存温度下的ADP、AMP和IMP的含量显著低于-4℃和-20℃(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各组IMP及其前体物和降解物含量含量迅速降解,第3天时,-4℃温度下IMP、Hx和I的含量开始显著高于4℃和-20℃(P0.05),-4℃下的IMP含量是第1天的68.1%,4℃和-20℃下的IMP含量分别为第1天的47.7%和46.1%,随后各组IMP含量大幅下降,到第5天时,-4℃下的IMP含量只有第1天的34.6%,4℃和-20℃下的IMP含量分别只有第1天的23.3%和27.4%。结果验证了优质肉鸡长期低温保存下虽能缓解肉质腐败,但IMP含量损失也较为严重,综合比较推荐-4℃保存3 d为优质肉鸡胴体最佳保存方案。  相似文献   

10.
高晓娜  郭小权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12):4287-4294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MPK的活性受一磷酸腺苷(AMP)/三磷酸腺苷(ATP)的调节,应激反应可通过ATP的产生减少或消耗使细胞内AM P/ATP增加,从而激活AMPK。激活的AMPK可通过磷酸化下游靶蛋白,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即抑制脂肪酸和糖原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和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迅速恢复细胞中的能量,因此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AMPK的结构、分布、活性调节及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1引言与目标肌酸通过肌酸与磷酸肌酸系统参与细胞能量代谢。当在短时间内需要贮存与调动能量时,该系统可支持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系统。可用磷酸肌酸能够有效加强的蛋白质合成与沉积以及肌肉收缩(需要ATP形式能量的过程)。因此,通过添加肌酸源来改善细胞的肌酸状态,可增强整体能量  相似文献   

12.
鸡肉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鸡肉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与鸡肉风味品质密切相关,脂肪决定了鸡肉特殊的肉香味,而肌苷酸是一种重要的滋味物质。不同的消费者对肉鸡的品种、年龄、性别乃至部位都有不同偏好,这除了与风俗习惯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对品质和风味特性的选择。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品种、性别、日龄和部位的鸡肉IMP和IMF的含量,旨在探讨IMP和IMF的沉积规律,为确定风味性状选择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市场上出售的冰鲜鸡进行新鲜度等级划分,研究利用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屠宰后4、8、12、24、48、72 h的鸡胸、腿肉中ATP含量,并以此为标准将肉品新鲜度划分成不同等级。结果表明,鸡肉中ATP含量随屠宰后时间延长而不断下降,直至为零。其中,屠宰后12和24 h有小幅波动,基本符合生物体ATP降解规律。根据屠宰后不同时间鸡肉中ATP含量,将1~4 h(ATP含量大于1.00×10~(-8)mol/g)上市的鸡肉定为一级鲜品,4~24 h(ATP含量为1.00×10~(-11)~9.99×10~(-8)mol/g)内的鸡肉定义为二级鲜品,24~72 h(ATP含量为1.00×10~(-12)~9.99×10~(-11)mol/g)内的鸡肉定为三级鲜品,72 h以后(ATP含量小于1.00×10~(-12)mol/g)的鸡肉定为冻品。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基础饲粮中添加一水肌酸(CMH)对骨骼肌肌酸的主动吸收和生化代谢的影响。选取42日龄的健康雄性岭南黄羽肉鸡900只,随机分成体重[(0.73±0.01)kg]接近的4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未添加CMH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 CMH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500和1 000 mg/kg CMH显著上调了胸肌肌酸转运载体(CrT)的mRNA表达量(P<0.05),而添加250 mg/kg CMH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对腿肌CrT m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0 mg/kg CMH显著降低了血清肌酸含量(P<0.05),添加500和1 000 mg/kg CMH则与之相反(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对血清肌酐含量和肌酐/肌酸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均极显著提高胸肌肌酸含量(P<0.01),但对腿肌肌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CMH添加水平的增加,胸肌和腿肌的肌酐含量呈现剂量依赖性上升;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均显著降低了胸肌肌酐/肌酸(P<0.05),但腿肌的肌酐/肌酸随着CMH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提高。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对腿肌肌酸激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胸肌肌酸激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的CMH对胸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总磷酸腺苷(TAN)含量和能荷值(EC)、ATP/ADP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AMP/ATP(P<0.05或P<0.01);对腿肌ADP含量和EC、ATP/ADP、AMP/ATP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P>0.05);添加250 mg/kg CMH显著提高腿肌ATP、AMP和TAN含量(P<0.05)。由此可见,添加250、500和1 000 mg/kg CMH可不同程度地促进骨骼肌对肌酸的吸收,同时增加胸肌肌酸和磷酸肌酸的储备,较好地增强肌酸代谢池的能量缓冲作用,并以添加低水平(250 mg/kg)CMH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分析鸡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腺苷一磷酸脱氨酶(AMPD1)基因的SNP位点对鸡肉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的组合效应.试验以北京油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P4位点)的C→T突变和AMPD1基因序列第129位(PB位点)的A→G突变进行单基因和多基因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P4位点的突变纯合BB基因型和PB位点的突变纯合NN基因型分别是多态位点上IMF和IMP含量的优势基因型;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9种组合中,BBNN和BBMN组合基因型个体的组合效应显著,其中BBMN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腹脂率(AFP)和平均脂带宽(WFS)比组合前P4位点BB基因型和PB位点MN基因型个体的均值分别增加了7.80%、50.74%和4.92%,组合效应显著(P<0.05),IMP含量比组合前增加了2.53%;2个基因位点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因此,可将BB与NN或MN基因型聚合,进行分子标记聚合育种,以辅助选择提高鸡肉IMP和IMF含量.  相似文献   

16.
复方丁氨丙磷溶液对小白鼠耐力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复方丁氨丙磷溶液对动物耐力和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小白鼠耐寒、耐热、耐缺氧和负荷游泳试验以及用经典蒽酮显色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肝脏和骨骼肌中的糖原含量和3种磷酸腺苷含量,观察复方丁氨丙磷溶液对小白鼠耐力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丁氨丙磷溶液能明显提高小白鼠耐寒、耐热和耐缺氧能力。明显延长小白鼠负荷游泳时间;能显著提高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以及肝组织和肌肉组织的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含量。而对肝组织一磷酸腺苷(AMP)含量无明显影响,对肌肉组织一磷酸腺苷含量却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说明复方丁氨丙磷溶液是通过提高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以及促进ATP和ADP的合成代谢来增强动物的耐力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7.
传统鸡肉丸子的加工,多在鸡肉中添加畜肉以补充脂肪等成分,这种方法的产品不仅胆固醇含量高,而且还影响了鸡肉特有的风味和口感。笔者通过在鸡肉中添加植物油和植物蛋白乳化剂等辅料制成了具有鸡肉风味、表面有光泽、松软可口的鸡肉丸子。 一、材料与设备 1.材料:鸡肉、大豆、植物蛋白粉、精炼大豆油、淀粉、调味料、洋葱。 2.主要设备:搅拌机、搅碎机、挤压成型机、蒸煮锅、包装机。 二、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 1.工艺流程:乳化液制备→基础原料制备→混合肉料制备→熟化→原料混合→挤压成型→蒸煮→冷却→包装。 2.乳化液的制…  相似文献   

18.
肌苷酸(Inosinic acid,IMP)是影响畜禽肌肉鲜味的主要成分,对肉品质风味有重要影响。为探究IMP含量与次黄嘌呤核苷酸环水解酶(PURH)基因表达量的关系,试验以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于90、120、150日龄进行屠宰(公母各半),分别测定肌肉组织中IMP含量以及PURH mRNA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长,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肌肉中IMP含量显著上升(P0.05),武定鸡肌肉中IMP含量显著高于大围山微型鸡(P0.05);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母鸡肌肉中IMP含量均高于公鸡,胸肌中IMP含量均高于腿肌;武定鸡和大围山微型鸡肌肉中不同日龄PURH mRNA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PURH mRNA表达水平与IMP含量呈正相关。本试验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下武定鸡肉品质优于大围山微型鸡,且PURH基因对肌苷酸的合成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品种、日龄和饲养方式对鸡肉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选取爱拔益加(AA)肉鸡和北京油鸡各240只,每个品种均分笼养和地面平养2种饲养方式,每种饲养方式120只鸡(均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在21和42日龄分别比较2种饲养方式下鸡的胸肌IMP和IMF含量,并分析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IMP含量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42日龄显著高于21日龄(P<0.05),品种和日龄对鸡肉IMP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IMF含量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42日龄显著高于21日龄(P<0.05),笼养显著高于平养(P<0.05),3个因素对鸡肉IMF含量的影响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3)脂肪酸含量除C18:2和C24:0为北京油鸡显著高于AA肉鸡(P<0.05)外,其余脂肪酸则为AA肉鸡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AA肉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北京油鸡(P<0.05);除C18:0、C20:0和C22:0外,品种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日龄对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平养显著降低了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0.05);3个因素对鸡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无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由此可知,北京油鸡鸡肉的IMP和IMF含量以及脂肪酸C18:2和C24:0含量显著高于AA肉鸡,42日龄鸡鸡肉的IMP和IMF含量显著高于21日龄鸡,平养鸡鸡肉的IMF含量、饱和脂肪酸C14:0、C18:0、C20:0和C22:0含量以及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均显著低于笼养鸡,品种和日龄对鸡肉的IMP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AMPK对动物营养代谢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MPK是一种能被腺苷一磷酸(AMP)激活的蛋白激酶。该酶的作用底物包括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R)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 ,激素敏感脂酶(HSL) ,糖原合成酶。当细胞能量被耗竭、腺苷一磷酸/腺苷三磷酸比(AMP/ATP)增加时 ,AMPK被活化 ,继而通过调节上述底物酶而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 ,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 ,从而使细胞能量得到迅速恢复。AMPK的这种“燃料开关“作用在动物抵御和适应环境应激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MPK可能参与家畜应激营养代谢及营养代谢疾病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