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猪群净化方案从各个被感染的猪群中净化伪狂犬病毒(PRV)的方案对根除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州官员和生产商发现了几种有效的猪群净化方案。根据与猪群相关的具体因素、猪群所有者长期和短期的生产计划,以及相关的成本实施各种方案。试点项目提供的信息有助于确定哪种方案有利,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各个方案在从猪群中根除PRV时效率最高。各类计划和使用指南的具体信息见牲畜保护学会在1990年印制的名为《猪PRV根除指南:猪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伪狂犬病监测计划(1.01版)》由美国农业部于2008年4月公开发布,该监测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在美国商品猪群中快速检测出猪伪狂犬病(PRV)的感染与传播、证明美国商品猪群中的PRV无疫以及监控PRV传入风险,并对监测流程、数据分析以及监测系统评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美国伪狂犬病监测计划  相似文献   

3.
正在本文,技术协调员将他认为对伪狂犬病毒(PRV)根除项目的成功产生重大帮助的事项进行了记录,并且强调了对PRV保持警惕和准备好在监测系统发现PRV时及时响应的重要性。本文还对从PRV根除项目获得的重点信息和经验教训等信息进行了最后的总结。一、猪肉生产商猪肉生产商的参与是根除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绝大多数猪肉生产商的猪群未感染PRV,也不希望他们的猪感染PRV。因此,他们会积极投身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PR)临床上以仔猪的神经症状、呼吸道系统疾病及种猪发生流产等繁殖性障碍为特征,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是引起PR的病原。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一种猪复杂的呼吸道疾病,PRV也是引起PRDC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近年来规模化猪场对PRV的免疫均选用了基因缺失苗,使用基因缺失苗能更好地利用针对特异性蛋白的Elisa检测方法,将缺失苗免疫动物与野毒感染动物或常规疫苗免疫动物区分开。2010年10月,我们对涪陵区19个使用过猪伪狂犬病gE缺失苗的规模化猪场进行了PRV病原抗体和疫苗抗体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正一、内布拉斯加州的经验2000年11月,内布拉斯加州被伪狂犬病毒(PRV)控制委员会确认为第四阶段。2000年第四季度的PRV季度报告显示,该州没有被感染猪群或猪。在该季度,由于各种原因,对355个猪群进行了检测,其中15339只猪为PRV阴性。该季度的屠宰监测数据显示,在其他州宰杀的内布拉斯加的猪中收集了11660份标本,其中只有41份为疑似或阳性状态。此外,跟踪和检测这些猪群没有发现PRV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一、爱荷华州的行动参与PRV根除行动的人员多次认识到,被感染猪群的患病率和猪群内的血清阳性率在面积相对较小而猪群数量较多的地区通常是最高的。20世纪70年代,爱荷华州暴发了伪狂犬病毒(PRV)。由于病毒长期存在,该州计划官员预计,同其他地区相比,爱荷华州每一千个猪群中感染PRV的猪群数量是最多的。因此,有必要制定和实施一项特别计划来应对该州的PRV状况。成功的结果对该州的利益相关方,以及猪肉行业中焦急地等待  相似文献   

7.
正截至2004年,美国50个州、波多黎各和美属维京群岛均依据《州-联邦-行业PRV根除项目标准》(以下简称"项目标准")被认定为具备第五阶段无疫资格。监测的实施主要围绕两个目标:快速监测伪狂犬病毒(PRV)是否重新进入美国国内的猪群,用文件证明美国猪群无PRV。在保持警惕性的前提下,发现PRV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任一猪群经确诊感染PRV,必须通知利益相关方,且利益相关方需为响应这种情况随时  相似文献   

8.
<正>伪狂犬病(Pseudoraies,PR)是当前国内猪群中重要的疫病之一,掌握PRV在猪体内的分布规律有利于理解猪感染PRV后发生的病理过程、指导临床病理诊断和取样;理清PRV作为神经示踪物在实验动物神经系统中的循行特点将有助于理解PRV疫苗毒株和野毒株对猪的侵染机制,并启示猪神经症状出现前PRV的可能循行路线,帮助业者探究现场猪群最初感染PRV的可能途径,制定更合理的免疫程  相似文献   

9.
猪群流动在PRRSV区域传播上所起作用的网络分析 猪群的信息(位置和疾病状况)对有效地消灭地方性疾病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猪群的状况是动态的,猪只经常在各猪场间流动,尤其是在多点式生产系统中猪只的流动更频繁。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群体网络分析方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描述和分析猪的流动模式,评估猪群流动对某一区域PRRS传播的潜在影响。本研究以参加美国Rice县和Steven县PRRS预防计划的猪场为调查对象,收集这些猪场的猪群流动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2013-2018年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分别采用PCR和ELISA检测方法,对2013-2018年该地区787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1320份疑似发病猪群组织样品、3041场次的猪场6766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病例猪组织样品PRV野毒感染总阳性率为50.83%,场阳性率为52.60%;送检猪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总阳性率为29.25%,场阳性率为61.13%。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猪群送检病例组织样品PRV野毒感染情况,发现2014年和2015年是福建省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感染最严重时期;分析不同年份和不同猪群血清样品PRV野毒感染gE抗体,发现2015-2018年PRV野毒感染的猪场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猪群的猪存在一定比例的PRV-gE抗体阳性猪,但差别不明显。结果表明,福建省西南地区猪伪狂犬变异毒株流行后,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防控形势更加严峻,提示应进一步加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的预防控制水平,并定期做好病原学、血清学监测,实时调整疫苗免疫程序,减少其他疫病的混合感染导致的猪场疫病控制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1.
正传染病不分家畜和野生动物之间的界限——伪狂犬病毒(PRV)也不例外。野猪呈全球性分布。事实上,大多数野猪群都感染PRV,是病毒的储存宿主。来自急性感染农场的PRV传播频繁,导致病毒蔓延扩散。例如,一个农场的患病或死亡动物可以被该地区的任何野猪食入,造成混合感染。在市场上放养家猪,以及家猪和野猪之间的移动、接触也导致了PRV的传播。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关系到美国PRV根除计划是否可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使用棉绳采集口腔液监测猪场伪狂犬病(PR)方法的科学性,本研究拟通过实验室水平、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使用棉绳采集口腔液监测猪场PR这一方法开展应用分析。首先对采样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模拟试验测定棉绳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的释放能力,通过动物试验测定病毒感染后检出时间,最后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直径为1.0 cm的棉绳,在早上喂料前采集口腔液样品,采样时间为20~30 min,可采集到更能满足试验要求的口腔液。病毒释放能力测定显示,棉绳对PRV的释放能力为50%左右,使用棉绳采集口腔液可检测到1个TCID50/0.1 mL的病毒含量。动物试验检测发现,猪群在感染后28 d中除第5天外,口腔液中病原含量均高于鼻拭子中病原含量,口腔液检测效果优于鼻拭子,且口腔液中病毒的检出时间(感染后第1天)早于血液中抗体转阳时间(感染后第7天)。临床样品检测分析结果表明,PRV疫苗免疫后也可通过口腔液检测到疫苗毒,并且存在无法通过口腔液检测感染PRV野毒后稳定猪中带毒的情况,因此口腔液检测方法应结合gE抗体检测,才可综合判断猪群是否为感染群体。综上,本研究优化了口腔液采集方法,并测定了棉绳对口腔液的释放能力和感染后检出时间,表明口腔液可作为较好的监测猪群PR的手段;口腔液监测方法需结合gE抗体检测来综合判断猪群是否为感染群体。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使用棉绳采集口腔液监测猪场伪狂犬病(PR)方法的科学性,本研究拟通过实验室水平、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3个方面对使用棉绳采集口腔液监测猪场PR这一方法开展应用分析。首先对采样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模拟试验测定棉绳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的释放能力,通过动物试验测定病毒感染后检出时间,最后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直径为1.0 cm的棉绳,在早上喂料前采集口腔液样品,采样时间为20~30 min,可采集到更能满足试验要求的口腔液。病毒释放能力测定显示,棉绳对PRV的释放能力为50%左右,使用棉绳采集口腔液可检测到1个TCID50/0.1 mL的病毒含量。动物试验检测发现,猪群在感染后28 d中除第5天外,口腔液中病原含量均高于鼻拭子中病原含量,口腔液检测效果优于鼻拭子,且口腔液中病毒的检出时间(感染后第1天)早于血液中抗体转阳时间(感染后第7天)。临床样品检测分析结果表明,PRV疫苗免疫后也可通过口腔液检测到疫苗毒,并且存在无法通过口腔液检测感染PRV野毒后稳定猪中带毒的情况,因此口腔液检测方法应结合gE抗体检测,才可综合判断猪群是否为感染群体。综上,本研究优化了口腔液采集方法,并测定了棉绳对口腔液的释放能力和感染后检出时间,表明口腔液可作为较好的监测猪群PR的手段;口腔液监测方法需结合gE抗体检测来综合判断猪群是否为感染群体。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伪狂犬病监测计划(1.01版)》由美国农业部于2008年4月公开发布,该监测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在美国商品猪群中快速检测出PRV的感染与传播、证明美国商品猪群中的PRV无疫以及监控PRV传入风险,并对监测流程、数据分析以及监测系统评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猪伪狂犬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B类动物疫病,在我国一些大型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该病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15年)重点优先防制和净化的疫病。本研究是在应用猪伪狂犬病gE/gB-ELISA监测方法(GB/T 18641-2002)进行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抗体监测区分PRV野毒与疫苗毒感染的基础上,配合猪场从PRV病原学检测区分PRV野毒与疫苗毒的多重PCR(mPCR)方法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建立,对贵州某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进行净化方案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先后开展了对安顺某规模化猪场血液进行了4次PRV-gB/gE ELISA抗体监测及PRV抗原检测,共监测样品为1 837份,检测结果表明,安顺某规模化猪场在开展伪狂犬病净化工作之后猪PRV-gB抗体水平均达到90%,PRV-gE抗体阳性率及PRV抗原阳性率均降为0,表明所开展的净化方案对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有明显的效果,该研究可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是严重危害规模猪场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猪是伪狂犬病病毒(PRV)的天然宿主和感染后唯一的散毒动物并终身带毒排毒〔1〕。据报道,PRV会侵害免疫系统〔2〕,导致猪的免疫应答低甚至失败,严重影响猪群免疫效果,同时也是造成猪生殖-呼吸综合征的原因之一〔3〕,因此猪伪狂犬病的控制和净化关系到整个猪群其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PR)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引起的,临床上以母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高死亡率以及生长猪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猪是PRV的自然宿主,也是PRV的贮存宿主。PRV感染动物种类多,如牛、绵羊、山羊、犬、猫、狐狸和鼠一旦感染会导致神经性疾病和死亡。世界各国对此病的防治多采用疫苗接种和淘汰野毒抗体阳性猪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贻传 《猪业科学》2017,(12):70-72
<正>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感染可造成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哺乳仔猪神经症状、腹泻,高死亡率。断奶后猪群感染PRV表现神经症状比例随日龄增加而降低,呼吸道症状比例随日龄增加而增加。本病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引起奇痒,100%死亡,猪是唯一感染PRV可以存活的动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某集约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感染情况,清除感染猪只,净化伪狂犬病,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采用PRV 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该场免疫了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猪群进行3次野毒感染检测;应用荧光PCR方法,对临床发病的仔猪进行PRV病原检测.经过动态监测、加强综合防控和逐步淘汰措施,该猪场的PRV野毒感染率从35.29%逐步降低至0%,猪场自繁的仔猪存活率高,无PRV感染,净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伪狂犬病病毒(PRV)于20世纪初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全球范围流行.现在至少在44个国家或地区报道PRV阳性。猪是其自然宿主,引起猪的Aujeszky病,可导致母猪繁殖减少,成年猪呼吸道疾病,神经系统紊乱以及仔猪死亡率高.2011年中国首次报道了变异型PRV引起多个已接种PRV减毒活疫苗的猪场再次爆发疾病,对养猪业造成较大的危害。同时该病毒还可以感染许多其他动物,如反刍动物.食肉动物和啮齿动物等,2018年首次证实PRV感染养猪场工人,并造成不可逆性视神经损伤,其频繁的跨宿主传播也对公共卫生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