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于2014—2015年,针对辽宁省茄科(番茄、辣椒)、葫芦科(黄瓜)、豆科(菜豆)、十字花科(白菜)几种主要蔬菜,对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菜豆萎蔫病毒(BBW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和芜菁花叶病毒(Tu MV)进行Dot-ELISA检测,对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 V)进行RT-PCR检测。调查中共采集样品778份,病毒总检出率为14.4%。其中,TMV、CMV、BBWV、Tu MV、PMMo V均有检出,检出率分别为11.3%、6.5%、1.9%、7.6%和0.6%,CGMMV在各地均未检出。从各地区病毒发生情况来看,凤城地区蔬菜病毒种类较多,发生较重。此次调查中有12份样品被检测出有复合侵染的现象,占总检出率的1.5%。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18种药用植物病毒病调查及2种病毒病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对甘肃省宕昌县、漳县、岷县、渭源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地区种植的具有疑似病毒病症状的半夏等18种药用植物进行调查及采样。采用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烟草花叶病毒(TMV)、番茄花叶病毒(ToMV)、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X病毒(PVX)、芜菁花叶病毒(TuMV)等7种双抗体夹心免疫酶联检测(DAS-ELISA)试剂盒初检, 并对CMV和ToMV采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复检, 结果表明, 半夏、掌叶大黄和红花3种药用植物受到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 马兜铃、土贝母及当归3种植物受到番茄花叶病毒(ToMV)侵染; 样品中未检测到上述其他病毒种类, 其余12种病毒样品的病原尚未确定。本研究为国内首次报道CMV病毒侵染掌叶大黄、红花, ToMV病毒侵染马兜铃、当归和土贝母。此研究为防治上述病毒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小麦黄花叶病病原的部分序列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北省真菌传小麦黄花叶病病毒分离物中抽提病毒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合成病毒外壳蛋白(CP)基因cDNA。对所获得的cDNA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真菌传小麦黄花叶病病毒分离物与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大麦和性花叶病毒(BaMMV)等病毒CP基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均低于70%,而与报道的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超过97%。表明湖北省真菌传小麦黄花叶病病原应为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  相似文献   

4.
浙江甘蔗花叶病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一种在浙江省北部地区发生的甘蔗病毒病害。病毒粒子呈线状,长度为740 nm,在甘蔗病组织中形成风轮状内含体,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约36 kDa,表明其病原为马铃薯Y病毒科成员,血清学研究表明该病毒与高粱花叶病毒(Sr MV)反应强烈,与甘蔗花叶病毒(ScMV)及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反应次之,与约翰逊草花叶病毒(JGMV)的反应较弱,认为该病毒可能是甘蔗花叶病毒亚群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5.
 油菜花叶病毒(Oilseed rape mosaic virus,ORMV)武汉株系(Wh)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表明,该株系基因组全长6301nt,与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亚组Ⅲ病毒基因组结构相似,含4个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ORF2与ORF3有77nt的重叠区。与该属其他病毒对应ORF的核苷酸及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ORMV-Wh与亚组Ⅲ的ORMV、车前草花叶病毒上海株系(Ribgrass mosaic virus,RMV-Sh)、车前草花叶病毒凤仙花株系(RMV-Imp)和烟草花叶病毒十字花科和大蒜株系(Tobacco mosaic virus,TMV-Cg)一致性最高,均超过95%。4种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构建将Tobamovirus亚组Ⅲ株系分为3个群,ORMV-Wh归为ORMV代表的株系群。  相似文献   

6.
我国植物病毒病害的专门研究,是从建国以后开始的。原来有些调查研究但资料极少。五十年代某些单位开始研究十字花科作物的病毒病,明确了十字花科作物上主要的的为芜菁花叶病毒,次要的如黄瓜花叶病毒及烟草花叶病毒,其中包括车前草花叶病毒。根据芜菁花叶病毒生态学的研究。提出了以抗耐品种结合适期播种,辅以苗期防虫的措施。在此同时,有一些单位注意了马铃薯的病毒性“退化”问题,並以X及Y病毒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病毒病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但是当时有人不大理解病毒对马铃薯退化所起的作用,认为是生理退化,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推  相似文献   

7.
芜菁花叶病毒对寄主植物叶片PS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上最重要的病原病毒之一,TuMV在青菜、榨菜、芥菜、油菜等作物上的主要发病症状为花叶和畸形,研究植物病毒致花叶症状的机理有助于建立新的病毒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8.
侵染西瓜的小西葫芦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病毒病是制约西瓜产量及品质的顽疾.据报道,该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30%~50%.1981~1999年皖、苏、鲁、豫西瓜的病毒病曾几次大发生.危害西瓜的病毒病有西瓜花叶病毒1号(WMV-1)、西瓜花叶病毒2号(WMV-2)、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环斑病毒(TRSV)、南瓜花叶病毒(SqMV)等32种[1].小西葫芦花叶病毒(ZYMV)是侵染葫芦科的主要病毒之一,1973年首次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此病毒,至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植物病毒[2].笔者对ZYMV合肥分离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的建立:铜网捕获病毒后,用其稀释约200倍的同源抗血清修饰处理3~5分钟,羊抗兔IgG-金复合物标记3~5分钟,经磷钨酸负染,电镜下可见病毒粒子周围金颗粒特异性吸附,而背景上非特异性吸附很少。用此技术成功地快速检测和鉴定了病汁液中线状病毒(大麦黄花叶病毒,大麦温和花叶病毒,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连和马铃薯Y病毒)、棒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长叶车前草花叶病毒和土传小麦花叶病毒)以及球状病毒(水稻矮缩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大麦黄矮病毒)。用0.5M PBSpH7.0制备病汁液,可大幅度提高同源抗血清对黄瓜花叶病毒的捕获能力。  相似文献   

10.
明艳林  郑国华 《植物保护》2006,32(1):101-103
以蔓陀罗为建兰花叶病毒(CyMV)厦门分离物的繁殖寄主,通过一次差速离心、一次PEG沉淀结合超速离心提纯建兰花叶病毒,病毒得率约400 mg/kg。根据已经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分别以该病毒RNA及病叶总RNA为模板,建立了建兰花叶病毒RT-PCR快速检测体系,其检测灵敏度可达1.8 pg病毒和11 mg/mL的病叶组织。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芜菁花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铎  李明福 《植物检疫》2003,17(B09):18-22
芜菁花叶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科的重要成员。作为引起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害的最主要病原,该病毒地理分布极广,自1921年Gardner和Schnltz首次描述了TuMV,迄今除南美洲外,其他各大洲均见报道。TuMV也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毒病害的主要病原,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引起大白菜孤丁病、油菜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等,每年都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鉴于该病毒的经济重要性,我国针对该病毒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国内对该病毒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和对流免疫电泳方法检测病株样本325个。结果表明,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侵染十字花科蔬菜最主要的毒原;其侵染率达到83.08%,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占19.39%,烟草花叶病毒(TMV)占8.62%,其他病毒占0.31%。从各省的侵染病毒种类来看,除广西省外,其他6省的样本中,TuMV单独侵染的占50%以上;而广西省TuMV与CMV复合侵染的比率较高。贵州、安徽和江苏省TMV和TuMV复合侵染率较其他几省为高,湖北省CMV较普遍。各种蔬菜样本中除花椰菜外;均以TuMV或TuMV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的为主。  相似文献   

13.
小西葫芦绿斑驳花叶病毒(Zucchini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ZGMMV)是我国新报道的侵染葫芦科作物的烟草花叶病毒属病毒.从感染病毒的葫芦叶片中分离出ZGMMV,摩擦接种西瓜(Citrullus lanatus)、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西葫芦(Cucurbit...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香山樱桃溝野生的十字花科豆瓣菜上发现有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以及一种未报导过的"小白斑"病毒的复合病。
小白斑病毒在20多种寄主上,包括十字花科,单独汁液接种时只能产生局部坏死病斑,不能系统侵染;单独接种而能系统感染的寄主有百日菊,只产生极轻微的深浅绿花叶,甚至有时几乎无病状。  相似文献   

15.
油菜花叶病毒Wh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病毒的寄主植物反应、血清学性质和RNA 3'末端含cp和mp基因1554 bp cDNA片段序列分析,明确一个侵染油菜的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病毒分离物是油菜花叶病毒(Oileed rape mosaic virus,ORMV)的一个株系,定名为Wh株系.ORMV-Wh侵染油菜、白菜和大白菜等十字花科的作物,初期产生典型明脉症状,对辣椒、番茄和烟草等茄科植物致病性弱;血清学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有明显差异.ORMV-Wh mp、cp基因和3'UTR区段大小分别为798、474和235个核苷酸,mp和cp基因有77个核苷酸重叠;与TMV序列同源性在60%以下,与侵染十字花科Tobamovirus属病毒株系序列同源性在80%以上;其中与ORMV的不同株系RMV-CAB、RMV-Sh、YoMV、YoMV-Cg和CTMV-W的同源性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各地十字花科植物上14个病毒分离物的血清学关系的研究证明,其中10个分离物与芜菁花叶病毒(TpMV)的抗血清有正反应,油菜花叶病毒6号(YMV6)与TpMV之问没有交互的血清反应,这和其形态上的差别是一致的。YMV6与十字花科植物上分离的黄瓜花叶病毒也无血清关系,另外三个分离物:白菜枯纹病毒和1964年由白菜上分离的两个毒株与TpMV和YMV6的抗血清都不起反应。从新疆十字花科蔬菜上分离到的63-3毒源,在白菜上可引起枯纹症状,根据我们最近的研究,已确证63-3毒源是含DNA花椰菜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7.
豌豆病毒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至1990年,从豌豆田中采集了150余份病毒病样本,鉴定出蚕豆萎蔫病毒(BB-WV)、芜菁花叶病毒(TuMV)、马铃薯Y病毒组分离物、黄瓜花叶病毒(CMV)、莴苣花叶病毒(LMV)、大豆花叶病毒(SMV)、豌豆花叶病毒(P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等9种病毒。样本中,BBWV所占的比例最高,达59.2%,其次为CMV,占15.5%。BBWV常与CMV复合侵染豌豆,LMV发生也较普遍。田间调查表明,豌豆病毒病发病率因种植地区及品种不同而有差异,平均发病率为12.4%。  相似文献   

18.
 甘薯由于甘薯病毒的普遍存在而造成大幅度减产。甘薯病毒种类复杂,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辣椒病毒病毒原种类及黄瓜花叶病毒株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经鉴定,明确了北京地区辣椒病毒病毒原有7种,即黄瓜花叶病毒(CMV)占病株样品的55%,烟草花叶病毒(TMV)占26%,马铃薯Y病毒(PXY)占13.2%,烟草蚀纹病毒(TEV)占11.8%,马铃薯X病毒(PVX)占10.4%,苜蓿花叶病毒(AMV)占2%,及蚕豆萎蔫病毒(BBWV)占1.4%。其中CMV可划分为4个株系,即重花叶株系,坏死株系,轻花叶株系和带状株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极易从国外传入的种传病毒——藜草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藜草花叶病毒(Sowbane mosaic virus)属南方菜豆花叶病毒组(Sobemovirusgroup),是种传率极高、抗逆性强和极易传播蔓延的病毒。至今,在我国未有自然发生的报道,为此应严防随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以及病毒资源的引入而传入我国。1.首报 1985年 Silva 等报道了藜属植物发生一种花叶病,对病原未作鉴定,Bennett 等(1961)在美国加州从墙生藜Chenopodium murale 表现花叶的病株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