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福建省的柑橘根部发现根腐线虫侵染,经形态学鉴定有咖啡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和玉米根腐线虫(P.ze-ae),咖啡根腐线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经鉴定陕西农作物寄生线虫有: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oryzae)、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玉米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zeae)、六裂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hexincisus)、一种牡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花生根结线虫2号小种(Meloidotgyne arenaria)、小麦粒线虫(Agguina tritici)、双角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加州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californicus)、瘦小针线虫(Paratylenchus leptos)、一种待定针线虫(Paratylenchus sp.)、一种待定矮化线虫(Tylenchrohynchus sp.)、甘兰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brassicae)、及艾克特五沟线虫(Quinisulcicus acti)共9属14种.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寄生甘薯(Ipomoea batatas)块根及根围土壤的植物线虫有钩状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hamatus);河谷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convallariae);普通根腐线虫(P.penetrans);伤痕根腐线虫(P.vulnus);玉米根腐线虫(P.zeae)5个种。上述线虫均为浙江首次报道,虫体根据de Man公式作了测量,同时对线虫的主要特征及某些生物学亦作了记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调查,形态鉴定,首次报道了云南省一种由草地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 Filipjev,1936)引起的中草药新病害--灯盏花根腐线虫病,灯盏花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5.
用浅盘法对四川省10个县的棉枯萎病圃和连作重枯萎病土壤进行线虫的分离和鉴定,共检出植物寄生线虫7个属、5个种.其中,肾形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穿刺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和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spp.)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数量大,是棉田的主要种群。  相似文献   

6.
瑞昌山药根腐线虫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江西省瑞昌市山药根腐线虫病发生规律研究和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病原线虫种类进行鉴定。从瑞昌市范镇、高丰、桂林3个乡镇的山药根腐线虫病样中分离获得15个寄生线虫分离物,镜检表明其形态特征和各项测量值符合对咖啡短体线虫的描述;提取线虫基因组DNA,利用通用引物对(X1/C1)对其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分离物与咖啡短体线虫均具有最高的序列同源性(93%~99%),并且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与咖啡短体线虫共处于一个分支上。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认为瑞昌山药根腐线虫病病原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线虫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调查,形态鉴定,首次报道了云南省一种由草地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 Filipjev,1936)引起的中草药新病害——灯盏花根腐线虫病,灯盏花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8.
对采自湖北省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inn.)种植地的8份根围土和根组织线虫样本进行分离,通过系统的形态学观测,共鉴定出6属8种植物线虫:异头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heterocephalus)、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刻痕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renatus)、扁尾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latyurus)、拟强壮纽带线虫(Hoplolaimus pararobustus)、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其中异头丝尾垫刃线虫、刻痕短体线虫和拟强壮纽带线虫为中国烟草上首次报道的植物线虫.对鉴定出的部分线虫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讨论了8种植物线虫对烟草的经济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柑桔根际短体线虫种类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采自云南省12个县市140个柑桔园的260份柑桔病根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种短体线虫属线虫: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卢斯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loosi),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和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其中咖啡短体线和伤残短体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
1种苎麻根腐病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分离的一种苎麻根腐病线虫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病原线虫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研发及苎麻根腐病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从感染苎麻根腐病植株根中分离出一种植物病原线虫,利用显微技术观察线虫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之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取单条线虫的DNA,利用通用保守性引物扩增了线虫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并用软件DNAstar和DNAMAN进行序列分析,对该植物病原线虫进行进一步鉴定。【结果】根据形态特征,将获得的苎麻根腐病线虫初步鉴定为咖啡短体线虫。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线虫rDNA-ITS序列与咖啡短体线虫湖北种群、越南种群、台湾种群、日本种群及尼日利亚种群的同源性依次为99.8%,99.0%,98.0%,97.8%和94.6%。该线虫rDNA-ITS序列在GenBank注册号为HQ403649。【结论】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苎麻根腐病线虫为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陕西省西洋参根结线虫病病原,采用常规形态鉴定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在陕西省留坝县严重发生的西洋参根结线虫病进行病原鉴定。结果表明:二龄幼虫蠕虫形,口针基部球小而圆,尾部透明区明显,尾尖钝圆;雌虫虫体梨形或近椭圆形,口针杆部后部稍宽,口针基部球近圆形较小有缢缩。雌虫会阴花纹呈近圆形,线纹平滑呈波浪状,尾端区有刻点,背弓较为低平。结合特异性PCR扩增及根结线虫属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该病原鉴定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相似文献   

12.
周银丽  张国伟  张薇  胡先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478-1478,1493
2003~2006年,对云南省主要石榴产区蒙自县、会泽县和建水县的石榴寄生线虫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寄生于云南石榴根际的线虫有15属12种,其中有11个种是寄生石榴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3.
物炭浓度在10~20 g·kg\+\{-1\}时较适宜,高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刘琦  任志远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86-88,101
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科学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灰色综合评估方法对全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关中地区的宝鸡、咸阳以及陕南地区的安康、汉中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关中地区的西安和渭南生态环境质量中等,而关中地区的铜川以及陕北地区的延安、榆林生态环境质量较差,陕西省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的趋势为中南部优于北部,并据此提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陕西近现代医学期刊的产生和发展,应用文献考证和编辑学方法,对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陕西医学期刊进行了研究。认为从1919年至1949年,创办于陕西本土的医学期刊有近30种。刊期长短不一,从周刊到年刊不等。《西京医药》为陕西省最早的医学综合性月刊。《防疫周刊》刊期最短,出版期数最多。《西大医刊》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医学教育及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我陕甘宁边区的卫生机关,在异常艰苦的战争年代也先后创办了10余种医疗卫生报刊。这些报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数百种军医期刊的繁荣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秦公伟  曹小勇  李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17-15319,15344
[目的]运用mtDNA-PCR-RFLP技术快速鉴定陕南蔬菜根结线虫,为根结线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形态学、同工酶鉴定的基础上,运用mtDNA-PCR-RFLP电泳技术,对采自陕南3市18县区的37个为害蔬菜的根结线虫种群进行了鉴定。[结果]在所鉴定的种群中,32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2个种群为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1个种群为北方根结线虫(M.hapla),1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混合群体,1个种群为南方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的混合群体;其中南方根结线虫是陕南为害蔬菜的主要根结线虫。[结论]形态学方法应仅作为辅助鉴定手段,而同工酶表型和mtDNA-PCR-RFLP分析均可作为快速而可靠地鉴定中国常见根结线虫种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应用DNDC模型模拟沟垄集雨种植对陕西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NDC模型分析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农田水分和玉米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确定沟垄集雨种植技术的适宜区域以及该技术在陕西省农业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陕西省2001-2010年19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采用DNDC模型模拟沟垄集雨(PF)和传统平作(CK)种植下陕西省玉米田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2001-2010年陕西省年均降雨量为609.2mm,且南至北呈现出逐渐递减的趋势,陕西南部地区的降雨量最高,其次是关中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降雨量最低。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土壤蒸发量从北至南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蒸发量在170mm以下的地区分布在陕西省北部,土壤蒸发量在190mm以上的地区分布在陕西南部。和平作种植模式相比,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陕西北部富县、黄陵、洛川、黄龙和宜川5个县土壤储水量提高到145mm以上,陕西中部宝鸡、凤翔、岐山、扶风4个县(市)土壤储水量提高到126mm以上,陕西北部6个县和中部14个县玉米生长水分胁迫减弱;与平作相比,沟垄集雨模式下,陕西省大部分区域产量变异数降低,说明沟垄集雨技术能降低年际间降雨量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产效应。沟垄集雨和平作种植模式下陕西10a玉米总产量分别为1 320万t和1 140万t,沟垄集雨较平作模式增产180万t,提高16%。沟垄集雨种植玉米的增产效应从北至南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年均降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反,陕西北部年均降雨量低于500mm的地区增产效果最高,陕西南部年均降雨量高于800mm的地区,沟垄集雨种植模式对产量的提高具有负效应。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农田土壤紧实度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陕西省农田土壤紧实度现状及区域差异,2013年在全省选取228个调查点,对1 100多块地的农田土壤紧实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省农田耕层土壤紧实度为250.0~2 080.0kPa,平均为781.3kPa,变异性中等;全省各区犁底层紧实度为716.0~5 650.0kPa,平均为2 900.5kPa,中等变异。耕层土壤紧实度以关中东部和陕南东部较大,1 000kPa以上,陕北大部分县区耕层比较疏松;犁底层紧实度以关中地区及陕南东部较大,在3 000kPa以上,陕北地区犁底层紧实度普遍较低。耕层土壤紧实度主要受区域位置、农田利用类型、地形、作物类型、耕作方式及土壤类型影响(P0.05);犁底层紧实度受区域位置、作物类型、地形、耕作方式、熟制、机耕年限、灌溉情况、土壤类型以及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大中城市郊区蔬菜矿质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陕西省大中城市郊区菜园14类152份蔬菜样品中12种矿质营养元素和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2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水平为钾>钙>钠>磷>镁>铁>锰>锶>锌>硼>钡>铜,各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区间有较大差异;5种重金属污染在元素在不同地区有含量超标现象,特别是铅含量超标严重,原因是采用污水灌溉及公路 干线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