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日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所长、青稞作物研究专家强小林在对西藏75个青稞品种研究后发现,"藏青25"的青稞新品种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是目前世界上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麦类作物。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评价农业竞争力,建立了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将模糊集理论中模糊聚类方法和粗糙集理论的知识熵结合起来,从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统计数据出发,根据各指标值中所包含的信息来确定其权重,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应用实例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套种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农业生产模式,西藏土地资源有限,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利于西藏农牧业的发展。以青稞、饲料玉米、箭筈豌豆为对象进行作物套种研究。结果显示包含箭筈豌豆的套种组合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青稞单播的效益最低,青稞、饲料玉米、箭筈豌豆按照1∶1∶1组合套种的饲草产量和单位面积效益最高,青稞、饲料玉米按1∶2比例套种的产投比最高。  相似文献   

4.
张华国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248-250,255
西藏山南隆子地区被称为"玉杰隆子",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和历史农耕文化等,千百年来勤劳富裕农牧民造就了西藏特有的农家特色青稞品种——黑青稞,黑青稞具有与常规品种白青稞、蓝青稞等不同特点与属性,特别是隆子的特殊自然生态生长环境、黑青稞自身营养保健价值以及高附加值农产品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喜爱,经过多年黑青稞栽培与种植,黑青稞产业由之前区域性粮食的农家作物正转向西藏乃至全国备受青睐的健康食物来源.基于西藏隆子黑青稞粮食产业增产、增效与增收为方向与目标,从生产现状进行实际概述,隆子黑青稞自身属性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提出隆子黑青稞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就如何破解隆子黑青稞走向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提出个人想法和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喀则气候变化对青稞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生长,西藏生态条件脆弱,农业生产适应能力差,受气候影响更大。日喀则是西藏最大的青稞生产基地,近年来对青稞气象环境的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青稞的产量。本文通过分析日喀则气候及其变化对青稞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影响,理清日喀则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而为作物增产提供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质量、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青稞生产、农机普及及青稞加工销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的建议与策略,以实现西藏青稞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同时食品加工领域受到了高度关注。青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是西藏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西藏最具优势的特色作物。青稞是影响西藏自治区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本文针对青稞加工工艺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加快青稞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作物品质优劣的重要条件之一,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西藏生态条件脆弱,农业生产适应能力差,受气候影响更大。青稞气候品质认证是对影响青稞品质的气候条件优劣等级进行评定,利用认证结果对青稞及其产地进行标识,提高青稞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本文阐述了西藏白朗县气候特点,论述了开展青稞气候品质认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以期为气象为农服务的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都兰县农业资源区域差异性大的特点,选择影响生产的主要因子,用数学聚类模糊分析方法对各生产单元进行了归类划分,同时结合利用现状采取用土地自然适应性方法做了利用系统适应级评价,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比较优势,优化资源组合,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建设小麦、青稞粮食生产基地,枸杞、马铃薯等特色产品生产基地,紫花苜蓿草产品等生产基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目前仍存在资源保存数量不多、鉴定不够深入、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针对资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西藏本地实际,提出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鉴定与评价利用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析西藏青稞地方品种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为提高西藏青稞育种组合选配的针对性和育种效果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提供的1 700份青稞地方品种中选取覆盖西藏青稞种植区域的代表性品种310份,2020-2021年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试验地种植供试的310份青稞种质,调查抽穗期、成熟期、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采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其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遗传力、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参试310份青稞品种6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为0.43~0.95,其中抽穗期的遗传力最高,而株高的遗传力最低;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1.30~1.42,均值为1.38,其中千粒质量和抽穗期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穗长和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西部地区(日喀则、阿里)的青稞品种表现为早熟、矮秆、穗粒数少、千粒质量高;东部地区(昌都、林芝)的青稞品种表现为晚熟、高秆、穗粒数多和千粒质量低。前4个主成分成熟期、穗长、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代表青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88.67%的遗传信息量。按表型性状的综合得分(F值)大小,筛选出排名前10位的青稞种质分别为ZDM06930、ZDM06926、ZDM06859、ZDM06732、ZDM06631、ZDM06590、ZDM05468、ZDM05131、ZDM04747和ZDM04727,其中来自西藏林芝的ZDM06930品种F值最高(66.49),综合表现最好。聚类分析将农艺性状采集齐全的291份参试材料分为4个类群,聚类结果与材料地理来源较吻合。【结论】西藏青稞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且地区间遗传差异明显,以其为亲本或拟改良亲本育成的后代对西藏地区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西藏马铃薯2006—2011年(6年)的试验数据为研究分析基础,通过模糊数学中模糊聚类(fuzzy clustering)的分析方法来探讨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的育种途径和评判方法,寻求、探讨与摸索适合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理论和实际选育方法,力求加快西藏马铃薯选育工作,缩短育种的周期和选育年限。采取符合结果、较符合结果、一般和不符合结果4类评判标准,较为全面的代表分析结果,对西藏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和育种目标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针对结果,马铃薯育种据情增加观测考核指标;另外在亲本和中间材料应扩大供试材料范围,结合评判方法和和生产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出适合于西藏农业生产栽培种植的优良品种(系)。  相似文献   

13.
青稞作为西藏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该区域最具优势的特色原料作物,而青稞产业则是西藏农牧业的支柱产业。西藏青稞产业的发展,对于西藏的安定、和谐具有深远地影响。本文针对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对策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参加2009年西藏自治区春青稞区域试验的品系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等多个方面的数据、性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2006青24、03014品系进入进一步的全区示范。从本文中能基本了解西藏农业主管部门对适宜西藏的春青稞品种的选育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运用混合聚类法对两型社会农业发展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农业(即两型社会农业)的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的混合聚类方法,结合湖南省所属的14个市州的实际情况,对全部市州的"两型社会"区域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湖南省"两型社会"农业发展状况区域划分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西藏不同春青稞品系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参加2009年西藏自治区春青稞区域试验的品系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等多个方面的数据、性状进行细致分析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出2006青24、03014品系进入进一步的全区示范.从本文中能基本了解西藏农业主管部门对适宜西藏的春青稞品种的选育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理论的分析方法,力求从定量的角度对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探讨。首先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分析方法构建农业网络信息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模型的实际应用获得对农业网络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理论”为指导,建立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及其系统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力图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极其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模型,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各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问卷调研数据,从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环境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等4个方面筛选整理了18个具体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26个省份依照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分为6类,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缩小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3月27~28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农牧科学院在拉萨成功举办了"西藏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利用及作物育种方向目标调整优化研讨会"。此次会议邀请区内外农作物种质资源、育种与栽培相关专家,就新形势下西藏种植业提质增效、保障粮食安全尤其是青稞安全献计献策,主要针对农作物品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加工专用化、农牧融合发展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利用、农作物育种与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