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番木瓜是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原产南美洲,现分布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产国为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印度等.我国主产区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番木瓜一般生长在南纬320~北纬320之间,对低温敏感,持续暴露在-0.56℃以下的环境中会造成植株枯死.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降雨量或良好的灌溉条件(但不耐水涝),要求充足的光照,丰富的土壤有机质,pH值为5.5~6.7.……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处理对采后番木瓜果实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一氧化氮(N0)处理对番木瓜果实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采用60 μL/L NO熏蒸处理采收成熟度为果皮浅绿并微带黄色痕迹的番木瓜果实3h,然后在20C和相对湿度为85%条件下贮藏20 d.研究NO对番木瓜乙烯、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丙二酰-1-氨基环丙烷-I-羧酸(MACC)、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及CpA CS2和CpA C0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NO处理降低了番木瓜果实乙烯释放量、ACO的活性及CpA C0l基因的表达,导致贮藏过程果实ACC和MACC的积累,但对ACS的活性及CpA CS2基因的表达无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番木瓜 (Calica papayal)又名木瓜 ,万寿果 ,是著名的热带 ,亚热带水果之一 ,素有“岭南佳果”的美称。我国栽培番木瓜已有 2 0 0多年的历史 ,主要分布在南方琼、粤、台、闽、桂、滇等地。近年来 ,广东、广西大面积推广种植 ,番木瓜栽培结果快 ,产量高 ,用途广泛 ,可作水果、蔬菜、药用以及饲料等。因此 ,开发番木瓜是致富的一条好途径。1 番木瓜鲜果的贮藏保鲜1 .1 低温贮藏  番木瓜在达到 3/4的成熟度时采收 ,并要先做防虫防腐处理。其最适低温贮藏条件为 :温度 7℃ ,相对湿度 85%~ 90 % ,但低于 7℃。需要时可以在2 1℃~ 2 7℃下…  相似文献   

4.
为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抑制番木瓜炭疽病,通过测定并综合分析比较各木霉菌株的抗生作用、产孢量、不同培养基下的抑菌率、生长速度以及耐药性,从90株木霉菌株中初步筛选出拮抗番木瓜炭疽菌的优良木霉菌(Trichodermaspp.)T05-049、T8-R、T05-035和T05-044等4株菌株,其产孢量分别为1.42×109、5.45×108、4.16×108、1.38×109;在1.01 mg/L特可多的条件下,均生长良好;该4个菌株在25、20、15和10℃下生长正常,耐温性较好,对炭疽菌(Colletotrichumspp.)的抗生作用分别为3、1、1、5;分别在PDA和番木瓜培养基上于25、20和15℃下培养,木霉对胶孢炭疽菌(C.gleosporioides)的抑制率在57.05%以上,对辣椒炭疽菌(C.capcisi)的抵制率在47.87%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番木瓜两性株株性转变与温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及激素平衡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台农1号、大白、穗中红3个番木瓜品种两性株的叶片为材料,利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不同高温条件下(30~42℃)叶片的四种内源激素(IAA、GA3、ZR和ABA)含量.结果表明:3个番木瓜品种在株性稳定时(30~32℃)时,IAA、GA3含量及(IAA+ ZR)/ABA、GA3/ABA比值保持较低水平,而ZR和ABA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株性转变时(35 ~40℃)时,4种内源激素含量水平均较高,同时(IAA+ ZR)/ABA、GA3/ABA和(IAA+ ZR)/GA3比值也较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和温度对四种激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主成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番木瓜两性株趋雄发育起主要作用的是IAA和ZR的含量,两者含量对两性株的趋雌发育起抑制作用.而对两性株趋雄发育起主要作用的是GA3.ABA对两性株的趋雄发育和趋雌发育均起到抑制作用.综合表明,ZR含量和(IAA+ ZR)/GA3平衡的调节是影响番木瓜两性株株性转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台湾优良番木瓜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木瓜,为多年生常绿软木质乔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生物碱和蛋白酶,具有降血糖、助消化等功效,目前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其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从播种到结果只需1年多的时间,在闽南栽植5~6个月开花,果实生长期130~150 d,每667 m2产量4000~5000 kg.漳浦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350 d,年降雨量1440 mm,极适宜番木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为番木瓜叶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及番木瓜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超声波提取番木瓜叶片总黄酮,采用氯化铝显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选取乙醇体积分数(A)、料液比(B)、超声波时间(C)和超声波温度(D)为试验因素,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回归方程,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的回归方程:Y=4.54-0.11A+0.29B+0.023C-8.333×10-4D-0.18AB+0.19AC-0.068AD+0.23BC+0.017BD+0.18CD-1.13A2-0.72B2-0.44C2-0.61D2.4个因素对番木瓜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排序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料液比与超声波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最大,而料液比与超声波温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9%、料液比1:72(g/mL)、超声波时间42 min、超声波温度50℃,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4.15%,与理论预测值(4.18%)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番木瓜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在生产实际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未经微波处理和经50—70℃微波处理50秒钟的 OPP/PE 复合袋装番木瓜酱菜,在常温(20~30℃)下贮存,在60天内,前者酸度(以乳酸计)由1.20%增至1.37%,后者酸度由1.20%增至1.35%;再贮存一个月,两者酸度均不再变化。同时微波处理减少了酱菜的细菌含量。  相似文献   

9.
袁竹连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6):105-108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番木瓜不同部位多酚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F-D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多酚含量,利用DPPH.法和O2-.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番木瓜皮和果肉的最佳提取条件均为: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温度60℃、时间2 h,此时,多酚含量分别为15.42、6.87 mg/g,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是为27.03、63.16 mg/mL,但两者均对O2-.自由基不具备清除能力。番木瓜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强弱与多酚含量呈正相关,外表皮富集的多酚物质多于内部果肉,且抗氧化活性也强。与番木瓜果肉相比,番木瓜皮更是一种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的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Cohen  E.  李荣昌 《广西热带农业》1990,(3):45-48,15
对番木瓜花粉活力,即花粉管生长和花粉贮藏进行了研究。在一滴修改的Brewbaker 培养基上,温度为22—26℃,花粉能自然发芽。两个主要染色剂能估计与花粉发芽率密切相关的花粉活力。在28℃温度下,从传粉到穿透胚珠的时间为25个小时。在5℃下,花粉不可能在培养皿内发芽,而在40℃温度下,花粉管生长减慢。高相对湿度(70—80%)与低相对湿度(30—40%)相比较,能加速花粉发芽的过程。花粉在-18℃温度下冷柜贮存,可成功地贮存6个月。冬天在以色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可以被利用的花粉,所以为冬季贮存花粉,似乎是一条保证座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番木瓜俗称木瓜,又称万寿果.原产于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台湾、广东和海南种植较多,现已引入山东温室栽培.番木瓜成熟果主要供鲜食,富含维生素C、A、B、糖类和矿物盐,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番木瓜原产南美洲,与香蕉、菠萝同称为热带三大草本果树。我国主要产区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及台湾等地。番木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需要较高的温度,最适于年平均22~25℃的温暖地区栽培,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2℃,气温在100℃左右生长趋于缓慢。气温在50℃时幼嫩器官开始出现冷害,0℃时叶片枯萎。但气温超过350℃导致严重花性趋雄,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造成间断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明确番木瓜炭疽病主要病原菌种类及适宜的防治药剂。【方法】从海南采集番木瓜炭疽病病果,采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结合其rDNA-ITS区域的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7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生长的抑菌活性。【结果】从分离的炭疽菌中,得到2种强致病菌(代表菌株分别为C1和G1),其中C1菌株与辣椒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形态特征相似,G1菌株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crides)形态特征相似。通过采用引物ITS1/ITS4对2个病原菌序列扩增并测序,将2个菌株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相关菌株的ITS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发现C1菌株与辣椒炭疽菌(C.capsici)同源性达到了99%,G1菌株与胶孢炭疽菌(C.gloeospcrides)的同源性同样达到99%。【结论】500 mg/mL咪鲜胺水分散粒剂对2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好,平均EC_(50)值仅为0.03μg/mL,其次为300 mg/mL咯菌腈悬浮剂和250 mg/mL丙环唑乳油,平均EC_(50)值分别为0.04和0.11μg/mL,确定番木瓜炭疽病主要由辣椒炭疽菌(C.capsici)和胶孢炭疽菌(C.gloeospcrides)引起,500 mg/mL咪鲜胺水分散粒剂、300 mg/mL咯菌腈悬浮剂和250 mg/mL丙环唑乳油对番木瓜炭疽菌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番木瓜-柱花草间种模式对番木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单种和番木瓜-柱花草间种模式下番木瓜的株高、茎粗、产量、果实含水量和还原糖含量,并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对比各处理的经济指标.结果表明:番木瓜-柱花草间种处理可有效促进番木瓜的生长,间种处理下番木瓜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均高于单种处理;番木瓜株间空地覆盖可显著提高其产量和果实的含水量与还原糖含量;番木瓜-柱花草间种且柱花草不刈割处理下的单位面积产出和净收益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15.
转番木瓜环斑病毒复制酶基因番木瓜的多重定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监测和管理转基因番木瓜华农1号的商品化生产、销售,建立了相应的转基因定性检测方法.选用木瓜蛋白酶作为番木瓜的内源对照基因,建立对转基因番木瓜PRSV-Rep基因、外源CaMV35S启动子序列、NOS终止子序列和NPTⅡ基因的常规PCR检测体系.退火温度为40~60℃时,都分别扩增出了清晰的目的基因.单基因常规PCR检测转基因模板量的下限为5×10-7g.建立的三重PCR检测技术,检测了包括NPTⅡ、Rep和CaMV35S;NPTⅡ、Rep和Nos;NPTⅡ、Rep和Papain等3个组合.建立了NPTⅡ、ReP、CaMV35S和Nos4个基因的四重PCR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属番木瓜科番木瓜属,为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亦称万寿果,是著名的热带果树之一.番木瓜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钙盐及维生素A、B、C,营养价值高,青果中含的木瓜酶在医学、化妆和食品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番木瓜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认识的提高,番木瓜的种植范围逐年扩大,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云南广泛栽培,栽培品种也很多.攀西地区的有关农业企业和个人进行了部分番木瓜品种的引进试种工作,经济效益明显,积极性高,发展面积逐年增长.但是番木瓜品种较多、适宜生长的环境要求高,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发展品种,采取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确保番木瓜的生产发展顺利进行.本文仅对攀西地区番木瓜的生产和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建议,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番木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种植区番木瓜白粉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对其危害症状、发生和流行因素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番木瓜白粉病病原菌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其子实层呈白粉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该病主要危害番木瓜叶片、花芽,严重时也危害果实、果梗;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空气相对湿度低于25%时其分生孢子仍可萌发并侵入危害,分生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栽培管理不当也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加强栽培管理,同时结合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番木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及抗PRSV转基因番木瓜在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基因转化对番木瓜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外源基因整合主要技术方法等内容的阐述,展望了转基因番木瓜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果园调查、室内化验分析以及大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番木瓜发生瘤肿病的原因主要是过量施用石灰,使土壤中C a/B过高,引起番木瓜缺B所致。合理施用B肥和石灰,可以有效防治番木瓜瘤肿病。  相似文献   

20.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番木瓜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主要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对番木瓜乙醇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且以DPPH.清除率最大值为衡量标志,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合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同时测定了番木瓜乙醇提取液中总多糖、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研究了番木瓜乙醇提取液中总多糖、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和DPPH.清除率的相关性。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得到的结论为:对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番木瓜提取液,以DPPH.清除率最大为抗氧化活性衡量标准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40℃,超声功率为600W;3个因素对番木瓜乙醇提取液DPPH.清除率影响程度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番木瓜乙醇提取液的总多糖、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无可循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