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广州地区家鸽之间流行的一新种疟原虫。因该虫形成蜘蛛形滋养体阶段,故命名为蛛形疟原虫。红细胞内发育成熟裂殖体最终产生6 ̄12个裂殖子及其包含丰富细胞质和长形配子体,无疑是隶属于齐粤虫亚属。它的主要特征容易与近似种,即Guindy et al(1965)^[3]在埃及戴胜鸟记载的甘汉氏疟原虫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来自粤北的灰胸竹鸡(Bambusicolathoracica)和环颈班鸠(Streptopeliacapicola)寄生一种像嗜核疟原虫(P.nucleophilum)的虫种。经实验研究,发现它们显示的特征存在着显著的差别,最终鉴定为嗜核疟原虫亚种(Plasmodiumnucleophilumtoucani)。  相似文献   

3.
疟原虫作为一种侵入红细胞的顶复门原虫代表虫种,目前对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的机制知之甚少。尽管疟原虫中蛋白质的基本或非基本性质越来越明确,但其功能和蛋白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有效的抑制疟原虫入侵的机制了解不多。论文讨论裂殖子入侵红细胞的机制,介绍裂殖子入侵宿主红细胞的早期阶段及疟原虫入侵期间与宿主红细胞的平衡和相互作用,阐明当裂殖子入侵红细胞时,由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收缩系统提供动力,为研究疟原虫等顶复门原虫的入侵机制奠定了基础,对研究疟原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将实验室培育的“清洁”草原革蜱(Dermacentornuttalli)饥饿成虫,饲喂在人工感染驽巴贝斯虫(Babesiacabaili)的驴体上,俟雌虫饱血脱落后,置28℃、相对湿度约90%的培育箱中产卵孵化;再将次代幼虫和若虫饲喂在健康驴体上,待饱血脱落后仍置培育箱中蜕化。观察了各发育阶段蜱的血淋巴、肠管、唾液腺以及卵内驽巴贝斯虫的发育形态。在饱血雌虫的血淋巴中发现2种不同类型的裂殖体,即大裂殖体和小裂殖体。成熟的游离大裂殖子大小为(5.0~16.0)μm×(2.0~4.5)μm,平均9.85μm×3.Oμm;小裂殖子的大小约1.2μm×0.5μm。在肠管中见到红细胞性虫体和直径4.0~6.μm的球形体。在卵巢中观察到梭形、球形体及梨籽形小裂殖子。卵内发育的驽巴贝斯虫呈多形性:卵圆形、圆形、椭圆形、梭形、梨籽形、棍棒形、逗点形、半月形以及难以形容的奇形古怪的形态。次代幼虫、饥饿若虫、饱血若虫和饥饿成虫的血淋巴及肠管中所见到的都是小裂殖子(幼虫的肠管中也见到大裂殖子),唾液腺中都有子孢子存在。  相似文献   

5.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疟原虫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原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以内脏和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以及形成灰白色裂殖体结节为特征的一种血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6.
经作者等深入研究,发现湖北省水牛巴贝斯虫病病原不是牛巴贝斯虫Babesiabovis与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而是一新种——东方巴贝斯虫Babesiaorientalissp.nov.。病牛红细胞中的虫体呈梨形(单梨形多于双梨形)、椭圆形、指环形、边虫形及杆状。以梨形虫体居多,病的初期其长度均小于红细胞半径,其平均大小为2.2×1.3μm,双梨形虫体尖端相连多排列成钝角或一字形,位于红细胞偏中央处。病的后期(出现虫血症后5~6d)及体外培养72h,有少部份(1~2%)虫体直径大于红细胞半径。新种的传播者为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经卵传递(由第二代成蜱传给健康牛)。在成蜱的血淋巴中的虫样体(裂殖子)呈圆锥状、一端钝圆、尾部直而尖,不形成钩。新种对黄牛不能感染致病,只能使水牛致病。以199培养基加黄牛血清进行体外培养(微气静相培养技术)不能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7.
1病原 鸡疟原虫属血孢子虫亚目、疟原虫科,由库蚊、伊蚊传播。主要寄生于家鸡,致病力较强。在蚊体内的发育过程与鸽血变原虫相似。蚊吸血时,子孢子进入鸡体内,先在皮肤巨噬细胞进行2代裂殖生殖,而第2代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和内皮细胞,分别进入裂殖生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羊的巴贝斯虫(Babesia)未定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甘肃某地自然感染发病绵羊的血液涂片中,观察到一种大型的巴贝斯虫(Babesia)。虫体形态具多形性,有双梨籽形、单梨籽形、圆环形、棒状、不规则形、逗点形和三叶形。典型双梨籽形虫体的大小为1.8~2.5μm×0.9~1.8μm,平均(2.21±0.12)μm×(1.17±0.18)μm。个别红细胞中寄生有4个或8个虫体。该虫种特征性的形态是三叶形。它是相连的双梨籽形虫体两尖端的核质延伸(出芽),并生出原生质,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梨籽形虫体,与母体共同排列形成三叶形的。该虫种可引起绵羊严重发病和死亡。本研究对自然感染发病羊的临床症状和死亡羊的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该虫种的形态大小和致病力,与莫氏巴贝斯虫(B.motasi)和粗糙巴贝斯虫(B.crassa)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是由白细胞虫科白细胞属(Leucocytozoon)的原虫寄生于鸡的血细胞和一些内脏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以往本病主要发生在华南地区,包括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但近年来,本病有向全国各地蔓延的趋势,如四川、山东、江苏、陕西、河南、河北等省陆续有本病发生的报道,给养鸡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病原形态 卡氏白细胞虫(L. caulleryi)较具诊断意义的发育阶段是在肌肉和内脏器官组织中形成的裂殖体,以及在血细胞中形成的配子体。裂殖体呈圆形,大小不等,内含点状裂殖子(…  相似文献   

10.
双芽巴贝斯虫电镜观察显示,红细胞内的虫体可分为裂殖子、正在分裂的裂殖子滋养体三个阶段。球形体大小与核一样,位于核与前极环之间。滋养体多形,膜为单层,虫体内有线粒体,微丝体。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概述了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杂草的潜在优势和研究进展,介绍已商品化和具有开发潜力的微生物除草剂及具有除草活性的微生物天然植物毒素。  相似文献   

12.
将WGA-HRP注入75~90日龄鸡肾上腺内,追踪支配鸡肾上腺传出神经元的胞体,结果显示:鸡肾上腺接受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神经元的支配,以节后神经元支配占主导;迷走神经的传出神经元也支配鸡肾上腺,并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14.
蝗虫生物防治技术概况与蝗虫微孢子虫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原生动物治蝗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寒牧区土壤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治民  吴保锋  熊亚  邓君  冯欣 《青海草业》2005,14(4):26-31,40
草地是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功能和价值的自然资源。草地的天然牧草通过家畜转化,可为人类提供乳、肉、皮、毛等廉价畜产品,从而使草地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和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草地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此同时,草地的自然景观和区域人文景观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加强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青海草地土壤荒漠化现状、原因、危害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防治土壤荒漠化的基本思路及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THE RADIOGRAPHIC APPEARANCE OF THE PULMONARY VASCULATURE IN THE CA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 J. Hayward  BVM&S  MRCVS    S. J. Baines  MA  VetMB  PhD  MRCVS    E. A. Baines  MA  VetMB  MRCVS    M. E. Herrtage  MA  BVSc  MRCVS 《Veterinary radiology & ultrasound》2004,45(6):501-504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dimensions of the pulmonary arteries and veins in the cat, both in normal animals and those with evidence of intrathoracic disease. The radiographs of 50 normal cats, 35 ca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and 15 cats with other intrathoracic disease were assessed. The normal range for the right cranial lobar artery compared with the proximal third of the fourth rib was 0.5-1.0, with a mean artery-to-rib ratio of 0.70 (standard deviation +/- 0.13). Normal cats had a mean vein diameter of (0.20 +/- 0.03 cm) (P = 0.034) compared with cats with HCM, which ha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mean vein diameter (0.22 +/- 0.04 cm).  相似文献   

17.
滩羊、寒羊、蒙古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集了4、5岁滩羊、寒羊、蒙古羊血样各80、38、82个,测定血清中12项生化指标,经方差分析,除血清胆红素(BIL)外,其他11项血液生化指标品种间差异显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这11项血液生化指标计算上述3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依据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本研究所选的11项血液生化指标来计算绵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同时指出,寒羊与蒙古羊的遗传距离较近,滩羊与寒羊和蒙古羊的遗传距离较远。本文还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的基础上,用Fisher判别法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19.
畜禽粪便微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刁治民  高晓杰  熊亚 《青海草业》2004,13(1):13-17,20
在讨论了畜禽粪便污染严重性的基础上,应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畜禽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工程研究,探讨解决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家兔四肢动脉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兔四肢动脉的分布情况,国内外文献均十分简单,特别是缺少一张完整的图。前、后足部的血管图,大部分文献中均略去。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绘出了完整的模式图,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