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个油茶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油茶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差异,以14个油茶(种、变型、家系、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测定含油率,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油茶种仁含油率为23.73%~59.88%,种仁含油率高于50%的有5个,40%~50%的有5个,30%~40%的有3个,低于30%的有1个。干籽含油率为16.25%~35.49%,干籽含油率高于30%的有6个,20%~30%的有7个,低于20%的有1个。脂肪酸组成包括油酸、亚油酸、ω3-亚麻酸、棕榈油酸、顺-11-二十碳烯酸、棕榈酸、花生酸、硬脂酸8种。总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15%~15.85%,总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10%及其以上的有6个,低于10%的有8个。总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83.56%~91.50%,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90%的有4个,80%~90%的有10个。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大宝混合种、大宝黄珍珠、大宝黑小籽、望谟金球5号、天心平、浙江青田25、长林4号7个油茶的种仁含油率较高,脂肪酸组成比例合理,可作为高产优质油茶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2.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拍照、记录、标本采集和室内查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藤本植物进行多样性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从花、果、叶、形4方面对该区域的野生藤本植物进行综合观赏性评价,以观赏等级达到Ⅱ级(观赏性较好)或Ⅰ级(观赏性好)作为观赏藤本植物的标准,共筛选出60科(含3个大科,12个中等科,23个寡种科及22个单种科)119属184种野生观赏藤本植物。其中观赏等级为I级的有54种、占29.3%,观赏等级为Ⅱ级的有130种、占70.7%;生活型方面,木质藤本有98种、占53.3%,草质藤本有86种、占46.7%;生长型方面,攀援类有58种、缠绕类有83种、吸附类有23种、蔓生类有20种,分别占31.5%、45.1%、12.5%和10.9%;观赏类型方面,观叶类有62种、观花类有78种、观果类有17种、观花果类有27种,分别占33.7%、42.4%、9.2%和14.7%。整理归纳出该区野生观赏藤本植物名录及每种植物具体的生活型、生长型、观赏类型和观赏等级,并分析鼎湖山野生观赏藤本植物在不同园林绿化空间中的应用,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苗期采用常规接种方法对38个供试品种进行了分小种鉴别,结果表明:对条中31号小种表现抗病的品种有28个,占供试品种的76%;表现感病的品种有9个,占24%。对条中30号小种表现抗病的品种有28个,占供试品种的74%;表现感病的品种有5个,占13%。对条中29号小种表现抗病的品种有27个,占供试品种的73%;表现感病的品种有7个,占19%。成株期,在病圃中用条中31号、条中30号和条中29号等量混合小种对供试品种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病情基本稳定后,对混合菌种表现抗病的品种有28个,占供试品种的74%;表现感病的品种有9个,占23%。无论在抗病类型中还是在感病类型中病情发展都有差异,在感病品种中,淮阴9628和莱农9226的普遍率、严重度分别为83.3%、20.0%和81.7%、20.0%,而95059和温麦6号的普遍率、严重度分别为22.7%、6.7%和57.3%、15.0%。此外,作者对这些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也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 主要病虫杂草有茎基腐病、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病毒病;地下害虫有猿叶甲、甘薯天蛾;禾本科、菊科、苋科、莎草科等有害生物。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在7.8%~22.5%,虫害在8.3%~29.7%,每平方米有杂草145~696株,严重田块1016株,一般减产20%~4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和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对沅水流域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原产地、入侵途径、危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沅水流域入侵植物有65种,隶属于21科,以菊科、苋科和禾本科为优势科,分别占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4.6%、10.8%和9.2%。(2)入侵植物中原产美洲的有43种,占总数的66.2%;其次是欧洲的有14种,占总数的21.5%;亚洲、非洲、澳洲等地区有10种,占总数的15.4%。(3)沅水流域入侵植物中有意引入有27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41.5%;无意引入有31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47.7%;自然传入有7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0.8%。(4)65种外来入侵植物中严重入侵类9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3.8%;局部入侵类25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38.5%;一般入侵类19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29.2%;观察名单类12种,占入侵植物总数的18.5%。  相似文献   

6.
植物源农药品种及药效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友好、毒性普遍较低、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优选农药品种。苦参碱:单剂有0.2%、0.26%、0.3%、0.36%、0.5%水剂,0.3%水乳剂,0.36%、0.38%、1%可溶性液剂,0.3%乳油,0.38%、1.1%粉剂;混配制剂有1%苦参碱·印楝素乳油,0.2%苦参碱水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药对离体猪蛔虫疗效的研究,结果表明18种中药中有效率在10%~30%的有使君子、牵牛花、雷丸3种;有效率在40%~60%的有牛蒡子、金樱子、龙胆草、苦参、小麦秆、厚朴和南瓜子7种;有效率在80%~90%的有贯众、五味子2种;有效率在100%的有香苦丁、狼毒、石菖蒲、鹤虱、小叶烟、槟榔6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甘蔗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蔗茎产量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的有园林3号和园林6号,分别增8.3%和7.3%;蔗糖份比对照高的有桂引9号、粤糖00/236、桂糖94/119和新台糖27号,分别高出2.73%、2.65%、1.99%和1.97%;含糖量比对照增产的有园林6号、桂引9号、桂糖94/119、园林3号和新台糖27号,分别增18.4%、13.7%、11.9%、7.8%和5.4%。  相似文献   

9.
用豚草原汁配制成0.5%,1%,2%,5%,100%5个浓度的溶液,以清水对照,对玉米种子进行培养,结果表明:浓度5%、2%豚草溶液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且最佳浓度为5%;而浓度0.5%、1%的豚草汁和豚草原汁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防控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的绿色、高效药剂,对几种新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对黄曲条跳甲的控制作用及对蔬菜叶片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倍内威可分散油悬浮剂、5%鱼藤酮可溶液剂对萝卜上的黄曲条跳甲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萝卜叶片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施药后40 d,对黄曲条跳甲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2.16%、90.25%、67.42%,对萝卜叶片的保护率分别为91.68%、90.42%、67.31%;0.5%藜芦碱可溶液剂、0.3%苦参碱水剂、5%除虫菊素乳油、0.3%印楝素乳油对小白菜上的黄曲条跳甲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小白菜叶片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施药后9 d,对黄曲条跳甲的校正防效均在63%以上,对小白菜叶片的保护率均在68%以上。  相似文献   

11.
对43%好力克悬浮剂防治黄瓜炭疽病的田间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药剂对黄瓜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有较好的增产效果。43%好力克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12.5、168.75、225 g/hm2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75.86%、83.05%、87.26%,增产率为4.81%、8.46%、10.24%。防效及产量均高于对照药剂阿米西达悬浮剂。  相似文献   

12.
<正>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特点(一)现状濮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850家,涉及种植业的有392家,占46.1%;涉及畜牧业的有260家,占30.6%;涉及林业的有24家,占2.8%;涉及农机服务的有65家,占7.6%;涉及生产资料的有94家,占11.1%;涉及农产品加工的有7家,占0.8%;其他的有8家,占0.9%。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合作社10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有21家,县级示范合作社60家。  相似文献   

13.
5种杀菌剂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在山药炭疽病发生前、发生初期和中期施药,测定爱苗、施保功、世佳、炭息、代森锰锌5种杀菌剂对山药炭蛆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爱苗是防治山药炭疽病的最好药剂,其5 000倍液在发病前、初期、中期施用的防效分别为98.72%、95.27%、90.61%,且持效期较长。50%施保功1 500倍液在山药发病前、初、中期喷施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84.32%~95.20%,但持效期较爱苗短。10%世佳1 500倍液和40%炭息500倍液在发病前、初期喷施有一定的防效,但在中期喷施防治效果较差,仅为78.27%和61.42%。70%代森锰锌500倍液作为保护性杀菌剂,在发病前使用对山药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宜在发病期使用。  相似文献   

14.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助推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濮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截至2014年底,濮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850家。主要是围绕全县传统种植、养殖等项目创办建立,涉及种植业的有392家,占46.1%;涉及畜牧业的有260家,占30.6%;涉及林业的有24家,占2.8%;涉及农机服务的有65家,占7.6%;涉及生产资料的有94家,占11.1%;涉及农产品加工的有7家,占0.8%;其他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S)法鉴定棕榈花、叶、茎挥发油化学成分,并考查其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共鉴定得到224种化合物。棕榈花挥发油中主要有二十三烷(23.86%)、二十八烷(8.48%)等;棕榈叶挥发油中主要有(Z) 3 己烯 1 醇(15.87%)、正己醇(12.60%)、2,3 丁二醇(10.19%)、3 (1 乙氧乙氧基) 2 甲基丁烷 1,4 二醇(9.63%)、甲苯(9.60%)、2 乙氧基 3 氯丁烷(8.10%)等;棕榈茎挥发油中主要有甲苯(13.80%)、1,1 二乙氧基乙烷 (25.77%)、2,3 丁二醇(10.65%)等。棕榈花、叶、茎的环己烷、乙醚萃取挥发油对特定病原菌有特殊抑菌效果,可作为抑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16.
常德市稻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友林  王云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133-138
为弄清常德市不同类型稻田杂草种类分布及发生状况,根据不同地势条件及播栽类型,采取5点取样法,对常德市不同稻田杂草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常德市水稻田杂草种类有147种,48科,其中,禾本科占14.97%,菊科、莎草科和蓼科各占6.80%,玄参科占6.12%,唇形科占4.08%,豆科、大戟科和蔷薇科各占3.40%。分布较多的有35种,占23.81%;分布量中等的有45种,占30.61%;分布量较少的有67种,占45.58%。危害最严重的杂草种类依次为稗、千金子、鸭舌草、荆三棱、空心莲子草和水蓼。  相似文献   

17.
以自育的3个烤烟胞质不育系和4个国内推广烤烟品种为材料,配成3×4=12个杂种,研究烤烟下部叶8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各品质性状均存在正向或负向的离中优势。总氮有25.00%组合的正向离中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相反,总氮/烟碱、总糖和氧化钾有33.33%、25.00%和8.33%组合的负向离中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烟碱、氯、总糖/烟碱、氧化钾/氯分别各有41.67%、16.67%、8.33%、8.33%组合正向离中优势和8.33%、8.33%、33.33%、8.33%负向离中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总氮、烟碱、氯分别有25.00%、16.67%和8.33%组合的超高亲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它品质性状均不存在显著的超高亲优势。(3)烟碱、总糖/烟碱、总氮/烟碱分别有8.33%、16.67%、8.33%组合的超低亲优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它品质性状各组合均不存在显著的超低亲优势。  相似文献   

18.
四大药用菊花功能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比较4种药用菊花的品质特征,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绿原酸含量,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贡菊、滁菊、亳菊和杭菊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608%、4.619%、4.372%和3.017%;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345%、0.207%、0.337%和0.131%;挥发油总量分别为0.243%、0.524%、0.388%和0.212%;GC-MS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中贡菊有18种,滁菊有46种,亳菊有35种,杭菊有6种.可见贡菊的主要功能成分较其他3种菊花含量高,并且具有较好的香气品质,认为贡菊可能不仅更适合药用,同时适于作为饮料、功能和保健食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广西水稻主导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水平,分别在广西岑溪、三江、永福设立了3个自然诱发病圃,通过采用苗期室内人工喷雾接种和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鉴定了45个主导水稻品种的抗谱及病区田间抗性。室内抗谱测定结果显示,供试的45个水稻主导品种抗性频率在8.33%~94.44%之间,抗性频率在80%以上的有8个,占鉴定总数的17.78%;50%~80%之间的有11个,占总数的24.44%;50%以下的有26个,占57.78%两年病圃鉴定结果表明,45个水稻主导品种稻瘟病的抗性水平较差,无中抗水平以上抗性品种;2010年,表现中感的有26个,占总数的57.78%,表现感病的有12个、高感7个,分别占26.67%、15.56%;2011年,表现中感的有16个,占总数的35.56%,表现感病的有23个、高感6个,分别占51.11%、13.33%。45个水稻主导品种总体抗性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生产上应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楚雄西舍路大型真菌的多样性。[方法]通过对楚雄西舍路大型真菌进行采集、鉴定,并对其优势科、属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大型真菌有2纲8目19科27属49种,其中牛肝菌科有11种,占总数的22.45%;红菇科有8种,占总数的16.33%;多孔菌科4种,占总数的8.16%;鹅膏菌科、乳牛肝菌科、珊瑚菌科和硬皮马勃科均有3种,均占总数的6.12%;口蘑科和鸡油菌科均有2种,均占总数的4.08%;轴腹菌科、条孢牛肝菌科、锁瑚菌科等10科均只有1种,均占总数的2.04%。从其经济价值看,食用菌有20种,占总数的40.82%;药用菌有3种,占总数的6.12%;药食兼用菌8种,占总数的16.33%;毒菌有4种,占总数的8.16%;用途不明菌有14种,占总数的28.57%。[结论]该地区野生食用、药用菌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