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利用重组的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P23蛋白作为ELISA诊断抗原,对来自青海地区的部分放牧犬和宠物藏獒犬进行隐孢子虫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结果在497份血清中检出150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30.18%。其中放牧犬阳性率为32.77%,藏獒的阳性率为37.95%,宠物犬的阳性率为10.42%。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我国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的端粒序列,试验根据国外已报道的端粒重复序列5’-CCTAAA-3’设计寡聚核苷酸探针(CCTAAA)5,并用地高辛标记,C.parvum基因组DNA经Bal31-HindⅢ酶切后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鉴定;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法首次对子孢子和卵囊时期C.parvum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arvum基因组DNA与探针(CCTAAA)5杂交,获得了较好的杂交条带,随着Bal31-HindⅢ酶切时间的延长,杂交信号逐渐减弱,说明C.parvum端粒序列定位在染色体的末端,与国外报道的C.parvum端粒序列一致,为5’-CCTAAA-3’;检测C.parvum端粒酶活性时发现,子孢子时期端粒酶具有活性,卵囊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对微小隐孢子虫体内外感染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犬肾细胞(MDCK)模型和BALB/c小鼠模型,研究了苦参碱(MT)对隐孢子虫(C.parvum)感染的抑制作用。用C.parvum感染MDCK细胞和BALB/c小鼠,通过检测感染MDCK细胞中C.parvum的数量和BALB/c小鼠的排卵囊数来评价不同剂量的MT对C.parvum活性与感染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体外试验表明,MT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MDCK细胞模型中的C.parvum感染数量(P<0.05或P<0.01);体内试验表明,MT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BALB/c小鼠的排卵数(P<0.05)。  相似文献   

4.
应用抗酸染色技术对山东地区部分猪场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检测,通过PCR扩增部分18s r RNA序列,分析同源性,并绘制基因进化树,鉴定其基因型。结果表明,648份猪粪样品的感染率为12.04%,隐孢子虫卵囊有两种形态,18s r RNA序列分析发现与C.parvum"mouse"型和C.muris有100%和99.8%的同源性,并分别处于同一分支。说明山东地区猪隐孢子虫感染率较高,感染的隐孢子虫基因型是C.parvum"mouse"型和C.muris,提示猪与鼠之间存在交叉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类钙调蛋白(CML)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分析重组表达蛋白的反应原性。以C.parvum卵囊c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C.parvum CML基因。将CML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pMD18-T,获得重组质粒pMD-CML,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后,连接到经相同内切酶酶切的表达载体pGEX-6p-1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GST亲和树脂法纯化重组表达蛋白,对纯化的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CML,重组质粒转化菌经IPTG诱导后成功地表达出了分子质量约为51ku的重组蛋白rCML,纯化的蛋白rCML能与感染兔隐孢子虫(C.cuniculus)的兔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6.
腹泻犊牛感染的隐孢子虫种类鉴定及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陕西省某牛场有腹泻症状犊牛感染的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种类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基于隐孢子虫18SrRNA和GP60基因位点,对从该场采集到的3例腹泻犊牛新鲜粪便样品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份样品全部为Ⅱd型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其中2份为ⅡdA30G4,1份为Ⅱd A34G4。说明在该牛场中的腹泻犊牛存在微小隐孢子虫感染,需引起养殖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稳定、可靠的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感染绵羊模型,将4只2日龄绵羊分成2组,分别经口接种1×106个(低剂量组)和1×107个(高剂量组)的C.parvum卵囊,观察绵羊每日精神状况,并采集粪便样品,提取DNA,用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计算每日排卵囊数量。结果表明,两组羔羊均从第4天开始出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及严重的腹泻症状,镜检发现有大量的C.parvum卵囊排出,其中高剂量组的2只羔羊在感染后的第10天死亡。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两组羔羊均从第1天开始有少量的卵囊排出,从第5天开始增多。其中低剂量组的1#羔羊第9天达到高峰,2#羔羊第7天达到高峰,随后排卵囊量开始下降,2只羔羊直到实验结束的第36天仍有卵囊排出,并且首次发现羔羊感染C.parvum后出现3个排卵囊高峰期。高剂量组的2只羔羊均在第6天达到高峰,其中3#羔羊第7天仍然有大量卵囊排出,4#羔羊第7天和第8天仍有大量卵囊排出,随后开始下降;高剂量组羔羊高峰期排卵囊数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羔羊高峰期排卵囊数量。对死亡羔羊进行的肠道组织学观察,发现虫体寄生部位肠黏膜层出现大面积实质细胞脱落,局部可见肠腺数量减少,被增生的结缔组织取代。提取死亡羔羊肠道内容物和粪便DNA,进行套式PCR扩增,经测序鉴定,证实为C.parvum感染,与羔羊接种的虫种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接种1×106个C.parvum卵囊,绵羊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伴有大量的卵囊排出,可以作为C.parvum的感染模型;而接种1×107个C.parvum卵囊,绵羊会发生死亡,但是能够排出更多的卵囊,适合进行隐孢子虫的繁殖试验。为进一步利用该模型研究C.parvum的致病机理、疫苗和药物筛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山东省滕州市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和种类,从该市2个绵羊场、2个山羊场采集222份羊粪便样品,提取所有样品的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扩增隐孢子虫actin基因,对阳性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滕州市羊隐孢子虫总的感染率为6.76%,其中绵羊7.84%,山羊5.83%;不同月龄的羊感染情况不同,6~12月龄绵羊感染率最高(20.69%),而12月龄以上的山羊感染率最高(10.00%);共发现3种隐孢子虫感染,其中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检出率最高为53.33%,其次是肖氏隐孢子虫(C.xiaoi)为40.00%,仅发现1例(6.67%)泛在隐孢子虫(C.ubiquitum)感染;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本试验所获得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的C.parvum、C.xiaoi、C.ubiquitum actin基因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滕州市的羊样品中鉴定的actin序列,与Gen Bank中的相应虫种序列在同一分支上。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滕州市羊隐孢子虫流行情况及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西地区改良绒山羊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采自青海省海西州的509份改良绒山羊血清进行了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检出阳性血清88份,阳性率为17.29%.其中,德令哈市的307份血清,检出阳性血清36份,阳性率为11.73%;乌兰县的202份血清,检出阳性血清52份,阳性率为25.79%.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宁夏地区犊牛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从3个市8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272份犊牛粪便样品,利用巢氏PCR技术对18S rRNA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隐孢子虫的总感染率为12.88%,银川市隐孢子虫感染率为16.89%,吴忠市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94%,石嘴山市隐孢子虫感染率为9.62%,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前、后感染率分别为14.14%,12.14%。序列处理分析发现3种隐孢子虫,分别为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C.bovis)、瑞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ryanae,C.ryanae)和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C.parvum),其中C.bovis分离率最高(54.29%)。研究表明这些地区犊牛隐孢子虫感染比较普遍,且感染的虫种有3种,其为深入了解宁夏部分地区隐孢子虫的分子流行情况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