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辽宁省2004~2005年中晚熟水稻区试参试品种为试材,分析了水稻品种在不同试点的产量和产量结构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化主要受环境效应影响,年份×地点互作效应是影响产量的主要随机因素。每穴穗数、每穗总粒数、成粒率、千粒重都与产量有显著线性效应,每穴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每穗总粒数通过每穴穗数对产量表现为显著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辽宁省最新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系)为试材,把参试品种分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和低产品种三类,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水稻品种穗部性状及其结实特性,结果表明,高产品种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一次枝梗粒数、以及较高的二次枝梗粒率,具有较高的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一次枝梗结实率,具有较高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使穗粒结构得到较大程度的协调,以致其产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战  毛艇  赵一洲  李鑫 《北方水稻》2012,42(5):10-13,31
以盘锦地区种植的水稻中晚熟组区试及科室育种后代材料为试材,比较了2010~2011两年上述材料产量性状及构成因素,探讨最适合盘锦地区的高产产量结构,结果表明:株高方面高产品种以107 cm左右为宜,产量结构方面,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如能达到每穴15穗、成粒120粒、26 g将会达到一个较协调且高产的理想结构,其产量将达到750~8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曾军 《北方水稻》2013,(6):13-16,30
以辽宁省2005年~2011年审定的部分水稻品种为材料,依据产量水平将69个水稻品种划分为高产、中产、低产3个产量类型,研究辽宁省水稻品种产量结构特征,比较了不同产量类型品种产量性状变化。表明,有效穗数、总粒数、千粒重是影响水稻产量表现的最主要的性状因子。高产类型品种在有效穗数、总粒数上处于中高值的比例较高,同时,在性状组合上性状间尤其是在有效穗数和总粒数的结合上表现协调,产量结构运筹上较为合理。水稻品种要获得650 kg/667 m2以上产量的产量结构参数为:有效穗数15个/穴、总粒数125粒/穗,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5 g左右。  相似文献   

5.
选择我国大面积种植的4个水稻品种,比较分析了区试产量与亩产千公斤产量(吨粮田)的产量结构及品种增产潜力。结果表明,与水稻品种区试产量相比,吨粮田水稻产量提高主要是实粒数和有效穗数的提高,而千粒重相对稳定。水稻品种吨粮田与区试比较的增产因子分析表明,4个品种平均增穗增产贡献30%,增穗粒重增产贡献70%。增穗粒重是实现亩产吨粮的主要途径,穗型较大的品种更具有超高产的潜力。籼型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58 000~72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4.1~7.0 g之间;籼粳杂交稻亩产吨粮需要每m2颖花数在78 000~80 000个之间,单穗粒质量在6.0~7.8 g之间。水稻亩产吨粮田在充足的库容量的基础上,颖花结实率及籽粒充实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东北平原南部水稻高产群体,揭示其产量形成规律,以辽宁省主栽高产水稻品种辽粳401和辽粳212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高密度处理(行株距20.0 cm×13.3 cm)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水平,但与低密度处理(行株距30.0 cm×20.0 cm)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低密度处理下,虽然有效穗数少,但每穗粒数增加,因此也具有相对较高的产量水平。高密度行株距配置可构建依靠增加群体分蘖数量和较多物质积累而获得高产的多穗型群体,低密度行株距配置可构建促进物质转移转化、提高收获指数形成大穗大粒而获得高产的大粒型群体。可见,通过平衡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二者之间的关系,保证群体颖花量,同时确保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可获得稳定高产群体。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28个玉米品种为试材,在5个密度下对辽宁省4个生态区的玉米生产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北地区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辽西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适宜种植密度辽西地区最大,辽北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生物产量辽北地区最高,辽中地区次之,辽南地区最低。辽西和辽南地区经济系数较高,辽北地区最低。在不同生态区,起主导作用的产量构成因素是穗数和穗粒数,其中,辽北地区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达到最佳,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穗重型品种绥粳4号和穗数型品种垦鉴稻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以明确第二积温带水稻适宜移栽密度,分析高产形成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寒地第二积温带种植,穗重型品种和穗数型品种均以行距24.0 cm、株距13.3 cm处理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玉米品种的推广主要取决于其在当地种植的产量,产量由基因型和环境因素决定。通过在辽宁省各地区种植高密品种,系统比较了高密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差异,并分析了原因。结果表明,高密品种在阜新和铁岭地区产量优势显著,适宜推广;在宽甸、丹东和沈阳地区无产量优势,不宜推广;在其他地区产量无明显优劣势,可适度推广。各生态区光照、积温和降水量的不同是造成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推广种植高密品种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因子及品种对其的适应性。高密品种在辽宁省内的推广是有区域限制的,做到因地制宜,发挥品种优势是实现辽宁省玉米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审定品种松辽7号、通35两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09年~2011年连续3 a在舒兰、梅河口、永吉、公主岭4个试验点进行种植,研究品种穗、粒、结实率及千粒重等遗传因素的特性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数、粒数、结实率均达到显著及极显著水平,穗长与穗粒数未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还初步明确了丰产性好的品种源于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多,结实率好,从而为如何选育高产稳产型品种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选用9个不同粳稻品种,通过相同断水时间抗旱处理条件下,对品种进行耐旱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耐旱性有着很大差异,水稻新品种农大27平均产量最好,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品种间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农大27属散穗型,生育繁茂耐旱能力较强,具有大型散穗品种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20份产量差异显著的杂交粳稻组合为试材,分析高产杂交粳稻的产量结构和穗部性状特征.结果表明:高产的杂交粳稻组合产量结构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多、结实率高、生物产量大;穗部性状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次枝梗粒数多上.穗数与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一次枝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大埔县山区杂交水稻的产量构成规律和山区杂交水稻高产与否的前、中、后期生长指标。指出对产量构成的相关关系规律是有效穗数、平均穗总粒数、实粒数与产量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出山区杂交水稻平衡高产应根据不同生态环境分类指导,高产途径应该是高产田选用中迟熟大穗多粒型组合,在足穗基础上争大穗;中低产田应以增加有效穗数,走多穗夺高产的途径。不论哪类田增产核心是增加单位面积内有效颖花数。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垦区2006年~2008年区域生产试验的64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2个熟期3a试验的平均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产育种中,不同熟期应有不同的选择标准。中熟组应选分蘖中等、大穗的品种,早熟组应选择结实率高、穗数型品种。2个熟期高产育种的共同点是都应选择结实率较高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A japonica variety and its iso-allelic mutant with high tillering abilit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among different tillers. There was a distinct difference in panicle weight among tillers during grain filling for both genotypes, with Xiushui 11 having a greater increase rate in panicle weight, and being earlier in reaching the maximum panicle weight than the mutant. There was a gre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enotypes in grai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with Xiushui 11 having higher grain yield, more grains per panicle, higher filled grain percentage and grain weight than the mutant for each type of tiller. Moreover,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gra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among different tillers for both genotypes, with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showing the greatest variation over tillers among all yield components. Compared with Xiushui 11, the mutant had higher brown rice rate and greater ratio of length to width of brown rice, and lower chalky rice rate, amylose content, and protein content of rice. Furthermor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in quality among tillers within a plant for both genotypes, with later initiated tillers being lower in chalky rice rate, amylose and protein contents than early initiated ones. The variation of most quality parameters among tillers within a plant was markedly larger for the mutant than for Xiushui 11.  相似文献   

16.
北方杂交粳稻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晶晶 《北方水稻》2008,38(3):83-85
以辽宁省的13个杂交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中,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千粒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穗长和二次枝梗数对产量影响大,株高对产量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的栽培生理特点及调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与中等穗型的杂交稻组合汕优63和R527的栽培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重穗型杂交稻D优527秆硬抗倒、穗大粒多、库容量大,单穗重大,产量高,且具很高的增产潜力。其茎鞘物质在齐穗后向穗部的转运量大、转运率和转换率高,但后期光合生产量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库虽大但由于源的相对不足而使库的充实度偏低。因此,增强后期光合生产力以增加源的供应是提高其籽粒充实度,进一步提高其产量的关键。D优527已具备高质量群体结构特征,对进一步发挥其高质量群体优势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甬优9号作单季中稻种植不同产量水平下的产量构成及相关分析,探讨各产量因子间内在的联系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穗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程度最密切,其次是结实率和有效穗,千粒重比较稳定,与产量的相关不密切。生产上应在确保高产所需有效穗的基础上,主攻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并兼顾粒重,为甬优9号高产栽培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9.
穗粒肥用氮比例对寒地不同类型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生育后期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多蘖轻穗型品种空育131和少蘖重穗型品种龙粳21为材料,设置3个用氮水平及4个基蘖肥与穗粒肥用氮比例,研究了基蘖肥与穗粒肥用氮比例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品种的产量有所升高,但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空育131的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为8∶2时产量最高,而龙粳21在7∶3时产量最高。空育131获得高产的原因是群体穗数增多,而龙粳21是每穗粒数增加,从而使群体颖花量增加,产量增加。全生育期用氮总量增加使2个品种的整精米率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明显上升,而使精米白度降低,淀粉糊化特性变劣。中低用氮水平间在出糙率、精米白度、直链淀粉和食味评分等米质指标上差异不明显。生育后期穗粒肥用氮比例提高使2个品种的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而使精米白度降低,淀粉糊化特性变差,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不大。因此,寒地水稻生产栽培管理中,在适宜的氮肥用量(138 kg/hm~2)前提下,控制一定的穗粒肥用氮比例(30%),可以实现高产优质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