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差异,以玉米‘京农科728’为研究对象,设置65 cm均匀垄作(CK)、68 cm均匀行平作(M1)和136 cm大垄双行垄作(M2)3种种植模式,对出苗质量、植株形态、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M2保苗密度显著增加,株距显著缩小且变异系数更低;M2株高、穗位高、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重分别降低12.61%、11.21%、1.59%和3.67%,群体繁茂程度较低但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干物重下降程度均较小;M2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提高了25.24%、25.41%、53.60%和14.82%,功能叶片的光合能力显著增强;2017—2018年M2分别增产12.60%和17.59%,群体收获穗数的显著提高是增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推荐,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玉米适宜种植模式为136 cm大垄双行(宽行90 cm+窄行46 cm)垄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玉米秸秆覆盖还田(SCR)、旋耕还田(SPR)、翻埋还田(SDPR)和不还田(CK)4种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玉米根系活力、株高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使土壤容重下降3.24%~5.76%,孔隙度增加4.08%~5.89%,土壤含水率增加6.43%~10.86%。秸秆还田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且SDPR处理效果最好。秸秆还田有利于玉米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SDPR处理产量和WUE最高,其次为SPR和SCR处理,CK最低。SDPR、SPR和SCR处理较CK增产15.14%、9.41%和5.06%,WUE提高28.62%、22.67%和18.11%。  相似文献   
3.
为挖掘黑龙江省玉米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潜力,提高玉米生产效率,运用数量研究法,分析2006-2015年全国和黑龙江省玉米副产品产值的变化趋势。以玉米生产的主要副产品秸秆为研究对象,利用调查研究法对黑龙江省3个具有代表性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辐射区域内的玉米种植户的秸秆产值和利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综合利用对玉米副产品产值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黑龙江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专业机械普及率低、运输成本高、不易存储等问题,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相关农机具的购置补贴、建立秸秆收储基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磷的积累与分配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龄、3龄、4龄、5龄和7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试验对象,研究了紫花苜蓿磷的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磷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先降低后略有升高,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持续降低,成熟期的磷含量总体上表现为:叶生殖器官茎。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磷的积累量持续增加,积累速率先升后降。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成熟期各器官磷的分配比例平均为:茎(64.7%)生殖器官(23.7%)叶(11.6%)。紫花苜蓿茎中磷的分配比例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叶中磷的分配比例则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生殖器官中磷的分配比例以2龄紫花苜蓿最高,7龄紫花苜蓿最低。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生产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2005年进行紫花苜蓿生产力动态研究,发现紫花苜蓿种植不宜沿用传统轮作周期。结果表明,农田灌溉条件下草产量高峰出现在播种后的第2年,株丛密度和1级分枝数大幅下降是草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初花期作为刈割期,历年各茬平均草产量及其日均增长量均以第2茬最高;随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返青期后延,根颈、根重和根体积增幅逐年减小。试验结果证明,农田灌溉条件下,特别是在较大的刈割强度下,粮草轮作中紫花苜蓿的种植年限不宜太长,应以3—5年为宜。  相似文献   
6.
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地土壤pH值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科学评价种植苜蓿的改土效应和提高苜蓿对土壤磷素养分的利用效率,以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和6年生紫花苜蓿地为试验对象,研究了种植年限对盐碱地土壤pH值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6年生苜蓿地较1年生苜蓿地土壤pH值下降了O.13;在0~40cm土层内,土壤pH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但40~50cm土层土壤pH值出现明显的下降.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高于非根际,二者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先升后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生长年限苜蓿地各土层土壤pH值与土壤磷酸酶活性均呈负相关,表明试验条件下土壤pH值降低有利于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玉米杂交组合小区比较试验中不影响产量鉴定的小区掉苗阈值,本试验以德美亚3号、鑫鑫1号和先玉335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小区不同掉苗梯度下,3个品种产量与小区株数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解析产量变化趋势,绘制密度-产量分布图。结果表明:德美亚3号、鑫鑫1号和先玉335高产理论最适密度分别为78 420、72 945和60 180株·hm~(-2),对小区群体产量差异无影响的小区最大掉苗株数分别为5、5和3株。  相似文献   
8.
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性差异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嘧磺隆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磺酰脲类内吸性除草剂。本文介绍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性反应差异的表现、作用机理和生理生化机制,分析对玉米烟嘧磺隆敏感性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方面所做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米抗烟嘧磺隆育种研究提出展望,为在玉米耐烟嘧磺隆种质创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杂交种选育以及烟嘧磺隆的推广使用等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极端气候条件下辽宁省晚熟玉米品种的风险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2009、2010年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栽培试验和生产调查,对晚熟玉米品种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风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晚熟品种受秋旱的影响更大,而熟期较短的品种可在一定程度上躲避"秋吊"。晚熟品种雌穗分化、散粉抽丝和灌浆期与阴雨季节重叠,长时间重度阴雨天易造成晚熟品种空秆和秃尖,而熟期较短的品种则较早地进入该发育阶段,躲避不利天气的影响。耐密植的中熟、中晚熟品种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因而保持良好的孕穗和结实能力。品种间的耐荫性差异警示为应对极端的气候条件,加强对品种耐阴性的选育,避免品种单一化或品种间遗传背景相近,从遗传角度积极地规避风险。适时早播可作为该地区抵御此类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花期光合特性及其种子生产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7年5~8月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对2年生、3年生、4年生、6年生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及其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花期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上午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下午.午后净光合速率2年生苜蓿明显高于其它3个生长年限的苜蓿,而6年生苜蓿净光合速率总体上相对较低.叶绿素含量2年生苜蓿最高,其次为6年生苜蓿,3年生、4年生苜蓿较低.光能利用效率除2年生苜蓿午后明显高于其它各生长年限苜蓿外.其余株龄间差异不明显.各生长年限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均为上午高于下午,平均水分利用效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以2年生苜蓿最高,且与6年生苜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子产量4年生、3年生苜蓿均显著高于2年生苜蓿;种子芽率则以4年生、6年生苜蓿较高,2年生、3年生苜蓿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