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研究白芨内生菌的多样性,从新鲜白芨根中提取内生真菌的DNA,构建ITS r DNA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多项信息分析。结果显示,白芨内生真菌主要属于担子菌门(83.4%)和子囊菌门(14.3%),另外2.3%无法鉴定;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菌根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834 1、0.142 6、0.000 3,无法鉴定的真菌菌根优势度指数为0.022 9。纲、目的分类水平上,伞菌纲蜡壳菌目占83.4%,盘菌纲盘菌目占11.4%,锤舌菌纲柔膜菌目占2.1%,无法鉴定的占2.3%。科分类水平上,内生真菌主要属于Serendipitacea(83.4%)和盘菌科(11.4%)。属的分类水平上,梨形孢属(Piriformospora)占83.4%。Shannon index、Chao1、Observed species和Simpson 4种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白芨菌根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呈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La Salle)体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为利用微生物防治该害虫打下基础.[方法]利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结合16S rD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刚羽化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体内可培养细菌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从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分离出11株细菌,经鉴定归类于3个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3个纲(芽孢杆菌纲、放线菌纲和γ-变形菌纲)4个目(芽孢杆菌目、微球菌目、乳酸杆菌目和肠杆菌目)8个科(芽孢杆菌科、微杆菌科、葡萄球菌科、乳酸杆菌科、纤维单胞菌科、微球菌科、肠杆菌科和类芽孢杆菌科)8个属(芽孢杆菌属、微杆菌属、葡萄球菌属、片球菌属、纤维单胞菌属、微球菌属、埃希氏杆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6株,为优势类群;芽孢杆菌属(Bacillus)3株,为优势菌属.[结论]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可培养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南亚实蝇成虫肠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16S r DNA(V6-V8)高变区测序相结合的方法,从室内人工饲养的性成熟南亚实蝇雌虫肠道中分离、鉴定出21株细菌,均属于γ-变形菌门,分别为肠杆菌属(7株)、拉乌尔菌属(3株)、沙雷氏菌属(2株)、普罗维登斯菌属(2株)、不动杆菌属(1株)、柠檬酸杆菌属(1株)、西地西菌属(1株)和不可培养的细菌(4株);从性成熟的南亚实蝇雄虫肠道内分离得到20株细菌,分别为细菌(7株)、克雷伯氏菌属(4株)、肠杆菌属(3株)、普罗维登斯菌属(2株)、沙雷氏菌属(1株)、摩根菌属(1株)、假单胞菌属(1株)和γ-变形杆菌(1株),也均属于γ-变形菌门.由上可知,性成熟的南亚实蝇雌、雄成虫肠道共有细菌为肠杆菌属、普罗维登斯菌属和沙雷氏菌属,均属于肠杆菌科,表明肠杆菌科是南亚雌、雄成虫肠道细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法(Miseq测序平台)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2种多年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6门、33纲、67目、129科、320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4门、30纲、66目、125科、335属;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6目、58科、104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4目、59科、92属。2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种间存在差异,真菌差异大于细菌且丰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鉴定广西北部湾近海产胞外多糖(EPS)的海洋细菌种类多样性,并测定其EPS生物学活性,为后续研究EPS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黏液比色法、乙醇沉法和苯酚硫酸法初筛产EPS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鉴定细菌种属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测定EP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广西北部湾近海海水、沙粒和红树林泥土中共分离出205株产EPS细菌,结合分离株的菌落特征和形态观察结果可将所分离获得的细菌归为28种细菌.对28株代表细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属于2个纲(芽孢杆菌纲和γ-变形菌纲)、4个目(芽孢杆菌目、假单胞菌目、弧菌目和肠杆菌目)、4个科(芽孢杆菌科、莫拉菌科、弧菌科和肠杆菌科)、6个属(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弧菌属、发光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15个种;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占所鉴定菌株的71.43%,其次为葡萄球菌属、弧菌属、发光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EPS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种属细菌所产EPS均具有一定的DPPH清除作用,但不同菌株间差异明显,清除率为9.43%~71.10%.[结论]从广西北部湾近海地区共分离鉴定出2纲4目4科6属15种产EPS的海洋细菌,以芽孢杆菌属为主,存在种类多样性,且各类细菌分泌产生的EPS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从野生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地下茎、茎、叶组织中共分离获得内生真菌48株,鉴定出46株,分别属于12属、7科、5目、2纲,另外两株因不产孢未被鉴定。在鉴定的12属内生真菌中,以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属,其次是顶枝孢属(Acremonium)和枝孢霉属(Dacylium);从栽培品种瑞昌山药(Dioscorea spp.)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0株,分别属于4属、4科、3目、2纲。在鉴定的4属内生真菌中,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4株,拟茎点霉属(Phomopsis)3株,青霉属(Penicillium)2株,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1株。结果显示,野生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栽培品种瑞昌山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法(Miseq测序平台)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两种主要多年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6门、33纲、67目、129科、320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细菌分为14门、30纲、66目、125科、335属。骆驼刺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6目、58科、104属,柽柳根际土壤中真菌分为8门、13纲、34目、59科、92属。  相似文献   

8.
以大尖囊蝴蝶兰(Phalaenopsis deliciosa)为材料,采用常规无菌培养技术从其根部分离内生真菌和细菌并进行分子鉴定,旨在了解大尖囊蝴蝶兰内生真菌和细菌的特点及多样性。实验结果获得代表性内生真菌菌株38株,鉴定归为5个OTUs,隶属于1门2纲4目4科5属,优势属为球二孢属(Lasiodiplodia)和曲霉属(Aspergillus);获得代表性内生细菌菌株54株,鉴定归为17个OTUs,隶属于3门5纲6目9科12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大尖囊蝴蝶兰的共生萌发和菌根化育苗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内生微生物与兰科植物的关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福建省厦门市厦门植物园中采集的一株野生真菌为研究对象,观测其子实体的形态特征以及菌丝的生长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ITS序列后,采用NJ(Neighbor-Joining)邻接法构建出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该野生真菌为古巴栓孔菌(Tramtes cubensis),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栓菌属(Trametes)。  相似文献   

10.
油樟内生真菌多样性与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根、茎、叶分离出104株内生真菌,形态学鉴定表明,其中100株分属于2个纲、4个目、8个科、23个属,4株不能确定其分类地位.其中,组丝核菌属(Phacodium Pers.)、痂圆孢属(Sphaceloma de Bary)、简梗孢霉属(Chromosporium Corda)为优势属.通过检测发现,104株内生真菌中有33株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中至少1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江西大型野生真菌资源及其生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西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植被资源,是大型野生真菌的天然基因库。据初步调查和鉴定,江西有大型野生真菌496种,它们隶属于担子菌亚门3纲10目41科114属460种、子囊菌亚门2纲5目9科16属36种。  相似文献   

12.
旱柳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呼和浩特市树木园、内农大校园、和林格尔县、古路板林场和榆林镇5个地区采集的旱柳中共分离到内生真菌1 409株(其中未产孢382株),经显微镜形态观察鉴定1 027株分属于3亚门4纲5目6科27属.不同生境、树龄、部位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在数量、分布和种群上存在差异,各部位都有独立属,说明了旱柳内生真菌具有种群多样性及组织专一性特点.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的分离频率分别为26.76%和11.92%,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13.
对采自海南省海口市、万宁市、儋州市、琼海市、三亚市和临高县的诺丽果和叶,消毒后,25℃下分离培养得到32株内生真菌,采用26s r DNA D1/D2区域和ITS r DNA测序鉴定菌种。结果表明:32株内生真菌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2个类群。其中,13株酵母菌分别属于金担子菌属(Aureobasidium)、蔷薇色酵母属(Rhodotorula)、隐球菌属(Cryptococcus)3个属5个种;19株霉菌分别属于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间座壳属(Diaporthe)、炭团菌属(Hypoxylon)、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和赤霉属(Gibberella)7个属10种。同时,采用乙酸乙酯溶剂对15种诺丽内生真菌发酵液进行提取,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用ABTS+·自由基清除法进行了抗氧化活性评价,用福林-肖卡法和Al Cl3显色法测定各提取次生代谢产物中总多酚含量(TPC)、总黄酮含量(TFC)。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的15种诺丽内生真菌都具有抗氧化活性,且m48,j22抗氧化活性显著,诺丽内生真菌具有较丰富的多样性和具有产生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潜力,在医药健康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及rDNA序列分析法,对从黄瓜根结线虫上分离的1株天敌真菌-1菌株(DFRKN-1)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形态学鉴定属于藻菌纲(Phycomycetes),壶菌目(Chytridiales),油壶菌科(Olpidiaceae),多管壶菌属(Pleotrachelus Zopf);rDNA序列分析结果为藻菌纲(Phycomycetes),壶菌目(Chytridiales),小壶菌科(Spizellomycetaceae)的Gaertneriomyces属。综合分析确定该菌为多管壶菌属。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贵州黄花蒿植株内生真菌多样性,挖掘农作物病害生物防治新资源,采集贵州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inn.)植物13株,分离获得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和5.8S-ITS rDNA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得出分类;以小麦赤霉、水稻纹枯、番茄黑斑等9种农作物病原真菌作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产抗病活性物质的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22株,鉴定得到子囊菌门真菌共10目8科12属,担子菌门2目2科2属,接合菌门1目1科1属。共计18株(14.8%)黄花蒿内生真菌对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中以青霉属GZUCCZY0012菌株的抗病活性最为广谱,对6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72.60%~94.86%。  相似文献   

16.
对仁怀市开展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旨在为该地区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踏查法对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调查区共有大型真菌59种,隶属于2门3纲9目27科43属,其中子囊菌门1纲1目1科1属1种,担子菌门2纲8目26科42属58种;(2)该调查区分布有具有经济价值的真菌资源:食用菌6种、药用菌15种、食药兼用菌13种和有毒真菌7种;(3)濒危物种评价结果表明:该调查区有中国特有种和易危种1个(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4)仁怀市大型真菌以世界广布属和北温带分布属种类为主,具有北温带分布特征,但仍有一定比例的热带、亚热带种类分布。该研究为仁怀市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大型真菌物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槲蕨(Drynaria roosii)的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共获得46株根际真菌,分属2亚门5目6科9属,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镰刀菌属为槲蕨根际真菌优势属;50株内生真菌分属于1亚门4目5科12属,青霉属、曲霉属、木霉属、镰刀菌属为槲蕨内生真菌优势属。槲蕨植物内生真菌及其根际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连作障碍是制约辽细辛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探究连作对辽细辛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未种植辽细辛土壤为对照,测定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含量,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根际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分析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连作辽细辛根际土壤中细菌分属于36个门、46个纲、96个目、161个科、282个属;真菌分属于14个门、38个纲、81个目、136个科、194个属。结果表明,连作使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先增后降,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随着连续种植年限的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粪壳菌纲和孢霉纲为优势真菌菌群,其丰度呈逐年递减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含量与细菌辛普森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碱解氮含量与香农指数呈显著负相关,速效钾含量与真菌香农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在细菌属水平上,有嗜酸菌属、节杆菌属、罗河杆菌属、褚氏杆菌属和Methylovirgula等优势菌属,种植6年后显著高于对照。而Gaiella、诺卡氏菌属、地杆...  相似文献   

19.
多花黄精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材,其药用部位(根茎)含有多种内生真菌,是新化合物、新药源和生防制剂的潜在资源。为研究黄山市祁门县多花黄精根茎内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多花黄精根茎内生真菌,通过经典形态分类学并结合rDNA ITS序列比对鉴定分离得到的真菌,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多花黄精根茎中共分离出182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2门、5纲、13目、28科、33属和49种,另外有4株未确定其分类地位。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门,分离频率为83.52%;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为优势纲,分离频率为59.34%;肉座菌目(Hypocreales)为优势目,分离频率为46.70%;优势科是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分离频率为33.52%;Metapochonia是优势属,分离频率为33.52%。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山市祁门县多花黄精根茎的内生真菌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且春季的多花黄精根茎内生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夏季。  相似文献   

20.
根据菌落形态特征,从中国第4次北极科考采取的海洋沉积物BN05中分离到19株细菌,对其进行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并利用平板扩散法从中筛选出对植物病原真菌尖刀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活性菌株。分子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从北极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到的细菌主要为γ-变形杆菌纲(γ-Proteobacteria),分别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1株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假交替单胞菌属是北极海洋沉积物BN05中可培养细菌中的优势菌群。活性菌株筛选结果表明,5株菌株对尖刀镰孢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BN05-S-2和BN05-B-6属于假单胞菌属,菌株BN05-M-2、BN05-M-7和BN05-B-2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