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世博会来自德国的鼠尾草进行了目检、酶联实验、电镜观察及生物接种实验.初步确证鼠尾草携带番茄环斑病毒(ToRSV),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  相似文献   

2.
地中海实蝇属实蝇科。分布于亚、非、美、欧和澳洲的许多国家。周年发生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给许多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苏联常从有此虫分布的国家进口柑桔类水果,里面常夹有被害果,特别是橙果传带此虫的机会更多。在苏联于1937、1964、  相似文献   

3.
猪殃殃(Galium aparine)是世界性恶性杂草,广泛分布于欧、美、亚州温带地区,主要危害麦类作物。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及黄河中下游地区。近几年来在我省蔓延发展较快,已成为麦田两大主要害草之一。据估计,以猪殃殃为主的阔叶杂草达到防治指标的麦田约800万亩左右,若不加防除,每年造成支类损失估计有4亿斤。  相似文献   

4.
黄条跳(虫甲)(Phyuotreta striotata)属鞘翅目叶甲科跳(虫甲)亚科,分布于欧、亚、美洲,遍及我国各省区,是亚热带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重要害虫。在广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世代重叠,终年防治不止,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成本提高,农药中毒事故累累发生。  相似文献   

5.
 丹参(Salvia milt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是我国一种常用大宗中草药。近年来河北安国中药材基地丹参上一种退化病十分严重,该病田间发病率高,有的田块高达60%~80%,表现为花叶、斑驳、卷叶、黄化、矮化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丹参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利用生物学、电镜观察、血清学方法和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病原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与该病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舞毒蛾在美国发生危害及美国农业部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天荣 《植物检疫》2000,14(5):317-318
舞毒蛾Lymantriadispar是一种食性很广 ,危害很大的森林害虫 ,原来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北部地区。美国东北部的舞毒蛾则是在 12 0年前从欧洲传入的。舞毒蛾根据其地理分布和生活特性现在被分为亚洲种群 ,欧洲种群及北美种群。极大部分北美种群的舞毒蛾是来自欧  相似文献   

7.
国外豆蚜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礼章 《植物保护》1987,13(4):47-49
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A.medicaginis Koch)属同翅目、蚜科,别名有花生蚜、苜蓿蚜、菜豆蚜、槐蚜等,分布于亚、非、欧、美和大洋洲近100个国家,寄主植物达200余种,主要有豇豆、扁豆、菜豆、花生、蚕豆、豌豆、大豆、苜蓿、苕子、紫云英、甘蔗等。豆蚜能传播40余种植物病毒病,是许多国家豆科作物的重要害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种类?发生动态及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的毒力, 本研究采集鉴定了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成虫1 882头, 选用黄色和蓝色2种粘虫板监测了葡萄以及两种诱集植物黄金菊Euryops pectinatus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上蓟马发生动态, 并采用菜豆浸渍饲喂法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葡萄上优势种蓟马棕榈蓟马Thrips palmi?黄蓟马Thrips flavus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 在避雨栽培葡萄上共采集到隶属于2科4属的10种蓟马, 其中棕榈蓟马(35.97%)?黄蓟马(29.22%)和西花蓟马(24.50%)为优势种蓟马?根据四分位法得到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发生高峰在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 在发生早期和主要发生期葡萄树上部蓟马发生量显著高于下部?两种诱集植物均对避雨栽培葡萄上蓟马有一定的诱集作用, 且在各个发生期黄金菊的诱集效果显著高于蓝花鼠尾草?6种杀虫剂对棕榈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啶虫脒>阿维菌素>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高效氟氯氰菊酯; 对黄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阿维菌素>啶虫脒>噻虫嗪>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高效氟氯氰菊酯; 对西花蓟马的毒力作用依次为:阿维菌素>噻虫嗪>啶虫脒>氟啶虫胺腈>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上述结果表明, 为害避雨栽培葡萄的蓟马主要为棕榈蓟马?黄蓟马和西花蓟马, 推荐使用啶虫脒?阿维菌素和噻虫嗪进行防治?同时, 可在葡萄园周围种植黄金菊和蓝花鼠尾草作为诱集植物诱集后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9.
对紫花鼠尾草进行嫩枝扦插正交试验研究,发现影响插穗生根效果的关键因素及其多因素优化扩繁条件。通过解剖学研究,揭示了插穗生成不定根的组织学起源、生根类型、不定根的发生部位以及愈伤组织的产生对扦插生根的影响。通过生理学研究,初步探明插穗生根过程中各个阶段营养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植物酶保护系统在逆境胁迫下对有害物质动态消长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又叫活血根,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 Linn)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干燥根入药,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1]。近年来,随着丹参种植规模的扩大,丹参根腐病[2-3]、枯萎病[4]和茎基腐[5]等病害的大规模发生,限制了丹参种植产业的发展。2019—2021年在河南省禹州、  相似文献   

11.
庭园象甲(Phlyctinus callosus)是一种能对水果、观赏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原产南非,现已传播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我国尚无分布记录.庭院象甲寄主广,适应性强,为害具有较高的隐蔽性,有较大的入侵风险.本文对庭园象甲的分类地位、寄主、分布、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口...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不同白僵菌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对15株白僵菌菌株的ITS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并对这些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单芽管孢子萌发比例、单芽管平均长度和长芽管平均长度等多项生物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单芽管孢子萌发比例变化范围在11.91%~96.03%;单芽管平均长度和双芽管平均长度分别为6.28-21.43μm和10.338~19.902μm;各菌株间孢子萌发率差异很大,变化范围22.09%-86.32%。对菌株的培养特性(孢子萌发率、产孢量和菌落生长速率)与孢子萌发特性(单芽管孢子萌发比例、芽管总平均长度和芽管整齐度)这两个主因子进行典型相关分析,两性状集团总体相关不显著(P=0.341),而孢子萌发率与单芽管孢子萌发比例相关显著,菌落生长速率与芽管总平均长度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双齿锤角叶蜂(Odontocimbex svenhediniMalaise)是近年发生于甘肃天水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一种食叶新害虫,其寄主刺五加是首次报道。该虫1年发生1代,翌年4月上旬越冬预蛹开始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下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叶背面或正面主脉周围叶表皮下,卵期9~11 d;幼虫食叶为害,共5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6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老熟幼虫于寄主或周围非寄主植物枝条结茧越夏越冬。5月中下旬3龄前幼虫期,用25%灭幼脲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达95%以上。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或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 倍液,防治3龄后幼虫,防效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4.
红尾白禾螟Scirpophaga excerptalis(Walker)近年来在广西甘蔗产区为害严重,扩展迅速,造成枯心苗和死尾株,死尾率高达70%以上,为此本文通过室内饲养结合田间调查对甘蔗红尾白禾螟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尾白禾螟在南宁1年发生4~5代,世代明显,绘制了年生活史图。各虫态发育历期:卵期(11.58±0.27)d,幼虫期(36.54±0.28)d,蛹期♀(23.54±0.86)d,♂(24.20±1.27)d,成虫寿命♀(6.10±0.22)d,♂(7.13±0.45)d,全世代(64.92±0.31)d。蛹的形态发育可分为5个级别,列出了分级表,可用于预测预报。此虫为单食性,仅取食甘蔗而不取食荸荠,可与荸荠白禾螟Scirpophagapraelata(Scopoli)明显区别,澄清了文献上的混淆。  相似文献   

15.
近44a宁夏霜冻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宁夏20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的日最低气温和地表0厘米地温资料,组合建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霜冻指标。研究表明:近44a宁夏霜冻发生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春霜冻发生几率明显高于秋霜冻,大多数站终霜日的绝对变率大于初霜日;霜冻发生频次和各地拔海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生长季、年均日最低温度与霜冻发生次数呈负相关关系;全区累积发生连续2d以上霜冻几率占发生总数的1/3以上,最多持续时间在5~6d;过程性霜冻主要表现为局地性霜冻,虽然全区性霜冻发生几率不到1/5,但危害很大;春、秋霜冻随地域在农事关键期的发生几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松阿扁叶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是油松、黑松等松类的危险性食叶害虫。近年来,该虫发生为害不断扩大,加重,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根据文献资料,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和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松嫩平原是东北三大平原之一,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商品粮豆基地。文章选择松嫩平原地区45个气象站自建站以来5~9月份月降水资料,将5~9月作为生长季。分析了松嫩平原地区降水的时间序列特征,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R/S分析法,研究了松嫩平原地区降水资源的趋势性特征和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整个松嫩平原地区生长季降水量呈现出减少趋势,减少量为0.88mm/a。降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与过去51年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将来降水资源仍然表现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8.
澳柏松小吉丁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林木害虫,寄主为柏科的澳柏属及柏木属植物。近期上海口岸多次从澳大利亚进境原木中截获澳柏松小吉丁。其寄主柏木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范围广,该种在我国未有分布,具潜在入侵风险,应得到各口岸重视,警惕该种入侵。本文对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入侵风险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为澳柏松小吉丁的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占文  李攀  王冬菊 《植物保护》2014,40(1):179-181
黄角筒天牛是近年来在宁夏灵武市天然杠柳林中新发现的一种蛀干害虫,通过3年的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实地调查,明确了黄角筒天牛在宁夏灵武市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在杠柳枝条内越冬。成虫雌雄性比为1∶0.8, 每雌平均产卵39粒。卵期平均7.5 d, 幼虫期平均189 d, 蛹期平均15.6 d。并根据其为害特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成龄骏枣为对象,通过田间施肥调控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成龄骏枣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缺氮处理对叶片的SPAD值、胞间CO2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及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显著性水平达到0.05,缺磷处理次之,缺钾处理的影响最小。(2)与不施肥处理(N0P0K0)相比,氮、磷、钾全施(NPK)处理下骏枣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及产量的增幅最大,分别为12.7%、50%、100.5%、48.8%、5.4%和53.3%,但无论哪种施肥处理对骏枣叶片蒸腾速率(Tr)和初始荧光(F0)均无显著影响(P0.05)。(3)相关分析表明:骏枣产量与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