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的安全性及在土壤中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盆栽法,研究了噻磺隆、苄嘧磺隆、苯磺隆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及对玉米幼苗的影响,同时,对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玉米品种对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差异,该类除草剂ED10 以上剂量对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叶面积有明显的影响;苯磺隆、噻磺隆和苄嘧磺隆在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3.6d、6 .3d、15 .4d。在推荐剂量下,只有苄嘧磺隆会对后茬玉米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2.
进行不同除草剂、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除草剂配比对油菜田杂草的除草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甲草胺直接处理、二甲戊灵直接处理2种方法对油菜出苗影响小,苗期危害较轻,达到了前期除草效果,后期产量高,可以在夷陵区进一步示范。  相似文献   

3.
利用接虫的方法,测定了秋季青菜不同生育期甜菜夜蛾幼虫数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青菜不同的生育期,随着接入虫数的增加,青菜产量均逐渐下降.青菜不同生育期对甜菜夜蛾危害的敏感性不同,以青菜前期较为敏感,低虫量的甜菜夜蛾危害就可能引起青菜产量明显的损失,因而前期的防治最为关键.青菜前期以低龄幼虫为主时防治指标为单株虫量0.1头左右,以中高龄幼虫为主时防治指标为单株虫量0.05头左右;青菜后期以低中龄幼虫为主时防治指标为单株虫量0.2~0.3头,以高龄幼虫为主时防治指标为单株虫量0.5头左右.  相似文献   

4.
<正>甘蓝是红古区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鉴于甘蓝田杂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笔者对3种除草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以期为选择适合本地的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除草剂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选取3种地被植物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和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研究其不同浓度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分别对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萝卜(Raphanus sativu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3种地被植物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青菜、萝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且青菜和萝卜对供体植物水浸提液的敏感程度不同。3种地被植物对青菜的化感效应强弱顺序为马蹄金白三叶红花酢浆草,而对萝卜的化感效应强弱顺序为白三叶红花酢浆草马蹄金。  相似文献   

6.
实践表明,繁育抗芜菁花叶病毒病青菜是有效减轻该病毒病危害的有效途径。为此,对芜菁花叶病毒病危害特点、抗芜菁花叶病毒病育种技术及青菜抗芜菁花叶病毒病苗生产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除草剂的合理混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草剂混配施用的效果 1.扩大杀草谱:各种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和杀草谱都有差异。单施一种除草剂难以控制多种农田杂草,而当不同杀草谱的除草剂混配后,则由于互相补充,可以杀灭更多的杂草。例如,水稻本田期单用杀草丹只能防除稗草和球花碱草、牛毛草,但如与二甲四氯混配,不仅能对稗草、球花碱草提高防除效果,而且能扩大防除的杂草种类,可以防除瓜皮草等双子叶杂草。 2.延长持效期:不同除草剂的持效期各不相同。持效期短的除草剂只能在短期内控制杂草危害,而与持效期长的除草剂进行混配,就可以在作物全生长期内有效地控制杂草危害。例如,百草枯杀草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拟除草剂水体残留的方法研究了稻田3种常用除草剂二甲四氯钠、苄嘧磺隆、丁草胺水体残留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体中不同浓度的3种除草剂对水葫芦生长均有影响,其中3.36 mg/L二甲四氯钠处理的水葫芦植株的药害症状最为明显,0.10 mg/L苄嘧磺隆处理的次之,4.25 mg/L丁草胺处理的最小。3种除草剂不同浓度处理下水葫芦干物质产量、分株数均随除草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酰胺类除草剂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小杯法和盆栽法对 3种酰胺类除草剂的除草活性进行试验 ,结果表明 ,稗草幼芽是吸收酰胺类除草剂的主要部位 ,稗草幼苗对乙草胺更敏感。苯噻草胺仅对稗草有特效  相似文献   

10.
陈军  柏连阳  李广领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67-2268
采用室内盆栽法,将3种酰胺类除草剂丁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与尿素混用后,对抑制稗草的生物活性和1叶1心期水稻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尿素与这3种酰胺类除草剂混用可显著提高除草剂的抑稗活性,混用后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46.1、116.7、132.6,其抑稗活性随除草剂剂量的增加趋于明显,混用后对1叶1心期水稻的安全性也显著提高,混用对水稻生长抑制共毒系数分别为79.1、87.5、67.2。  相似文献   

11.
氮肥浓度及形态对青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及氮素形态配比对青菜生长、产量、硝酸盐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在合适的氮素形态配比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季节青菜硝酸盐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0 mmol/L氮素水平下,青菜叶面积、产量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该浓度最为适宜。青菜生长适宜营养液的配比为NO_3~--N/NH_4~+-N=5/5,当NH_4~+-N比例超过70%时,青菜叶面积、产量明显下降,随着NH_4~+-N比例降低,青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不同季节青菜硝酸盐含量表现为:夏季春季冬季。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生物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生物肥("中和牌"、"NST型"及"爸爱我")配合有机肥施用对有机青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及土壤过氧化氢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生物肥配施处理均可显著增加有机青菜产量、促进青菜根系生长;增产效果因不同生物肥种类而异,且在青菜移栽后15 d、25 d、35 d采收,土壤生物学特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同青菜品种耐高温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夏季青菜耐高温栽培技术,对4个耐热青菜品种进行了不同耐高温材料试验,结果表明,4个青菜品种中"夏帝"速生性最好。不同播种方式对青菜产量和植物学性状有影响,常规大棚栽培、条播种植的青菜产量最高。在撒播条件下,用利凉涂料处理优于遮阳网覆盖。  相似文献   

14.
高惠仙  张晓红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74-1276
为探讨除草剂对经济作物的影响,选择百草枯、丁草胺、2,4-D丁酯这3种除草剂,采用微核方法测定除草剂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均不同程度引起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的增高,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种除草剂中,丁草胺毒性最高,2,4-D丁酯次之,百草枯最低。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2种药剂解除麦田除草剂危害结果,总结了小麦除草剂危害的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2种品牌酶制剂为样本,使用小青菜、青瓜、韭菜3种蔬菜作为供试样品,通过实验室内部、实验室外部比较发现,青菜、黄瓜样品对酶抑制法检测判定基本没有干扰,但韭菜因汁液中含有对酶有影响的植物次生物质,需整株提取。不同厂家研发的酶制剂对具体农药品种的特异性有差异,且普遍对毒死蜱的检测灵敏度较低,采购仪器和酶制剂时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重点监控农药残留指标灵敏度高的产品,建议对同一样品分别使用几种品牌的酶制剂进行检测以满足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17.
从蓖麻田间杂草防治实践出发,讨论我国蓖麻不同种植区域田间杂草种类、消长规律、群落结构、危害情况以及防除技术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对我国蓖麻田间杂草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针对当前蓖麻田间杂草防除现状提出了加快蓖麻田间专用除草剂研制,推动蓖麻生物除草剂和转基因抗除草剂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滤纸法研究不同处理时间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对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并比较了稗草在滤纸法、琼脂法和盆栽喷雾法中对二氯喹啉酸的灵敏度,并应用琼脂法测定了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吡嘧磺隆(pyrazosulfuron-ethyl)以2 d的EC50值最低;五氟磺草胺(penoxsulam)、丙炔草酮(oxadiargyl)、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和扑草净(prometryn)则以3 d的结果为最好;四唑酰草胺(fentrazamide)和嗪草酮(oxaziclomefone)以4 d的结果为最敏感。3种生物测定方法中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敏感性以琼脂法为好,能达到快速、灵敏的目的。7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大小(根据EC50值)顺序为:嗪草酮>四唑酰草胺>丙炔草酮>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扑草净。  相似文献   

19.
5%高效盖草灵防除旱地作物禾本科杂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效盖草灵是一种新型旱地苗后除草剂,具有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等特点,为明确该药对本地旱地作物安全性和禾本科技杂草除,效果,我站对该药剂进行蚕豆,青菜,油菜等旱地作物田禾本科杂草防除试验。  相似文献   

20.
异丙草胺丁草胺和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北京地区和福建地区土壤中异丙草胺与丁草胺、异丙甲草胺的吸附性差异,采用Freund lich方程,对其吸附等温线进行描述,对Freund lich方程吸附常数Kd与土壤的理化性质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这3种除草剂的环境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农药在较高有机质含量土壤中吸附性更强,同一种土壤中,异丙草胺的吸附性小于丁草胺吸附性,但高于异丙甲草胺,为进一步研究除草剂的有效利用以及在水环境中的危害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