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孔雀石绿的鱼用起因孔雀石绿又名碱性绿、孔雀绿等,属三苯甲烷染料类,是一种合成的工业染料,后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其对治疗鱼类真菌病有效,与其它药物(福尔马林、氯化钠等)配伍使用,对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纤毛虫、聚缩虫病有较好疗效,对小瓜虫病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因其价  相似文献   

2.
<正>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以往仅在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着色剂、细胞化学染色剂和指示剂等方面有所使用。据S chnick(1988)考证,自1933年起,孔雀石绿开始作为驱虫剂、杀菌剂、防腐剂在水产养殖中出现,而后因为具有价格低廉、效果显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预防与治疗各类水产动物  相似文献   

3.
1 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成因 1.1 药物防治理念和方法是导致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根本原因 药物防治的理念和方法长期在水产动物病害控制中根深蒂固,即使在当前相当多的药物被列为严禁使用的"违禁药物"之后,人们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寻找新的"替代药物"的阶段,并热衷于寻找新的药物(如中草药)来替代现有的药物,而未能把控制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重点放在控制其源头病原菌上.一种药物被禁用,就找另一种未被"禁用"的药物取代,这是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事件层出不穷、新的违禁药物不断增加的根本因素.可以预见,如果目前水产病害药物防治的理念和方法得不到根本改变,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和氯霉素等药物被查禁以后,像喹诺酮类药物(各种"沙星"类药物)等新型广谱抗菌药将会是接踵而来的被查禁药物.  相似文献   

4.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又名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是三苯甲烷类染料,对水产养殖中的真菌和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防治水产养殖中鱼虾疾病效果较好。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人们为了进行水体消毒和预防鱼病害,经常使用孔雀石绿染料类杀菌剂。由于孔雀石绿(MG)和隐性孔雀  相似文献   

5.
黄小华 《齐鲁渔业》2005,22(11):16-16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又名严基块绿、孔雀绿,俗名绿矾,为绿色闪光结晶体,属三苯甲烷类染料.易溶于水、乙醇,是工业用染料,又是抗菌药力强大的真菌杀剂.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曾被广泛用作消毒药物。近年来,孔雀石绿在养殖生产中的毒目4作用被发现,加拿大在1992年就禁止将其作渔用杀菌剂,美国规定在食用水产品中禁止检验出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欧盟在2002年6月颁布法令在渔场中禁用孔雀石绿,  相似文献   

6.
张彤晴 《水产学报》2007,31(5):699-703
孔雀石绿(MG)为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因为其可以有效地预防与治疗水霉病、烂鳃病以及寄生虫病等[1-3],一度在水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80年发现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性,美国、日本以及英国等许多国家已禁止用于水产养殖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 2002)[4]中已将孔雀石绿列为禁用药物。但是由于孔雀石绿效高价廉,管理力度不够,替代品少等原因,使得不少渔民还在小范围使用,不可避免地带来水产品中的残留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表明:孔雀石绿在水浴时能很快被鱼体和鱼卵吸收和代谢,短时间水…  相似文献   

7.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染料,因其具有抗菌杀虫作用,曾经在水产养殖行业被广泛用作杀菌剂和抗虫药。研究表明,孔雀石绿进入生物体后被代谢为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green,LMG),且MG及LMG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等毒副作用山。  相似文献   

8.
陈昌福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12,440(7):52-55
二、水产用孔雀石绿替代药物筛查结果与实施方案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属三苯甲烷类染料,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以往仅在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着色剂、细胞化学染色剂和指示剂等方面有所使用.  相似文献   

9.
孔雀石绿毒性及其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雀石绿作为药物和染料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食品、医疗和纺织业。近年发现其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使染色体断裂和呼吸系统毒性;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其对多器官组织有损伤;孔雀石绿及其主要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主要残留于鱼的血清、肝脏、肾脏、肌肉及其它组织。建立了多种残留检测的方法,检测最低限在1μg/kg左右。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表明,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被许多国家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这几年,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等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  相似文献   

11.
水产养殖中药物残留的危害与控制(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毅 《科学养鱼》2003,(7):38-38
目前,各种抗生素、杀虫剂和消毒药在水产养殖中已被广泛使用,这些药物在为水产养殖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其抗药性的产生、药物残留问题也日益突出。2002年农业部出台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明令规定在水产养殖中禁止使用孔雀石绿等剧毒、高残留药物,我刊也在2002年第6期上公布了禁药清单。但在实际生产中,这个问题仍被许多养殖户所忽视,许多禁药还被偷偷使用。为此,自本期起将分3期刊登《水产养殖中药物残留的危害与控制》一文,希望能再次敲响警钟,引起读者的足够重视,确保无公害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2.
孔雀石绿,拉响食鱼安全警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雀石绿是一种合成的三芳基甲烷,长期以来许多国家的水产养殖业曾将其作为杀菌剂,用来控制鱼类高发的水霉病、原虫病,获得了极佳的效果。但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发现孔雀石绿进入人类或动物机体后,通过生物转化可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鉴于孔雀石绿的危害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的禁用药物,但实际上目前孔雀石绿在一些地方的使用仍很普遍。因此,为保证食鱼安全和人类健康,严格禁止孔雀石绿的使用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雀石绿(C23H25ClN2,Malachite Green,MG)是一种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工业染料,市面上出售的多是草酸盐形式,极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戊醇,其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易溶于油脂.曾被用于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染色剂、细胞化学染色剂等[1],孔雀石绿曾作为一种杀真菌剂广泛运用于小鱼和成鱼,杀灭水产动物体外的霉菌等,直接进入水环境给水体带来污染,并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0.1%的孔雀绿在临床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丘疹性荨麻疹、蚊虫叮咬、血管性水肿等;痉痒性皮肤病、脓疥疮、毛囊炎等化脓性皮肤病;带状疽疹、单纯疤疹等皮肤病;湿疹、足癣等继发感染引起的脓疽及小片糜烂等皮肤损害,以及冷冻、激光后所致的皮肤损害[2].非洲一些国家还用来控制由细菌、绦虫和线虫等引起的人体疾病[3].  相似文献   

14.
孔雀石绿属于水产养殖禁用药物,它是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水产品孔雀石绿检出阳性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一、孔雀石绿的主要特点及用途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别名: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苯胺绿、维多利亚绿或中国绿。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化学式:C23H25CIN2。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为世界最大渔业国。但是,随着集约化养殖所带来的水产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水产药物的使用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特别是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在水产养殖业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药物在鱼、虾、蟹等水产动物食品中残留,被人体摄入后,影响人类的健康。近年来,水产养殖产品的安全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一、水产药物残留的现状与危害水产药物残留即指药物进入水产动物体内后以原药或其代谢产物形式在其组织、器官等蓄积、贮存或以其他方式保留的…  相似文献   

16.
张明  韦学 《内陆水产》2009,(2):49-49
目前引起特种水产动物发病的病害种类很多,发病率也很高。特别是对虾的养殖,发病率常超过20%。同时在病害的防治中,手段和所用药物得不到很好的规范。据统计,在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使用的药品已达数百种,实际上几乎人用、兽用的抗菌药品都在特种水产动物的养殖中使用,有的甚至使用孔雀石绿、呋喃类等国内外早已禁止使用的抗菌药物。从亲体暂养开始,使用各种抗菌药和消毒剂已成为育苗和养成的必要程序,药物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并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加大了病害防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正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方面为确保水生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药物。渔药残留是指在水生动、植物养殖过程中,为防病、治病而使用的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积累或代谢不完全而残留的药物〔1〕。孔雀石绿(C23H25CN2)又名碱性绿,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绿色,由于具有杀菌作用,曾被作为消毒剂普遍用于水产养殖业〔2〕。近年来研究表明,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高毒素等副作用,残留在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进入人体,可引起各系统部分功能的损害。我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  相似文献   

18.
水霉病 (肤霉病 )、鳃霉病是水产动物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尤其在早春、晚秋和冬季最为流行,死亡率高,对鱼卵、鱼苗和越冬鱼危害最大。过去有的用孔雀石绿防治真菌疾病,但国家早已明文禁止用于食用鱼类,因为孔雀石绿对人有致癌、致畸作用 [1]。 孔雀石绿不等于孔雀石,孔雀石为含结晶水的硫酸铜,孔雀石绿又名孔雀绿,是由三个苯环组成的苯胺类染料,渔用品为它的盐酸盐。最初英国发现生产工人常患膀胱癌,后经研究,此品确有致畸、致癌作用,国际国内都限制使用。孔雀石绿不但危害人类健康,还常引起鱼类消化道、鳃及…  相似文献   

19.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是一种工业染料,常被用作鱼类或鱼卵寄生虫、真菌或细菌感染的防治药物,也有运输商用来消毒,以延长鱼类在长途贩运中的存活时间。但在应用及随后的研究中表明,孔雀石绿对人及哺乳动物有较高的毒性,主要表现在:①孔雀石绿对哺乳动物具有细胞毒性:会导致肝、肾、心脏、脾、肺、皮肤、骨骼等器官组织的损害;②致癌:孔雀石绿可以诱发大鼠肺、胸和卵巢肿瘤;③致突变:孔雀石绿致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阳性;④致畸:孔雀石绿对妊娠兔子,大鼠和小鼠都有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孔雀石绿,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治疗水产动物水霉病的有效药物,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视以及其高残留、高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的披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详细介绍孔雀石绿的性质、毒性、代谢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旨在为孔雀石绿的监控工作提供相关信息,为监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